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精校)第6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1/916

  众人赶紧护着展文达下马躲避,其他人则组织还击,带着线膛枪的侍卫撂倒了几人,就见一伙清兵转头奔逃,朝山坡另一侧的林子扑去,依稀能见到马影,也是一队哨骑。
  “不、不必追了……赶紧通报大都督,接手……接手岳……”
  展文达艰辛地吐出了这一句,话没说完,头就垂落下来,惊骇的侍卫这才发现,他们的都统制胸口正蔓延着大块血迹。
  “小展这就去了?真是天妒英才啊。”
  长沙,大都督府里,听到展文达阵亡的消息,谢定北心头沉重,唏嘘不已。
  湖南大战时,展文达还是江西提标后营游击,因衡州之乱,领着江西绿营南投。之后黄埔进修,又在长沙陆军学院任教,才算脱胎换骨,融入了英华武人行列。
  从圣道六年起,展文达就一直负责岳州防务。岳州是洞庭锁钥,湖南北大门。前几年虽然南北相安,但彼此也有暗中来往,岳州一直平静如常,没在英华报纸上露面,这正是展文达的功劳。
  雍正兴兵南下后,贾昊未到前,也是展文达稳稳守在岳州,顶住了岳钟琪的水陆逼压,跟常德的岳超龙一同并称英北门神。
  原本军界乃至朝堂,对“绿营派”里最年轻的展文达寄以厚望,觉得此人谨慎缜密,有为帅之才,可没想到,他却遭遇了可以称之为最轻疏的意外,出城查探军情时与清兵哨骑相遇,中弹身亡,不能不让人感叹造化弄人。
  大都督府正堂里,贾昊负手沉思,一脸铁青。岳州局势本已缓和,加之孟松海的长江舰队即将成型,他的长江决战方略正按部就班地进行中。可展文达战死,让岳州又有不稳迹象。鄂尔泰说不定会视之为良机,趁势急攻。
  看看身边军将,够级别接任展文达的就四个,何孟风、赵汉湘、陇芝兰和……谢定北。
  何孟风是湖南都督,正主持大军汇聚之事,不可能分身。赵汉湘资历够老,可惜埋头在炮兵事务上,单独领军作战的经验不多。骤然接手边防,一下要跨两个门槛,不太合适。
  陇芝兰……不是贾昊看不起女人,也不是他私情入公事,而是陇芝兰领军,更多是精神象征,对军务了解不多,还在长沙陆军学院埋头猛补呢。
  至于谢定北……那张谄笑的烂脸,根本就是十年未变啊,能信得过么?
  看人得用两只眼,贾昊这么提醒着自己。比如吴石头,若是只看为人一面,估计没人相信,这个致力于收罗各族小姑娘的淫棍,爱摆弄死人头的变态怪癖,居然是威震南面各国,统领二十万大军的大帅。
  谢定北的资历足够,黄埔进修的成绩也不差,而且还主持过好几年的长沙陆军学院教务,军学造诣绝对合格,这一阵子组建安国军也中规中矩,有独挡一路的能力,唯一的缺点,就是年纪有些大,反应有些迟钝。
  真是羡慕吴石头,手下战将云集,还都是十几年跟下来的老兄弟……
  贾昊暗自感叹,然后看向谢定北,那家伙的一张笑脸马上再灿烂三分,可贾昊却明白,这不是谢定北有所领悟,他那张脸根本就跟膝盖神经连在了一起。
  “谢定北,你率已整编好的安国军两师速速赶往岳州,接下展文达的岳州防务!”
  果然,贾昊开口,谢定北的笑脸就僵住了,他根本没这个心理准备。
  “我我……我行么,大都督?”
  谢定北额头冒汗,独当一面自是他日夜所思,可临到头来,还是信心不足。
  贾昊沉声道:“只要成了将军,配上龙纹章,就有担当都督,负责一路军务的资格!你若是不行,就把龙纹章交出来!”
  谢定北两眼圆瞪,下意识地护住衣领上的龙纹章,看上去就跟掐自己脖子一般,脑袋同时鸡啄米般地点着:“那那……那肯定是行的!”
  一边何孟风叹气道:“小展不在了,老谢啊,希望你能把他的那份战功也挣回来。”
  他们这些绿营派军将交情都很好,想到已逝去的朋友,谢定北的心神渐渐沉凝下来,接着又升起一丝怒火,鞑子好胆!这笔血债,就让我谢大将军来讨还!
  “大都督放心,岳州有我谢定北,管保固若金汤!”
