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调查局(校对)第2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303

  路老师不认识战斗机型号,但也能看到飞机垂尾上的印尼空军标志,稍微松了一口气,至少空军不会做事那么绝,把一架坐满人的客机凌空打炸。
  “隶属于KOOPSAUII空军司令部的鹰式攻击机,可执行一般强度的对地对海任务,负责雅加达以东的海空作战。”阿尔弗雷德说的这些话专业性太强,路老师听不太懂,但是有一点她很明白,摊上大事了。
  一番无效的无线电沟通后,战斗机决定用行动来说服信天翁。
  鹰式双座攻击机同时也是教练机,座舱内有两名飞行员,喷气式战机刻意降低速度,几乎达到失速的程度,与信天翁齐平,后座飞行员扭过头来,冲这边做了一个割喉的动作,然后指了指自己的后方,意思是跟我走,不然就击落你。
  “怎么办?”路老师紧张起来。
  阿尔弗雷德嘴唇抿着,指了指远处一片积雨云,路老师会意,猛推节流阀,也就是油门推杆,信天翁爬升起来,钻入雨云,喷气式战斗机的速度太快,一时间竟然跟丢了。
  信天翁在雨云中钻来钻去,电闪雷鸣的极其危险,飞机剧烈抖动,每个人都抓住身边固定的东西,惊恐万分。
  好在他们命大,信天翁安全的钻出雨云,以岛屿为掩护继续超低空南逃,战斗机依靠的是地面雷达的引导,光靠目测一时间发现不了目标。
  但是战斗机终究更加熟悉这片空域,他们爬升到中空目测一番,还是发现了目标,这回就没那么客气了,一串机炮子弹打来,第一个点射打偏了,擦着机翼飞过去,第二个点射击中了飞机垂尾,方向舵坏了,无法控制飞行方向了,只能笔直的向前飞。
  “要不然投降吧。”胆大包天的路老师也害怕了,阿尔弗雷德却咬紧牙关,继续全速前进。
  “有船!”路老师发现空旷的海面上有一艘灰色的船,不对,那不是船,而是军舰。
  “完蛋了,海陆空一起围剿我们啊,他们的能量到底有多大。”路老师喃喃自语。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那两架追踪而来的鹰式攻击机居然调头飞走了,仿佛老鼠见了猫,和自家军舰连个招呼都不打。
  “他们被海麻雀的火控雷达锁定了。”阿尔弗雷德略带骄傲的说,“海尔达尔号上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有八组导弹。”
  可惜路老师根本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
第九十一章
北斗七星
  信天翁缓缓降落在海面上,军舰也停止前进,放下了小艇,这是一艘灰白色的现代化军舰,舰身和上层建筑线条简洁,隐形设计,旗杆上飘扬着红底蓝白十字的旗帜,这是林德伯格和阿尔弗雷德祖国的军舰。
  两艘硬式橡皮艇开到水上飞机旁边,挪威水兵手持HK416步枪首先将俘虏押走,卢振宇等人也上了另外一艘,信天翁将会被他们抛弃,随波逐流,成为大洋里的鬼船。
  一行人全部登上军舰,这艘舷号F314,名为海尔达尔号的挪威皇家海军南森级护卫舰再次踏上征程,客人们受到舰长的亲切款待,在宽敞整洁的军官餐厅里用刀叉吃正经的法式西餐,随后分配了舱房,旅程的下半段他们将不得不跟随军舰一起航行。
  这艘挪威军舰执行的是访问澳大利亚的任务,现在是归程,在路上收到了海军部的命令,接应危机中的同胞,从海军的谈话中可以得知,那位金发帅哥阿尔弗雷德·海尔达尔绝非等闲之辈,他确实是一名航海和潜水爱好者,但是真正的职业挪威皇家海军特种部队上尉,经常参加海外行动,在阿富汗、伊拉克的联合国部队都待过,是一位真正参加过实战的军人。
  至于林德伯格先生,也许是阿尔弗雷德的同性朋友,也许只是单纯的志同道合的潜水上的朋友,没人去深究这个问题,他登船就接受了军医的手术,取出了子弹,所幸伤势很轻微,加上本人体质极好,很快就能恢复。
