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精校)第2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3/916

  杨琳话都没再说一句,拨转马头,带着亲兵绝尘而去,哈李二人赶紧跟上,七千大军土崩瓦解,朝着西面仓皇溃退。
  “目标,肇庆府!”
  方堂恒挺胸昂首地喊着,腔调里还带着点刚刚消散的颤音,即便是他这么个方大胆,带着二三百人朝七八千人大阵前进,心头也总是虚的。
  佛山数千蓝衣兵,只有出击的这三百来人是正牌货,其他人要么是北江船行的船丁,要么是佛山巡丁,还有不少是佛山钢铁公司的雇工学徒。不仅没受过什么训练,手里的家伙也是千奇百怪,只是套上了从青浦货站紧急拉过来的司卫制服,装装样子而已。
  这样就把广东总督杨琳给吓跑了?
  方堂恒决定趁热打铁,从身后的西贝货司卫里挑出可用之人,跟着他这一翼人马贴上杨琳,至少要把他逼在肇庆府里,前有尚俊的天地会、于汉翼的军情处引领,后有援兵会尽快跟上,他可不怕孤军深入。
  天下大势还在康熙手里,可广东大势已经在李肆手里,广州陷落,给广东官员将兵带来的震撼,比李肆之前在韶州击败朝廷大军还要强烈。几十年来,官兵受挫于贼匪,也不是绝无仅有,起码在连州围剿瑶民,那就是惨迹连连,最后才改剿为抚,得了些许颜面就下了台阶。
  可自三藩之后,这三十多年来,广州这样的省城失陷却是绝无仅有。
  杨琳的心态就是广东其他官员兵将的普遍心态,广州都丢了,这广东再难扳回局势,之前没逃的官员也纷纷撒了脚丫子,汛塘绿营兵也纷纷脱了号衣,变身草民。当张汉皖带着南营四个翼并两千后备兵逼向惠州时,张文焕的提标也一路仓皇东逃,最后跟潮州镇标、碣石镇标退守潮阳揭阳一线。
  接下来的几天,形势更如破竹一般顺利。吴崖汇合方堂恒,占了空无一兵的肇庆,杨琳一奔千里,退守高州。贾昊得内应协助,轻松攻入连州,连州同知自缢而死。张汉皖东进到海丰就停下,而北面的韶州,王堂合带了两个翼的老司卫过去,韶州城连城门都没关,韶州知府陈训早就逃之夭夭,大家都当没发生什么事一般,安安静静候着李肆的兵进城。
  “不把杨琳和张文焕打出去?”
  广东巡抚衙门已被改作天王府,正堂大厅里,不知兵的苏文采对李肆不乘胜追击的做法有些不解。段宏时押着一帮官员俘虏回了英德,忙着人心之事的筹备。苏文采留在广州,跟刘兴纯一同肩负起了重组广东政务的重担。眼下地盘就韶州、广州、肇庆、惠州四府和连州佛冈两厅,他这个早早给自己定下了侍郎位置的文官,总觉得地盘太小,不够他施展。
  “这一回合结束了,他们这两颗棋子已经出局了,再没意义,我们得尽快着手下一步。”
  李肆眼神悠悠,他熬了通宵,正意识恍惚。
  “再说了,总得让康熙老儿喘口气,回回神,咱们也得喘口气。”
  这话让在场的几人也都呼了口长气,的确,这几天下来,似乎是自己在推着形势走,可回头一看,却像是形势在推着他们走,一刻也停不下来,等广州到手,东西两面清兵败退,才觉终于有了定神喘气的功夫。
  仓促举旗的坏处就此暴露无遗,可这样的烦恼,也是幸福的烦恼。只是想着现在差不多是一张白纸,自己怎么勾画,对未来影响太大,所以李肆脑子里始终绷得很紧。
  “若是按现有之界据守,我们能有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即便军械能补齐,新兵的训练恐怕还是跟不上吧。”
  严三娘立在李肆椅子边,声若蚊呐地说着,还用脚尖轻轻踢李肆的椅子腿,这话是在提醒李肆,你媳妇我这么个专业教头,你就丢在一边不用,简直就是以私废公!?
  “政务三厅的设置都准备妥当了?”
  李肆却没理她,转而问刘兴纯。
  “大致妥当,就是中书厅跟青田公司的交割,还需要跟其他会董再妥善商议。”
  刘兴纯兴奋地点头,李肆问这话,就是要正视确认由段宏时主持设计的政务机构方案,换句话说,他们将会从青田公司的成员,变成天王府的属官。
  “中书厅可以慢慢来,要紧的是尚书厅六科,将清廷原本的架子完完本本接下来,现在不要急着去大改,主旨是稳住我们控制的地盘,门下厅监督审核尚书厅的工作执行,先搭起这两厅的架子。”
  李肆简略交代了政务要则,他和段宏时商议出来的政务机构,蒙了一层“三省六部制”的皮,实际内里大有玄机,只是现在重点还不在政务,来不及舒展开,就先以尚书厅六科和门下厅去推动“维稳”工作。关凤生、田大由、乌亚罗、何贵、林大树等青田公司的会董,加上刘兴纯、苏文采、彭先仲等人为天王府参议,各自负责一摊事。
  “咱们司卫呢!?”
