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精校)第8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6/916

  “……验明正身!”
  “举枪——!”
  “瞄准——!”
  一连串呼喝声里,程序终于进行到处决阶段,李京泽的学徒举起火枪,表尺上的望山、枪口处的准星与那叶赫那拉氏的胸膛连成一线,那胸膛正在剧烈起伏,女性的曲线终于展现出来,一丝杂念在学徒心中闪过,被他坚决地推开了。
  这是个罪犯,我现在是处刑,仅此而已……
  我枪口有上天,我杀你是代天行刑,没有一丝私心……
  心中这般念着,再听到一声“开枪!”他毫不迟疑地扣下扳机。
  白烟喷吐,十步外的女子胸膛绽起一朵血花,身躯只是微微抖了一下,接着她两腿一软,跪坐在地,上身缓缓倾下,就这么拧着仰面倒地。
  “刺刀——!”
  再听到这一声命令,学徒深呼吸,踏步上前,一脚踩住女子肚腹,即便见她两眼散焦,手上也毫不停歇,刺刀高举,就要狠狠插下。
  “不必了,她已死了。”
  师傅的嗓音低低响起,学徒一愣,抬头看时,却见一边总士长也挥手示意他退下。
  “她终究是女子,她问出了我天刑社之道,死前她是有悔过之意的。我们会善待她的尸骸,容她家人来取,若是不取,我们也会移入圣武天庙,愿她在黄泉下能得安宁……”
  李京泽低沉地说着,低泣之声渐起,那是满人俘虏在哭,也不知是为何而哭。
  八月七日,鞍山驿堡,一道道排枪声中,四百多武卫军俘虏被尽数处决。
  天刑社是以冷酷无情的天意在行刑,而在张忠堡、旧堡、新堡、龚什用堡以及玉佛山下,沙河边,红衣们正热血贲张,与武卫军展开激战,这一日,鞍山陷于炽热的枪炮之潮中。
  “我们是为满人而战!便是化身修罗,也绝不让汉人绝我大清,绝我满人!沙河就是我们的死地,守住河岸,绝不让红衣踏上河岸一步!”
  沙河北岸,层层壕沟堑堡后,哈达哈挥舞军刀,高声激励着部下。
  “天刑社——!”
  “心在天!血在地——!”
  北岸几道浮桥处,一队队身披重甲的掷弹兵踩过层层尸堆,向扼住河岸高点的山坡冲去,这些掷弹兵人人臂套血纹太极双鱼图标志,即便密集炮弹自南岸越过河面,掠过他们头顶,将山坡笼罩于浓浓烟尘中,依旧不断有枪弹自烟尘中射出,不时有人仆倒在地,再无声息。
  天刑社突击队如毫无知觉的机关人,不为同僚的牺牲所动,一个个撞入烟尘中,不多时,山坡上焰光四起,雷鸣轰响不绝。
  “鞍山驿堡不是我的死地,但这里就是!我绝不再退一步!”
  玉佛山上,阿桂两眼充血地踹开要将他拖走的侍从,拔刀怒喊。
  “还不够狠,再来狠点,最好所有武卫军都死战不退,我们就能将武卫军尽灭于此!”
  四方台前线指挥部,第七军副都统制盘石玉意气风发地捶着地图,上面标注的小红旗如此之密,每一面都是武卫军一个建制单位。
  作为鞍山大战的前奏,鞍山驿堡和骆驼山之战来得太快,结束得也太快,第七军和武卫军几乎没怎么热身,就在鞍山南北两河之间展开了生死对决。
第十八卷
菩提应道劫,太乙斩三尸
第966章
鞍山大战,胜败系于臀
  夜色深沉,本该充盈着清新水汽的空气无比浑浊,刺鼻的硝味、陈腐的臭肉味混在一起,刚刚从浮桥迈上北岸山坡的齐白城抽动着鼻子,觉得自己似乎又置身家乡那座公厕,一股屎感清晰袭来。
  “这里的地形很不舒服,不过也算不了大事,要注意的就是鞑子的手雷,还有鞑子的神射手,作不到咱们神射手的百步穿杨,五十步透腚的本事还是有的。”
  跟齐白城交班的骑尉好心提醒道,说到“透腚”时,齐白城的面孔明显抽搐了一下,口里却淡淡道:“伤亡如何?”
