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精校)第4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8/916

  新的一期《英华通讯》,加印了几次才满足需求,当期发行量超过了《金鱼报》,原因在于这一期刊发了朝廷的一系列新政。
  第一桩大消息是,朝廷许可国债自由交易,同时设立国债交易所,地点在鱼头街的后面,名为“鱼尾街”的地方。之前的历次借债,拆算为一千万两的永久国债,年利五厘(5%),外加五百万两的五年国债,年利七厘,另外举债五百万两的十年国债,年利六厘。
  第二桩消息也很震慑人心,朝廷许可民间票行升格为私人银行,可以入股市,但许可权有限。
  第三桩消息是在计司下设立券事署,专门监管国债和股票市场。
  除开第三条是以专门机构统管证券事务外,第一条是以国债新挖一条银渠,容纳全都挤在股票市场的银流。第二条则是以民间票行入股市,继续做大股市盘子,提升炒家翻云覆雨的难度。
  这三条法令显示了皇帝将这条路走下去,不会回头的决心,由此鱼头街建厦投资和福建柜的狂泻终于止住。
  除开清晰大环境的法令,另外的消息则是直接针对吕宋,这自然就是针对建厦投资和福建柜。
  李肆宣布,吕宋将由若干家公司联合重组为吕宋公司进行托管,不仅包括当地工商税权,还会承揽吕宋的大帆船贸易线,为期十年。而这几家公司既有广东公司,也有福建公司,其中包括建厦投资。
  这一项让国中无数炒家捶胸顿足,他们只当建厦投资已牵扯政治案,再无复起可能。却不想皇帝金口一开,建厦投资竟然有了比以往更好的出身!虽然是跟其他几家公司并为新的吕宋公司,不可能再复十几倍于发行价的天价,但怎么也要高过他们的脱手价。
  “好狠……”
  鱼头街市场外,王铭乐脸色惨白,在他身边的一帮福建商人,也都垂头丧气,一个情形。
  他们将建厦投资的股票脱手后,再以各样手段,将建厦投资的股价打压下来,本是抱着一举两得的心思。
  一旦朝廷决意托盘,不惜认下他们所营造的风声,让建厦投资承揽大帆船贸易线,他们借着内部消息,就赶紧再入场扫荡。若是朝廷乃至皇帝不想接建厦投资这烫手山芋,他们就可以转炒南洋公司,乃至其他有“题材”可炒的股票。
  这几月在建厦投资一番来回,从最初算起,他们手中银钱都生了十多倍的利,握着总数四五百万两的巨额银钱,不管是炒哪只股票,都有充裕的力量得逞。面对总盘子已落到七百万两的南洋公司股票,他们垂涎欲滴。
  可没想到,南洋公司竟然护盘不卖,仅仅收了些散户的游票,根本拉不动价码。一打听才知道,南洋公司发布季报,红利无比诱人,将股主们笼络住了。
  众人还不以为意,南洋公司炒不动,其他的总能炒动吧?
  却不想,一方面是这一番股市来回,杀得人心冒血,不敢轻易动弹,而现有持股之人,也开始将目光放在了红利上,再不愿轻易折腾。广东一系列股票,尽管总盘子都不热,他们这些银子却不怎么撬得动,股民在《金鱼报》的指引下,开始学会长线投资,更关注公司自身的营运。
  折腾一番后,为了汇聚银钱,他们不惜亏蚀了两成银钱,集中转向造船业,准备炒起一轮“造船柜”,为此他们投下了大半银钱,占住了庄家位,却撞在了皇帝发布一系列新政的枪口上。
  新成立的吕宋公司,自然没有包括他们所炒的造船公司。福建柜的游钱全都汇聚到了吕宋公司上,他们的炒弄在皇帝的吕宋之策下,渺小而可笑。
  他们……被套上了,自己把自己套上了,散于三家造船公司的股本再难动弹,每人接着厚厚的季报,以及出席股事局或者董事局的帖子,心中无比沮丧。
  已经习惯了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人,精打细算的小日子再难入眼,如此巨大的落差,让这帮福建黑手心神恍惚,他们还不太明白,自己到底败在何处。
  “青田公司!我们败在青田公司手上!新成立的吕宋公司,前身的七家公司里,有五家是福建柜,青田公司不仅跟着我们第一波从建厦投资跑掉,接着还返身抄了这五家公司的底!每家都持着三成以上的股份,使得青田公司在吕宋公司里也有三成股!出入时机如此巧,吕宋公司的重组如此明确,青田公司为什么能办到!?”
