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蛊事(校对)第2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0/827

  因为走得匆忙,而且晋平与鄂西又离得很近,我和杂毛小道两人提前到达了位于神农架南麓的巴东县。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小城里足足待了两天,才等来了赵中华。见到一脸焦急的我们,这个收破烂的掌柜有些不好意思,跟我们握手寒暄,说他那边的事情最近也比较多,于是就来得晚了。
  求人办事,自然不能挑人不是,我们自然说无妨,此地风光秀美,权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长见识而已。赵中华呵呵地笑,然后有些诧异地看着杂毛小道,说萧道长咋地把头给剃了,就留了个短寸,看着怪不适应的,仿佛变了一个人。
  提及此事,杂毛小道也是满腹的怨言。
  他在后亭崖子以及一线天中,伤得凌乱,哪里都有伤口,可怜他发烧得昏昏沉沉,结果不但被人剪了头发,而且还把下面也备了皮。醒来的时候,他头上那飘逸的长发已然成为了过往的历史,想想便是一包心酸的眼泪。还好,他的伤势有了金蚕蛊吸毒,脸上没留下什么疤痕,倒也不算是破了相。
  道爷不像我,长得本来就猥琐,再多几道疤,真心没法看了。
  因为备皮这事儿,杂毛小道被我笑话了无数回,也就没脸再提及此事,说了几句牢骚话,然后开始问他师父的事情。赵中华说他师父万三爷讲究一个道家的淡泊无为,并不太刻意地联络,假模假式的,所以他自从九九年大事件后,退居了二线,便少有跟师父联系,算起来也有近十年的光景了,这次也是找了个由头来看他。
  不过无妨,他师父如今居于野三关镇的一处林子中,他知晓地方。
  我有些诧异,说师徒之间,十年没见,连个电话都不通?
  杂毛小道点头,说道家某些派别确实是这样,道祖老子曾于《道德经》中所言“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提倡的便是这样一种境界,也有很多人刻意遵循,比如欧阳指间老先生,他自从出师之后,便再也没有与其师张延年老先生见过了。
  我点头,表示知晓,赵中华沉吟了一会儿,紧接着又给我们打预防针,说他这次来,也只是想让老爷子给瞧上一瞧,至于能不能完全治好,还需要看情况再说,不要寄予太大的希望,免得到时候反倒失落。
  我苦笑,说晓得,这手疼虽是疼,但还是要不了老命的,发作的时候念念佛经真言,便当做是磨砺心志,只是最近心中有一种阴影,感觉自己成了《西游记》中那香饽饽的御弟哥哥,特别倒霉,莫非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不成,于是便想法子除掉的好,也就是图一个清静。
  赵中华哈哈大笑,说陆左啊陆左,你倒是想得开,脑袋掉了碗大个疤,确实有一股子豪气。
  我们会面的时候是中午,赵中华风尘碌碌,饥肠也辘辘,于是找了一家饭店草草用过饭,然后乘车前往野三关。
  路况不错,从县城到镇里差不多花了一个小时。一路上,我们都在听赵中华跟我们侃他师父万三爷的光辉事迹,那架势滔滔不绝,口沫飞溅,颇有一股百家讲坛的气势。
  赵中华跟我们说,他自幼生长于民风彪悍的河北沧州,武术世家出身,自幼习得一身好武艺,然而在十一岁那一年,却因为与儿时的伙伴打赌,孤身一人跑到那村外的坟地上蹲守,锻炼胆魄,哪知那里正好有一个蒙了冤屈的孤魂野鬼,心中愤愤不平,不肯归于幽府,因为心智被那阴风洗涤,于是便失了本性,附于他身上,从此体弱多病,缠绵于病榻之上。
  万三爷扛着招魂幡,游历过他们村子的时候,见他家宅院黑气腾绕,便摇幡进来,将那恶鬼给勾了去。
  赵中华好了之后,便觉得这东西,比他痴迷不已的武术,不知道要神秘多少倍,于是便苦苦地哀求万三爷,收他为徒。