  “死了八个,伤了二十个,鞑子真是发狠了,山坡下堆了二三百具尸体才退下去,起码打残了他们一个协,齐都尉,今晚你们该能好好休息下。”
  骑尉所领的掷弹兵来自一零九师三四四营甲翼,应该是一个整哨一百一十人,齐白城是三四四营乙翼副翼长,也领着一哨掷弹兵来换防。武卫军编制是翼、标、协、哨、目、棚,一协大致六七百人,为争夺一个比高不到十丈,方圆不过二十丈的小山坡,武卫军就付出了如此高昂的代价。
  “我是鞑子的话,只要还有一丝力气,不管死多少人,都还要来攻的。”
  听骑尉话里的自得之意,齐白城摇头。
  已是八月七日深夜,鞍山驿堡虽破,骆驼山上还有残兵顽抗,上面为避免折损过大,没有急攻,而是当作后面调上来的一零八师的热身场所,此时山上都还有枪炮声传来。
  但那已是尾声了,一日之内,英华红衣就将主战场推进到沙河两岸,以及东面的玉佛山下。一零九师负责沙河方向,一零四师负责玉佛山方向,五十五师掩护西面侧翼,韩国兵则逼向朝鲜兵驻守的西侧马家堡。
  沙河在鞍山这一段是东西流向,武卫军的鞍山主防线就在沙河北岸。白日一零九师的精锐掷弹兵过河占领了三处北岸山坡,这些山坡不仅是武卫军的前线炮兵阵地,还是壕沟防线的制高点。
  如果不是白日浮桥构件不足,只能搭起三道简单的步兵桥,无法将一零九师步兵主力和火炮送过河,就靠这三处制高点,武卫军的沙河北岸防线当日就要全线崩溃。
  所以齐白城才有此论,武卫军绝不愿放弃这三处制高点,三点就如三把刺刀,正死死抵住整条防线的要害,这一点连小兵都能看得清楚,何况是已有一定火器战争经验的将领。
  在等待浮桥构件运上来这段时间,守住山坡的重任,如同攻占山坡一样,依旧落在了掷弹兵的身上。他们必须以一当十甚至数十,将山坡稳稳握在手中。即便是夜里,也不能有丝毫懈怠。
  再借着山坡下方高挂起的马灯光亮,齐白城扫视着这座小山坡的地形,脸色转为凝重,之前对骑尉那自得之语的小小鄙视也消散了,他终于明白骑尉所说的“地形不舒服”是怎么回事:“这样你们也能守住?”
  几条浅壕自壕沟防线直通山坡顶端,纵横交错,守军虽然居高临下,但清兵可以沿着浅壕一直接近到山坡下,只在进入坡道后才会进入守军火力覆盖范围,因此大部分战斗都是肉搏战。
  这也不奇怪,这处山坡本就是清兵壕沟防线的一部分,是为抵抗南面来敌而设的,在这里与北面来敌交战,的确很不舒服。看坡道里层层叠叠的死尸,就知阵地易手很可能就是片刻之间的事。
  骑尉淡淡道:“习惯了就……”
  话音未落,一声枪响,山坡下一根木杆挑着的马灯应声而灭,呼声凛然而起:“敌袭!”
  “要不要……”
  “不必了,休息去吧。”
  赶走了还想蹭点功劳的骑尉,齐白城摩拳擦掌,准备在接收阵地的同时,得一场开门红,之前刚起的屎意已丢到九霄云外。
  “没羽箭!闪光弹!其他投手准备!”
  依稀见到几个方向都有绰约人影在移动,齐白城招呼着手下最厉害的投手。
  一个大个子应了一声,取出一枚小了一圈的手雷,摘掉后盖,一抽勾环,手雷后柄呼哧冒烟。他再深呼吸、猛蹬弓步,纵臂一抡,夜色中,一道小小黑影破空而去,飞出三四十步,即将落地时,蓬地炸开一团白炽亮光。
  密密麻麻人影在光亮下显现,不仅浅壕里挤满了清兵,地面上也正有无数清兵匍匐而来,身影显现的同时,惨叫声也同时传来,这些清兵从未遭过闪光弹洗礼,一瞬间无数人都成了暂时的瞎子。
  “我草!把我当软肉了啊!”
