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争之世第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24

  “季氏欺人太甚,真是悔不当初啊,我们帮他赶走了国君,落下一个不义之名,反而壮了他的野心。季氏贼心不死,一意独揽大权,若是待他真的大权独揽时,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容纳孟孙和叔孙两家呢?”
  一进小厅,孟孙氏便愤愤然地道,叔孙氏淡淡一笑,白净如玉的脸上微微泛起一抹激动的红晕,但他眼底却露出一抹冷峭肃杀之气:“子渊,我叫你来,就是要好好计议一番的,如今季孙意如已经权倾朝野,再发这些牢骚有甚么用?”
  孟孙子渊冷哼一声,在席上坐了,瞟他一眼道:“子玉,那么依你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若是依着我,不如杀了庆忌以除后患。庆忌一死,一了百了,除了这祸根,季孙意如还能如何?”
  叔孙玉淡淡一笑:“若是杀了他,你不怕季孙意如迁怒于你?再则,我鲁国一向行仁义施礼教,干出这样的事来,岂不惹天下人笑话?”
  孟孙子渊嘿地一声,傲然笑道:“那还不容易?阖闾使刺客杀王僚,使刺客杀庆忌,又不是一回两回了,庆忌一死,换了是谁都要疑到他的头上去。”
  叔孙玉不以为然地道:“糊涂,阖闾狼子野心,怎么会承我们的情,把这无妄之罪背在他的身上?别看他现在欲除庆忌而后快,到那时他就该以此为借口出兵伐鲁了。况且,季氏既有心独揽大权,庆忌也不过是他的一枚棋子,如果这枚棋子被吃掉了,焉知他不会他再下一步棋?”
  孟孙子渊忿然道:“那么依你之见又该如何?季孙意如步步进逼,幸好他做事向来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这才迟迟未下决定,如果等他心意已决,以援兵之策,借秉政之利,把军权、财权一一归集到他手中,我们就大势去矣,那时还能如何反抗?”
  叔孙玉微微蹙眉,在室中徐徐走了两圈,缓缓道:“子渊兄,愚意以为,行刺之举隐患重重,且不说且庆忌武勇少有人能敌,而且纵然去了庆忌,只要季氏贼心一日不死,我们始终不能安枕,要想一个办法,彻底打消他的妄念。”
  孟孙子渊疑道:“他如今是鲁国执政,已掌了一半的军权,我们如何打消他的妄念?”
  叔孙玉猛地回过头来,目光炯炯地看着他,说道:“不如我们把国君从齐国请回来,你看怎么样?”
  孟孙子渊吃了一惊,失声道:“甚么?这算什么烂主意,上一次晋国居中调停,季孙意如亲赴鲁国相请,国君都不肯回来,我们去请,他岂肯答应?”
  叔孙玉笑道:“有什么不肯的,我们可不是季孙意如。季孙意如去请,国君还要担心他会害了自己呢,我们去请,只要略微透露一下季孙意如的野心,国君自然明白我们的诚意。他若肯回来,那么季孙意如的执政之位自然免去。到那时,他就不能以执政的名义对我们多做挟制,国君有你我相助,与季孙意如相抗衡并不算难,进而削弱他的力量也不是一件遥不可期的事了。”
  孟孙子渊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太靠谱,最重要的是,当初鲁君姬稠讨伐季孙意如时,叔孙、孟孙两家出兵解围,他是打的最凶的一个,追杀鲁君的人马时,手下一箭射散了国君的发簪,骇得姬稠面无人色。姬稠若怀恨在心,等到削弱了季氏,难保不会再拿他孟孙氏开刀。
  孟孙子渊思忖再三,终是摇头道:“不妥,还是不妥,以我之见,还是杀了庆忌,绝此后患为好。庆忌一死,季氏就玩不出什么花样了,那时你我联手,不容他不做让步。至于你所担心的,只要我们干的巧妙,不留丝毫把柄,又有何惧?”