  我之前说过,走上修行之路,师父是最为重要的,讲究的便是一个“缘分”二字。
  但是赵中华跟万三爷并没有多少缘分,仅仅只是救人与被救的关系。然而拜师这东西要看人来的,有的人意志坚定,绝对不收有缘人,比如我(因为也没有什么可教的);也有的不是,赵中华用死缠烂打这种谈恋爱的招式跟着万三爷,结果这老人家心肠一软,便答应了。
  之后赵中华辞别了家中父母老人,与万三爷一同闯荡南北,学得一身本事,后来又加入了有关部门。
  赵中华十分敬重万三爷这个领路人,向来都是称呼“恩师”的。
  所谓师长,传道授业解惑也,如同再造。
  赵中华叹息,说他跟随万三爷十年光景,然而只学到了一些皮毛的东西,本事不及他师父的十分之一,这里面虽然有些门第之见,但是他也已经很满足了。他告诉我们,万三爷有三个徒弟,一个是他小儿子,一个是他侄儿,他赵中华是第三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旁姓弟子,他的幸运也由此可见一斑。
  我心中却在感叹:我们这些手艺儿之所以一代不如一代,除了因为末法时代的缘故,更多的,还是因为传承的问题。很多人总是留一手,非血缘不可传,导致很多老东西丢失了,只剩下些传说,供人悼念。
  而又有许多乡野俗夫捡了些陈谷子烂芝麻,招摇撞骗,处处败坏名声,最后至如今,相信的人越来越少。
  没落了,没落了。
  真正的大工业时代即将来临,而我们将要被历史滚滚的车轮给碾压,远远抛到后面去了。
  与大敦子镇那样闭塞狭小、人迹寥寥的山中小镇相比,野三关镇简直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小城了。因为铁路、高速、国道、省道纵横交错,它的交通四通八达,枢纽区位突出,主镇区的商铺林立,高楼也有许多,只是街道上车水马龙,略显得拥挤了一些。
  三轮麻木车、拖拉机、双排座、轿车、越野车、面的……各种各样的车辆挤在一起,堵得厉害。
  我们下了中巴车,并没有在镇区停留,而是直接找了一辆面包车,赵中华说了一个地址,再次前往。
  车子启动,驶出了拥挤的镇区,景色就变得豁然开朗起来,被之前那车辆喇叭的鸣笛声弄得头晕脑胀的我们眼前一亮,白云红叶,霜染层林,入目处尽是苍翠的绿色。离镇南二十几分钟的车程处,还有风景迷人的高山湖泊,一湖碧水,如同月亮一般,颇为迷人。
  车子往南又行走了十几分钟,接着转入另外一条乡道,最后在路边的一农家大院前停下来。
  这农家大院前方有一条水流激涌的河流,而背后则是葱葱郁郁的山林子,群山起伏连绵,看不到边。
  就风水而言,这里是一个活水生财的绝佳好去处。
  这农家大院左右并没有人户,而是一片单独的建筑,十分具有地方特色,上面挂着农家乐的牌子,有鱼塘,有很大的院落,那里有些水泥柱子立起来,上面攀附着好多干枯的葡萄藤子。
  只可惜现在不是季节,不然一串又一串的青色、紫色葡萄,定然十分诱人口涎。
  与面包车司机结了帐,赵中华带着我们走进了农家乐的院落里,朝着里面喊了几声,走出一个四五十岁的妇人来。赵中华手中提着提前备着的礼品,见她就叫嫂子。那妇人先是一愣,转念就想起来了,热情地招呼我们在院落里的石凳上落坐,然后与赵中华寒暄。
  通过交谈我得知这妇人是万三爷的大儿媳妇,平日里照顾店子里的生意,是个地道的普通人。
  至于老爷子,则住在山林后面的一个木屋子里,很少会出来。
  得知了我们的来意,万三爷的大儿媳妇摆摆手,说你们来得真不巧啊,老爷子平日里是不出门的,在这山林中隐居,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可是就今天早上,我男人的堂兄过来找他,说小孩子出事了,让老爷子帮忙去看一下,于是早上就去邻村了,现在还没有回来呢?你们急不急,不急的话在这里钓钓鱼,晚上就能够回来了。
  赵中华问是什么事?