  惊鸿一瞥,齐白城就估出了来敌数量,至少三四百人,该是清兵也察觉到了红衣在换防,想趁这间隙一举夺下山坡。
  闪光弹之后,真正的手雷接踵而来,至少二三十枚,不少还没落地就炸开了,齐白城麾下这哨掷弹兵的本事显露无遗。
  轰轰爆裂声中,至少一半已经集结完毕,正待冲击的清兵被炸垮。橘黄焰光在眼中的残影还未消失,一大片黑影也从清兵人群中飞起,如雨点般盖向山坡顶端。
  “手雷——!”
  齐白城高声呼喊着,双手抱头扑在地上,其他掷弹兵也纷纷寻找隐蔽。手雷已不是红衣独门绝技,清兵也开始大批量山寨。
  预料中的密集爆炸并没发生,而是零零碎碎,稀稀拉拉,大多数就像个大炮仗,对顶盔着甲的掷弹兵来说,这些手雷没在脚下身边炸开,就基本没太大危害,就是这轰鸣难受,新兵弹子真要被吓住。
  一枚手雷在齐白城的背上砸了一下,再落到地上,就嗤嗤冒烟,齐白城一脚踹到坡道里,滚了好一阵,才轰声炸开,掀翻一具尸体。
  起身时,再看到好几枚手雷就在山坡下炸开,估计是清兵刚脱手就炸,齐白城幸灾乐祸地呸了一口,早年红衣掷弹兵也遭过这罪,可二十来年下来,设计不断完善,作坊工艺也渐渐成熟,这种情况几乎已经绝迹了。鞑子以为这手雷没什么奥秘,可以随便山寨,现在可算遭了报应。
  “杀南蛮——!”
  “杀啊——!”
  清兵官长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手雷不靠谱,扯起嗓子下了冲锋令,大群清兵嗷嗷叫着,自坡道蜂拥而上。
  “列队——!”
  “瞄准——!”
  “开火——!”
  齐白城这边已经严阵以待,一百来人列作三排密集横阵,待清兵人潮涌上山坡,近到不足十步时,才三排齐射,刹那间,山坡上如猛现一只巨掌,迎面拍上清兵人潮,枪弹如肉声噗噗不绝,最前面的数十清兵弹跳扭曲不定,胸口、脸面喷出道道血线,再被后方人潮推倒在地,铺成一道血肉之路。
  这一道排枪打得清兵瞬间懵了,原本身前还有好几人,现在却空荡荡,直面那可怕的全甲红衣,大多数人都惊惶不知所措,少数清兵举枪开火,可背后左右的挤撞让他根本来不及也不可能瞄准。
  零星枪声里,掷弹兵队列中仆倒几人,更多只是叮当脆响,经过精密锻造和淬火工艺制成的胸甲正面足以抵挡清兵的枪弹。
  “弃枪——!”
  “砍——!”
  齐白城再高声发喊,掷弹兵们同时丢掉火枪,从地上捡起各式武器,朝前猛扑,与清兵迎面相撞。夜色中,灯光下,掷弹兵身上的甲胄和手中的刀斧反射着森冷的寒光。
  咣咣之声不绝,清兵人潮像是一支朽烂长矛,正踌躇着是进是退时,却被一道钢铁之墙狠狠撞上,瞬间仆倒在地的无数清兵,就如那应声而裂的长矛前段。
  齐白城当面的一个清兵就是鲜明写照,他的刺刀正中齐白城胸口,可胸甲的鸡胸脊线却将这一刺滑开,那清兵还没来得及收势站稳,一柄似斧似刀的凶器就剁在了他的肩头,筋肉撕裂,骨骼粉碎的声响清晰入耳,那清兵甚至有一种置身肉铺,正看屠夫斩骨的错觉,接着他就看到自己的一只手臂带着半片胸膛垮了下来,那凶器一直劈到了他胸骨底端……
  厚重背脊,二尺长的刃锋,粗大的把柄,根本就是一柄大号的斩骨刀。红衣掷弹兵个个体格魁梧,臂力过人,刺刀对他们来说显得太过文雅。各个部队的掷弹兵都有自己的专用冷兵器。齐白城麾下掷弹兵都用“斩骨斧”,这来自于他在羽林军白城营刘澄手下的习惯。
  “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6/9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