  严三娘撅嘴,李肆微微笑着看住她。
  “司卫?以后就再没司卫了,都是我天王之军!”
  当李肆将一揽子方案丢出来时,严三娘兴奋得再不顾仪容,扯住了李肆的胳膊,撒娇道:“我怎么也得要个官当当!”
  李肆心说,你就是我的王妃,还当什么官……
  “我要当三军总教头!”
  严三娘一边说一边微微压着柳叶眉,夫妻已经很有默契,李肆顿时就悟了这眼神的意思,若是不让我当,今晚……哼哼……
  “好,你就当这总教头了!”
  李肆利索地点头,一直在沉默的范晋忍不住咳嗽了一声,虽然他心情还没稳定下来,可从这份建军方案里,还是看出了一个坑,一个专门为严三娘准备的坑。
  所谓的“三军总教头”,只是个虚衔,无阶无等,就是把严三娘当作不要钱的劳力使唤。
  瞧着严三娘满意而甜蜜的笑容,范晋忽然觉得,严三娘其实懂了李肆的心,看似李肆成了个妻管严,何尝不是她在维护李肆的颜面?
  “上天为何要我跟小玉,被那血泊隔开……”
  接着他想到躲入英慈院,跟着安九秀的姐姐安四秀一起埋首医护之事,不愿再面对他的管小玉,心中低低哀叹。
  “男儿怎能纠缠于儿女情长之事?这新军一建,定会鼓舞士气!”
  范晋振作了起来,将心态按进了自己的角色里。
  李肆称王,青田司卫自然就不必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正式军队。
  最大的改变就是军制,因应扩军的需要,对旧有编制进行了调整。原本是每目二十人,分正目副目。四目一哨,四哨一翼,以翼为固定的战术单位,一翼有三百六十到四百人不等。而营是战略单位,之前设有北、中、南三个营,每营下辖翼不等。
  新编制改以营为固定的战术单位,下辖固定的四翼,并且编有固定的炮哨,一个营辖有一千五百人,计划配属八门新八斤炮,飞天炮则配属到翼,每翼两门。
  营之上设“军”一级单位,为战略单位,替代以前的营,所以就有三个军,原本的北营改为羽林军,中营改为鹰扬军,南营改为龙骧军,每军下属营不固定。
  “以青田左右翼编建白城营、以连瑶翼编建连瑶营、英德左右翼编建羽林左营,其他韶州兵编建羽林右营,以上四营为羽林军,贾昊为军统制。”
  “以青浦左右翼编建青浦营、广州翼编建鹰扬左营,东莞翼编建鹰扬右营,佛山翼编建鹰扬后营,以上四营为鹰扬军,吴崖为军统制。”
  “以大鹏翼编建龙骧左营,九龙翼编建龙骧右营,香港翼编建龙骧前营,以上三营为龙骧军,张汉皖为代统制。”
  “另设赤雷营,专司火炮,赵汉湘任指挥,设黄岗山炮台营,守护韶州北面,王堂合为指挥。”
  低低念着这一长串序列,这只是陆军部分,海军还在规划。炮兵和守备营不算,三军十一营,这就是接近一万八千人,扩军两倍。范晋顿时感觉压力沉重,军心……此次举旗,军心就是个惨痛教训,他可得抓稳了。
  “如此大扩军,咱们的钱粮供得过来么?”
  他随口问了这么一句,以前的正式司卫,那可是四五两的基本薪饷,算上其他津贴,一年怎么也得有个七八十两,以两万兵算,这一年光养兵,就得一百六十万两银子!