  谢定北以这辈子已难改掉的绿营腔调赌咒发誓,听得贾昊心中发虚,再看这家伙脚步矫健地弹出门外,贾昊心说,丢掉岳州的心理准备,看来还得再多作一层。
  即便谢定北是头猪,只要能在岳州争取到足够时间就好,待时机成熟,贾昊拟定的长江方略就能施行。只是想到展文达的意外,贾昊心中就蒙上了一层阴霾,老天爷在他这边丢下的骰子可真是瘪十啊。
  天威不可测,贾昊自觉已经够倒霉的了,而在江西,还有人已经作好了最坏的打算。
  “急告大都督和巴经略,庐陵最多还能守半月,若是再无大军,特别是火炮来援,庐陵必失!庐陵一失,清兵沿赣江直上,赣州就危险了。大都督和巴经略的意见失之草率,庐陵是我们的底线,不可再退!我已决意与庐陵共生死!”
  江西吉安府庐陵城里,江西都督,平虏军都统制贝铭基对部下这么交代着。
  说话的同时,城外炮声隆隆,那是西山大营的炮营在发威,偶尔能听到城中房屋哗啦啦的垮塌声,而己方的反击炮火显得格外微弱。
  贝铭基任江西都督,总揽江西防务,但手下兵马薄弱。巴旭起和侯同均虽在江西动员了六个师的义勇军,还有数万乡勇后备,却因为缺乏训练,难以聚成战力,只能沿州县布防。
  江西可靠兵力只有贝铭基的平虏军和陈廷芝的神武军,两军正规师仅仅三个,剩下四师都是义勇军,合计四万多人,火炮不到二十门。
  就这四万多人,还要分在三个方向。陈廷芝带神武军守袁州,他带平虏军守吉安,还分了两营红衣去建昌,防备清兵转兵建昌入福建。
  当面清兵不仅有田文镜的两万江西绿营,两万训练和装备跟江西绿营没什么差别的练勇,还有整个西山大营六万。锡保领西山大营主攻吉安,要直下赣州,去摸梅关。田文镜主攻袁州,企图威胁湖南长沙,还有一部分清兵逼压建昌。
  庐陵城里有一师正规军,一师义勇军,城外还有一师义勇军游弈,三师不足两万人,跟六万大军对敌,压力自然很大。
  贝铭基对人数的差别不怎么在意,自己这边连义勇军都是线膛枪,只拼步兵,西山大营会死得很难看。可西山大营的炮营握有近二百门火炮,火力差距太大。他之所以没在峡江跟清兵死磕,而是退到庐陵,就是想借庐陵城防削弱清兵的火炮威胁。
  雍正当真是下了血本,这西山大营的火炮运用还像模像样,看来还真是西班牙人苦心调教出来的,早知今日,当年就该在吕宋把西班牙人全都砍了……
  部下接令退下后,贝铭基暗自叹气。出发前他在贾昊面前拍了胸脯,说不需要大都督再多考虑江西,专心汇聚兵力,到时直捣黄龙就好。
  那时他没意识到西山大营的火炮居然有这么多,现在为了江西的安危,也顾不上自己的面子,赶紧向贾昊和巴旭起求援。
  “边打边退换取时间这倒没错,可庐陵丢掉,泰和、万安守无可守,清兵能直逼到赣州城下,到时一国震动太大,而我这江西都督,也丢不起人……”
  贝铭基正在调理心态,脚下陡然一晃,似乎地龙翻身一般,就觉脑子微微一晕,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接着才听到轰的一声巨响,是从北面城墙方向传来的。
  “都督,鞑子用火药炸塌了北门一角,现在正向缺口突进!”
  不多时,部下急急来报,贝铭基心头剧震,西山大营那帮汉军,简直是丧心病狂啊,他们哪来这么高的战意……
  “集结城中人马,随我一同拒敌!”
  不及多想,贝铭基迈腿就走,出门时还摸了摸腰间短铳,确认已经装弹。
  “你们心志再硬,难道能硬过我们!?”
  他还怀着这样一分怒气,西山大营的汉军营从临江府一路打过来,凶悍无比,死战不退者比比皆是,再加上火炮猛烈,义勇军根本挡不住。就连平虏军中那些司卫出身的军官都说,从没见过这么顽固的清兵,也不知道雍正是怎么把这些汉人洗了脑子。
  如果西山大营是为占地,四处分兵夺州县的话,义勇军还能发挥作用,靠着线膛枪和牛皮糖战法跟对方周旋,可西山大营就沿赣江而上,聚成一路,闷头朝南打,也没给贝铭基这样的机会。
  刚才还说庐陵能守半月,现在看来,不拿出必死的决心,别说半月,今天就要丢城。
  贝铭基匆匆而去,脑子里最后还闪过了一月前跟陈廷芝在袁州分手时的情景。
  陈廷芝当时问:“老贝啊,你们那一圈人里,何孟风是被管源忠逼反的,岳超龙是被康熙逼反的,展文达是被延信逼反的,谢定北是被抓了之后才反的,就你……为啥自己跳出来反了呢?”