  两人各持己见,一个坚持用雷霆手段除掉庆忌,另一个坚持认为应该请回鲁君,釜底抽薪,二人正相持不下,忽听院中一阵嘈杂,叔孙玉眉头一蹙,起身走出厅去,站在廊下看着,只见家人们牵来两匹高头大马,又拉出一辆车来,正套马御车似要出去,便问道:“天色已晚,这是谁要出门?”
  一个家仆扭头,见是家主询问,连忙跑上前,陪笑道:“主上,是大小姐要出去。”
  叔孙玉听了眉头皱的更紧:“这么晚了,摇光还要出去做甚么?”
  那家仆呐呐道:“大小姐约了友人在鲁脍居见面饮酒,所以……”
  孟孙子渊在房中叫道:“子玉,女儿家的闲事理她作甚,快快议论大事才是正经。”
  叔孙玉叹了口气,举步向房中走,边走边想:“唉!国事家事,事事操心。摇光一个女孩儿家,时常这么抛头露面,于她的名声总是不好,这孩子性子太野,看来应该早日给她择个夫婿,嫁出门去才是。”
  
  第048章
坦诚相见
  
  庆忌没有料错,次日一早,季府家人便来传讯,说是公子季孙斯邀请他到鲁脍楼赴宴,庆忌此时正欲在曲阜扩大影响,立即欣然应允,约定午时过后便去赴宴。那时大户人家已经开始用日晷和漏刻计时。晴天用日晷,阴雨天和夜晚用漏刻,不过还没有十二个时辰的计时划分,一天的时间只是划分成几个时间段,约定午时这个比较明确的时候,可以使约会双方比较精确地掌握时间。
  季府家人走后不久,府上婢女便来禀报说阳虎到了。庆忌立即起身相迎,阳虎只带了一个家仆、一个马夫,赶着一辆马车来到雅苑。两人已经算是熟识的朋友,没有过多的客套,庆忌迎出门去,与阳虎一齐返回内宅,高座堂上。阳虎入座,微笑道:“公子,这雅苑还住的习惯吗?”
  庆忌笑道:“甚好,清静雅致,鸟语花香,恍若人间仙境,这座小园虽不宽广,却如江南建筑,山水相间,林木葱郁,多谢季孙大人和阳虎兄安排了这么舒适的居处。”
  阳虎脸上微微变色,摆手道:“庆忌公子,这可……使不得,公子乃是先吴王之子,阳虎当不起庆忌公子称一声兄长。”
  庆忌浅浅笑道:“有何当不起?豪门中每多纨绔,身世虽然高贵,庆忌却是放不在眼里,阳虎兄赤手空拳,能有今时今日,非大智慧办不到,乃当世之豪杰,英雄莫论出身,庆忌一向只敬重象虎兄这般人物。”
  “英雄莫论出身……”阳虎素来心机深沉,老谋深算,但是这句话也让他感动不已。他要别人畏他惧他容易,若要人家从心底里敬他重他,却不是用权力可以办得到的事。他一生所求,不过就是摆脱家奴的宿命,此番听了这样的话,激动的双眼都湿润了,半晌他才向庆忌郑重一礼,叹道:“公子如此看重,阳虎感激不尽。只是……只是这兄长之称,且莫在人前提起,否则不免让人……”
  说到这儿,阳虎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极度的自卑造就了他极度自尊的性格,他一向最恨别人在他提起什么身份家世,如今自承身份卑微的话怎么说的出口。
  庆忌一听就明白了,他哈哈一笑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那些闲言碎语,庆忌只当是他放屁,怎么会放在心上?”
  阳虎感激地一笑,这才正色道:“公子,阳虎此来,是有事就教。”
  庆忌道:“虎兄请讲。”
  阳虎深吸一口气,问道:“未知公子所言,卫国艾城尚有兵将三万,此事是真是假?”
  庆忌听了心头一紧,如今鲁国执政虽是季孙意如,但是季孙意如年事已高,又是一个大贵族,不可能事事抛头露面,实际上许多大事都是阳虎在做,也就是说,这个身份卑微的季氏家奴才是真正掌握控制的鲁国权力的人。如果交待了底细,就等于把主动全部交给对方掌握,那对他现在的处境可太过不利。
  想到这里,庆忌哈哈一笑道:“怎么,阳虎兄还有所怀疑吗?庆忌三万人马确是有的,若非粮草不济,便是再招些兵也不难,你也知道,如今天下各国的破落武士极多,他们想恢复祖上荣光,所倚者只有一手勇力,而要想发达,还有比投向我庆忌更好的选择吗?锦上添花哪及得雪中送炭,这个道理谁不明白?”
