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第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577

  这些本来很朴素的道理听在这些从未意识到小卒子作用的将领耳中,真是新奇无比的理论,有几个从小卒子升起来的将领领会得最快,已不住地点起头来。杨凌瞧他们一脸的信服兴奋,不禁暗暗惋惜:可惜我没在军队待过,否则写本儿《论军队基层建设的重要意义》,著书立说,将来没准儿能传下本《杨子兵法》呢。
  他喝了口茶,眯起眼睛看着对面山上的一片丛林,那里坡势较矮,林木也并不茂密,但是在这儿瞧了半晌,却看不到林中有一个人影儿,杨凌不禁满意地笑了。
  杨凌从自己的亲军和督战队中抽调了三百人,要杨一清、韩林、韩武领了这些人正在那林中训练,经过十多天来的苦训,看来已颇见成效了。
  杨一清搜索、暗杀、设伏的本领一流,韩家父子武艺比杨一清还要高明,而且常年在山中打猎,简直就是天生的山地丛林战高手,机关埋伏、循迹追踪的本领出神入化,有他们三人教授,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训练出一支特种精兵来。
  杨凌已经要求南镇抚司特别提供一批专供锦衣卫侦缉、暗杀的专用军械了。他着意地看了眼山林,继续道:“让兵卒们再练两天,等他们再熟练些,就该你们出手了。到时你们各领一军,彼此以对方为假想敌,练练怎么行军布阵,怎么调兵遣将,让他们多些实战经验。”
  “诸位将军,要调兵遣将,不但要熟悉你手下的兵将,还要了解敌军的实力和攻防,真正上战场可不像在这里看得这么清楚,所以斥候的作用不可低估。”他想起鸡鸣驿葫芦谷那次险些全军覆没的大混战,不由深有感慨地道:“一个好的斥候,有时可以抵得上千军万马,他们的一个消息,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世上料事如神、洞烛先机的诸葛亮,毕竟是可遇而不可求呀。”
  关守备笑道:“大人说的是,况且就算是孔明先生,一生也有失算的时候,我们这些臭皮匠就更不行了。”
  众将听了都大笑起来,这时一个士兵闪了进来,杨凌扭头一瞧,见是自己的大舅哥韩威,他立即向几位将佐点了点头,跟着韩威走了出去。
  韩威接了妻子回京后也投到军中来了。虽说这世道好男不当兵,可是毕竟比猎户或驿卒地位高些,况且这京营的军饷不但是全大明军队中最高的,军中主将还是他的妹夫。
  杨凌跟着他走到一丛树下,问道:“大哥,你打听得怎么样了?”
  韩威道:“这事儿奇怪,你查到的证据上鲍尽沈盗卖枪丸火药,甚至连卖与谁家、多少斤两都写得明明白白,明明已经呈进宫去了,可是现在鲍参将和刘都司在狱中公开的罪名仍是贪墨一项,两人好端端的呢。”
  杨凌身子一震,惊怒道:“什么?他们还活着?他们到底走了谁的门路,连这个罪名都能掩盖下来?”
  韩威摇头道:“那折子你是呈给皇上的,可是监察院十三道御使、六科给事中不知从什么门路知道了内容,你一本我一本地天天上折子呢,皇上就是留中不发。”
  杨凌沉思半晌,断然道:“不行,我得回去一趟,唐姑娘为我生死未卜,我不能看着凶手逍遥法外!”
  韩威吃惊道:“这一来回得一天一宿,你是主帅,擅离大营再被人知道又要被参了。”
  杨凌道:“无妨,这两日弹药耗费已欲殆尽,皇上赐我双虎符,要征调弹药非我不可,顺便去趟兵部便是了。”
  ……
  四月二十八日夜,京师大雨。
  这是久旱之后第一场大雨,从晌午直下至夜幕降临。暴雨倾盆如注。街上渺无人迹,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的映着三两楼台下的灯笼闪着幽幽的亮光,两匹铁骑疾如旋风,便在此时冒雨入京。
  马上两名骑士披着蓑衣,微微俯身避着骤雨,雄健的骏马从雨水畅漾的大路上一掠而过,碗大的马蹄溅起的波荡瞬间被大雨抚平,哗哗地流淌着,一丝痕迹不曾留下。
  东安门北镇抚司,千户于永正坐在椅上品着茶水,笑眯眯地望着廊下串成线的雨水像帘子似的倾泻下来:年初他在京郊刚买了三顷良田,今年一直未曾大雨,还以为这回要亏了收成了,老天有眼,瞧这一场下得狠的,干得冒烟的土地可解了渴了。
  他正笑吟吟地盘算着,忽地两个披着蓑衣的男子从雨幕中急急闯入大厅,雨水从两人身上迅速流下,汇成了一条小溪。于永抬起眼皮子瞥了一眼,漫不经心地问道:“什么事这么着急,下着倾盆暴雨的也不安生?”
