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精校)第7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2/916

  原本谋划的是将国人之心引向满清,把贩奴事先扣到满清身上,以此来拖时间。可朱一贵这么一闹,这人心波澜就转到国内,要去找工商的麻烦,要先内斗了。
  李香玉急道:“陛下,我是担心表哥,这般波澜,还不知他要沉沦多深呢!”
  李肆皱眉:“我说……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这大讼师都没把他拦下来?他不守本职,生生被人当了枪使,还要朕怎么帮他啊?朕施恩于他已经够多了,不是为你小香玉,朕才懒得理会他。”
  李肆这话百分之百口是心非,他是觉得曹雪芹再写不出《石头记》,觉得有愧历史,才下意识地要补偿曹沾。
  李香玉自是不知,听得李肆这话,苦的酸的涩的一并发作,呆滞片刻,泪水凄然而下。
  李肆纳闷了,上前拍拍姑娘削肩,柔声道:“六车一个,你一个,在朕身边当小文书的,都不得安生货色。好了好了,朕帮他,别哭了。”
  听得李肆温言细语,往日只在三尺外的气息浓浓裹住自己,李香玉像是找到了港湾,多年压郁的愁怀有了泄洪之地,不由自主地拽住了李肆的袍袖,臻首靠在肩头,放声大哭。
  佳人入怀,李肆一怔,只觉此时的小香玉才跟那书中的林黛玉气质身影相融,怜意大起,低叹一声,环住佳人,轻拍着脊背。
  许久后,哭声渐止,怀中人身躯忽然发僵,李肆才意识到,似乎自己把人抱得太紧了,接着再有感应,以前的小丫头真长大了……
  气氛顿时暧昧,老男人和小姑娘的呼吸都有些混浊。好在李肆掌国二十多年,脸皮厚度随一国疆域之增而增,不着形迹地放开了李香玉,还扮着风轻云淡的模样,给已不敢抬头的李香玉递过去手绢。
  李香玉捏着手绢,费了半天劲,才以蚊呐之声道:“有陛下此言,奴婢就安心了……”
  丢下这话,她转身就跑,似乎要逃离一只正张口而噬的猛虎,已红得发紫的俏脸上,泪水再度无声淌下。
  李肆好半天才回过味来,难道是自己搅散了曹沾和李香玉的姻缘?那自己又该……嗯嗨,自己对李香玉只有欣赏,并无情欲,冤枉啊。
  天人交战不过一瞬间,接着李肆骤然失笑,并无情欲?刚才搂住小香玉时,回过神来那一刻,自己很是享受呢。
  若只是为情欲,洛参娘那一类人已足矣,前日趁着三娘她们未回,再去大观园宠幸了马千悦,为的也只是情欲,无一丝让后园再开新园的想法。
  罢了,有时候缺憾也是美吧,自己还是得有些节制,别真成了昏淫无道之君,就是……啧啧,该多抱一下的。
  花了老大功夫才压下乱七八糟的念头,李肆将注意力转到眼下这股将起的人心波澜中。细细看了报纸和秘书监整理的文报,冷冷一笑:“也好,既有人愿当扫帚,就容他们先把这一国打扫打扫,有些味道确实太臭了。”
  当于汉翼被招来,接下了新的任务时,他都有些吃惊,看住汪士慎和朱一贵?
  于汉翼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官家,臣想问一声,臣有所猜测,不知是不是官家的心意?”
  李肆皱眉:“你对我还需什么猜测?我对你又何须打禅机?”
  于汉翼似乎明白了,沉沉点头,语气也分外郑重:“臣明白了。”
  待他退下时,李肆眼皮直跳,这个在自己身边守了二十多年的心腹子弟,到底明白了什么?他可不是很明白。
  琉球,北洋舰队总部后堂宅院,须发皆白,人也发了福的北洋舰队总领,海军中将,辅国侯白延鼎放下报纸,身体沉在摇椅里,嘎吱嘎吱摇着,脸色虽沉静,目光却随着身体的摇摆而变幻不定。
  “这声潮真看不明白,我会不会是第二个周宁呢?”
  他低低自语着,再闭上眼,长叹一声。
第十七卷
吾皇至伟圣,天心亦作胆
第874章
汪瞎子该死
  躺椅摇得越来越缓,最后停了下来,白延鼎看似已睡了,一人急急步入园子,正是之前在平然跟周昆来和左大人共处一席的白姓胖子。
  见他如此,此人赶紧驻足,转身要退,却听白延鼎道:“何事?”