  “好一个锦上添花,雪中送炭!”阳虎赞了一声,然后目注庆忌良久,笑道:“公子果真还有三万兵马那就好,如果阳虎所料不差,叔孙、孟孙两家有所怀疑,是一定会使人往卫国探察虚实的。”
  庆忌脸上神色微微一紧,以他的心性和历练,终究还做不到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沉稳,阳虎看在眼里,不禁莞尔一笑,又道:“不过,我家主公有心相助公子,为人臣下的自当效力。阳虎于鲁国中还有一定的影响,这方面公子不必担心,哪怕他们有心编造些‘虚言妄语’,阳虎也当为公子作证。”
  庆忌心想:果然,这种事即便瞒得过那三个从小高高在上,不知五谷、不近庶民的三桓家主,也瞒不过这个练达人情的阳虎,听他话中之意,分明是说即便我在说谎,也要帮我做次伪证了。象他这样的人,从小不知吃了多少苦,经过了与多少人的生死拼搏,才挣得了今时今日的权力地位。
  这样的人心性坚忍,冷如铁石,唯一能让他们尊重的只有强大的实力,别说我只是唤了他一声阳虎兄,让他有些感激之意,就算我和他斩鸡头烧黄纸拜了把子,他也不会因为这么一句话就搭上自己的前程性命,除非……他这么做根本就是季孙意如的意思。季孙意如到底为什么这么做?
  庆忌想到这里,神色一正,郑重地道:“多谢阳虎兄厚意,季孙大人有意匡扶,庆忌自然心中感激,只是……不知季孙大人有些什么条件,还望虎兄能够言明,恐怕力有不逮之处,庆忌也好心中有数,庆忌不想做失信于人的事情。”
  阳虎微笑道:“公子,我家主公只希望公子复国成功时,能与鲁国结为兄弟之邦,守望相助,同进同退,这样就够了。”
  阳虎所说,那就是建立军事同盟了,一国有事,另一国便要出兵相助,除非第三国有把握对付得了吴鲁联军,否则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和相当大的一片区域内保持和平局面是能够办得到的。
  季孙意如是鲁国执政,这是他的权力,也是他的义务,如果有这么一天实现吴鲁同盟,对季孙意如统治的稳定无疑是相当有利的。然而,这是一场没有把握的战阵,是一场希望渺茫的投资,本质上和赌博没有区别,季孙意如有那份魄力么?
  阳虎双手按在膝上,双眼微微垂下,淡淡地又道:“公子不必存疑,鲁国一向好文知礼而轻武功,所以武备素来疲弱。我家主上有心振作,相助公子,正是一个契机,不知我这么说,公子可明白了么?”
  阳虎说的太过隐晦,幸亏庆忌多了两千年的见识,仔细一想,总算明白了季孙意如的用心。季孙意如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找个借口发动对外战争,从而转移国内矛盾。这的确是一招妙棋,战争一旦发动,事关全国上下的生死存亡,原来的内部矛盾、内部纷争,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得让位于战争,否则立成国之公贼,人人得而诛之,季孙意如想要集权就容易多了。
  既知季孙意如的目的所在,庆忌的心便稳了下来,除非季孙意如甘愿放弃到手的权力或者找到更好的集中权力的办法,否则他是一定会帮助自己伐吴的。阳虎见他露出喜色,便提醒道:“公子,叔孙、孟孙两家与季氏共治鲁国两百年,树大根深,势力雄厚,我家主公虽有心攘助公子,可是如果遭到的反对力量太大,甚至因此造成鲁国分裂,那么我家主公不会不虑及后果。”
  庆忌目光一凛,连忙道:“多谢虎兄提醒,不知虎兄可有良策?”