  “咱们……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银子。”
  李肆叹气,显得颇为沮丧。
第五卷
腐土化血肉,潜龙待冲天
第270章
我背后就是上天
  李肆还真不缺银子,甚至都不必去搜刮三江票行和三江投资里那些满清官员投的银子,为了树立三江票行和三江投资的商誉,他也不会去搜刮。
  广东一省藩库今年准备拨解到户部的银子有八九十万两,这部分银子李肆笑纳了。粤商总会的义捐总数有了七八十万两,加上粤商总会新纳一大批会员,会费银子如瀑布一般流下,李肆未来一年的军费都已经到了手。
  这就是聚合工商资本为造反路线的一大好处,历代造反者大多还要为粮草头疼,而李肆已经富得广撒订单,为自己的军队换新制服新装具。
  但银子也不是万能的,就军事而言,李肆还缺太多东西。
  火药暂时不缺,除开之前的储备,又在广州、肇庆和惠州等地得了绿营的硫磺硝石库,虽然要重新提纯调配,才能造出符合标准的火药,但也只是个工作量问题。火药原料的稳定供应还没解决,保证未来一年的需要还不成问题。
  缺的是枪炮,佛山制造局开足马力在生产火炮,火枪的制造都分包给了佛山和韶州铁坊,由佛山制造局负责钻磨枪膛,质量肯定会比原产货下降,可跟绿营鸟枪比,却还是强得太多。按钻磨枪管的水床产能计算,每月能造三千枝火枪,如果清兵三个月就大兵压境,李肆的两万陆军,还缺三分之一的火枪。
  负责军需的田大由提出了临时的替代方案,之前已经打败了四五万绿营,广州一战又打败了上万旗人,缴获鸟枪无数。从中挑选质量还过得去的,改装为燧发枪,可以勉强凑数。改装工作只涉及机械和木工,跟枪管无关,这样就能动员起广东其他工匠,最多两个月,就能让李肆的三个军两万人全员火枪化。
  只是这些鸟枪,枪管大多是用麻绳固定在枪身上,很难装上扣环式枪刺,田大由也有解决办法,改用铁箍加强,枪刺也直接套在枪口上!反正用这些改装火枪的兵也不是主力,不会有太多直面肉搏的机会。
  两层替代方案一上,李肆扩建的军队,平均战力急速下滑。
  这就引出李肆又一项缺乏的东西:军官。
  他不敢把以前的老司卫全散开当军官,新编的三个军里,白城营、连瑶营和青浦营都保留着三分之二的老班底,只补充三分之一新兵。用放出去的三分之一司卫当架子,组建其他新部队。
  基层军官不太缺,缺的是翼长以上的中层军官。
  “广州军标的绿营官佐,还有一些巡丁吏目应该能信任吧……”
  天王府的参议们提出了解决方案,但说这话的底气明显不足。尽管军标和巡丁在李肆占领广州城时立下了大功,但不管是信任度,还是军事技能,都还不足以让李肆放手用他们。
  “现在还有一些时间,先看看咱们的老司卫里能出来多少人,黄埔讲武学堂的工作,就由……”
  李肆本是想让范晋负责,可范晋必须得紧盯新兵的军心,军法为骨,天刑社和圣武会为血肉,三方面的事加起来,范晋再没多余精力。
  最终李肆叹气,只好给严三娘的“三军总教头”一职上再加了个“黄埔讲武学堂教务总监”的头衔,范晋兼任军法总监,原本的两总监制在黄埔讲武学堂回归。
  他不得不用严三娘,青田司卫的基础军事技能,就是她在当教导总监的时候,一招一式提炼成正规教范的。她也很熟悉基层军事指挥科目,不把这个媳妇用起来,还真是因私废公了。
  黄埔讲武学堂就是以前青田司卫军学的扩建版本,目的是培养基层指挥官,同时也开办短训班,把之前火线提拔的一些指挥官回炉重炼,这是李肆的军事根本,他自己任学堂山长。
  身负重任的严三娘如脱笼小鸟,兴奋不已,李肆却是内心纠结,这也显露出他这个造反集团一直以来的严重缺陷,崛起时间太短,人才太少。
  不仅在军事上缺人,地方政务也缺人。虽然李肆告谕四府两厅,原任官员各安其职,愿为他效劳的,他绝不亏待,可几乎没一人留任。原因很简单,士农工商,工商被李肆带着跑了,农这一部分,李肆没动,既然没什么变化,农人也懒得关心李肆跟朝廷谁赢谁输,埋头种田抱媳妇生儿子。可士这一部分,他们的根在满清朝廷,李肆一反,能跑的全跑了,跑不掉的也不可能跟李肆合作。
  幸亏以前青田公司为了周旋官场,公关部的建设格外用心,四府两厅之下,每个县不仅有工商师爷,还有对应的公关专员。这时候摇身一变,将满清官员的工作接下,还能勉强维持,各县的吏员们态度不一,但迫于李肆的兵威,也不敢明面作乱,大局还能配合。
  可这个仓促凑起来的政务局面,也就只能勉强实现李肆稳定秩序的目标,至于什么钱粮赋税等方面的政府职能,就要大打折扣。
  李肆不缺银子,但他没脑抽到大笔一挥,学某些“先进穿越者”那样,直接免掉钱粮赋税。赋税的意义不仅是国库收入,还是一套组织方式,政府需要借助这套组织方式,来实现对社会的管控。在这个时代,不收钱粮赋税,就不能接触到社会底层,更提不上推动社会发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3/9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