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校对)第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347

  所以他们途经济南的时候就采购了一批糕点,中式糕点就是面粉加上白糖,大量的糖分可以保证食物的长时间储藏,即使三伏天也不会放坏,此外又买了些杂七杂八的物件,估计都能派上用场。
  此时天津已经陷落,通州也被占领,北京门户大开,最惨烈的北京保卫战即将展开,四处战火纷飞,遍地都是溃军,他们不可避免的遭遇了几次战斗,周嘉睿的三名精壮随从被打死了一个,伤了两个,眼见是没法派上用场了,周老师发给两个伤员几两银子,打发他们自谋生路去了。
  七月十八日,北京被围前一天,刘彦直等人潜入了京城,此时的北京依然是乱糟糟一团,遍地都是番号不明的武装人员,东交民巷一带依旧炮声隆隆,这块弹丸之地在上万清军和义和团的围攻下坚如磐石。
  由于闹义和团,城内有大量空房,三人找了一处隐蔽下来,囤积了饮水干粮,昼夜不出,只等廿一日来临。
  过了两天,凌晨时分,北京保卫战终于开始了,炮声密集,时而有流弹落入城内,东南方向火光冲天,半个天幕都被映红了。
  “差不多该出发了。”周嘉睿摸出怀表看了看,深吸一口气说道。
  刘彦直望了一眼城墙反向,那里有无数英烈在和入侵外敌做决死战斗,这一刻他很想站在正阳门上和他们并肩作战,可是他不能,因为这种行为毫无意义。
  此时林怀远已经大致猜到了这两人的计划,所以非常配合,他虽是文官,但经常骑马,没事也会拿着剑在院子里耍上那么一会,所以刘彦直给他找了一把腰刀挎上,关键时刻也能顶上去。
  三人穿着武弁袍服,带上兵器行李,骑马来到皇城后门,也就是地安门附近等候。
  早上六点多钟,两辆马车在一群太监、侍卫的簇拥下慌慌张张从地安门内出来,匆匆西行,赶往西直门。
  “太后和皇上就在车里。”周嘉睿说。
  林怀远的目光变得热切起来,下意识的就想纵马奔过去跪拜请安,刘彦直拉住了他的缰绳,摇了摇头,现在贸然追随显然不是最佳时机。
  三人尾随车队前进,街上逃难队伍已经涌现,谁也没注意这三位骑士。
  慈禧太后乘坐的马车只是一辆寻常民间大车,没有皇家御用的明黄色,不但车驾不敢招眼,她甚至换上了一件蓝布大褂,扮成民间老妪模样,慈禧不是第一次仓皇出逃了,当年咸丰爷还在的时候,英法联军兵临城下,她就跟着皇上一路逃到承德,所以很有经验。
  宫里人太多,加上京城的王公大臣,皇亲国戚,要想全带走,队伍起码几千人,现在洋人的军队已经打进了正阳门,再拖拖拉拉的,谁也走不了,所以她只带了皇上,皇后,瑾妃,几个亲王还有大阿哥等人,随行的护卫也不多,二三十个御前侍卫而已,都配了洋枪,遇到乱兵也能抵挡一阵。
  人少就走得快,转眼就到了西直门,这边也在打仗,子弹嗖嗖的乱飞,慈禧掀开车帘,瞅见一小队洋兵从坍塌的城墙豁口里爬出来,刺刀明晃晃的,吓得她一哆嗦,吩咐赶车的太监快点走。
  围攻西直门的是日本军,据后世记载,此时的日本军队急于向西方文明世界靠拢,军纪反而是八国联军中最好的之一,另一支军纪稍好的军队的美军,穿黑上衣的日本兵进了城,巨大的北京城让他们晕头转向,搞不清楚皇城的方向,一个军官向路边看热闹的老百姓询问,老百姓很乐意地指了指东南方,告诉他们皇帝就住在那里。
  “多谢指点。”精通汉语的日本军官敬了个礼,正要指挥手下开进,忽然看到马路上一支可疑的车队,马车后面跟着步行的是一帮穿五颜六色蟒袍的清朝高级官员,随行的也都是精锐清国军人,顿生疑窦,下令部下卧倒开枪。
  战斗突然打响,王爷贝勒大臣们吓得扑倒在地,侍卫们早有提防,拼死护着太后突围,他们用的都是英国造十三响快枪,装弹多,射速快,一阵疾射把日军火力压了下去。
  慈禧太后刚松了口气,忽听枪声大作,原来侍卫们一通乱射,子弹打完了,日军纷纷抬头还击,他们训练有素,枪法精准,转眼七八名侍卫中弹倒地,一枚子弹穿透大车,在帘子上穿了个洞,惊得慈禧握紧了佛珠,口中念念有词。
  堂堂皇太后若是被洋人生擒了,她哪有脸面去见九泉之下的咸丰爷,不光先帝的面子丢尽了,大清列祖列宗的脸也没地方搁了,此时慈禧不禁想到了一个钟头前被自己下令淹死在井里的珍妃,用的理由也是担心珍妃被俘有辱体面,转眼报应就来了,难不成是珍妃这个贱人的鬼魂在作祟?
