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精校)第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916

  “四哥儿,你只留下了两三天的时间来钻枪管?”
  在这事上,不说米德正,田大由的疑虑都还没有消去。
  李肆嘿嘿一笑,竖起了一根手指。
  “我有金手指,三天也许不够,可最多五天就能搞定。”
  田大由米德正看着他那根手指,心想莫非四哥儿学了什么神功,真能用手指头来钻枪管?
  接下来的七八天里,是李肆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忙碌的一段时间,他甚至恨不得分身三处,一处跟着少年们进行鸟枪训练,一处指导铁匠铺的进度,一处去照看何木匠那边的进度。每天都忙得脚不旋踵,吃饭都没时间。毕竟整套东西是全新搭起来的,特别是人力锻锤,还出过好几次状况,险些伤了人,李肆不得不在现场改进,及时调整。
  好在这都是极简单的东西,以李肆那点机械知识也能应付,外加何木匠已经对齿轮机械有了基本的认识,问题很快都迎刃而解。当然,支持这种进度的,也有李肆洒出来的银子。一方面是需要什么物料就马上采购,一方面也给所有工匠们开出了特别津贴,还允诺完成之后有重赏,将工匠们的积极性全都激发了出来。
  不管是在训练场还是在矿场,枪声、打铁声、开枪的呼喝声和推锻锤杆的吆喝声响成一片,还真有一番大跃进的热烈景象。
  七八天时间一晃而过,萧胜带着那些跟少年司卫们合训的鸟枪兵撤了回去。临走的时候,萧胜对李肆展开手掌:“五天,估摸着就是五天。南雄协传来的消息,杨春的大队在韶州城外和曲江晃了一下,没能勾动官兵,劫掠一番后,正朝南方来。施军门已经得了赵制台指挥所有标营和地方协力的正式钧令,正给各标营下令,看来是有了全盘的打算。估摸着最多五天,就要在北面有大动作。”
  杨春有大计划,李肆早就从牛十一那知道了,拜李肆所赐,萧胜这个代理小营头也对大局有所了解,所以能将时间估计出来。
  据牛十一说,杨春之前两番打猎都尝到了甜头,在浛洸一战里,更是名利双收。不仅在贼匪里的威望立起来了,还在浛洸搜刮了大量物资,足以将整个南连韶道的贼匪聚集起来。他接下来的目标是到韶州曲江一带打猎,想要解决掉当地以南雄协为主的官兵。
  杨春这人很有心胸,他没想着攻下韶州城。这时候督标提标三江口协的营兵都已经围追而去,六七个营的官兵,只按剿匪的动员级别出动,战兵总数不到三千人,这是他的目标,颇有“不纠结一城一地,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的战略头脑。
  这时候施世骠的人马已经到了英德,不可能遇匪而逃,大战之地应该就在县城以北,算算路程,萧胜有了五天的估计。
  眼下这局势,萧胜的镇标左营必须出动了,李肆也跟彭家达成了协议,彭家出名义出银子,李肆出人,将县里的练勇重新撑起来。等于是李肆在这段特殊时期,实际行使练总的职权。所以他也得带上“练勇”,跟着左营出动。但这会贼匪还未临城,不算紧急,有萧胜帮忙,李肆自己也找点借口,拖个几天不算大事。
  “五天……嗯,应该是没问题。”
  李肆点头,萧胜放心地上船而去,至少在人上面,萧胜是放心了。这七八天下来,那些少年司卫们每人都打了五六百枪,枪法已经远胜一般的绿营兵。虽然在他看来,阵法还很欠缺,毕竟时间太短,可要跟贼匪对阵,应该是足够了。
  那么剩下的就是鸟枪,萧胜对此也不担心,就算李肆没造出来,他还可以让营里其他鸟枪手把鸟枪换给李肆。
  可李肆却不乐意,这七八天的训练里,那些鸟枪破了十多枝,不是装药很少,只是枪管开裂而不是炸膛,他可要损失不少人。真到实战里,他可不敢用这样的家伙。
  送走了萧胜,田大由和米德摸着汗水找了过来,两人挺直了胸膛,欣慰地报告说一百二十枝枪管锻好了,多出来的二十枝是备品。
  “四哥儿,咱们都等着看你的金手指呢。”
  田大由和米德正一样,脸上那迫切之色再也明显不过。
  李肆指了指远处那正顺着河水嘎吱嘎吱摇着的水车说:“就在那呢,昨天就立起来了,你们都没注意到?”
