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的逆袭(校对)第4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0/588

  刘汉东没有感激涕零,没有急着表露心迹,而是冷静地问:“周市长还是想动迁火花村了?”
  “你真是聪明人。”徐秘书赞道,“领导是有这个想法,但是还不成熟,需要你的协助,我听说你进了中炎黄,工作是不错,稳定,收入也可观,可是我感觉你不是那种小富即安的人,而且以你的脾气性格,在中炎黄这种单位注定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前途。”
  刘汉东盯着徐宁的眼睛:“那你说我适合什么样的发展路线?”
  徐宁说:“你这些年的经历,我收集了一下,开过黑车,干过警察,当过大学校长,出租车公司经理,也经营过房地产,还卖过电池,血雨腥风叱咤风云的往事咱就不提了,燕雀岂知鸿鹄之志,你的终极目标,我不敢擅自揣测,但我知道,你绝非等闲之辈。”
  刘汉东点点头。
  徐宁趁热打铁,压低声音道:“520路公交车纵火案,幕后黑手是谁?你的黄花配件经营部被工商税务查,八百万资金至今要不回来,还有庆丰地产和欧洲花园,上亿的资产说涉黑就涉黑,说没收就没收,这一切都是谁在操控,我不信你不知道。”
  刘汉东依旧不语,但平静的面容下已经是惊涛骇浪,他一直没忘记仇恨,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从这方面来说,周文就是自己天然的盟友。
  徐宁还在说:“跟周市长干,前途不可限量,亿万富翁,政协委员,都是指日可待的目标,有了钱就好办事,报仇雪恨,十年不晚,你不用现在答复我,回去好好考虑一下。”
第十二章
政治同盟军
  徐秘书代表周市长给刘汉东开出难以拒绝的条件,换旁人早就壮怀激烈,心潮澎湃了,可刘汉东却淡定无比,因为他心里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辞别徐宁,刘汉东走在江边林荫道下,思绪万千,事到如今,他已经没有了可商量的朋友,人生道路没有领路人,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想,去悟,徐宁说的事情,如果放在三年前的自己身上,必然是中了大奖的感觉,可是现在他却毫无惊喜,有的只是纠结。
  这几年,刘汉东经历了很多事情,什么世面都见过,徐宁说的亿万富翁他见过,政协委员他也认识好几个,别管事业做到多大,只要政坛风云变动,一下就把你打回原形,什么企业家,什么黑白通吃的大佬,还不照样乖乖在打黑基地蹲号子,没有真正的法治社会,一切都是浮云。
  周文明显是想借助自己和刘飞博弈,而在近江地面上和刘飞斗,那是要冒掉脑袋的风险的,刘汉东当然不会放过刘飞,但不想被绑在任何人的战车上,他受不了束缚。
  如果这事儿讲给任何人听,恐怕都会一边倒的支持自己向周市长靠拢,因为在他们眼中,市长就是天一般的存在,跟着老天爷混还怕混不出头么,尤其是嫌贫爱富的丈母娘和一生求稳妥的老岳父,肯定喜出望外,大力支持。
  思来想去,朋友圈里只有两个人能给自己合适的意见,一是远在非洲的姑表哥刘子光,另一个就是郑佳一。
  他根本就没有刘子光的联络方式,犹豫再三,他还是拨通了郑佳一的号码,之所以犹豫,是他不想在郑佳一面前表现出自己彷徨和矛盾。
  郑佳一立刻就接了,声音慵懒,甚至可以想象电话那边她穿着浴袍,头发湿漉漉的样子。
  “这么晚了,有事么?”