  慈禧太后心乱如麻,后悔不迭,突然对面枪声又弱了下去,马车趁机冲过封锁,狂奔过了西直门,北京城太大,八国联军兵力太少,而且面临巷战的威胁,所以没人在乎外逃的难民,他们很侥幸的通过了西直门。
  刚才是刘彦直出手了,他用的是同样的英国造马蒂尼亨利步枪,但是准头比侍卫们强多了,第一枪就放倒了日本军官,紧跟着枪枪不落空,日军火力骤减就是他的功劳。
  这个投名状送上去,三人就能堂而皇之的出现了,他们纵马跟上了队伍,随行的御前侍卫见他们出手相助,又穿着武弁袍服,北京城里的清军实在太多,武卫军、甘军、毅军,八旗绿营,谁也搞不清楚,反正是自己人就行,所以打个招呼也不排斥。
  西直门这地方,慈禧太后很熟悉,去颐和园的时候总要经过此门,以往路过之时,黄土垫道,仪銮整肃,今儿却是在弹雨中逃出来的,想想昔日荣光,真是恍如隔世。
  “小李子,咱们出城了吧?”慈禧问道。
  大总管李莲英就坐在车把式旁边,刚才那一幕可把他吓死了,此刻还惊魂未定,听到主子问话,忙答道:“回老佛爷,咱们平安出来了。”
  “护驾的兵马折损了多少?”慈禧继续问道,外边这么乱,身边没兵可不行。
  李莲英回头看了一眼,心里凉了半截,回道:“还有十来个人。”
  “快走。”慈禧更加慌张,这要是再遇上一队洋兵就彻底歇菜了。
  车把式甩了个响鞭,马车加快了速度,天开始下雨,好在这是常走的御道,不至于泥泞不堪,坐车的不觉得什么,后面跟着步行的皇亲国戚们可就遭了罪了,一溜小跑,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肺管子都快跑出血了,可是又不敢停下,老佛爷可不等人。
  大阿哥溥俊就是没马骑的倒霉蛋之一,他才十五岁,正是年轻气盛的岁数,老佛爷和皇上皇后有车坐也就罢了,别人骑马他走路,这口气咽不下。
  “喂,你是哪个军门的兵,把马让给我骑。”溥俊气喘吁吁的指着刘彦直喊道。
  刘彦直瞪了他一眼,没说话。
  “这个应该是溥俊,废物一个,不用给他好脸色。”周嘉睿和刘彦直并辔而行,低声说道。
  “你聋了么?”溥俊继续喊道,“还有那个戴眼镜的,你的马也让出来。”
  刘彦直单手举枪对准溥俊,吓得他往后缩了几步,抓住一名侍卫:“护驾!”