  十年前,贝铭基还是绿营江西赣州协副将,杨堂诚率军入江西后,他带着赣州兵马,说动了赣州知府,一同献城南投。
  为啥……是啊,现在回头再看,如果知道有今天,那时的自己肯定是要多想想的。
  可惜,现在的自己,已非那时的自己了……
  贝铭基沉下心思,再不多想,朝北门方向奔去。
第十二卷
一气贯经纬,东西引颈鸣
第692章
长江大决战:刺刀对刺刀
  庐陵北门附近,尘烟硝烟混在一起,依稀可见城墙垮塌而下,露出一段六七丈宽的缺口。砖土瓦砾堆出一座小山,坑坑洼洼,难以下脚。
  大群红衣灰衣身影源源不断从城中涌向缺口,贝铭基一路赶过去,原本就如爆豆一般的枪声已经稀疏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嘈杂的喧嚣声,还有金铁交击的脆声。
  自二三十丈外的街道看过去,缺口处就如云雾绕顶的山巅,已挤得肩并肩的两股人潮正在相互推挤着。肉体在争夺空间的同时,喊杀声、咒骂声和呼号声也如肉体一般,在缺口上方冲撞不休。
  “都督,你怎么来了?这里有我!”
  平虏军辖下四十师统制童竞正在调度手下,见到贝铭基出现,又惊又怕。
  “你能活多久?你死了我就地接手!”
  贝铭基是个刀子嘴,不动点脑子领会,还真当是故意损人。童竞虽然刚转调入平虏军,却已早有耳闻,明白了贝铭基的意思,咧嘴笑了,“都督真不愧是我们天刑社之人……”
  童竟是老司卫出身,从神武军里调出来统领新建的四十师,老司卫基本都是天刑社成员,而贝铭基这种绿营出身的也入天刑社,就很少见了。
  惨烈的战斗在前方持续着,童竞恨声道:“定有熟悉庐陵城防的内奸在指点清兵,让他们摸到了那处干渠口,用火药炸塌了城墙,还好口子不大。”
  缺口处,红衣兵们端着的刺刀如丛林一般茂密,而冲入缺口的清兵则用腰刀胡乱地挥砍着。腰刀对刺刀,在这狭窄拥挤之地,长也不及,利也不及,人数虽然多,却被红衣兵们一步步地挤出了缺口,每退一步,这座瓦砾山覆盖着的“尸毯”就向外延展一截。
  “炮呢?城里的两门四斤炮还没拉过来?”
  贝铭基已不担心此时的战况,他开始考虑如何抗击清兵下一波攻击,对方肯定会有所更张。领着西山大营汉军营的三个汉人主将里,赵君良跟他很熟,此人脑子好用,敢想敢干,很有本事,否则不可能被雍正点到西山大营里。
  “西北面鞑子炮火太密,我让两个炮组去那里反炮,没想到……鞑子皇帝还真舍得下大本钱!当年长沙大战,咱们也就这么多炮,对付的却是十多万清兵……”
  童竞满脸不甘,贝铭基也暗自感慨,上到枢密院,下到他自己,都轻视了雍正在西山大营身上下的力气。
  此时一想,还真是低估了雍正的决心。当年康熙的十多万大军败于长沙,雍正肯定有所总结。就像更早时努尔哈赤中炮伤死,满人就无比重视火炮一样,现在历史重复,雍正还有西班牙人帮忙,这头一遭苦头就由自己扛着了。
  不止是西班牙人帮忙,甚至英华也是帮凶。英华不可能禁了生铁外流,雍正用来造炮的生铁全是英华好铁。此外,南北相处这么久了,有些军器技术还是免不了北流,比如火药。贝铭基看过缴获的清兵装备,至少西山大营已全改用颗粒火药,只是配比还差一些。不像英华是用水车和蒸汽机来磨火药颗粒,背面火药的颗粒细密度和光滑度还差得多,但怎么也比十年前进步了。
  满清原本就很重视火炮机动,早年康熙平三藩时,传教士南怀仁造炮,对炮车作出的多项改进,都被康熙列为定制。
  而雍正时代,清廷通过各个途径,对英华火炮也有了大致了解,炮车更是没什么技术门槛,清兵炮车改进也很大。西山大营能拖着这么多火炮一路打过来,能很快在一地汇聚成规模,就是拜接近英华水准的炮车所赐。
  轰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1/9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