  “有件事想请你帮我拿主意。”刘汉东说这话的时候有些后悔,因为他已经选择了中炎黄,现在谈跳槽的事情,本身就是不厚道的表现。
  “你说。”郑佳一的声音严肃起来。
  “是这样,近江新任市长周文的秘书找到我,要扶持我搞房地产……和刘飞斗。”刘汉东迟疑了一下,还是实话实说。
  郑佳一说:“两个问题,一,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讨厌什么样的生活;二,你是为谁活着;你仔细想一下,心里自然会有答案,就这样吧,我还有事。”
  电话挂断了,刘汉东陷入沉思,其实关于答案,自己早有定论,只是不够自信,想找个人赞同自己罢了,郑佳一问的很好,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我当然喜欢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环游世界,仗剑行侠,而不是在近江这种地方,搞什么官商勾结、拆迁开发、整天喝酒唱歌,应酬交际,相反,那是自己最讨厌的生活方式。
  第二个问题,为谁活着,留在近江娶妻生子,安安稳稳,富足幸福,皆大欢喜,唯独自己不高兴,是为了旁人活,还是为自己而活,怎么舒坦怎么来,可是自己喜好的生活方式,偏偏是家人所深恶痛绝的,想着想着,似乎进入了不可调和的死胡同。
  夜色渐深,淮江两岸灯火璀璨,夜航船汽笛悠长,忽然刘汉东灵光闪现,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自己在中炎黄工作虽然风险大了些,但是跟着周文混,何尝不是冒了风险的,政治斗争你死我活,更加残酷,两害取其轻,还是驻外更稳妥一些,而且还能和郑佳一共同工作……
  他终于说服了自己,兴冲冲的打了一辆车回国际关系学院去了,晚上大门已经关闭,他是爬墙进去的,利用两棵大树的枝杈荡过了电子围栏,神不知鬼不觉的回了宿舍,一觉睡到七点钟。
  新的一天开始了,早饭后,大家手拿课本进入教室,班主任虎着脸进来了,先点了刘汉东的名,让他去操场上跑二十圈。
  刘汉东知道昨晚事发,没有任何辩解,老老实实去操场上跑圈,跑完八千米,就看到上官教授站在跑道边看着自己,手里还拿着一瓶运动饮料。
  “教授,你出卖我。”刘汉东笑道。
  “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上官瑾说,“你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捣乱的,如果不愿意学,大可以直接走人,何必浪费资源呢。”
  刘汉东耸耸肩,不当回事,不过看在饮料的份上,他还是虚心接受批评。
  “从心理学上说,你就是典型的未成熟人格,喜欢出风头,以特立独行吸引别人的注意,和中学生没什么两样,郑佳一也有走眼的时候啊,啧啧。”上官教授摇摇头,打开运动饮料喝了一口,自顾自走开了。
  刘汉东讪讪回到教室,阿拉伯语老师已经讲到一半了,他只能半途学起,借了同学的笔记看。
  下课后,刘汉东毅然给徐秘书打了个电话,直截了当地告诉对方,自己已经答应了宋剑锋,不能半途而废辜负别人的信任。
  徐宁显然没料到这个答案,但他还是很礼貌的向刘汉东表示了祝福,祝他在新的岗位上一帆风顺。
  “如果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尽管开口,尤其是一些私下的行动,我还是有些能力的。”刘汉东说。
  “呵呵,谢谢。”徐宁打完电话,来到隔壁的市长办公室,轻轻叩门,进来,关门,轻声说:“周市长,那边回信了。”
  周文正在办公桌后面看文件,抬头露出笑意:“怎么说?”
