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精校)第5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4/916

  可因为人员构成繁杂,同时大家对东院院事的职责都还没理解透,就当是御史,将弹劾和喷人当作正务,东院初成,就跟西院爆发了世纪大战。
  一百六十一名东院院事炮轰西院的十五名工商院事,说他们个个都是公司大股东,凭什么让皇帝退出股市,而你们不退?你们说皇帝跟官府勾结,上下其手,在股市里炒作得利,这不好,难道你们就不会?这可是跟你们得利直接相关的事哦。
  西院的院事们顿时傻了眼,帮着皇帝推转这个磨盘,是想要分担他们身上的骂名,却不想立起来的东院反而要掘他们的根。
  李肆花了好大力气,才勉强安抚下东院,说现在是过渡阶段,大家需要先定下一个规矩。他这个皇帝既然要当最终审裁之人,确实不合适再进金融。与其大家继续这样吵,把金融搞垮,不如大家先护着金融,立起大面上的规矩。
  《金融法》就在这两方尖锐对立的情绪中勉强通过,股市也终于摆脱了半年多的低迷,开始缓缓上扬。但这东西两院,就像是潘多拉之盒,还不知有什么艰难险阻在前面等着。
  内务的烦是一面,眼见要到元宵,李肆却接到范晋从龙门发来的战报。马尔赛初到江南,就火烧屁股地开战,从河南鄂尔泰那运来新造火炮,从田文镜那调来江西兵,意图围堵龙门。韩再兴为清除这些威胁,花了很大代价。鹰扬军战死七八十人,受伤三百多。
  现在虽然把马尔赛的这股兵力打退到了华亭,但马尔赛就像是个基地,源源不断吸聚兵力。范晋和韩再兴都认为,单纯以军事角度看,必须给龙门建立一道稳固的屏障,比如说,直接拿下松江府。
  这个建议让李肆犯了难,他本意就是不想在江南投下太多资源,要打下并且占稳松江府,这动静可远远不止盘踞龙门一点那么简单。就军事而言,至少得调动两个军,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可现在的局势,已经不容李肆再调两军去江南,他调去了鹰扬军左师和龙骑军一部,已是极限。
  英华的军队在哪里?
  陆军在云南、暹罗、吕宋,还有……琉球。海军在琉球有一部,大部在鹰扬港集结,正准备去……马六甲。
  南洋后院一开,形势天翻地覆,李肆愿以为至少能有十数年时间发展,再跟欧罗巴列强撞上,但历史一旦转动,还是加速转动,就再也停不下来了。即便李肆是给了最初那股推力的人,他也没能耐停下来。
  李肆烦的是,他恨不得自己每只手都有十根指头,好将这滚滚大潮里涌起的无数浪头,都一一按住了。
第十一卷
楚河汉界显,血火两重天
第616章
昏君的四面楚歌
  李肆又开始焦躁不安,去年是因为在吕宋豪赌,而眼下却是为这一国开始脱离自己的掌控。
  “陛下,下午国子监和青浦造船厂的行程也要变吗?中廷那边已经通知到亲军司了。”
  内廷司谕杨适已转到中廷秘书监,李肆现在身边就有两个贴身秘书,一文一武。武的是三娘、四娘和宝音等人轮班,文的则是六车。
  说话的是六车,她代替杨适安排每日行程。今天李肆心绪不宁,上午行程都取消了,她来请示下午的安排。
  李肆微微不豫,听这口气,朕不去就对不起人了?感情朕这个皇帝,是在当你小丫头的马仔呢?
  抬眼看去,李肆眼角更是一跳,哟嗬,薄施粉黛,柳眉如月,还真不是小丫头了,往日可没打扮得这么用心,难道……
  李肆问:“你瞅中了亲军司哪个小伙子啊?”
  六车撇嘴:“官家,人家又不是小姑娘了……”
  平日没太留意的一些细节在脑中闪过,李肆皱眉:“杨适?”
  六车低头,脚尖划圈圈。
  李肆心火猛然升腾而起:“平日你不是就念着兵哥么?吴崖你嫌太凶,罗堂远你嫌太油,于汉翼你嫌太冷,赵汉湘你嫌火药味太重,杨堂诚太闷,孟家兄弟又太憨。朕的弟子,你挑了个遍,没主的你都看不上。这也就罢了,侍卫亲军一拨拨地换,你一拨拨地挑,楞没瞅中一个!现在你忽然转头去看书生,六车……你是要闹哪样!?”
  六车吓得小心肝咚咚乱跳,官家怎么数落起自家的心事了?这是要闹哪样啊?