  御前侍卫也没搭理他,不久前溥俊带着一伙义和团闯宫,嚷嚷着要干掉光绪皇帝,是侍卫们拼死阻拦才能让他得逞,所以侍卫们也很不待见这个小子,平时也就罢了,好歹给个面子,眼下兵荒马乱的,不打他黑枪就是好的,谁还替他出头。
  溥俊大怒,不知道哪儿来的力气,蹭蹭蹭追上了马车,扯着少年变声期特有的公鸭嗓喊道:“老佛爷,老佛爷,有人造反。”
  慈禧太后正在心烦意乱,听到溥俊喊造反,心里一咯噔,恰巧车把式也勒紧缰绳停了马车,惊得她掀开帘子,正要问溥俊咋回事,却看到前面黑压压一群义和团,把路堵的死死的,路边掀翻了两辆骡车,赤条条的女尸横卧着,拳民们正将抢来的绸缎往身上裹。
  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原先叫嚷着要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跑的比谁都快,他们和溃败的清兵混成一团,沦为兵匪,这一股匪徒就专门堵在城外抢劫难民,男的杀,女的奸,一个都不放过,他们刚做了一炮买卖,又见生意上门,顿时齐刷刷望向慈禧乘坐的马车,眼中的贪婪和残暴,吓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老太后一个哆嗦。
  “有娘们!”一个拳民指着车里的慈禧太后兴奋地嚷道。
  完了完了,落在洋人手里起码还能死得体面点,落到拳民手里,大清国和爱新觉罗家族的体面真的是一点都剩不下了,慈禧虽然已经是六十五岁的老妪了,但保养得当,看起来像是四十多岁的妇人,还有半分姿色,对这一点她颇有自信,不过这一点现在成了负担,她宁可死,也不愿被乱民侮辱。
  侍卫们急忙护驾,可是面对上千乱兵和义和团组成的匪帮,他们这点武力无异于螳臂当车。
  大阿哥溥俊更是面无人色,也不嚷嚷了,拔腿就往回跑。
  “彦直,机会来了。”周嘉睿提醒道。
  刘彦直拍马上前,手中步枪响个不停,敌人排的太密集,他甚至不用瞄准就能枪枪命中,匪徒们被打倒了一片,不但不退,反而仗着人多迎上来,刘彦直打光了步枪里的子弹,顺手抢过一支刺向自己的红缨枪,一抖枪缨,大杀四方。
  慈禧太后掀着帘子的手一直没舍得放下来,她看到了只有在戏台上才能看到的景象,一员白袍小将持枪在敌阵中杀了个七进七出,但见血光飞舞,一个个贼人被枪挑上半空,小将如入无人之境,杀的尸横遍野,鬼哭狼嚎。
  据后世记载,庚子之变后慈禧太后最爱看的京剧是《长坂坡》,不止一次将名武生杨小楼召进宫里表演这一出折子戏。
第七十六章
白袍将
  更多的贼人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他们不敢和洋人对战,但是对同胞还是很有自信的,刘彦直用的不过是一杆红缨枪,大家都用冷兵器,谁他妈怕谁啊!
  但他们面对的敌手绝非常人,刘彦直眼疾手快,再强的对手在他面前也不过交马一合,刚开始他还有兴趣挑人玩,用枪戳中人的肋下,把人从马上挑飞,挑了十几个之后腻歪了,枪枪封喉,被刺中咽喉的贼人,血箭飙起老高,捂着脖子在地上打几个滚就死了,血流满地,土壤一时半会吸收不了这么多血,有些低洼地势甚至积血成潭。
  这是真正的血流成河,刘彦直愈战愈勇,跃马挺枪,硬生生在乱马军中杀出一条血淋淋的人肉胡同来,有了猛将助战,侍卫们也奋勇杀敌,十三响快枪打得如同爆豆一般,车把式趁机抖起鞭子,驾车猛冲,大车碾着满地的尸体驶过去,把车上的慈禧太后和隆裕皇后颠的七荤八素。
  后面那些步行的王公大臣更惨,一个个哭丧着脸,手脚并用爬过尸山血海,大阿哥溥俊吓得小脸煞白,差点把早点都吐出来,二百多年前他们的祖辈入主中原的时候可是杀人如麻眼睛都不眨,到了这一辈,连见个尸体都受不了,列祖列祖泉下有知,怕是要气的从棺材里爬出来。
  贼人终归是乌合之众,遇到强有力的抵抗,意志逐渐瓦解,带头的大师兄们被杀的差不多了,从者也就一哄而散了。
  刘彦直继续持枪在前面开道,众人不敢停步,一路狂奔到高亮桥,这儿距离颐和园很近了,是慈禧太后前往颐和园避暑途中休息到地方,常年有太监值守,不过这会儿太监也不知去向了,只剩下满地狼藉。
  慈禧心情稍微平复,道:“小李子,那白袍小将是谁的兵?”