  此人恭谨地道:“二叔,安排妥当了,家中的船队停在釜山。另外,马德拉斯平定,大少爷传讯说要来琉球休假。”
  白延鼎嗯了一声,挥手示意退下。那人犹豫片刻,终是忍不住,小意地再道:“二叔,这一停要多久?左大人和周昆来那边都办好了首尾,就等着咱们收人呢,耽搁得太久,怕他们那边……”
  白延鼎烦躁地呵斥道:“事关我白家前程的要紧关头,还去关心什么生意!?别说左未生和周昆来,年羹尧要敢咋呼,我立马断了他的海路!”
  对这帮自己办事的族侄毫不客气,白延鼎怒喝道:“满脑子就只记得那点小恩小惠,不争气的家伙,滚!”
  族侄掩面要退,白延鼎心念一转,再招手道:“回来!”
  “松江府那边是你儿子在经办这事吧,让他支使三合会的人去盯住汪瞎子……”
  白延鼎说这话时,语气份外虚弱,像是花了绝大的心气才能做出这决定。
  那族侄愣愣地问:“盯住汪瞎子?要做什么?”
  白延鼎冷声道:“先看住,能做什么到时再说。”
  族侄此时脑子却好用了,颤声道:“若是禁卫署的人察觉,这事就大了,二叔!”
  白延鼎冷哼道:“你别想歪了,汪瞎子要出了事,我更倒霉!这事你亲自带着你儿子去办,自己别露面,让三合会的人顶在前面。”
  族侄还嘟囔道:“眼下大家都瞧着安国丈家呢,也没见皇上出面遮护,竟然容南京律司给国丈家发官告,还轮不到咱们白家顶在前面吧。”
  白延鼎没说话,就怒视这族侄,对方不敢再多嘴,领命离去。待他身影不见,白延鼎才低声自语:“我区区白燕子,能跟安国丈比?”
  此时将近九月下旬,南北贩奴案已波及一国,舆论喧嚣不止。最初还只是三正这些二流墨儒报纸在上蹿下跳,现在连《士林》和《英华民报》这一类大报也开始发力,纷纷揭露在工坊和种植园、农庄里作工奴的北人遭遇是如何凄惨,矛头直指国中工商。
  只是如此还不值得白延鼎焦躁,可这一波声潮的背景是边防查获的交易账本,三合会已露在外面,官府和报界循着三合会的线头再摸下去,摸到海军的痕迹,乃至他间接控制的劳力公司,他白延鼎就危险了。
  这些年来,北洋公司向南洋和西洋转卖过无数鲜人和日人,北洋舰队不仅充当保镖,也分润一些零碎生意。借此机会,白延鼎以职权招来族人设立劳力公司,不仅买卖鲜人和日人,还转手过好几万山东和直隶的工奴。
  生意作到如今这地步,白延鼎都是麻着胆子一寸寸挪出来的界限,皇帝似有所知,可并未关心,这生意毕竟是间接倒手,不涉国人,还因为他白延鼎有所节制,之前不敢搞得太大,也不敢直接动用海军舰船,而只是借他名头方便行事。
  从去年开始,本土和南洋所需工奴大增,白延鼎的手脚也渐渐放开,不仅上了规模,还跟年羹尧直接作起了生意,周昆来则是他用来跟年羹尧对缝的梯子。之前他族侄白俊兴代表他去了平壤,跟年羹尧的代表左未生和周昆来会晤,就是为三方合作以来最大的一桩生意。
  白延鼎心中还存着一分理智,想着干了这一把,就好好收敛,可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眼见就要栽在这一把上了。
  旁人看来,白延鼎似乎有些杞人忧天,贩北人为工奴本就算不上罪,只是不仁而已。就如白俊兴刚才所说那般,国丈安家也有涉此事,南京律司正立案调查,皇帝却没出手遮护的意思,容律司按部就班地查着。要栽也是产业都在海外,控南洋和西洋两家公司不少股份,工商界号称“两洋王”的安国丈。
  白延鼎却另有想法,首先,皇帝心软护短,掌国二十多年来,不管是青田白城嫡系,还是军政从龙老人,尽管惹出了一些事,皇帝却未如历代开国皇帝那般兴过大案,严办过谁。工商、官场和军界对皇帝还有“太仁”二字评语,这不是讽语,而是形容皇帝在对待臣下这一面,就像是宋太祖和宋仁宗,格外优容。
  基于这一点,白延鼎绝不相信皇帝会坐视安国丈遭国法发落,一定会遮护的,只是现在还没出手而已。
  其次,皇帝心狠手辣。一旦形势需要,必须丢出牺牲品,他绝不留情。这二十多年来,老臣们之所以没有遭大过,也是一国格局分化,闹不出太大乱子。如今这场声潮隐隐在动摇格局,白延鼎似乎已看到英初三大案的影子。皇帝在三大案里可是高举屠刀的,持着修罗心的。