  阳虎微微一笑:“良策倒是没有,现下公子在鲁国,何妨广结人缘,拥戴公子伐吴的人越多,公子的胜算便越大。我家主公昨日在宫中宴请公子,就是一步试探,接下来,要看叔、孟两家如何应对了。”
  阳虎说到这儿,起身拱手道:“今日宴请公子的,都是都城里各世家豪门的公子,如果能获得他们的友谊,对公子的大事可是非常有帮助的,公子不妨敞开胸怀,和这些公子们结交一下。呵呵,言尽于此,阳虎还有事情,这便告辞了。”
  
  第049章
鲁脍居
  
  鲁脍居是曲阜一座很有名的酒馆。这时的建筑还多是平房建筑,反正土地有的是,建楼所耗较之平地起房要麻烦的多,所以楼宇不多。而鲁脍居却别出心裁,建了一幢三层高楼,第一层有墙有壁,冬夏皆宜。第二层只是以木板隔断成两个大房间,第三层则只有柱子和顶盖,四壁敞开,犹如二楼上边的一个亭子。站在这亭中放眼望去,鲁城风光尽入眼底。尤其是下雨下雪、春阳夕照的时光,城中景色更是美不胜收。
  豪门大户人家都备用自己的酒宴厅,又蓄有家伎可歌舞助兴,所以宴请客人少有到酒馆中去的,但是鲁脍居的生意仍然最为红火。不止是往客商喜欢来,本地富户豪绅也喜欢到鲁脍居来,只因为这里烹制的食物精美,别说城中别处的酒肆比不得,就是豪门世家的厨子也比不了,所以季孙斯宴客,便把地点订到了这里。
  堂上坐的多是世家公子,这些人平素就常在一起饮酒作乐,此番季孙斯出面邀请的是那个据说以两百人打败大盗展跖的吴国公子,人皆言此人武勇无敌,而且此人还懂奇巧之术,大家现在都弃了杨柳枝,改用牙刷刷牙,听说这牙刷就是出自他的创意。对这样一个人,谁不怀有好奇之心,这些世家公子们都想见识见识这位人物,自然一请就到。
  春秋时的酒肆,还不太讲究私密性,登上二楼,是宽阔的敞开式房间,屋子里有些贯通一至三楼的巨大木柱,中间一个宽道,两侧是略高于地面几分的木质平台,平台上铺着凉席,放着十来张矮腿的几案,客人们在此饮酒时,一人一桌,据席而坐,中间宽阔的通道还可以邀请舞伎伴舞。
  舞伎可以自带,也可以在宴会前由酒店代为邀请,这时是有一些以表演歌舞牟生的团体的,这些团体大多都是自愿的组合,组团表演,盈利根据各人的名气和受欢迎的程度,按事先说好的比例分配。如果歌舞伎们有人被客人相中,自愿与人欢好的,那缠头之资就归个人所有了,说起来也算公平。
  今天季孙斯宴客,就让鲁脍居老板袁公替他约来了曲阜最有名气的一个歌舞伎团。乐师们坐在一角调拭着钟、磬、鼓瑟,时不时传出没有节奏的几下乐器声,二楼一角树了屏风,歌舞伎们正在屏风后面换装打扮。大厅里已经坐了些衣冠楚楚的世家公子们,互相攀谈言笑。
  忽然,一条大汉蹬蹬蹬地走上楼来,这大汉穿着淀青色的一袭深衣,鞋子掩在袍袂之下,腰束绅带,头戴冠巾,站在楼口扬起一脸络腮胡子高叫道:“我来迟了没有,哪一位是吴国庆忌公子?”
