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精校)第7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8/916

  “爹爹能娶天道,我为什么不能嫁给天道!?我才不稀罕什么丈夫男人……”
  三娘训诫女儿,公主也发了彪,把老子李肆当年立天道为皇后的荒唐行径扯出来辩护,然后宣布,她要入天道院,终身不嫁!
  为这事三娘找李肆吵过好几次,最终还是已在天道院研究医药之学的萧拂眉出面调解,说让李克曦入天道院搞正经的研究工作可以磨磨她性子,至于婚事,再晚两年也不迟。现在英华的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加上教育体系铺开,十三四岁定终身的事正渐渐成为老古董,三娘也就只好答应了。
  到现在两年过去,女儿的性子倒是磨软了,可就跟萧拂眉一样,几乎已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究大学问,三娘才会赌气地说这女儿已经出了家,然后再度埋怨李肆。
  国事家事,都有烦心事啊。
  李肆默默受着三娘的絮叨,直到杨适送上于汉翼的急报才脱了困。
  “我那侄皇帝……开始动小心思了么?或者说是那位太妃春心难耐了?”
  看完报告,李肆挑起眉毛,密谍探得满清宫廷跟罗刹密使接触的消息,具体内容不清楚,可方向却是不言自明的。罗刹从欧洲方向得知了不列颠和英华开战的消息,觉得可以通过满清搞什么手脚。此时张汉皖已领着北庭大军进至北海,正准备展开北海攻略,要把罗刹人从北海赶出去。
  “西安该拿回来了,不拿西安,难从西北抽手。”
  内阁特别会议上,范晋提出这项动议。
  之前不拿西安,是觉得包袱太重,不利于西北进取。但现在一国主要方向在海上,西北进取已转为边疆安定之策,是要持续可能百年的长远战事。拿下西安,西北物资转运和补给的成本才能降下来,支撑起连绵不绝的多年消耗。
  李肆沉思片刻,点头道:“好,也让满清老实一点,让他们搞明白自己的地位。”
  波涛狂涌的印度洋海面,乔治·安森挥刀指向东方隐约可见的帆影,高声呼道:“战斗!让赛里斯人搞明白自己的地位,大海不是他们的,是我们不列颠人的!”
  圣道十七年二月,史称“第一次极点之战”的战争,在印度洋锡兰以南一百二十里的海面上打响。以此为始,连绵数年的战争纵贯整个地球,整个世界的各个部分,都在由这场战争,重新摆正自己的位置。
  【第十五卷终】
第十六卷
雏龙凌风雨,庙堂和歌糜
第824章
皇子之心
  炮声隆隆,硝烟和水柱混杂在一起,如天空的厚重层云压了下来,将十数里外的海面罩住,只隐约能见到瞬闪即逝的橘黄焰光。
  “有令!解缆、半帆、逆风而进!”
  “得令!帆缆队,前帆不动,中帆半落,后帆全落!”
  “前帆队得令!”
  “中帆队得令!”
  “后帆队得令!”
  “赣江”号一级巡洋舰甲板上,帆缆长发布了命令,一个脸上还带着稚气,不过十五六岁的帆缆见习官按照作战条例,就要奔去后帆,协助帆缆长督导升帆工作。
  “李副尉,将军召见!呃……所有见习都在召见之列。”
  帆缆长喊住了少年,后者疑惑地回望过去,帆缆长有些心虚地解释着,一点也没上司面对下属的威严。
  年轻副尉倒是恪守军令,利落地行礼告退,帆缆长看着他的背影,长出了口气。
  舰尾宽阔的官舱里已经挤满了蓝衣白裤的少年人,年龄从十四岁到十八岁不等,他们都是来自海军学院的见习生。英华陆军和海军各有养育制,陆军招收孤苦少年充当勤务辅兵或礼乐兵,而海军则用经过学院系统培养的学员当辅助军官。
  少年副尉迈进官舱,踏步挥臂:“帆缆见习官,副尉李克载报到!”