  在此认识之下,白延鼎相信皇帝正稳居幕后,寻找着稳定格局,平定人心的替罪羊。
  第三点,他白延鼎清楚自己的份量,跟安国丈比起来,他不值一提,但在国人眼中却还算个角色。皇帝要遮护安国丈,要稳格局,就需要一头有相当份量的替罪羊。于私于公,他白延鼎就是最佳选择,谁让他这一年来动静太大呢。
  周宁就是前例,周宁恶了太子,被拘在白城“静修”,就此销声匿迹,连个水泡都没吐出来,这是皇帝不想让一国在此事上有所声张。现在皇帝需要在南北贩奴事上声张,自也能大张旗鼓地将他白延鼎,乃至整个白家连根拔起。
  “必须要做点什么啊,现在就看那汪瞎子到底要闹腾到哪一步了。”
  心中忐忑,白延鼎对汪士慎更怀着浓浓怨气。眼下舆论声潮还是两股,一股讨伐国中工商不仁,一股开始归罪于满清。尽管杂乱,可白延鼎的看法跟大多数人一致,这都是汪瞎子在引领这股声潮,只有他有这个名望。之前他在东园跟他的那个姓朱的台湾部下闹翻脸,不过是迷惑东院、政事堂乃至皇帝的把戏。
  正在揣测中,脚步声又急急响起,却是白俊兴急急又奔了回来。
  “犬子传来消息,说汪瞎子在东院提特察案,要法院、政事堂和两院一同广查贩奴案!”
  听得这话,白延鼎一跳而起,握拳恨声道:“汪瞎子……该死!”
  列为特察案,这事就意味着一捅到底,就事论事,他不过是借职徇私,外加不仁不义,一些小罪而已。可小罪是线头,接着怕就要栽上里通满清的叛国大罪,他白延鼎可是执掌北洋舰队的一军之帅。
  心头沸火翻腾,白延鼎咬牙再道:“汪瞎子该死!”
  他霍然直视白俊兴道:“你去东京,再多办一事……”
  东京龙门,一处挂着“江南银行贵宾会”的秀致园林里,一帮华服员外们正满脸怒色,议论纷纷。
  “汪瞎子该死!”
  一个员外拍着大腿道:“之前他还没这般狠绝,就推着报纸在议满清之罪,南面华丝会一案,也只停在安国丈一家身上,真是麻痹了我们。现在可好,露出獠牙了,这般咬下去,非但我们江南工商要被咬残,岭南乃至南洋都要遭了牵连。”
  另一个员外道:“我看他是在跟咱们背后的东家示威,要东家们早早收手,容他扫落一地蚂蟥,就此得了绝大名望。”
  再一人冷笑:“蚂蟥是谁?不就是我们么?”
  说汪瞎子正张獠牙那员外道:“什么蚂蟥,替罪羊!这事咱们可不能坐以待毙,得赶紧把沈家、梁家和彭家这些巨阀们扯上,不能被他们踹出来!”
  “别做梦了!咱们的产业买卖工奴都是摆在明面上的,本就是他们那些巨阀的替罪羊,跟咱们来往这些年,账本来往的手脚作得清清白白,不就是备着今日这局面么?”
  “安国丈正被律司当作寻常案子一路查,律司手脚利索无比,等到咱们被扯出来时,安国丈已经一身清白了!”
  议论下来,这帮江南工商的认识都统一了,汪瞎子,甚至皇帝都要拿他们血祭,以此来平息这一场声潮。而他们有反抗之力么?东院不仅不敢在这种人心大潮下大唱反调,说不定还会乐见他们为大局而献身。
  “之前那些刺客怎么就没作掉汪瞎子!真是没用!”
  认清了汪瞎子是他们死敌,有人还发出了这样的愤恨之语。他们都是江南丝棉织造业主,每家都用了大量工奴,不如此就难以压低人工。他们的上游是国中那些贸易巨阀,握着大半定价权,平日都把价格往水线下压,这也是他们要大用工奴的原因。
  这话吐了出来,众人一阵沉默,有人还摇头慨叹。之前汪瞎子一党在东院无比活跃,跟他们江南织造业本就是死敌,那些行刺事,还说不定是在座哪些人指使的。
  “他不死,我们就得死!”
  有人大胆放言,众人都惊得脸色发白。
  “而三合会么,会死得更惨,相信三合会的人,盼着汪瞎子死的心比我们还热……”
  商人毕竟是商人,总是“奉公守法”的,那人这么一说,大家都嘿嘿笑出了声,各自转着眼珠,还有好几人默契对视,似乎已有了谋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2/9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