  李肆话头一转,开始诛心了,“你随着心思换人,就不容朕随着心思变行程?朕平日怎么训导内廷和中廷的?别当你们是官!别当自己手里有权!别当朕这皇帝可以任人揉搓!”
  嗓门越来越高,六车的脑袋越来越低,听到最后一句,更是吓得膝盖一软,跪在了地上,心道本以为“伴君如伴虎”这话应不到官家身上,可没想到,天下皇帝一般黑啊。
  见六车诚惶诚恐的模样,李肆觉得是被自己说中了,怒意更盛,“雨悠视你为姐妹,朕也把你当小妹看,你也不知自重……”
  人为什么嘴碎,是因为不会考虑听者的心情,李肆越数落越起劲,六车被一点点压趴到地下,心中就暗叫着,该不会最后来一句“来人啊,拖出去杖毙!”
  李肆不是疯子,当然不会来这么一句,但说到后来,真有了贬罚六车的心思,正要吐出嘴,另一个脆音道:“官家……臣妾有话要说。”
  是四娘,刚才巡视置政厅值守,回来正见到李肆在呵斥六车。
  李肆鼻腔喷火地道:“什么话?说!”
  四娘深呼吸,然后怯怯地道:“官家……现在就像昏君似的……”
  六车杏眼圆瞪,一跳而起,捂住四娘的嘴,想把这话塞回去。
  当然是晚了,置政厅里气氛无比沉冷,就只有李肆那一声怒哼回荡在两个姑娘耳边。
  “朕就骂骂人,骂人就成昏君了,上千五千年,还有哪个皇帝不是昏君!?”
  李肆快咆哮了,就觉得这两姑娘今天是存心跟他捣蛋呢,看来是被自己宠坏了。
  四娘拉开六车的手,低头继续道:“官家说把六车当小妹看,可刚才……官家话里全都是朕朕的。官家以前说,如果一个人总是强调自己的权位,忘了自己是一个人,那他离昏聩也就不远了。”
  李肆一愣,这些“枕头风”,确实是他吹的。尤其要她们注意,一旦自己在平日都满嘴朕朕的,就得出声提醒。
  六车在一边小声驳斥道:“咱们不是上下三千年么?什么时候五千年了?”
  四娘的劝谏,六车的打诨,将李肆的怒意骤然挥去,想想早上接到东南西北四方急事后,心情再难稳住,在六车身上撒起了气,李肆苦笑。知道自己能力极限这事简单,守住自己本心这事却是真难啊。
  李肆这皇帝,把帝王从神位打落,但他手握权柄之重,除了始皇帝和朱元璋这一类强权帝王,几乎再无人能比。出于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认知,一力推动华夏鼎革,对手中权柄如何运用保持着冷静,但他终究不是圣人,称帝五年多了,帝王之气终究上了他的身,像是无孔不入的无形之蛇,逮着一个细小的机会就要吞噬他的本心。
  “最初只在公开场合才用‘朕’这一词,可现在确实经常挂在嘴上,这样继续下去,到脑子里想事都自称朕,还需要多长时间呢?”
  李肆心中无比感触,这事才应该让自己更焦躁吧。
  眼见李肆两眼发飘,四娘和六车都慌了,当他真动了气,四娘开始扯出挡箭牌:“是、是师傅说,官家要是发脾气,就这般劝谏,不是四娘故意要惹恼官家的……”
  讨饶的语气让李肆暗笑,四娘还是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极限,只有三娘才有这般心气。
  上午推了行程发呆,三娘还代自己去了,难道只能靠三娘来提醒自己?三娘去看什么了?似乎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等等,能力极限……
  李肆对两姑娘挥挥衣袖,示意没事了,可他两眼继续发飘。四娘和六车悄悄退到一边,知道这皇帝又开始庄周梦蝶了。
  能力极限……
  李肆陷身大沙发里,长吐了一口气。
  没错,自己也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极限,自己是一个人,不是神,怎么可能将历史大势全盘把控在手呢?而自己之所以焦躁,是越来越代入皇帝这个角色,甚至代入到圣人的角色,对自己提出了过高的要求,每一个不合己意的变化都会让自己感到沮丧和不安,由此一点点累积为焦躁。
  背负力所不能及的责任,这是理想主义的开始,却是一条沉沦之路。
  心思再转回来,李肆由自己想到了英华一国。这一国似乎遭遇了四面楚歌,是否也跟自己不由自主地背负上太多责任的心境是一回事,而自己在其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想到自己该对现状负怎样的责任,李肆后背开始出汗。
  不行,得好好算算……
  沉下心思,李肆开始分析眼下英华一国的四面处境。
  北面江南之事,是自己直接推动的吗?
