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精校)第5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8/916

  四娘了悟地一笑:“要说我因私废公就直接说吧,还这么弯弯绕绕。没错,救吕家,主要是救跟我相熟的吕夫子,这的确是私谊。可往大里说,吕家也是江南读书人心中还剩下的一点骨气,鞑子既要拔,咱们就得保住。”
  四娘读书不深,但在李肆身边耳熏目染,一些道理却是很懂,她再道:“江南这些读书人,不少都像吕夫子这般心怀华夏,不愿为鞑子朝廷效劳,所以隐于乡野。他们虽然持孔圣道,却还守着华夷之辨,从这个大义来分,跟咱们是友非敌。而咱们一国,讲的是在这个大义之下,什么人都能容下,只要根正,自然会融进咱们一国。国中那些儒党,现在不也已经变了模样,开始提什么义利一家了么?”
  黄而点头道:“从人心上讲,咱们把吕夫子一家救回国中,可是一桩大利,我相信官家肯定会赞同四娘的决定。”
  四娘眼瞳闪着坚定的光彩,总结道:“这些大道理,其实也是虚的,关键是,吕家是好人,而我们有力量,既如此,就不能让恶人害了好人。”
  刘松定被这言语感染,轻叹一声,不再劝解,提起了周昆来:“此人心思真是看不透,他这般合作,到底揣着什么阴谋?”
  黄而撇嘴:“看牢他就好,到时抓回国中,慢慢折腾,就算揣着十八层地狱,也要给他掏出来。”
  那一夜,周昆来以李卫准备抓捕吕家的消息,换得了暂时的安全。但四娘却没放过他,要他配合解救吕家的工作,同时为防李卫起疑,也容他跟部下联络,定期发回消息。这其中自有危险,但此时四娘内有军情司的黑红猫,外有天地会密谍,周昆来要部下联络官府围剿,怕消息还没送到官府手上,人就要被截下,所以也没太大顾忌。
  周昆来的人正严密监视着吕家,不让这些人发出警告乃至动手阻拦,就是大功一件,因此四娘一行,此时算是跟周昆来合作。
  不远处,周昆来说了一大通诸事如常的套话后,看向自己的部下:“你听明白了?就如此跟制台的人禀报……”
  他话里那“如此”两字稍稍重了一些,部下若有所悟,赶紧埋首应是,旁边押解他的黑猫并没注意到。
  如四娘所说,不管是李卫的人,还是抚标的人,总之鞑子官府的人马上就要到。众人不敢耽搁,通了消息,定了计划,就直奔吕家而去。
  吕家是石门望族,家宅就在县城中,四娘等人问路时,路边食摊大妈出口都是文气十足,江南人文底蕴之深,由此可见一斑,让四娘和刘松定等新一代的年轻人既觉好奇,又隐隐自惭形秽。
  来到吕家,吕毅中没想到四娘这么快就来访,喜出望外,牵着自家妻儿一并来见。
  “四娘……真是你的义女?”
  吕毅中的妻子不敢马上认义女儿,不仅是眼前这女子俏丽过人,眼眉透着一股常人未有的气度,那该是一种身居高位,或者历过大事的贵气。身边还护着一圈精悍男子,更显出她那超然地位。
  “这是咱们的义妹?我是大哥至纯!”
  “我是二哥至粹!”
  “不知道该唤你姐姐还是妹妹,我是英秀……”
  吕毅中的两儿一女却很单纯,为自己能有这样出色的义姐妹而高兴不已。
  “这是老夫唐突,四娘莫怪……”
  吕毅中有些尴尬,认四娘为女儿,早前不过是帮她遮掩,后来发现她身份非同一般,这事更多是一种忘年交的玩笑,可不能太当真。
  四娘当然不会因早前遮护之情,就让自己改了姓,她还很在乎自己的李姓,此刻也不是澄清此事的时候,急急道:“鞑子朝廷已将夫子一家立为要犯,差人马上就要上门!夫子,赶紧跟四娘去南面吧。”
  沉默了好半响,吕毅中才苦涩地道:“原以为江南文祸止于查家,没想到竟挖到我吕家来了。”
  接着他摇头道:“他们要的是吕氏一家,非独我一人,我不能舍一家百多口人于不顾。”
  四娘道:“百多人不算什么,关键得快,差人怕是明日就到!”