  杨凌一抬头,瞧见那翘着二郎腿的锦衣千户正是上次见过的那个金发碧眼的德国贵族后裔,他一边解下蓑衣一边笑道:“原来是于大人,呵呵,怎么今儿又是你当值么?”
  于永见这解下蓑衣走过来的人穿着一身军中普通士卒的衣服,英俊而瘦削的脸庞上几绺头发还在滴着雨水,脸庞被雨浇得,却一时记不起他是谁来,不由疑惑地道:“你是兵部的人么?什么事擅闯我镇抚司衙门?”
  杨凌笑道:“于大人贵人多忘事啊,兄弟是杨凌,可还记得么?”
  于永“啊”的一声,一下子想了起来,最近风云一时的人物,他怎么会不记得。于永顿时满脸赔笑地道:“原来是杨大人,失礼失礼,你怎么……怎么这身打扮?”
  杨凌呵呵笑道:“这身衣服,回京方便,对了,牟大人在么?”
  他问的是北镇抚司镇抚使牟斌,于永这人惯会钻营,知道眼前这个大兵打扮的锦衣卫同知是张提督面前的红人,牟大人和掌刑千户钱大人都礼敬三分,忙道:“不巧,牟大人带着钱大人一早就出去了,到现在还没回来,不知大人有什么事差遣,或许卑职可以效劳。”
  杨凌听了有些失望,这些事情他不便向于永说起,只好随口道:“哦,也没什么,本官回京办差,顺道来看看两位大人。”
  于永笑嘻嘻地道:“大人有心了,如今雨还没停,大人不如坐下喝杯热茶,说不定一会儿两位大人就……哟,可巧,大人回来了。”
  杨凌一回头,只见两顶轿子抬进了院中,直到了廊沿下,两个身着飞鱼服的人从轿中急匆匆钻出,快步踏进厅来。杨凌连忙向前施礼道:“卑职杨凌,见过大人。”
  镇抚使牟斌神色凝重,紧绷着脸儿跨进门来,见了杨凌不由怔了一怔,奇道:“你怎的回了京了?”随即不待他说话,立即道:“回来得正好,快快随我房中叙话。”
  杨凌见钱宁跟在牟斌身后,也是神色惶惶的,甚至忘了跟他打招呼,不知道出了什么大事,心情也紧张起来,当下急忙地一摆手,叫韩威暂且留下,跟着牟斌直趋书房。
  牟斌进了书房立即抢到书案前拾起笔来匆匆写了几行字,拿出印衿盖了,递与钱宁道:“快,你立即着人快马去趟天津卫,请张大人马上回京!”
  钱宁应了一声,接过那张纸来急匆匆地跑了出去,杨凌不由急道:“大人,到底出了什么事,怎么神情如此凝重?”
  牟斌心神不宁地道:“杨同知,详情一会儿再谈,你今晚务必要连夜赶回军营,恐怕随后着你率军回京的旨意就到了,皇上……皇上早朝时晕厥在朝堂之上,至晚方醒,我一直候在宫中,看那情形,这次皇上他……他怕是不妙了。”
  
  第085章
率军入宫
  
  朝房内,三位阁老、六部尚书和轮值大臣正焦急地等候着东暖阁的消息,暴雨像一条条鞭子似的抽打着大地,也抽得他们的心不停地抽搐。
  这些老臣大多白发苍苍,朝房内只听得外边风急雨骤,电闪雷鸣,几个人却默默无语,只是注视着乾清宫的方向,满面忧虑。
  猛地喀喇喇震天撼地的一个惊雷,震得猝不及防的几位老大人一个哆嗦,随着又一道闪电,一个人影儿闪进了房中,高声宣道:“圣上有口谕!”
  几位老臣闻言霍地站了起来,吏部尚书马文升激动得须发直颤,一迭声道:“张公公,皇上醒了?皇上怎么样了?”
  刘健等人也是满面激动,他身为阁臣之首,强自抑制着情绪,向司礼太监张公公参拜道:“臣等接旨。”
  众大人这才醒悟,一起拜了下去,张公公说道:“皇上口谕,朕躬无恙,诸爱卿勿需挂怀。众位爱卿是国之柱石,不可过于劳累,着即回府休息,由宫中御马监遣车相送。明日朝会歇了,朝中诸事悉由三位大学士决断。”
  张公公传了旨意转身要走,刘大夏急了,他唬地跳起来拦住张公公道:“张公公,圣上龙体到底如何,太医可有说法?”
