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精校)第3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1/916

  胤祯今年该到二十八岁,已不算是毛头小子。太子一番立废,八阿哥胤禩来回起伏,他都看在眼里。广东李肆之乱后,他的同母兄长胤禛也荡了圈秋千。就这么一搅和,胤禩固然是问鼎之心未冷,胤禛却像是也热起心思,不再吃斋念佛,就借着李肆的事情上下跳腾。
  胤祯历来跟胤禩走得很近,那是他自认绝无掺和这场大戏的本钱,可现在局面这么乱,自己却借着四十七年时保胤禩的一番赤诚,远离了这个漩涡。现在胤禩又拉他下水,他开始琢磨起,自己到底该如何自处?
  胤禩还一直当胤祯心思未变,那眼色是提醒他帮着糊墙,事前也没多提点,让胤祯很有些不甘,合着我就该当你奴才?九年前为保你,差点没活出来,你之前遭过的那番罪,就没认真再想过,自己已经没指望了?现在还要拉着我垫背?
  胤禩一番起伏,清醒之人都已经看出,他是再无希望,太子也因矾书案被彻底幽禁,胤禛么,这几年胤祯经常受皇阿玛耳提面命,话语中偶尔不经意提起,那四哥根本就不入皇阿玛心,那么下一个是谁?
  胤祯之前并没有怎么细想,此刻春色明媚,湖光粼粼,看似闲适,胤禩一个眼神,康熙一声问,却让胤祯只觉前胸顶着酷暑,后背立在寒冬,一股狂乱躁动几乎快撞破了他的心房,难道自己真是一点希望都没有?
  “儿臣确是亲见,八哥监造的两位大将军,炮及四里,裂石毁墙,声势很是惊人。”
  胤祯额头冒汗,哑着嗓子说道,旧日和胤禩一体的心思太重,他还是不敢贸然说破,但他也得为自己留下后路。
  “大将军!?”
  康熙斜了他一眼,当时就听出了他的话外之意。
  “十四!我知你跟老八情深,九年前还为他挡过刀子,可他连阿斗都不是,现在你还想扶着他?”
  康熙语气不重,却如重锤一般砸在胤祯心口上,在自己这老子面前玩口舌游戏,还真是班门弄斧。
  但也是这话,将封住胤祯心房的一层泥墙骤然砸裂,那躁动轰然喷涌而出,自己就不能扶着自己?
  胤祯蓬地一声跪下,叩首道:“儿臣不敢欺瞒皇阿玛,八哥所造之炮,号称三千斤,实则五千斤,炮子止有十二斤……”
  顿了一顿,他还是要为胤禩说点好话:“虽未如八哥所称,但较之旧炮,已有精进,更是用生铁所铸,炮本颇省。”
  胤禩之前上过炮样,为那事还被圈禁过,后来发现李肆跟胤禩没有更深的来往,反而是跟洋人有牵连,康熙一方面醒悟自己多疑,一方面也为安定朝中人心,放了胤禩,还复了他的贝勒。
  胤禩起复后,一门心思要在李肆身上连本带息捞回来,继续在大炮上下功夫。对康熙夸下海口,说那炮样是真,他能造出来,三千斤炮可打二十斤炮子,就如李肆现在用的炮一样。
  康熙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允了胤禩,现在胤禩终于出了成果。只是跟他的宣称有很大差距。不必胤祯道出真相,康熙早一清二楚。新造的两门炮各重五千斤,已是大将军级别,炮子也只能打十二斤。就这些指标来说,跟旧时的大将军炮没太大区别,差别就在胤祯所说的,这是铁炮,成本很低。
  有此成就,康熙已是满足了,这证明胤禩确实下了大功夫,至少找来了技艺高超的铸炮匠师。但胤禩却虚言功绩,让康熙很是恼火,他甚至都猜得到,胤禩府邸里已是宾客满座,个个举杯相贺,以为胤禩能在西面南面两桩军事里捞到什么角色。
  胤禩是明处跳腾,胤禛则是暗处鼓劲。对那胤禛,康熙也用了一番心思。先把年羹尧调走,免得他透过年羹尧,在李肆之乱上又搞出什么手脚,将局势导入他难以把控的方向,同时也是浇胤禛一头冷水,免得那个狠厉家伙牵着年羹尧入局。接着又放出了胤祥,任由他跟胤禛混在一处。胤祥他很了解,虽然跟胤禛情深,却不是乱来之人,就算要帮胤禛,终究还是在正处施为,不至于让胤禛孤身一人去走绝路。
  总之这两个儿子,都是不甘寂寞的主,要把他们调理得不出乱子,不至于再毁了父子之情,康熙颇为费神。
  看向跪在地上的胤祯,康熙心说,且看看这个小子,能不能给自己带来点什么惊喜吧。
  “起来吧,这不过是小事,不必放在心上。你且说说,这两面之敌,朝廷方略还有什么问题?”