  吕毅中沉吟片刻,再度叹道:“老夫是信四娘的,可我吕氏另外几房,怕是不信此事。”
  他妻子也点头道:“大哥到六哥那几房,都是功名在身,还在苦读诗书,总觉得只要不出仕朝廷,就跟文祸无关。我跟那几房媳妇都谈过多次,可他们依旧没想得明白。”
  四娘道:“信不信,总得试过才知。”
  吕毅中也是这想法,急急将吕氏子弟召集起来。吕留良有七子,此时长子吕葆中,二子吕主忠、三子吕宝忠和四子诲忠都已过世,五子补忠、六子纳忠还在,三个第二代,十数第三代男丁群聚一堂,听得吕家上了朝廷黑名单,都是无比震惊。
  “我是英华枢密院军情司的人,此事绝对为真!诸位不当机立断,吕氏一族都难逃鞑子的毒手!”
  四娘沉声说着,但她这脆亮话音,听在吕家男人耳里,却是威严不足,众人嗡嗡议论起来。
  长房吕葆中的儿子吕至勤率先站到了四娘和吕毅中一边,他的父亲吕葆中早年还是康熙朝的翰林,因跟江南一念和尚造反案有牵连被罢官,之后郁郁而亡,吕至勤对北面这朝廷早已深恶痛绝。
  但其他人却没有这般感受,依旧觉得四娘危言耸听,甚至还有人说四娘此举,是南朝故意惑乱江南人心,把他们吕家当作了南北战事的砝码。更有人道,事关一族命运,怎能听一个小女子之言。
  周昆来出声了:“我奉两江总督李制台之令监视你们吕家,你们没注意到这几日家宅外多出了不少人吗?那都是我的手下。你们吕家,坟墓里的,襁褓里的,全都在名单上,一个都没落下。”
  大堂里一片哗然,四娘等人也诧异地看向周昆来,这家伙居然还帮着他们劝吕家逃亡,到底是什么用心?
  此时吕家人还没全信,周昆来这话有些荒谬,他既是李卫的人,又怎么会跟英华的人混在一起?
  就在此时,一个獐头獐目的家伙探头进来:“五夫子,你列的《吕子集注》好像还少些篇章……哟,一家都在呢。”
  五夫子是吕补忠,也是眼下吕家一族的族长,一直没说话,就是个老好人。他笑着迎过去,嘴里还道:“族中正议事,少的篇章,我帮先生找来……啊,这位是田先生,慕先父之名来求书的。”
  后半段是给大家介绍此人,可一个人已经认出了他。
  周昆来惊声道:“田师爷!”
  那田先生也是一脸吃惊:“周昆来,你怎么在这!?”
  周昆来脸肉一阵拧动,似乎经历剧烈了心理冲突,最终他决然伸手指住田师爷:“拿下他!他是李卫的师爷田芳!”
  话音还没落,田芳已经只剩个背影,他孤身而来,是要先从吕家手里找齐吕留良的著述,此案是文案,吕留良的著述是第一手证据,若是直接上门抓人,有可能被吕家人烧掉。
  眼见他要奔出院子,一道寒光掠出,咬上了田芳的膝盖内侧,这家伙嗷地一声叫,飞扑在地,连打了好几个滚,然后被追上来的黑猫按住。
  四娘收手,另一只手上还捏着一柄匕首,她冷声对已看痴了的吕家人道:“现在该信了吧?”
第十一卷
楚河汉界显,血火两重天
第586章
周昆来的诚意
  吕家人终于信了,两江总督派身边最亲信的师爷,跑到吕家来搜罗证据,这当然是一桩惊天大案。
  信是信了,事情却并未由此一锤定音,老好人族长吕补忠终于说话了,“我们不能走……”
  他对四娘摇头道:“这个朝廷,先父反过,我们心底里也是不认的。但是你那个朝廷,先父若是还在,怕也是不认的。对比南北两个朝廷,这个朝廷剃发易服,却还是护住了我们读书人的道统,你那个朝廷复了华夏衣冠,却丢了道统,我们吕家人要举族南逃,这是丢了气节。”
  四娘、刘松定和黄而等人都觉胸口气血翻腾,腐儒啊,腐得真是让人没有话说……
  吕毅中艰涩地开口:“五哥,此时不是辨难论理之时,一族人的性命要紧!”
  老六吕纳忠站到了吕补忠身边,掷地有声地道:“读书人自以名节为重,岂能如蚊蚁一般只重性命?我们真要逃了,先父之名就遭了污损,我们这些子孙,下到黄泉,也无脸再见先父和列祖列宗!”