  她回答说也不晓得,老爷子跟那大伯从林中小屋出来后,也没有多说,匆匆忙忙地就赶去了,连回来不回来也说不得准。赵中华问有电话么?答:没有,老爷子最讨厌电子产品了,哪里会用那东西?
  赵中华沉吟了一番,回过头来跟我们商量,说要不然我们也过去找一找?
  我们点头说是,万三爷的大儿媳往屋子里叫小屁股、小屁股……跑出了一个小屁孩儿过来,是她的外孙女,叫做魏梅梅,让她带着我们去邻村她大伯家。
  村子离这里不远,也就几里路,我们便一路前行,跟着这个被唤作小屁股的女孩儿一起走去。
  没多久便见到村子了,村前有一大片竹林子,里面有好几个人在那里,我们正愣着,结果那个女孩儿高叫一声“高昂……”,便朝竹林子里跑去。
第二章
竹林东,现蛇蛊
  我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见小屁股跑到竹林子里,怕会有什么闪失,于是也都跟了进去。
  林子里有四个人,两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一个坐着一个站着,有个背着竹篓子的老人家,还有一个正直芳龄的大姑娘。三人正围着那个跌坐在地上哭泣小男孩说着什么,小屁股闷着头就跑到那小男孩旁边,大声叫嚷道:“高昂,高昂,你怎么了?小虎,怎么回事?”
  那个站着的男孩儿小虎也哇哇大哭起来,说梅梅姐,高昂哥被一条碧油碧油的小蛇给咬了——那小蛇就是从那里蹿出来的,然后一口钉在了高昂的大腿上面,不放松,我吓坏了,从路边叫来孟爷爷和燕子姐的时候,高昂他已经变成这样子了,怎么办啊?
  我们走到近前来,只见那个坐在竹叶上的小孩子满脸青紫,也不说话,眼睛直愣愣的,瞳孔扩散,往下漂移。那个孟爷爷和燕子显然也是刚刚赶到这里,他们用本地话商量了一下,准备把孩子给送到村里去。他们开始准备抬起那个叫做高昂的小孩时,我心中一动,伸手过去阻拦,说且慢。
  大家齐刷刷地看着我,问怎么了?
  我蹲下身来,卷起小孩的裤脚,只见这隔着两层秋裤的肌肤上面,并没有见到明显的咬痕,按在小虎给我指的位置上,轻轻一触碰,如同呆子一般的高昂便开始哇哇大叫,鼻涕口水一齐流了下来。我神情凝重地站了起来,那个被小孩唤作孟爷爷的老汉凑过头来问:“后生仔,你懂医?”
  我说懂一点,你们这村子,有没有人平日里深居简出,也不和人交往,独门独户地住着,去家里面一瞧,房梁屋顶、犄角旮旯里都很干净?
  孟老汉紧了一紧肩上的背篓,盯着我瞧了一会儿,说后生仔,你是想问我们这里,有谁养蛊么?