  田大由皱眉:“那不是水车么……”
  接着他一呆:“这里是矿场,又没田需要灌,怎么建起水车来了?难道四哥儿要在这建磨坊?”
  不等李肆回答,米德正抽了口气:“莫非……”
  李肆点头:“是啊,是个磨坊,不过磨的是枪管而不是米麦。”
  水力锻锤需要的齿轮载荷系数太大,眼下时间太赶,来不及鼓捣,李肆对水力的应用,就只指望着水力钻床。
  身为木匠的何贵,对水车自然早有概念,而之前李肆也跟他讲过水力锯床刨床的构造,其实核心就是一点,怎么把水力传过来,然后变成可以干很多事情的机械。具体细节李肆说不太清楚,毕竟不是机械专业,但道理却很明白。当李肆对何贵讲了这水力钻床的原理后,何贵很快就拿出了设计。
  “试试吧,反正我用着堕子钢钻头在生铁上钻洞都能扛住。”
  何贵这几天明显瘦了,说起来他才是这场鸟枪大跃进运动里的头号功臣。人力锻锤是他具体改造的,还要指导徒工做枪身,同时还在矿场一侧建起了这套水力钻床。可他此刻却是一脸兴奋,就想着检验自己的成果。
  看着正在呼呼转着的水车,田大由和米德正怅然若失,先是人力锻锤,接着是水力钻床,他们忽然觉得,自己这一身的本事,估计有不少得废掉了。
  “以前懂得再多,不也活不下去?现在靠着四哥儿的东西,只用出几分,就能让日子好起来,还有什么好叹气的?”
  关凤生过来安慰两人,他们的感觉,他早在铸炮的时候就感受过了。
  【1:铁丝也就是铁线,康乾时期是佛山铁场名产,远销海内外。】
第二卷
握夏日鸣雷,抹春秋嘴脸
第83章
谁是大赢家
  “自己还真办到了……真是有些不敢相信……”
  夜晚,李肆迷迷糊糊往自己的小院走着,之前他根本就是以一腔热血在推着村人办这事,也没敢相信自己有绝对把握办到。
  钻枪管的关键,除了动力和钻子的坚硬程度之外,更重要的是钻子的冷却。有水力钻床,动力解决了。钻子靠堕子钢作表面渗碳处理,应付这事还算凑合。而在冷却上,加硬的钻子有导槽,带着枪管全浸在流动的油里,原本要一个月的钻管【1】,半个多小时就能完成。速度之所以会有如此惊人的提升,还在于锻造枪管时的钢骨作了特殊处理。有之前磨制劈山炮内芯的经验,这些钢骨的表面都非常光滑,圆度也能基本保证,使得后期钻枪管的工作也减轻了一大半。
  李肆前世身为记者,对这些东西都有一些粗浅了解,在报道先进数控车床的新闻时,工程师对他讲解的机械加工原理,让他印象颇深。带到这里来牛刀小试,顿时让鸟枪的制造工艺有了极大的革新,田大由和米德正就跟之前关凤生铸炮时那般,整天也晕晕乎乎,还都时不时地傻笑出声。
  当晚上工匠们加班加点将一百二十枝鸟枪拼装完成后,李肆也有一丝如在梦境的感觉,这才是第十一天,离萧胜要求的汇合日还有两天,对每天工作至少十六个小时的工匠们道了声感谢,李肆像是踩在云端一般地回了家。
  “当年老美三天就修好了约克城号,让它能出海作战,我这十天造百枝鸟枪的小事,简直不值一提啊。”
  在庄子广场上走着,李肆叹气,自己还真是太没追求了。
  “四哥儿!”
  不太熟悉的嗓音响起,李肆努力睁眼,这才看到广场上还聚着十多号人,唤他的是凤田村人刘瑞,林大树的闺女就进了刘瑞家,当了童养媳。不过现在日子好了起来,林大树又想着把闺女接回去。
  李肆恍惚记得,这刘瑞是少数几家没从凤田村搬过来的村人,见他们这情形,难道是星夜逃来的?