  说到名节,吕毅中也没话说了,他看向四娘,抱歉加遗憾地摇头。
  其他人虽忧心生死,但一族人饱读诗书,一旦族长决议赴死,他们也不敢有异议,男人是相对默然,女人们相互搀扶,还咬着手绢,不敢让哭声出了口,堂中被一片沉重而肃穆的哀云罩住。
  四娘对这两位老者是又气又敬,气的是对鞑子朝廷和英华的评价如此偏颇,敬的是他们那种“总有事情比生死更重要”的理念。
  腐儒虽腐,却不是她听李肆所说的那种犬儒。李肆就说过,腐儒所坚持的气节和风骨,也是华夏这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所以他从未想过要在国中彻底打掉腐儒,甚至还容儒党一直发声。正是李肆这种思想,让四娘觉得,吕家必须要获得拯救。
  她不愿放弃,吕补忠所说那番南北朝廷的对比,还有气节论,她不是读书人,没办法进行辩驳,但她另有思路。
  “我要救的是七先生,七先生说,一族不走,他也不走,因此我救你们,只是顺路,不是要让你们去投英华。”
  “这天下大得很,鞑子朝廷没能全占了,我英华也还没有全占。当年明亡之时,无数人投海外,甚至还有朱舜水这样的大儒先到广南,再到日本。”
  “你们不愿意去英华,也没关系,到了英华地界,再去其他地方,随意,并非只有南北两处可选。”
  四娘这话终于起了效果,或者说是给依旧心存生念的人找来了台阶,被众人的目光逼住,吕补忠长叹一声:“如此也好……”
  堂中一片欢腾,众人赶紧去收拾家当,吕补忠却对吕毅中道:“我吕氏一族,就交给你了。”
  面对惊骇和诧异的目光,吕补忠道:“我已年近七旬,活得够长了,也经不起舟船折腾,再说这北面的朝廷,怕是要掘先父之坟的,总还得有人去移棺椁……”
  吕纳忠也决然道:“我跟五哥留下,吕氏一族,姻亲和门生遍布江南,若是吕家人都走了,没人顶在前面,他们可都要遭罪。”
  吕毅中哽咽地想要开口,却被吕补忠拦住:“有我和老六在就够了,你没必要留下,一族人到了南面,总还得有个说话管用的家长。”
  吕毅中长叹一声,朝两位兄长深深拜倒。
  没经历过大家族的兴衰,看着这一家子面对生死,还有条不紊,四娘等人也颇为感慨。
  不过时间紧急,容不得他们收拾家当还这般从容,吕毅中还想要把吕氏一家的藏书都搬走,可面对四娘那“哀怨”目光,终究只收拾出了父亲的文集,再让家人带上金银,下午时分,一族一百三十四人出了家门。
  预定的接应地在九十里外杭州湾口的金浦,若是一百三十四名英华军人,根本是小菜一碟。可眼下这一百三十四人,男女老少齐全,还有病人,即便有天地会紧急调度来的马车,但道路并非英华那般通畅,行程怎么也要一两天。
  十多辆马车出了石门县城,动静已经很大,刘松定来报,浙江抚标离石门县已不过三四十里地,其中有马队数百,形势非常紧急。
  黄而主动请缨道:“我在石门县衙摸得了关系,若是将县狱搞出一番动静,也许能惑乱抚标人马,拖延时间。”
  四娘点头:“黄头目小心自己安全,不要勉强行事。”
  黄而嘿嘿笑道:“那是自然,咱可不是那腐儒,能办成什么事都心中有数,再说交趾那还有……”
  “还有安南小娘子等着”这话,被他压回了肚子里,这个昔日在英德县狱,无心间帮着李肆逼死了恶贼郑七的狱头,命运已改,品行也随之变了许多,行事的狠辣手腕却没变。
  即便有黄而在石门生事拖延,前路漫漫,还有无数关卡,该如何应对?
  四娘柳眉一横,师傅严三娘的果勇气息充盈全身,她冷声道:“咱们人虽少,却都是强中强,就一路杀过去!”
  刘松定摸摸鼻子,心说好计策……
  这也是最佳的选择,清廷哨卡都是绿营汛下设的塘兵,每处不过十数人,而管收税的关卡更没什么战斗力。只要一冲而过,不作停留,即便这一路所走的石门、海宁和海盐三县聚起大队人马,怎么也要一两天时间,那时他们就该在海上了。需要顾忌的是背后的追兵,以及海上堵截的人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8/9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