  所谓的“朝廷方略”,当然是康熙定下了方向,大学士和兵部才拟出了具体条程。
  青海方面策凌敦多布的威胁很严重,西安将军额伦特和侍卫色楞这两路人马,加上罗卜藏丹济布,未必能稳胜策凌敦多布。而西藏方面,拉藏汗的立场似乎又有些摇摆不定,有跟策妄阿拉布坦联姻的风声传出。所以必须要尽快施出第二手,选定将军统合京营和西北诸军,彻底解决策凌敦多布。
  而广东李肆已是强弩之末,靠着州县民勇令,闽浙总督满保,两广总督杨琳,外加湖广总督满丕,三总督都奏报说,确有信心将其堵在两广之地内。现在殷特布在浙江聚绿营数万,即便不能把李肆当面打回去,也能稳稳挡住他进江南之路。
  所以广东方向,暂时不定将军,以稳定现有战线为要,待消除了策凌敦多布的威胁,再转兵南下。至于不少汉臣提出的迁界、绝易乃至引洋人自海上联手而攻的昏招,康熙自然是嗤之以鼻。
  西面和南面,到底该选谁为第一死敌,这个问题胤祯自然也早早想过。但问题的答案不在于他怎么想,而在于他想要什么。
  “广东李肆,其志狠毒,不仅是要亡我大清,还要亡天下!”
  陈万策的话在胤祯耳边回荡着,这陈万策是李光地的得意门生,还未中进士,就随着李光地参与诸多文治事务,理学颇深。胤祯也是摆足了礼敬之姿,刻意结交,得了陈万策信任,谈起李肆,那陈万策是一幅恨不能啖肉饮血的恨意。
  “可叹皇上仁德,不忍两广之地生灵涂炭,不愿断腕以扑!有谁能说动皇上定下决心,灭此朝食,满朝汉臣,乃至满天下士人,都会感恩戴德!”
  陈万策的话自然有莫大夸张,但让胤祯心动的是,陈万策背后就是李光地,李光地一直苦劝康熙以李肆为首敌而不得,若是得了李光地的支持……
  刹那间,胤祯心念转动,有了定计。
  “儿臣以为,汉人皆不可信!广东当面,局势到底如何,督抚未必报上实情。”
  康熙点头,这话说到了路子上,眼见鱼漂正在浮动,他一半心思放了过去,只扬扬下巴,示意胤祯继续。
  “听闻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退守澎湖,奏报说以保台湾为要,儿臣担心,若是时间拖得久了,跟朝廷隔绝,难保生出异变。”
  听得胤祯说到施世骠,康熙失笑,这小子终究还是历事不足,凭空臆想。施家确有以台湾为业的心思,但终究没有逆心。施家不仅有施世骠,还有正任兵部右侍郎的施世纶,怎会舍了这般家业?
  “可李贼水师猖獗,朝廷跟台湾联络不畅,时间一长,难保不会有此论传出。此外,李贼已入广西,再要入了云贵,搅起前明余部,怕是不堪设想。”
  胤祯还是从汉人之局来看,此刻鱼漂已经晃动,康熙没怎么在意,就嗯了一声。
  “东面是台湾和江南,那李肆可借汉人之心,西面是云贵和川藏,还要触及蒙藏之势,他有太多棋可走。儿臣担心,光靠那些汉臣,难以一一化解这些棋局。”
  胤祯这话没有说透,那是他自己也没想透,甚至还有夸张,可康熙却是心头一震,径直愣住。鱼漂浮沉,他竟然没再理会。
  “呵呵……我确是糊涂,竟然忘了,大清……是控着汉人才成其为大清。”
  康熙瞳光闪动,低低自语,胤祯却不太明白。
  “十四,就让你八哥,继续帮你造炮吧。”
  接着康熙吐出的一句话,让胤祯如雷轰顶,呆在当场。
第六卷
筚路血火筑,国为万民开
第316章
恢恢天网,总有延迟
  每个人都时时面临选择,如果左右为难,那就是超出了自己心力所载的范围。而这心力有大有小,马尔泰·茹喜在琼州昌江金牛岭下的窝棚里,左手番薯,右手苞米,定不下该选哪样当午饭。康熙在北京畅春园后湖边,也正皱眉苦思,重新评估两个敌人的威胁。而广东佛山铁塘,佛山制造局的会议室里,还有人的脑子正煮着馄饨,为该怎么花掉手里骤然多出来的十万两银子伤神。
  “关总办,咱们都等着你拿主意呢,钢炮、线膛炮、后膛炮,到底该走哪条路?”