  这堂上坐着的大多是未及弱冠之年的公子,公子乃是一种身份,倒不是一定要年纪轻些,只不过季孙斯自己才15岁,结交往来的自然都是些世家少年,大的刚刚20,小的才不过十四五岁。现在赶上来的这条大汉有二十四五岁的样子,在这些人中已经是年纪最大的了。
  这大汉的父亲是鲁国大夫孙叔子,他叫孙敖,有个在当时很正常、但是让现代人听了虽有些忍俊不禁的表字:女生。他和季孙斯交情最好,平日里一些小毛头喝酒他虽不来,但今日宴请庆忌,他也及时赶来了。
  季孙斯瞧见他来,招手笑道:“女生,这里来,这里来,庆忌公子还没有到。”
  季孙斯未及弱冠,一表人才,加上身材较高,在众公子中如鹤立鸡群,孙敖一眼瞧见好友,便哈哈大笑着走了过来:“子斯,你来的可早,我习练了半天的操舟之法,快要热死了,先拿一角酒来解渴。”
  季孙斯听了笑嘻嘻地问道:“怎么,你家也要参赛么?嘿,这前三,怕是没有你家的机会。”
  孙敖道:“那是自然,这赛龙舟,前三名从来不出你三桓世家,我孙家怎么比得了?不过嘛……,我习练这操舟之法可不是我们孙家要参赛,我是要帮着叔孙家参赛。”
  季孙斯一呆,随即指着他大笑:“你这小子,莫非迷上了叔孙摇光?摇光的性格如野马般难驯,如风雨般难测,你找上了她,真是好大的胆子……”
  孙敖翻了翻白眼,不以为然地道:“摇光姑娘有哪里不好?”
  季孙斯捏着下巴诡异地笑道:“我季家成碧夫人也在组队要参赛呢,不若你投效到她门下,成碧夫人可是十分妩媚、百般妖娆,不比叔孙摇光强的多吗?”
  那时候士男子婚嫁年龄通常在20至30岁之间,女子则在15至20岁之间,女子被夫家休弃的现象非常普遍,离异女子再嫁也平常的很。成碧夫人倒不是被丈夫休了,但丈夫死了若要再嫁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季孙斯与孙敖素来交好,而且孙敖的父亲是鲁国司寇,位列九卿,也是权高位重的人物,无论为了私谊还是为了家族利益,季孙斯都希望孙敖能够娶了自己家族的成碧夫人,那样两人的友谊就更加牢固了。成碧夫人年纪虽比孙敖大些,又是嫁过人的,但是容貌之美有若二八佳人,成府又是家财万贯,两家可算是门当户对,这时代无论再婚还是女方年龄稍长都不是什么问题,嫁娶都是寻常事,只可惜这孙敖对叔孙摇光一往情深,哪里听得进去。
  季孙斯见他摇头,正想再劝几句,门口忽地有人叫道:“快来看,快来看,那一个,应该就是吴国庆忌了。”
  许多公子们便拥到窗口,推开窗子往下看,只见门口驶来一辆车,车以双马牵引,架车的是一个魁梧的大汉,须发如刺,十分威猛,旁边座位上是一个白袍的公子,眉目清秀,身段高挑。
  孙敖挤在窗口说道:“那虬须大汉应该就是庆忌吧?听说此人武勇无敌,跑能逾奔马,跃能接飞鸟,曾赤手擒过一头犀牛,也只有这样魁梧的大汉才有可能。”
  旁边孟孙子野讪笑道:“庆忌是吴国公子,岂能亲自御车,如果不是旁边那位白袍人,就是坐在车中才对。”
  话音未落,那车已驶到楼下,轿帘儿一掀,里边又出现一个年轻人,一袭云纹深衣,头戴公子冠,他不急着出来,先抬头看了一下这幢酒楼,炯炯目光正与楼上众公子碰见,孙敖不觉失声叫道:“该是此人了,果然一表人才,只是……与我想象的吴国第一勇士模样,实在相去甚远。”
  那位公子跳下车来,在那白袍青年的陪同下举步向酒楼走来,御车者自去一旁停车。“来了来了,”季孙斯见那人进了酒楼,连忙返回来,与众家公子站到楼梯口前等候。庆忌上了楼,目光一转,见高矮胖瘦十几个少年公子站在楼口,忙把双手一拱,含笑道:“吴国庆忌,应邀而至,多谢诸位公子盛情,不知哪一位是季孙公子?”
  那双星目一转,顾盼生辉,身形一站,玉树临风,这一登场亮相,众家公子仰其风采,不禁暗暗赞叹:“原来吴国第一勇士,竟是这般玉树临风的人物!”
  
  第050章
永恒话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