匹夫的逆袭(校对)第4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2/588


第四十八章
喜丧
  年夜饭吃的早,春节联欢晚会之前就吃完了饺子,刘汉东把电视打开,两位老人正襟危坐等着看晚会直播,水芹去刷碗,王玉兰把麻将桌子支起来,招呼大家入座:“小玩玩,一块钱的。”
  郑佳一拉了张小板凳坐在奶奶身旁陪她看电视,今天潘奶奶精神不错,头脑很清楚,她问孙女:“佳佳,你爸爸呢?”
  “他去阿联酋访问了,带着一个经济代表团。”
  “嗯,周总理说过,外交无小事,带团访问比在家过年重要,你弟弟呢?”
  “佳图在夏威夷……和朋友谈生意。”
  “嗯,佳图这孩子也知道上进了,很好。”
  老太太并没有问儿媳妇的去向,似乎根本不在考虑范畴之内,她看看忙碌的家人们,忽然道:“佳佳,你有照相机么,拍张合影吧。”
  郑佳一从包里拿出尼康单反相机,换上定焦镜头,支起三脚架,家人们听说要照相,也都纷纷聚拢过来,以刘骁勇和潘奶奶为中心,分两排或站或蹲,潘奶奶今天穿的一件大红色的绣满福寿的唐装,甚是喜庆,家人们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她,高兴的皱纹都笑开了。
  啪的一声,自动快门启动,将这一刻永恒定格。
  拍完了全家福,打麻将的继续打麻将,看电视的继续看电视,刘汉东去阳台抽烟,望着窗外夜色入神。
  “想什么呢?”身后传来郑佳一的声音。
  “想下一步干点什么。”刘汉东道,“配件经营部的生意蒸蒸日上,可是我预感不太好,这买卖攥在别人手心里,人家一句话我们就得歇菜。”
  郑佳一道:“我看你不适合创业,还是跟别人打工算了。”
  刘汉东笑道:“我脾气这么差,动辄殴打领导,当初在部队就是因为揍了指导员才提前退伍的,我只能单干。”
  郑佳一道:“你要是愿意,跟我干得了。”说完咳嗽了两声。
  “跟你?”刘汉东掐了烟,疑惑的看着郑佳一。
  “中炎黄有很多海外项目,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工资待遇很高,双薪加各种福利,每年三五十万是有的,你考虑一下。”
  “我想想。”刘汉东敷衍道,三五十万人民币对他来说没什么吸引力,有些话不能对郑佳一说,事实上刘汉东已经选择好了自己的道路,就是刀口舔血黑吃黑,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自己的小团队已经初具规模,牛刀小试也大获成功,现在缺的只是项目。
  “考虑好了通知我。”郑佳一返身回客厅,奶奶正看着电视乐呵呵,和刘爷爷点评着今年的主持人。
  “小刘,你还记得奶奶被你捡来的事儿么?”潘老太太忽然兴致勃勃提起了往事。
  “记得啊。”刘汉东点头如捣蒜。
  “那个拾荒的老头子咋样了,这大过年的,不知道有没有饭吃,有没有家人陪,你要是有空,帮奶奶找到他,好好安顿人家,别让人家老无所依。”
  “知道了。”刘汉东满口答应,心说这人海茫茫的我上哪儿找去。
  一曲歌舞之后,潘奶奶睡着了,郑佳一将电视机声音调小,招呼刘汉东过来帮着将奶奶抬回卧室,可是摸到奶奶的手却觉得有些不对,不祥的感觉浮上心头,她将脸贴在奶奶脸上,已经感觉不到呼吸。
  “奶奶!”郑佳一摇晃着老人,眼泪夺眶而出,打麻将的人们停下了动作纷纷过来查看,潘奶奶在大年夜溘然长逝,无疾而终。
  大家都没哭,潘奶奶高寿,这是喜丧,只是老人去世只有一个孙女在身边,这事儿显得不大对劲。
  郑佳一做主,先通知省委老干部局,因为潘奶奶是从江东省宣传部长的位子上离休的,丧事理应组织出面,然后才打电话给父亲,可是郑杰夫在国外访问,暂时联系不上,只能辗转通过外交部门传递消息。
  远在法国的郑夫人和在夏威夷度假的郑佳图都接到了电话,表示尽快赶来,贺坚和马国庆将老人的遗体放到了床上,盖上被子,准备好的春联都不用贴了,门上糊了一张白纸,代表治丧。
  省委办公厅的工作人员匆匆赶来,还带了四个花圈,洁白的花圈往门口一摆,省委家属大院里的居民就都知道怎么回事了,纷纷前来悼念,家里客人络绎不绝,来的都是显贵,贺坚马国庆等人上不了台面,接待工作只好交给刘汉东和郑佳一。