  官舱里原本低而杂乱的议论声骤然消散,所有人都压了压呼吸,抑制住将目光投过去的冲动,这位少年副尉正是大皇子李克载。
  时间是圣道十九年九月,地点是印度洋锡兰东北四百里处,不列颠亚洲舰队与英华西洋舰队的第二次锡兰海战爆发,大皇子李克载作为后备队旗舰的一员属官,正亲历这场规模远胜第一次锡兰海战的大战。
  官舱上首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将,后备队都统制,海军准将林亮,统率着八艘一二等巡洋舰在战列线后方待机,现在收到了身在前线的西洋舰队总领胡汉山的命令,正准备逆风出击。
  “诸位都已学有所成,我也不必虚言矫饰,战况不是很妙……”
  老将言语虽颓,人却直直立着,眼中闪烁着渴战的精光。
  “我们都低估了不列颠的海战之能,还以为跟两年前一样,可以轻取敌军,没想到敌军敢于化整为零,切入我军战列线,各自为战。总领要后备队逆风出击,抄敌军后路,已抱定跟敌军两败俱伤的决心。我队出击到位前,因逆风和迎头之势,必遭敌军炮火猛烈杀伤,因此……”
  林亮扫视数十名见习学员,沉声道:“我决意,发布死战令,所有见习必须马上撤离!”
  官舱里顿时一片沉寂,许久之后,才有学员哽咽道:“将军,我们也是海军一员,为何不让我们尽职,为何不让我们死战!?”
  学员们激昂地道:“我们就等着这一天,为什么要我们置身事外!”
  林亮对学员们的情绪早有所料,他扬眉呵斥道:“注意你们的态度!武人以守令为天职,我是你们的官长,难道你们要违抗军令!?”
  接着他缓下脸色,温言道:“这不是终战,即便我们西洋舰队败了,还有南洋舰队在,新造的十八艘战列舰全在南洋舰队,只要进到西洋,不列颠人技艺再高强,也绝不是对手。但新造的战舰需要军官,海军的未来,最终的胜利,都还要靠你们。”
  说到这,西洋舰队此战所持的策略就已很清楚了,不论胜败,只要有效杀伤敌军就好,为真正的主力舰队争取时间,而这些见习学员们,就是主力舰队急需的人才,林亮自然不愿让他们损耗在这一战里。
  军令也有了,道理也有了,但还处在少年和青年之间的学员们还是难以接受。不仅是难以接受自己被剥夺了精忠报国的资格,还难以接受自己所属舰队可能战败的结论。
  “加上我们,舰队未必会败!”
  “没有我们,舰队又要少一分胜机!”
  “跟胜败比起来,我们的性命算什么?从入学成为武人开始,我们的性命就是用来夺取胜利的!”
  “双身团龙旗要靠着我们武人的血才不褪色!”
  学员们泣血求战,置身同窗的慷慨热血中,李克载就觉得胸膛已被熊熊烈火烧融了,这一刻他已忘了自己的另一层身份,满心就充斥着在香港海军学院就学两年,见习一年所培养出来的武人情怀。
  他跨步出列,朗声道:“将军,根据《海军作战律例》,发布死战令的权限在战场最高官长的手里,你的死战令无效!”
  谁都知道这一条,可没谁愿意用这一条来跟老将军撕破脸,除了身份超然的某个人。
  林亮板着面孔,冷声道:“副尉李克载,你转任联络官,速回黄埔,向海军部通报战况。”
  李克载一愣,接着脸颊更涌起大片愤怒的绯红,自懂事以来,他就很喜欢父亲给他安排的这种氛围,以一个普通海军学员的身份,真切地感受时代。当然,有时候入戏太深,就需要这种“照顾”来提醒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仍然年少的皇子,对这种特殊照顾总是特别反感。还有些稚嫩的心胸难以完全适应这种双重人生。
  不管是承自母亲的执倔,还是承自父亲的尊严,他都不愿在人生履历中写下避战这一条。正要以自己熟知的作战条令来挡回命令,林亮扬起一份卷宗道:“这是胡总领的军令,可不是我的!”
  该死的胡汉山!面上大义凛然,从不把自己当皇子看,背地里却已经作好了准备。
  李克载暗自咬牙,也犯了浑:“职下不受令!”
  林亮怒声道:“李克载,牢记你的天职!”