  徐善在一边放着马后炮,可他脸上却没有沮丧,反而是一种快意,以至于他的言语格外有力。
  “因为是皇帝在亲自操弄!我们在贿赂官老爷,制造风声,皇帝呢?一抬手,一开口,足矣!在这个赌局里,皇帝既是庄家,又是审裁,规则由他一言而决,胜负由他一言而决!我们呢,不过是被戏弄的可怜虫!”
  徐善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苍白脸色纷纷转红,是啊,这皇帝可真是太无耻了,之前就没想过,他居然真的会放下身段,来抢他们这些讨点碗边食的小人物的银钱。
  “规矩呢!?皇帝不是最讲规矩么?”
  “是啊,咱们家族还在北面朝廷下,就乐颠颠地送银子进这个朝廷,还见不得咱们赚钱,这朝廷,真是不能呆!”
  “果然是广东人的朝廷,就容不下咱们福建人!”
  众人愤慨地议论着,王铭乐却像是想通了什么,摇头道:“皇帝没守规矩,咱们不也是没守规矩?再说了,咱们也不是真败了,至少也有了几倍的利,握着的那些船厂的股票,红利即便不如那类殖民公司,总也是稳当的收成。”
  其他人斥责出声,说真只为这稳利,何苦这般搏杀?
  徐泰再道:“怕这还只是开始,皇帝,还需要人血,来祭此前的乱象……”
  众人心头一惊,没错,这股市之前乱得一团糟,他们还四下贿赂官员,甚至挑唆广东人斗贾昊,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罪。似李肆那等枭杰之主,会放过他们!?
  目光都聚在了徐泰身上,他冷声道:“忘了我之前是怎么说的?皇帝真要逼得我们没有退路,就撕破了脸,让这一国,知道皇帝是怎么来回作局,席卷银钱的!”
第十卷
陆海化鼎炉,华夏初登堂
第562章
这灿烂的阳谋啊
  时近十二月,黄埔无涯宫肆草堂,李肆张开双臂,将投过来的关蒄抱住,严三娘、萧拂眉、安九秀、朱雨悠泪眼婆娑地望着,还有个宝音缩在后面,低头绞着手绢。
  李肆笑道:“怎么,不认得你们的夫君了?”
  萧拂眉压住自己的哭腔道:“夫君黑了,瘦了。”
  严三娘恨恨道:“心眼也变得又小又黑了……”
  安九秀一边擦泪一边笑道:“好在夫君不是远游欧罗巴。”
  朱雨悠却是一脸云淡风轻,低头作福道:“夫君?咱们夫君在哪?这不是皇上么,皇上万福……”
  李肆哈哈笑着抢上来,将朱雨悠拎入怀中,再搂住严三娘,大声宣布道:“是夫君的不好,此后再不随便乱跑了。”
  严三娘朱雨悠还撅着嘴,被李肆当场点唇,还有诸多外人在场,两人顿时羞得红晕满面,止不住地低嗔。
  李肆拉过萧拂眉和安九秀,姿态无比端正:“是我错了,我下罪己诏。”
  围住自家男人,心中那丝怨苦也不翼而飞,场中顿时响起低低抽泣,那是在泄走过往苦思的喜悦。
  严三娘的心思很快就转到了当下的难事上,她忧虑地道:“只要你在,不必你哄,咱们心也就安了,可这一国,怕不是你下罪己诏就能平的。”
  李肆脸色稍敛:“是潮汕沈家发来的消息?”