  李莲英忙道:“回老佛爷,看服色许是董军门的甘军。”
  慈禧道:“这小崽子护驾有功,叫他过来,哀家有赏。”
  李莲英扯着阉人的尖利嗓音道:“前面那位白……小将军,太后传你过来问话。”
  慈禧也是魔怔了,其实刘彦直穿的根本不是白袍,而是一件淡蓝色的战袍,硬是被她演绎成了白袍小将,不过此时颜色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战袍全被鲜血染红,白袍将变成了红袍将。
  刘彦直闻声,策马回转,来到车前翻身下马,将红缨枪随手抛给一名侍卫,把侍卫接了枪,浸透血液的枪缨撒了他满脸的血,斑斑点点,姹紫嫣红。
  听说杀退千名贼人的勇将来了,连光绪皇帝都忍不住从车里探出脑袋观望,刘彦直看到这位年轻的皇帝穿着老百姓的青色大褂,面色灰白,气色不佳,似乎很不开心,想想也能理解,堂堂一国皇帝被人撵出京城,心爱的妃子也被处死,换谁也高兴不起来。
  “草民刘彦直,拜见太后。”刘彦直也不下跪,只是简单一抱拳。
  “大胆!见了太后也不跪拜!”李莲英变了脸色呵斥道。
  “免了,将军甲胄在身,不便跪拜。”慈禧睁着眼睛说瞎话,刘彦直身上可没穿盔甲,只是简单的蓝布战袍而已,可她老人家偏偏就不生气,不但不生气,还满心的喜欢哩。
  “小李子,问问他,怎么自称草民,他不是董福祥的甘军么?”慈禧问道,心里却咯噔一下,自称草民,莫非是义和团?看来义和团也不全是暴徒匪类啊,也有几个忠心报国的。
  李莲英道:“刘彦直,太后问你,你是哪里人士,为何到此?”
  刘彦直道:“我……草民是江东人士,草民有冤,本是来京奔丧收尸的,没想到遇到洋兵攻城,不得已出城避祸,这才遇到太后銮驾。”
  慈禧道:“小李子,问问他,有什么冤枉。”
  李莲英道:“小子,你有何冤屈,别担心,有老佛爷给你做主。”
  刘彦直道:“草民的表姨夫是近江知府林怀远,受人诬告被锁拿进京,草民担心斩首之后没人给他收尸,就一路从江东赶来。”
  慈禧叹道:“倒是个有孝心的孩子,小李子,那林怀远是怎么回事,已经斩了么?”
  林怀远只是一个小小五品知府,这案子虽然报到慈禧案头,但事情太小,过眼就忘了,不光慈禧不记得,李莲英也不记得,随从的王公大臣里也没有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的人,谁也搞不清楚这个林怀远杀头没杀头。
  没人能回答太后的问题,慈禧大怒:“一帮废物!林怀远在哪儿呢!”
  见火候差不多了,周嘉睿示意林怀远行动。
  林知府早已激动的直打哆嗦了,此刻扑上前去,趴在泥水里喊道:“罪臣林怀远在此,太后老佛爷万福金安。”
  慈禧定睛一看:“噢,你就是林怀远,你的案子怎么回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3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