  下一站是新加坡,本来海尔达尔号并没有访问新加坡的计划,但是回航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就在樟宜海军基地稍停,补充给养,顺便将抓捕的“海盗”移交给了新加坡警方,新方首先会对这些人进行甄别,在新境内触犯过法律的,对新加坡国民实施过犯罪的,会羁押审判,其他的会引渡给相关国家,至于其他问题是如何交涉的,记者们不得而知。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次行动宣告结束,经历过生死考验的战友们就要分开了,都有些依依不舍,但又归心似箭。
  林德伯格和阿尔弗雷德并不跟随本国军舰返回挪威,而是先行一步乘机离开,路老师悄没声息的就溜了,卢振宇严重怀疑她是和阿尔弗雷德一起跑了,这样养眼的北欧金发帅哥,又是兵王啥的,路老师不动心都难。
  本来老张还打算和阎青妤厮混几天,但是古兰丹姆听说老张带着女儿跑到热带雨林去了,气的不行,打了几百个电话都不通,这会儿已经急火攻心住院了,只好从新加坡回国。
  正好阎青妤也要返回台湾,他们各自买了机票,在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吃了最后一顿饭,中天电视台的一姐和老张私下里说了很多话,卢振宇和文讷四目相接,温情脉脉,经过这次历险,两人感情更近一步,堪称是生死之交了。
  过机场安检的时候出了问题,卢振宇只穿着T恤短裤和凉鞋,身上没有金属物品,可是安检门却一再报警,安检员用手持探测器在他身上扫了一圈,每当扫到前胸上身蜂鸣器就猛响。
  这很奇怪,安检员并非没有经验,一般来说,会有一些旅客身上带着钢钉,但都是在骨关节处,这人身上的怕不是钢钉,而是其他什么金属玩意。
  安检员问卢振宇身上藏着什么东西,卢振宇懵懂摇头,他当然不知道,于是被带到旁边小屋里进行进一步搜查,把衣服脱掉检查也是没发现金属物品,最终让他过了一台最先进的360度安检门,透视安检系统在卢振宇身上发现七个微型金属物品,都藏在皮下,而且呈现一种概略的北斗七星排列状态。
  卢振宇被关进了小黑屋,连一杯水都没有,等了许久才来了两个CID,穿西装,腰带上配着警徽和手枪,叉着腰站在卢振宇面前,黑黝黝的热带马来人华人混血面孔,翻着自己的护照,用夹杂着英语的国语问他到底怎么回事。
  此时卢振宇已经大致猜到了原委,他有些不耐烦,淡然道:“有小刀么,借用一下。”
  一个警察盯着他看了一会,似乎在估量他反抗的可能性,不过看起来这个中国大男孩并不像歹徒,再说现场还有两名配枪的警察呢,于是摸出一把瑞士军刀递给他。
  卢振宇打开刀刃,随手切开了自己肩膀处的皮肤,倒是把警察和安检员吓了一跳,就见这人如同终结者一样若无其事的割开皮下组织,用刀尖剔出一个小东西,血淋淋的物体落在地上啪的一声。
  安检员找了张纸巾将那东西捏起来,擦掉血迹放在桌上,大家一起观察,前端变形的金属被甲圆柱体,警察见多识广,不可能认不出这是弹头,打入人体内变形并且滞留体内的弹头。
  “在印尼丛林里遇到了海盗,挨了几枪,一直没时间做手术,就长在里面了,你不相信的话可以联系国际刑警的李警官,我有他的号码。”卢振宇若无其事道。
  一个略年长的警察仔细观察弹头,发现这并确实不是印尼现役军警用枪支的子弹,而是二战时期比较流行的美造卡宾枪.303子弹头,符合海盗的做派,这种枪威力不大,据说韩战时隔着棉大衣都打不穿,真有这么一颗从一千米外射来的乏劲的子弹钻入皮下,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家伙身上挨了七发都没感觉,都不去医院做手术取出来,这人神经反射弧也太长了吧。
  “我可没有新加坡医保,反正一时半会要不了命,这不正赶飞机回国去做手术的么。”卢振宇大大咧咧道,“要不信,我干脆当着你们的面把子弹都剔出来,也好给你们留点纪念品。”
  “信了,相信你,小伙子。”警察将卢振宇的护照还给了他,“赶飞机去吧,别晚了。”新加坡就那么丁点大,昨天挪威军舰移交海盗的事情他们也都听说了,所以这个小伙子说的是实话。