  “官兵从凤田村过,可把村子糟践惨了,得亏大家都到了这边庄子。刘瑞这几家吃了不少苦头,趁夜都搬过来了,就等着四哥儿给他们安排呢。”
  林大树赶来作了解释,李肆机械地点头,他脑子已经不能思考了,直接挥手说照老规矩安排。
  “早跟你说跟着四哥儿走,你不听,还是四哥儿仁义,没计较你们。”
  “是是是,我们糊涂,就贪着家里那点东西,四哥儿说的老规矩……”
  “现在院子没全搭好,你们先到厢房去挤挤。”
  “这院子没咱们的吗?瞧着有不少座呢。亲家,这事你可得照顾着咱们吧。”
  “总得有个先来后到……”
  李肆隐约觉得不太对劲,可惜他脑子运转过度,意识已经恍惚,顾不上这事。回了自己院子,摸索着上了床,只恍惚听到关蒄的声音,来不及回应就睡着了。
  阳光透过了窗户纸,让屋子里染上了一层金色,李肆醒来,发现自己怀里还有一个人,心中一抖,这是……
  “四哥哥……醒了?”
  关蒄揉着眼睛,低低呢喃道,她那漆黑长发洒开,将整个荞枕都盖住了。
  “什么时候跑我床上来了啊?”
  李肆心虚地问。
  “昨晚四哥哥回来倒床就睡,还把我当成枕头来抱……”
  关蒄打着小呵欠,抱怨着自己的凄惨待遇。
  “咦,我睡了,你难道就动不了?”
  李肆赶紧推卸着责任。
  “我……我也睡着了嘛……”
  小姑娘缩着身子,像是猫咪一样地呼噜应着,让李肆好气又好笑。
  既然同一屋檐下,这样的“意外”总是免不了的,李肆也不再纠结,伸手再去抱关蒄,这段日子可是心力交瘁,瞧这日头还不高,再睡个回笼觉吧……
  这一抱却落了空,小姑娘下床了,一边理衣服一边说着:“该给四哥哥准备早餐了……”
  哀叹自己胳膊慢了一拍,李肆就躺在床上,瞧着小姑娘来回翩跹的纤弱身姿,心里冒起来一个粉色的泡泡:小姑娘的营养可得加强……
  等关蒄在桌上摆好了热气腾腾的豆浆窝头,进屋来叫李肆时,发现这家伙又打起了呼噜。
  瘪瘪嘴,小姑娘的视线在床上和门外打着来回,李肆的怀抱很让她留恋,可说好了今早要跟大姐学绣花的,绣花啊,感觉无聊呢……
  视线转着转着,就被屋里桌上的一堆东西给吸引住了,那是李肆带回来的图纸,水力钻床、人力锻锤,枪管锻造流程图什么的。
  小姑娘翻开图纸,大眼睛顿时闪闪亮,她的目光没停在那些图案上,而是图案下那繁复的数字。单调的数字像是一把钥匙,将一扇大门推开,一个童话世界正若隐若现。
  热河行宫东南,湖面波光粼粼,周边亭台楼阁金碧辉煌,直似天上人间。
  “小心些!别弄出声!扰到了主子爷,你们这身皮可就要剥下来洗洗了!”
  湖岸一侧,低低的细尖嗓音响起,接着是刻意放轻的人体入水声。就见一排脱得赤条条的汉子牵着一张网下了水,几条青白大鱼从水面蹦了出来,被这渐渐逼近的网驱赶着,朝另一个方向拼命摆尾而去。
  湖岸另一侧,层层侍卫环护着一处幽静之地。岸边铺着明黄地毡,地毡上靠里的一头是一具文案,上面还摆着笔墨纸砚和一叠文书,靠湖水的一头,却是一站一坐两个人的背影。
  站着那人不过二十出头,眉宇间流动着一股英气,他正微躬着腰,在听着前面那坐在马扎,戴着斗笠挥杆垂钓的消瘦老人说话。
  “十四,若你是朕,会如何写这朱批……”
  鱼线悬了好一阵没动静,老人回过头看看年轻人,语气平淡地开了口。热河行宫以概微华夏而建,东北草原、西北山地,东南湖泊。身为这行宫之主,自然也就是此时的华夏之主,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了。而被称呼为十四的年轻人,正是十四贝子爱新觉罗·胤祯。【2】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9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