  潮汕沈家就是沈世笙沈复仰父子,不过这消息最初的源头却是泉州盐商梁家,至于消息内容,李肆已从于汉翼那知得清楚。
  他轻笑道:“相信我……”
  对上他那清澈而自信的眼瞳,严三娘心中还吊着的一丝疑惑不翼而飞,她埋进李肆怀中,用鼻音低低嗯了一声。
  接着李肆论功行赏,“关蒄最辛苦了,得好好犒劳……
  “我什么都不要,只要四哥哥……”
  关蒄赶紧附耳提要求,李肆连连点头。
  “好好,从今日起就加倍努力,让咱们关蒄尽早当妈妈。”
  李肆大声说出来,众人噗哧失笑,关蒄则是羞恼地用小拳头敲上李肆的胸膛。
  再迎向后方被婆子们牵着抱着的子女,李肆心中也是激动难抑,自己也是有三个女儿,两个儿子的人了,至少“做人”这一项,自己已是水平高超。
  在这方面,李肆就有些过分自傲了,他这点成就,跟某些人比,提鞋都不配。
  厦门鼓浪屿,靖海将军行辕,靖海将军,三等侯施世骠来回踱步,八人恭立在他身前,不敢有任何异动,这八人从三十到十来岁,与施世骠面目肖似,正是他的八个儿子。其中一个二十出头,没跟其他人站在一起,而是伺立侧面,身上也是朴素衣装,跟另外七人截然不同。
  “南朝势大,为父旗下将兵,已失战心,一旦南朝眼望福建,为父绝难抵挡。但我施氏一家,受朝廷重恩,为父食君禄,报皇恩,绝不敢玷污你们祖父的威名和忠义。”
  “近日南朝国中风波起,为父所料不差的话,南朝尤擅以外战平内乱,之前又收了吕宋,出兵福建之举,势在必行,我施六一家,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施家男儿,尽忠报国!尔等成年者,将随为父血战到底,廷麟、廷焕、廷旉,你们三人年纪方小,为父就把你们托付给二伯了。”
  施世骠一番话,几同交代后事,儿子们都是一脸凄容。
  “大帅!大帅!”
  施世骠瞄向那个伺立一旁的庶子,眼光闪动,似乎另有话说,高呼声却从正堂传过来,直透他们所在这内堂。
  一个中年二品大员急急奔了进来,正是福建巡抚李绂。
  “大帅!喜事!”
  李绂脸色泛红,施世骠挥手,八个儿子退下后,才从容地问是怎么回事。
  “办成了!早前我们所议之事,办成了!”
  李绂兴奋地拍着手,似乎完成了一桩惊天伟业。
  “不出所料的话,年内南蛮定将君臣相疑,工商溃决!”
  施世骠终于动了色,“真的办成了?”
  李绂点头:“我自南蛮回来后,就苦思其国政命门,终于恍悟它的根底。那南蛮一国,根底就在银钱的掌控上。年中南蛮竟开股票市场,集数千万金于一地,起伏之间,一国人心也攀了上去。早前我不是就跟大帅议过,想办法动摇它这根底么?”
  “当时我们就看到,南蛮是以广东人为本,自广东人与福建人的嫌怨下手,在银钱事上埋线,可挑动两方相争。却不想……我们所用之人,看得更深,竟将线埋到了那伪君敛财之事上!”
  他眼中闪动着无比自得的光芒:“待得事发,南蛮商贾,将识破那伪君的真面目,两方再无信任,它那一国,怎还可能稳当得住!?”
  施世骠楞了片刻,红晕也上了脸:“那人竟有如此本事!?真乃国士!”
  李绂笑道:“人自是大才,谁想那一国的根底竟是如此脆弱,那伪君竟是如此不堪呢。”
  就在施世骠和李绂密议的同时,无涯宫肆草堂置政厅,李肆身前,也正有一人,义正词严地责问着他。
  “陛下立起股票市场,不仅成了贪婪商贾以银搏银之地,甚至陛下本人,都在上下其手,以朝廷决议和青田公司设局获利,陛下早前所言的万民之约,莫非已经忘了?”
  这是《越秀时报》的雷襄,《越秀时报》在他的带领下,始终坚持以公正立场评断国政是非,同时也培养出了大批报局人才,其他报纸不仅受惠颇多,政论部分还都以《越秀时报》为标杆,雷襄本人,也隐然成了国中舆论领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8/9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