  当然不是,是雍正在北面大兴文祸,渐渐走向封闭之路,导致英华与北面的商贸来往大受影响。李肆本以为可以通过武力威吓,逼迫雍正开放国门。可没想到,定海民人的顽固,让南北两面对江南之事都有了自己的重新认识。
  雍正是觉得还能讨价还价,还能浑水摸鱼,同时也借江南事化解他国中矛盾,稳固自己借文祸而得的权柄。英华工商却鼓噪而起,要踏足江南,倾泻商货和资本。
  江南事,李肆给自己打六十分,之所以合格,是依旧能稳住没打破“先南后北”的国策。
  接着是东面琉球之事,萧胜带舰队去琉球,可不是李肆的“贪念”。
  吕宋和福建到手之后,两条海贸线的后端都握在了英华手里。一条是从会安到广州,再到琉球,最后到日本。另一条是从吕宋到福建月港,再到琉球,最后到日本。
  琉球到日本的航线,之前虽然也是中国人在跑,但他们基本只吃下游利润,对琉球人和日本人没太大威胁。而如今整合之后的英华海商,对琉球到日本这条航路的把控欲望,日益高涨。在琉球频频惹出事端,萧胜带着舰队去琉球,就是要“彻底平息”这些“事端”。
  拔起萝卜牵起藤,日本就这么被牵扯出来了,此时的琉球,虽还跟满清保持着朝贡藩属的名义,可实质上已是日本萨摩藩的藩属。1609年,岛津家派三千军队登陆琉球,将琉球王抓到江户幕府,从那时开始,琉球的历史就拐入日本之路,与华夏越行越远。
  可对于“日本萨摩藩的藩属”这个概念,大家都不熟悉,萧胜在琉球遇到的一系列麻烦,都跟此事有关,为此不得不将一支舰队始终留在琉球,甚至还搭上了羽林军右师。
  南面马六甲是怎么回事呢?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特使波普尔一力推动的“自由港”计划有了实质进展。为了促进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和中国的港脚贸易,同时跟荷兰人争夺东南亚海路,波普尔代表不列颠东印度公司里的“港脚派”,跟英华南洋公司紧密合作,成功地在马六甲建立贸易站。
  马六甲早前是葡萄牙人入侵东南亚的桥头堡,之后被荷兰人赶走,名义上虽属柔佛苏丹国管辖,实质由荷兰人统治。但荷兰人只是海上马车夫,不懂海路战略,只是将其当作殖民地管理机构驻地。巴达维亚的治权重要性超过马六甲后,这里也不再是荷兰人重视之地。
  如果只是不列颠人进入马六甲,荷兰人反应也不会太大,毕竟这时期英荷关系还算密切。但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港脚派力量不足,无力单独开发马六甲。港脚派想要自航中国,需要在马来海峡有落脚之地,而英华南洋公司实力雄厚,也想承揽中国商货走出亚洲的商路,在马来海峡打开一扇门,可是求之不得。
  双方一拍即合,这就惹急了荷兰人,原本荷兰人就对英华接连占据婆罗洲和吕宋而心怀警惕,当然,企图填补西班牙人势力空白的努力,被英华吕宋、勃泥两家殖民公司的军队击败,荷兰人更心怀怨恨。
  马六甲形势就开始紧张了,萧胜紧急从琉球赶回,在鹰扬港汇聚海军主力,为的就是应付这般局势。
  有不列颠人在中间缓冲,事态本还不至于太过紧急,可要命的是,英华的西面还有大麻烦。
  暹罗和兰纳两国得了英华助力,打得锋芒正盛的缅甸头破血流,不但丢掉了大多数新夺的土地,本土反而受到两国威胁。
  缅甸人着急了,缅甸王开始求助在国内设下了分公司的不列颠和法兰西两家东印度公司。具体交涉情况现在还不明朗,但在广南的法兰西传教士声称,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更有可能拿到这笔“生意”。
  缅甸跟马六甲关联在一起,事情就非常复杂了。为此英华不得不在云南加强兵力,同时加强对暹罗的支持力度。
  冷静审视东西南北四面的麻烦,李肆再次坚定信念,这不是他个人好大喜功,这是英华国力鼎盛,不断冲破原有的势力格局,要重新调整四面势力态势的必然反映。
  虽不是自己的责任,但如何应对这四面的麻烦,让一国损失最小,收益最大,却是他这个领袖的责任。
  思路走到这里,李肆叹气,只要稍具战略眼光,就会作出最佳选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4/9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