  一直忙到零点钟声响起,客人才渐渐稀少,厨房里剩菜残酒似乎还未冷,斯人已去,让人不由感伤人生苦短。
  家里不需要太多人守灵,刘汉东打发马凌王玉兰她们回家休息,马凌本来还想逞强留下,可是守着死人她实在害怕,还是和父母一起回去了。
  外面鞭炮声依然此起彼伏,家里冷清哀伤,桌上已经供起了潘奶奶的遗像,刘汉东和郑佳一分坐两旁,往盆里丢着纸钱。
  “我是奶奶带大的,和父母都不亲,小时候我在近江读小学,爸爸在北京工作,每年春节都是我和奶奶两人过,弟弟在北京和爸妈过,有一年奶奶买了火车票送我去北京,第二站我就下来了,又买票回来了,因为我舍不得奶奶……”郑佳一回忆往事,忧伤不已。
  “我也是爷爷带大的,我爸是侦察兵,死在越南了,我妈改嫁,我从小不听话,调皮捣蛋,只有爷爷能管得住我。”刘汉东也讲起了往事。
  不知不觉,夜已深,炮声渐渐零落,寂寥清冷的漫漫长夜,不知道如何度过。
  “我冷。”郑佳一道,抬头看着刘汉东,她的眼睛已经红肿,眼中没有情欲,只有哀伤。
  刘汉东轻轻抱住郑佳一,拍打她的后背以示安慰。
  不知道过了多久,郑佳一将埋在刘汉东怀里的脑袋抬起,低声道:“谢谢,我没事了。”
  又熬了几个小时,天亮了,大批离退休老干部闻讯赶来,省委老干部局的工作人员前来重新布置了灵堂,殡仪馆的灵车来将遗体拉走,依然是刘汉东和郑佳一护送,回来之后发现省委家属大院已经成为花圈的海洋,没了半分过年的感觉,潘奶奶身份特殊,她儿子是副国级领导人,郑家丧事谁敢不给面子。
  省委成立了治丧委员会,葬礼完全不用家里人操心,墓地也选好了,就在东郊的革命公墓,和郑泽如合葬,现在就等郑家人回来了。
  消息传来,郑杰夫不参加追悼会,并嘱咐一切从简,不要大操大办。
  郑夫人和郑佳图乘机抵达近江,省委派人迎接,下榻在省委招待所,专人伺候,择日举行遗体告别仪式,追悼会规格很高,省里四套班子的领导全部到齐,省委书记徐新和亲自到场,穿着黑色羊绒大衣,胸前佩戴小白花,神色肃穆的和潘奶奶的家人握手致哀。
  值得一提的是,平川市委书记高先显也赶来参加追悼会,高书记眼圈通红,时不时摘下眼镜拿手帕擦拭一下不存在的泪水,相识的人问他和郑家有什么关系,他只是神秘一笑,语焉不详。
  至于老刘家一帮人,根本不算做家属,连参加追悼会的资格都没有,在郑佳一的坚持下他们还是到场了,和普通群众一起,瞻仰了潘奶奶的遗容,在哀乐声中送别了亲人。
  葬礼仪式结束,骨灰送入公墓,革命公墓一片萧瑟之色,郑佳一支起了领子,捂紧了大衣,感觉刺骨的寒冷。
  ……
  省委家属大院,刘骁勇坐在太师椅上,落寞无比,半晌才道:“东东,收拾东西,回江北。”
  “爷爷,要不到我那住几天。”刘汉东明白爷爷的意思,这房子是郑家的,潘奶奶都不在了,住在这儿名不正言不顺,惹人闲话。
  “回江北。”老人不容置疑道。
  刘汉东立刻去收拾东西,爷爷的衣物很少,一个皮箱就装下了,想到就要离开这里,刘汉东也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郑佳一的卧室里,她初中时期的照片依然嵌在镜框里,笑盈盈对着自己。
  郑佳一回来了,看到客厅里摆着行李箱,忙劝说刘老爷子不慌回去,在近江多住些日子。
  “睹物思人,这里不能再住了。”刘骁勇态度很坚决。
  郑佳一无奈,只好送他们离去,老房子关门落锁,将一切回忆尘封。
  潘老太太突然去世,最难过的其实是王玉兰,她满心想攀龙附凤,巴结上当官的,可是忙活了这么久,一点实际好处都没捞到,不过想想郑杰夫那么铁面无私的人,连生母去世都不回来看一眼,怎么可能照顾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
  年还没过完,刘骁勇就回了江北老家,郑佳一也前往北京履新,寒假很快结束,江东大学开学,刘汉东迎来了新学期,他的计划是六月底毕业,上半年学习任务很重,可是事情又太多。
  首先是潘奶奶的遗愿要完成,找到那个拾荒上访的老人并且妥善安置。