  徐宁苦笑着摇摇头。
  周文倒是没有太过失望,他知道刘汉东的身份,是中炎黄国际关系部的员工,他甚至得到消息,此前国家安全局曾在江北调取刘汉东的详细档案,从小学时期到高中时期的细节一丝不落,这家伙被各方面看好,未必会投入自己门下。
  “算了,保持联系就好。”周文说。
  履新已经有一段时间,周文表现的相当低调,他的办公室是以前刘飞的办公室,连家具装潢都没变,直接就用了,对此徐秘书颇有怨言,周文倒觉得无所谓,反正刘飞总在朱雀饭店办公,这儿几乎是新的,接着用又有何妨。
  近江市已经被刘飞经营的如同铁桶一般,各部委办局统统是刘系的人,或者臣服刘飞的人,刘书记想办什么事情,提前打个招呼就行,然后常委会上必然通过,而周文想干做点什么就难了,他甚至连政府内的人事任免都没有发言权,刘书记太过强势,直接插手政务,说一不二,俨然是近江的皇帝。
  这种粗暴的家长式作风,一言堂,肯定不会令所有人心服口服,市委市政府里必然有刘飞的反对者,周文在蛰伏隐忍,寻找政治上的同盟。
  首先想到的是沈弘毅,此人是宋剑锋的前秘书,而宋剑锋是郑杰夫一系的干将,和周文属于同一阵营,但是沈弘毅的发迹又和徐系脱不开干系,现在隐隐成为刘飞手中一杆枪,指哪儿打哪儿,加上公安系统的特殊性,拉他做同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至于其他人就更别想了,除了刘飞的铁杆就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除了抓他们违纪违法的把柄,否则难以掌控,可周文手里没有力量,既调动不了公安,又派遣不了纪委,拿什么去抓人家的把柄。
  搞不好别人也在想抓自己的小辫子哩,自从调来省城,周文几乎不再和白娜见面,在办公室里都谨言慎行,这儿是龙潭虎穴,他不得不防。
  此前徐宁曾经从江北秘密调了公安技侦人员过来,从周文的办公室里起出了五个摄像头,八个窃听器,都是新安装的,其中两个设在套间里的浴室和卧室,不用问都是刘飞派人装的,周文恨得咬牙切齿却无能为力,只好猛念忍字诀。
  当市长当到这个地步,也是够憋屈的了,不过这不是特例,周文打听过,刘飞在邻省当市委书记的时候,就把市长排挤的如同透明人一般,在近江当市长,一样大出风头,丝毫不给市委曹书记面子。
  说起来曹书记这个人倒是蛮有意思,金沐辰担任市长的时候出了问题被双规,他居然毫发无伤,继续当市委书记,刘飞接任市长,干的风生水起,曹书记也不争权,泰然处之,最后功成身退,进阶副省长,他对政治的理解和把握,值得学习。
  周文抽了时间去向曹副省长汇报工作,省政府十楼的大办公室里,曹斌笑眯眯的亲自给周文倒水,问他在近江生活的还习惯么。
  “谢谢曹省长关怀,生活方面还好,只是工作上,开展的不力,还想请曹省长批评、指点。”周文谦虚地说道。
  曹斌坐到沙发上,从茶几上拿了一包烟,白色烟盒没有字,是烟厂特制的品种,周文眼疾手快,急忙摸出打火机帮领导点上,烟灰缸往那边推了推。
  “周文同志,你是请我指点迷津来了吧?”曹副省长笑道,“正好,我也有一些经验传授给你。”
  周文心中一喜,这是个很好的兆头,起码对方没有拒人千里之外,以官场话推辞。
  曹斌抽着烟说:“我们国家的二元领导制决定了书记是班长,政府首脑负责执行,但是党政分开,互不干涉,这是底线,对吧。”
  “是是是。”周文一副求知若渴的样子。
  “你也是当过县委书记的人,明白一把手的想法,操控全局,说一不二,大搞一言堂,家长式作风,这是很多地方的一把手常犯的毛病,这也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哈哈,当然这是中央的职责了,我们只要考虑怎么解决眼前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只要他的做法和执政理念,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就坚决支持。”
  周文没料到曹副省长的政治智慧如此简单,换句话说,就是墙头草呗,他不甘心的再问:“如果班长的做法不正确呢?”