  众人目光都盯住了关凤生,这个原本一脸憨厚的乡下汉子,此刻沉眉凝目,显得无比威严。
  “我要知道该走哪条路,还要你们做什么?反正四哥儿就给我这些银子,你们谁说得在理,我就给谁……”
  关凤生脸上肃穆,脑子里却冒着这般运转过热的雾气。
  可大家何止是说,会议室都被吵得快掀了屋顶。这三个方向都有支持者,关凤生觉得全有道理,但手上就十万两银子的经费,要尽快出成绩,就只能以一个方向为主。
  离李肆举旗已过快五个月,佛山制造局终于从埋头应付枪炮数目的乱局中挣脱出来,开始步入研发生产并举的正轨。只是李肆现在手头稍紧,佛山制造局分到的研究经费不多,除开新一代滑膛枪、线膛枪,能用在炮上的也就十万两银子。
  这数目在李肆看来不多,可在关凤生和佛山制造局看来,却是肥得冒油,这可是投进水里只听声的开销!只求出样品和一套成熟技术,这种好事闻所未闻。
  佛山制造局分枪、炮、火药三个分局,四五个月间,火炮分局造了三四百门炮,不仅吸聚了广东一省的炮匠,还通过佛山钢铁学堂吸收了不少有潜质的学徒,甚至从澳门卜加劳炮厂挖来了一批炮匠,可谓是人才济济。对已经熟悉了火炮原理的炮匠来说,线膛、后膛、钢炮等概念可不缥缈,听闻有这么大一块肥肉待分,炮匠们依着这三条火炮发展之路,各自聚起了一帮人,在掌握着肥肉瓜分权的关凤生面前争得面红耳赤。
  “我们还是多想想,四哥儿……哦,天王他到底要的是什么火炮。”
  关凤生难下决心,打起了官腔,众人暗自撇嘴,有什么好想的?天王的话就很简单:要能打得更远、更快、更准、更狠、更轻便的炮。
  “天王要什么炮,他自己不是很有把握,所以才要你们想,可也不止是你们想……”
  门被推开,另一个声音响起,是田大由,关凤生松了口气,老兄弟救场来了。
  田大由现在主管军需,从流程上看,他是关凤生的上级,由他给佛山制造局下订单。现在听他这话,显然是要插手更多,管起佛山制造局的研发项目。
  “当然也不是我来想,我就是个中间人,要什么炮,还得听听战场上开炮那些人的话。”
  接着田大由身后进来四个军官,三红一蓝。
  由佛山制造局、天王府军令厅军需署和英华军前线指挥官组成的火炮研发定项联席会议正式召开,由此也奠定了日后英华军工研发流程的基础。正如田大由所说,现在李肆已经难以深入到具体细节,他必须要将诸多决策从自己身上分摊下去,以一套体系来保证持续的运转。
  “要射速更快的炮……”
  韶州黄冈驻守营指挥使王堂合是如此观点,他的营也是炮兵为主,担负以火炮守卫英华北门的任务,感觉压力很大。黄冈山摆不开更多炮,自然就想让火炮射速能更快一些。
  “咱们该造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炮,破城才能更容易。”
  赤雷营指挥使赵汉湘自然想让自己的独立炮营握有更强的火炮,发挥更具决定性的作用。
  “还是改造飞天炮的好,让它能更可靠,打得更远。”
  鹰扬军青浦营指挥使方堂恒是从步兵角度来谈需求。
  “海军需要更准的炮!”
  海军炮术总监鲁汉陕嗓门扯得很高,海军六艘船就八十门炮,今年还要下水不少船,到时又是百多门炮,海军对船炮的需求可跟陆军不一样,怎么也该为海军单独考虑。
  关凤生牙疼似的呻吟一声,用炮的人自然不管什么钢造铁造,线膛后膛,他们就提要求,佛山制造局管怎么实现。可现在这些要求也各不相同,再加上制造局对怎么实现这些要求的方法又各持己见,这事真是乱上加乱。
  “咱们将各类法子,各类要求开列清楚,然后呈递天王,由他定夺吧?”
  关凤生下意识地这么说着,众人不约而同点头。
  “天王真是这意思,还要在咱们凑在一起做什么?就在这里商量出一个结果!所有新炮方案,还有军中要求,自然也要呈报给天王,但那只是附后的参考。天王要的是一份结案,他只需要批复可还是不可,而不是大小什么事都由他来动脑子定出具体章程。”
  田大由坐了这么久的办公室,对英华新朝的做事风格已经领会很深。
  被他一通话批驳下来,已经战得精疲力竭的众人不得不振奋精神,重新来过。
  “首先搞清楚,什么问题最重要!这事大家都很清楚,当面鞑子朝廷的征剿大军已经在路上,今年咱们最大的难关就是这个。”
  田大由定下了基调,讨论由此展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1/9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