  安检员拿来绷带帮卢振宇简单处理了伤口,连连表示道歉。
  出了安检询问室,卢振宇赶紧联系已经急疯了的老张和文讷,幸运的是国际航班略微延误,晚不了飞机。
  飞机起飞之后,警察还在研究那枚弹头,弹头前端呈蘑菇状,这是高速击中物体的表现,如果说是强弩之末不穿鲁缟的流弹,确实是浅浅的钻入皮下,但这枚子弹更像是近距离内击中人体,但却只钻透了表皮,被坚硬的内壳挡住……
  可是那个年轻人怎么看也不像是机械人啊,他的关节皮肤内脏也没有任何金属或者聚合物的特征。
  警察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干脆不想了。
  ……
  飞机上的卢振宇再一次感到身上的刺痒,原来不是热带的昆虫叮咬,而是皮下的子弹在作怪,他回想起雨中的赤膊冲锋,当时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完全感觉不到疼痛,海盗们发射的子弹确实击中了自己,但却被无法言喻的金刚不坏之躯挡在了外面,自己似乎又进化了,记得以前连钢珠枪都挡不住的,他一阵欣喜,这下能横行世界了,却又忽然担忧起来,如果对方换成火箭筒的话,自己能不能撑住。
  漫长的航程后,终于回到了近江,文讷先去见妈妈,安抚古兰丹姆再一次险些失去女儿而受伤的心,老张做贼心虚,拖着卢振宇一起回了江北,路上卢振宇问张哥这个新闻准备怎么搞。
  老张沉吟一下道:“北泰晚报作为主体报道这件事,影响力太小了,蚂蚁撼大树,撼不动的。”
  卢振宇说:“那我的公众号呢,十万加呢。”
  老张说:“公众号报道一般新闻还行,这种耸人听闻的大新闻,你的公信力还不够,再说触及到一些敏感词汇,很容易被封掉,所以还是选择电视媒体进行报道,我已经答应阎青妤,中天电视台首发,咱们作为调查记者团队成员,也算是为统一做点贡献了。”
  卢振宇不满道:“凭什么啊,要报道也该咱们央视,那多牛叉。”
  老张看了他一眼:“你刚才说什么?”
  卢振宇呵呵了,他知道老师最瞧不起的就是央视。
  “阎青妤的资源比我们多得多,下一步整合信息还得靠她,冰山只露出一个角,水面下的庞大部分要慢慢挖。”
  回到江北,卢振宇先休息了两天,在家悄悄将身上的其他六枚子弹全都剔了出来,疼的满头大汗,但是这事儿只能自己做,如果去医院的话会惊动警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除了在新加坡机场剔出的那枚卡宾枪子弹,还有一枚九毫米手枪弹头,两枚点四五弹头,三枚.303卡宾枪弹头,都是初速比较低的弹头,命大啊。
  卢振宇将这七个弹头装在小盒子里,有时间把它们穿成一个吊坠当成礼物送给文讷。
第九十二章
全球大起底
  春去夏来,江北的夏天酷暑难当,在解放前江北还被称作北泰的时期,每到夏天,市民们扛着竹榻在户外乘凉,这个风俗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直到家庭普及了电风扇和空调才渐渐消失。
  卢振宇在做一个专题,叫做消失的风俗习惯,他本不愿意做这个东西,但是因为这几个月报道的新闻太少,业绩考核通不过,只能去写这些弱爆了的无聊东西。
  日子还在继续,每天上班下班,采访写稿,中午在三石把子肉吃饭,傍晚在锐银广场吃饭,在极乐岛上的日子已经渐渐淡忘,仿佛从未发生,毕竟那离正常生活实在太过遥远。
  直到月末的一天,包子神神秘秘找到卢振宇,说他在油管上找到一些好看的东西,然后卢振宇就在电脑屏幕上看到了熟悉的极乐岛,码头边停满了船只,潜水员浮出水面,直升机在天空盘旋,一群穿着工作服戴着手套的人在岸上将骷髅一一排列,分组,放上标签,镜头一转,是墨镜太阳帽打扮的阎青妤,正用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语介绍着情况,卢振宇目瞪口呆。