  “要相信组织。”曹斌意味深长的笑了,“没有人能凌驾于组织之上。”
第十三章
三个年轻人
  周文豁然开朗,自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总以为刘飞就是横在自己面前的无法跨越的天堑,却忽视了组织的存在,党不是某个人的党,也不是某个小团体小派系的党,党的事业才是至高存在,如果刘某人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了党的事业,国家的强盛,人民的福祉,哪怕自己个人荣辱受到挫折又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以刘某人的跋扈作风,高调作秀、吃相贪婪来看,此人就是彻头彻尾的伪君子,投机客,周文相信,组织的眼睛是锐利的,判断是睿智的,决策也是英明的,一切事情都尽在组织的掌握之中,自己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放心,组织调你到省城来,是有通盘考虑的,你不要有思想包袱,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和班长搞好团结,多向朱书记汇报工作和思想。”曹副省长时间宝贵,周文很有眼色,起身告退。
  回去的路上,周文的大脑迅速运转起来,思考着曹斌的话,近江是省会,书记和市长的搭配,必然是省委主要领导仔细斟酌后的结果,考虑到这次省里的变动也比较大,徐新和突然调任中央,朱省长接替书记位子,而徐书记的作风和他女婿很接近,一言堂,家长作风,当初把朱省长压制的够呛,思来想去,周文判定,调自己进省城,是作为制衡刘飞的一步棋。
  省城不比江北,层次更高,政治斗争形势更复杂,县市级的斗争往往表面化,白热化,周文初来乍到,还不习惯这里的节奏,人头都认不全,比起刘飞,劣势太明显了。
  省委和省政府隔着一条马路,都是巍峨雄伟的大楼,院子宽敞无比,参天大树郁郁葱葱,灌木修剪的整整齐齐,柏油路一尘不染,来往工作人员都行色匆匆,不苟言笑,每次到这里来,周文都有一种朝圣的感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他出身寒微,能走到这一步已经相当不易,正厅级再往上,靠的就不仅仅是能力了,自己在省里没有强援,每走一步都艰难无比,又机缘巧合的落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如何不让他心情复杂。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周文默默念道,一种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豪情壮志充满心头,在南泰的时候他没怕过谁,在江北也没怕过谁,如今到了近江,当上了副省级城市的市长,更没必要怕谁。
  ……
  不出两天,省委组织部宣布了两个新任命,一是从北京调来一位专职省委副书记,说起来还是周文的老熟人,老上级,曾经担任过江北市长的韩珏。
  韩珏同样是江东政坛的明星人物,二十五岁就是省团委书记,三十岁不到就是地级市的市长,后来直接从江北市长调任共青团中央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现在又回到了地方,担任的是负责维稳的副书记,他的家世和人脉,绝不比刘飞差,这项任命耐人寻味,中央的布局令人深思。
  按说,刘飞的政治路线图应该是近江市委书记,副省长,省长,省委书记,一条康庄大道光明无比,省里基本上没有能和他对抗的人,周文勉强算一个,但明显后劲不足,但韩珏就不同了,不管从任何角度来看,都丝毫不比刘飞差,学历、能力、风度、背景,可谓不相伯仲。
  更何况,韩珏的起步更高,刘飞还在当县委书记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市长了,现在又是省委副书记,领先刘飞半个马头,鹿死谁手,变幻莫测,他的存在,可以分散刘飞的火力,减轻周文的压力。
  第二项任命是近江市委的组织部长人选,根据中央有关政策,组织部长都是从外地调来,一届期满就调走,不过这次调来的组织部长却是一位熟人,前省委书记郑杰夫的秘书,丁冠臣同志。
  丁秘书在郑杰夫调任中央之后,就被安排到下面地级市做了副书记,如今也该挪窝了,近江的组织部长很适合他,也符合省委的全盘部署,至少近江市委常委里,能有人和周文站在同一条线上。
  省里的两项任命给周文带来了信心,也给刘飞带来了困扰,他明白这是省委的平衡之道,对周文这个泥腿子和丁冠臣这个前秘书他根本不当回事,但是省委副书记韩珏就不同了,年纪比自己还轻,进步比自己还快,威胁可想而知,对此刘飞表面上不屑一顾,私下却极为忌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0/5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