  然后有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舒帆就快年满十八周岁了,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她就是完全行为能力人,不需要伯父代管财产,青石高科帝国的女皇要正式登基了。
第四十九章
女皇登基
  刘汉东开车在近江周边转了个遍,也没找到那位老人,有人说他去北京了,有人说他去年冬天病死了,总之音讯全无,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让刘汉东深深懊悔,早就该帮人家一把,举手之劳而已。
  阳春三月,大地回暖,街头熙熙攘攘,人潮涌动,新建成的地铁站内,大屏幕播报着时刻表和新闻节目,近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两起案件,第一起是马啸虎贩毒杀人案,案犯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第二起是朱小强寻衅滋事,传播谣言案,依法判处拘役十个月。
  宣判前朱小强在看守所羁押了大半年,折抵了刑期,他重获自由,走出了看守所大门,上午的阳光有些刺眼,朱小强贪婪的呼吸了一口自由的空气,坐上了公交车,花两块钱买了票,颠簸了半个钟头,在熟悉的街头下了车,毕业后历经多少风雨磨难,兜兜转转最终还是来到了他踏入社会的起点,铁渣街。
  这回他没有租住火家的房子,而是选了花火村深处一家更为廉价的出租屋,安置了床铺,拉了网线,打开尘封已久的电脑,上网搜索招聘信息,浏览了几百条信息后,决定就近去一家名为黄花电动车配件经营部的小企业应聘电脑操作员。
  朱小强原本是个好高骛远的年轻人,总以为自己博览群书,文能微博斗公知,武能翻墙黑美帝,这辈子要不当个公务员都白瞎了一身绝学了,经历了大半年牢狱之灾后才明白,踏踏实实才是真,自己这德行,能找个工地搬砖都算是造化。
  来到黄花配件经营部,朱小强傻眼了,这和自己想象中的小铺子截然不同,整体玻璃幕墙,巨大的LOGO,简直就是国际大公司的范儿,好像哪里不对,这地方不是原来铁渣街修车师傅陈八尺的铺子位置么。
  已经有七八个应聘者等在办公室内,女性居多,都持有计算机等级证书,有的还有会计证,朱小强虽然号称电脑水平一流,但这些证书都没有,不禁有些着急起来。
  面试开始,每人上机操作,考的是OFFICE软件,打字速度,这都是最基本的东西,可是朱小强在学校的时候每天打游戏泡论坛写小说,对这些东西不屑一顾,连个文档都整理不好,丢三落四,抓耳挠腮,好不容易糊弄完了,心也凉了。
  “你回去等通知吧。”工作人员很客气的对朱小强说。
  朱小强强打精神挤出一个笑容,失魂落魄的出门,这场考试给他的打击很大,以至于走路不看前面,和一个人撞了个满怀。
  “哟,这不是朱小强么,你回来了?”来者正是刘汉东。
  “是啊,刚回来。”朱小强心情苦涩,看刘汉东的打扮,这家公司应该是他开的,人生充满戏剧性,有些人总也绕不过去。
  “找工作来了?”刘汉东上下打量着朱小强,这小子头发很短,目光不再躲躲闪闪,而是无比坦然,看来牢狱生活让他发生了很大改变。
  “嗯。”朱小强点点头,心头涌起希望。
  果不其然,刘汉东道:“缺个装卸工,你先干着吧,月薪一千八,管一顿中午饭,没有社保,你看条件合适就留下。”
  “我干。”朱小强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朱小强加盟黄花配件经营部,成为一名装卸工,隶属陈八尺管辖,不过不用卖力气,有一辆电动叉车供他使用,每天工作八小时,加班另有补贴,薪水倒也丰厚,工作了一周,朱小强基本了解了公司的情况,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是舒帆,总经理是刘汉东,日常运行的主要中层领导是安馨和佘小青,虽然刚从小规模纳税人升级为一般纳税人,并且挂了个不起眼的名字,但是公司规模不小,生意兴隆,前途极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2/5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