  视频上带了NBC的台标,这是美国电视台的节目,说好的一起报道呢,说好的中天电视台呢,卢振宇义愤填膺,立刻给张洪祥打电话,老张依然如同老僧入定般淡定如水,只说知道了。
  卢振宇继续看完了当期视频,在愤怒的同时又不得不敬佩阎青妤,这娘们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把PCS的埋藏在水底的罪恶统统挖了出来,甚至包括极乐岛的前世今生。
  极乐岛原来只是一座赤道上的无名小岛,因为一艘美国潜艇的搁浅而被文明知晓,蓝旗鱼号的艇员被救走之后,大部分进入了一艘新服役的潜艇,而这艘新艇于半年后被日本驱逐舰的深水炸弹击中,全体人员牺牲,只有两个人例外,一是那位五十年代写下回忆录记载极乐岛的海军少校,另一个是叫做乔治·本特利的海军中士,这个人因为受伤而在海军医院度过了战争的后半个阶段。
  战后,本特利先生干过许多工作,与六十年代初加入了一家名为“国际罗宾汉俱乐部”的组织,这个组织自从二战后就存在,起初只是倒卖战争剩余物资,当然不仅限于过剩的被服轮胎和威利斯吉普车,而是从谢尔曼坦克、蚊式轰炸机到自由轮都有,冷战开始后,组织进化为倒卖情报和革命,他们为中情局颠覆南美的独裁者,为克格勃暗杀不配合的非洲领袖,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积累了无数政商界的资源。
  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了,国际罗宾汉俱乐部似乎失去了舞台,他们将业务从欧洲转到中东,开始为这些富得流油,不知道怎么花钱的油霸服务,业务包括从东欧和中亚采购年轻女性,偶尔也从东亚和东南亚购买一些货物,有些卖给私人做收藏品,有些自己培养做雏妓,放在一个神秘的岛屿上招待更加神秘的贵宾,包括不限于全球卸任和在任的政要。
  这家从国际罗宾汉俱乐部演化来的公司,就是PCS,私人收藏服务公司,而极乐岛的主管,就是前美国海军中士,乔治·本特利。
  阎青妤声情并茂的讲解着:这家神秘的公司拥有自己的领土,拥有自己的军队,他们和印尼政府签署了五十年的租赁合同,豢养了包括战斗机和装甲车在内的私人军队,其实就是雇佣兵,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小组甚至遭到了雇佣兵的追杀……
  画面切换,镜头摇晃,一架水上飞机降落,武装人员鱼贯而出,再切换,暴雨如注中夹杂着枪声,然后是穿着红色囚服的犯人在印尼警察的看管下接受采访。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的一些参与采访并作出巨大贡献的朋友不得不隐姓埋名,在此我向他们表示敬意。”阎青妤一句话就把老张小卢路老师的功劳一笔带过了。
  这个节目只有上半期,下半期还在采访制作当中,阎青妤要继续深挖极乐岛的屠杀真相和那些光顾的政要名单,一时间她成了西方新闻界的风云人物,一个不畏强权的斗士,据分析下一届普利策奖很可能会有她的名字出现。
  晚上,大家汇聚在鱼塘大院,老张优哉游哉的抽着水烟,看卢振宇暴跳如雷,看文讷扼腕叹息,毕竟是一次得普利策的机会,真要得了,那可就一飞冲天了,老张不在乎名利,卢振宇的日子还长着呢,他得在乎。
  “普利策奖你得不了的。”张洪祥喷出一口烟说道,“那是美国的新闻奖,看人下菜碟的,你一个中国记者,哪怕揭露出更大的惊天新闻,也和普利策无缘。”
  卢振宇不服气道:“那阎青妤怎么能得?”
  老张说:“你没看她是用NBC发的么,用中天电视台一样没戏,她在美国是华裔,少数族裔嘛,政治正确,所以才能得,你以为这都是简简单单的事情啊。”
  卢振宇不吭声了,老张看他似乎还不服气,又说道:“你一个境内纸媒的记者,真得了普利策,你觉得对你真的有好处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3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