  老将的呼喝中气十足,在官舱里带起浑厚的回音,李克载一怔,天职……
  是啊,他不仅背负武人的天职,还要背负皇子的天职。
  “父亲还没有立我为太子,我死了还有弟弟们呢。”
  这话他倒是没说出口,但胸腔中的热血却已经冷了下来。
  攀着绳网下到小艇,再转到战场后方的追风联络船,李克载跟数十名学员默默看着“赣江”号率领舰列远去,一同肃穆行礼,老将去求死了,他们却只能眼睁睁看着。
  圣道十九年九月六日,第二次锡兰海战,不列颠人一方拥有九艘战列舰,七艘巡航舰,武装商船十四艘,英华一方是西洋舰队的六艘战列舰,十九艘巡洋舰。双方战舰对比为三十对二十五,火炮对比是1450对1280,人员对比是13000对11000。
  尽管双方差距不大,英华在火炮的质量上还超越不列颠,更拥有上百门跨时代的利器:后装线膛炮,但吸取了第一次锡兰海战教训的不列颠海军充分发扬了不列颠民族敢打敢拼敢冒险的传统,撕烂了英华舰队的战列线,双方打起了贴身混战,加之主力舰有数量优势,在场面上占据了主动,最终跟西洋舰队打成两败俱伤。
  严格说,西洋舰队小败,不列颠人惨胜。西洋舰队损失两艘战列舰,七艘巡航舰,准将林亮以下3700人阵亡,西洋舰队总领胡汉山重伤。而不列颠人只丢掉了一艘战列舰、四艘武装商船和两艘巡航舰,舰队司令爱德华?弗农海军上将以下2400人阵亡。
  即便丢掉了舰队司令,但不列颠还是胜了。此战后,西洋舰队退回吉大港舔伤口,暂时无力控制印度科罗曼德尔海岸,不列颠人趁机夺回了法国人接收不久的马德拉斯和圣大卫堡。不列颠国民都认为此战报了第一次锡兰海战的仇,两年前那场海战,乔治·安森的先遣舰队被西洋舰队打得大败,只逃出两艘巡航舰,一艘西逃,给不列颠增援舰队带去了宝贵经验,一艘则由乔治安森驾驶着,穿越爪哇和摩鲁加群岛,展开了后世脍炙人口的大冒险历程。
  此时的李克载还不知道此战最终结果,他和同窗们满腔郁气,日日谈论和推演着这场海战,始终无法推翻之前林亮的判断,西洋舰队最多只能做到跟对方两败俱伤。
  “萧总长太保守了,新造的战列舰全都编在南洋舰队,哪怕只是分给西洋舰队两三艘,这一战都不会是这个样子。”
  “我看是胡总领太轻敌了,据说鲁总领本要派一支战列舰分队过来,胡总领却没要,还在萧总长面前夸口说靠西洋舰队一己之力就能打败不列颠人。”
  “咱们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不能贸然揣测上官们的决策。战列舰多是多,可都是新舰新炮,官兵也是新的,战法又不太一样,跟之前的战舰形不成合力,胡总领也许是不愿搞乱了舰队的既有战力。”
  “我看咱们也低估了不列颠人,他们陆战呆板得要死,可海战却跟贼似的,怎么犀利怎么来,咱们就只能照着教典一板一眼地打,欠缺得太多。跟不列颠人相比,咱们在海战上总是少点……灵性,对,灵性!”
  联络船过了马六甲,朝着鹰扬港驶去,李克载身边的议论还未停歇。大家各说各的,让李克载满心纠结。
  他也有自己的看法,海军情报司没能及时掌握不列颠舰队的情况,有罪!胡汉山那大咧咧的性情总是没变,现在整个西洋舰队都在为他的疏失付出代价,胡汉山有罪!萧老大越来越像是守财奴,一条条聚着新的战列舰,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愿松手拆开,越活越回去了,也有罪!
  越想越憋闷,李克载最后埋怨起父亲来,为什么要迁都到江南?总帅部在江南,海军部却还在黄埔,军令来往当然有脱节。这两年,父亲的眼界似乎也越来越窄了,就盯着自己眼皮子底下的事……父亲也有责任!
  李克载忽然觉得,不正确、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了!而仅仅只是个海军副尉的自己,压根无力改变这一切。如果自己有太子之名,可以影响这一战的话,老将军未必会如送死般地上阵,西洋舰队未必会面临困局。
  老将林亮虽然职衔不高,但跨越旧清和英华两个时代,为人特别谦和低调。在香港海军学院里任教导时,也是李克载和众多学员们尊敬的师长。之前大家求战,不仅是出于热血之心,也有不愿见老将孤独上阵的濡慕之情。对老将来说,战死沙场是最好的归宿,可对李克载这些学员们来说,却是无法挥去的悲痛。
  如果自己是太子的话,起码能保住老将吧……
  李克载忽然有一种渴望获得力量,渴望改变世界的欲望,他喘了好一阵气,段宏时等导师的话以及父亲的教导又淌过脑海。
  “看清自己,不要妄图背负超越自己能力的责任。”
  李克载默默念着,心境渐渐平静,只留下一股少年气血的不甘,这是怎么也没办法抹去的。
  “殿下在想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8/9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