  我一愣,这老汉倒是个明白人,一点也不糊涂,于是便也隐瞒,点了点头,说是的。据我观察,这小孩子腿无明伤,形如虫蜇而无形,内有阴气蚀动,遍身游走,应该是被谁家放养的蛇蛊给咬了。而且,这蛇蛊已成气候,此时他不可由旁人来搬动,若让蛊毒顺着气血上涌,数日之后蛊化为形,或为蛇、或为肉鳖,在身内各处乱咬,若无解,活不过七日。
  孟老汉朝我抱拳鞠躬,说小哥倒有一双厉害的眼招子,不错,巴东汉朝立郡,本村便一直有此术流传,乃荆巫一脉,不过至如今,弄此事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了,许多人并不知晓,便是我这一辈的,要是没有个渊源,也是不晓得的。这件事情太大了,要跟村中老人商量才是。
  我点点头,此村以前应该是巫风很盛的地方,不然也不可能出得万三爷这么一位奇人。
  孟老汉托旁边的燕子姑娘回村子里去告知万家老太爷,请他老人家来作统筹,又叫了小虎回去通报高昂的父母,使得他们知晓。两人应声而去,而他则跟我们攀谈起来。我们这才知晓万家老太爷,即是万三爷的大哥,也是这村中旺族万家的话事人,而他,则是万家的女婿,故而知晓一些内中的详情。
  在得知了我们的来意后,孟老汉跟我们说万三爷跟着万家老大进山了,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来呢。
  将高昂的身体放平,头抬高一些,由小屁股帮忙照看,而孟老汉则握着一杆旱烟枪,跟我们说起缘由来。原来,这村子后山前行十里地,有一道沟子,名曰黑竹沟,山势雄奇,林深草密,是个了不得地去处,平时很少有人涉足,本地人把它的进口称为鬼门关,连猎人都不敢进入,如进入则必死无疑。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孟老汉说在解放初期,胡宗南残部有半个连30多人,进入而不见踪影;解放军三个侦察兵从清太坪方向进入黑竹沟,仅排长一人生还;而1995年解放军某测绘部队在黑竹沟箭杆山派出二名战士购粮,途经黑竹沟失踪,后来只发现二人的武器;1976年恩施森堪一大队三名队员失踪于黑竹沟,发动全县人民寻找,三个月后只发现三具无肉骨架……
  诸如此类的传说,在本地还有好多,是故这附近的人都不敢靠近那里,把黑竹沟称之为神农架的百慕大,死亡之谷。
  就是这么一个凶险地方,村人别说进去了,就连谈起来都色变。
  然而万朝安那牛犊子,偏偏不信这个邪,昨个儿说是撵山羊进去了,急得他老娘直跳脚,他老爹在城里头帮国家办事,一个妇道人家能有什么主意,摸黑求了他大伯,然后央求到了万三爷那里,两人早晨九点多进的山……
  这关系有些复杂,我听了大半天,才捋清楚:万三爷的大哥万老爷子有两个儿子,小儿子便是万三爷的徒弟,也就是出事的万朝安父亲,而大儿子则是清早来找万三爷的那个“大伯”。
  两人进山找寻万朝安,至今未归。
  我这才明白,这真的是事赶事,到头来我们竟然又扑了一个空。
  当孟老爹提到了黑竹沟的时候,我发现赵中华脸色有些凝重,待孟老爹说完事情缘由,我便问他怎么了?赵中华跟我们说,他曾听自家师父说过黑竹沟的事情,那里古时候发生过一场战争,死了无数人,不过那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后来几百上千年过去,后人虽然不知晓,但是却开始变成了凶地。
  有人曾经在那里刨出骨头来,白骨相叠,一堆一堆的,戾气凝重,听到这话,我们的心思都开始沉重起来:虽说我跟万三爷素不相识,但是听闻了他的事迹,多少都是敬服的;而且要万一他老人家回不来了,那我们这一趟可就算是白跑了。没等一会儿,村口跑来了一群人,最前面的是一个衣服朴素的中年妇人,口中大声痛哭着嚷叫我儿、我儿,便直奔过来。
  这妇人是高昂的母亲,冲过来就想把地上的孩子给抱起来,我们纷纷阻止,严明利弊。
  她听闻之后,一屁股坐在地上,两手拍地,放声地大哭道:“我家娃怎么就这样了咧,这是咋地了?他可是俺们老高家三代单传,要死了,我和我家男人可怎么活啊?”我看到旁边走过来一个留着一缕山羊胡须的干瘦老头,鹤发童颜,他拄着一根降龙木拐棍,轻轻地碰了一下地上哭泣的妇人,不满地说了一句:“别哭了……”
  那妇人便如同被捏住了嗓子眼,不再发出声音。
  小屁股看到这老人,立刻开心地大喊,说老太、老太……
  我这才明白,此人便是万三爷的大哥万老爷子。小屁股是小孩子,讲不清楚,旁边的孟老爹迎上来,把概况一一说清,当他说到我一眼就能看出这症状为蛇蛊,并且不让人动弹小孩之时,老爷子定睛看了我一会儿,然后拱手为礼,说代地上这妇人多谢我了。
  我摆手,说举手之劳,无妨。
  赵中华走上前来,与万老爷子见礼。他是万三爷的徒弟,这万老爷子自然就是他的师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0/8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