  刘大夏是弘治帝的爱臣,张公公虽是司礼监四大首领之一,也不敢得罪,但这事是他随便说的么?张公公只得道:“刘大人,莫要难为咱家,这些规矩您还不懂么?”
  刘大夏怔了一怔,怅然松开了扯住他袖子的手,瞧这样子皇上的病情不轻啊,否则岂会见都不见他们一面就吩咐他们回府休息,对消息封锁得如此严密?
  眼见张公公出了朝房,马文升重重地顿了顿足,对当日轮值的吏部右侍郎焦芳道:“老焦,今夜你要时时候着东暖阁的消息,如果皇上……皇上有急事相召,千万不可延误了。”
  弘治帝喜用老臣,这位吏部右侍郎焦芳也是个七十一岁的白发老人了,不过却精神矍铄,身板儿很是硬朗,他明白马尚书话中之意,也深知这事的重要性,听了他吩咐忙拱手道:“是,大人尽管放心,下官时刻候着,不敢怠慢。”
  马文升点了点头,这时门外御马监的车驾已经驶至门前,皇帝遣车相送,这恩宠就是这些老臣以前也不曾生受过,此时见了心中却毫无喜悦,冒雨登车之际,李东阳站在车辕上翘首望了一眼乾清宫的方向,远远的只见灯火如昼,宫女、太监进进出出,气氛十分紧张,不禁喟然长叹一声。
  张皇后、太子朱厚照和永福、永淳两位公主守在东暖阁外,虽只一门之隔,可是里边那位他们最亲近、最重要的亲人情形如何,他们却只能通过太监和御医们的口中探得些许消息,未得弘治召见,连他们也不得进入。
  东暖阁内,弘治倚在靠枕上,听着耳畔哗哗的大雨声发怔,王岳、苗逵、范亭三人跪在面前,额头紧紧挨着地面,大气儿都不敢出。
  弘治年前就大病一场,养了月余才好,而这次在朝堂上突然昏厥,整整抢救了一天才醒,他自知身子已熬得油尽灯枯,这一次真是大限不远了。
  他是个极迷信的人,如今京师大旱之后,突降暴雨,而且就在他晕后不久,在他想来,这已是苍天给他的最明显的预示:我是天子,天公垂泪,风雨大作,可不正是朕要殡天了么?
  他叹息一声,心里一直在想着让他放心不下的儿子,他继位时年岁也不大,可是儿子如今虽然15了,却仍性情跳脱、不够稳重,那决不是朝臣心目中一个合格君王的形象。
  这个儿子精力充沛、聪明过人,但是却像一匹野马,受不得半点拘束,原以为儿子再大一些就会沉稳起来,然而现在已到了把天下给他的时候,他……能行么?
  他看了一眼战战兢兢跪在面前的三个最宠信的内官,他们对自己都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可是如果换了尚且年幼的太子,他们还能不能做到这么忠心?抑或逐渐倚权自重、以臣压主?他们手中可掌握着大明最精锐的京师三大营和最大的密探组织呀。
  弘治不能不担心,各地的藩王虽然早被削去三卫,但未必就没有野心,前些日子杨凌呈给他的鲍参将贪墨的账册,更是让他有所警觉,朝中待京营将领极为优渥,一个三品大员竟可以为了些蝇头小利甘犯军法,如果各地藩王授以珠宝美女,难道就不能有人被收买么?
  况且京营火铳的弹药制作是军中极大机密,在这时并不是随意一个工匠都可制作出最精良的火器和弹药,那些声称购买火药枪支用以除盗自保的地方豪强,经锦衣卫一查竟全是子虚乌有,那些弹药去向竟是就此下落不明,那点数量的火器倒是不足为虑,虑者怕是有人寻了工匠仿制。
  火铳在北地不敌骑兵,但在南方水田、丛林,山野中却是极好的武器,更是被削去三卫无法堂而皇之练兵的王爷们可以迅速装备一支军队的最好选择,购买火器的人能是谁?是楚王、宁王,还是吴王?这些都不可不防呀。
  弘治出神地想着,半晌才长叹了口气,疲倦地道:“拟旨。”
  候在紫檀小长桌后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忙应了一声,捉起一只狼毫,只听弘治急促地喘吸了一阵,才道:“第一道旨意,魏国公徐俌掌神机营二十载,然御下不严、军纪涣散,军中大员私售军资,败坏纲纪,今撤去神机营营官之职以示惩罚,神机营两员副将各自候参,暂着英国公郭勋掌理军务。”
  他静了静又道:“第二道旨意,御马监武骧、腾骧、左卫、右卫4营调出皇宫,驻守九城,三千营巡哨京师,五军营、神机营分屯京师左右,调神机营左哨军入宫驻防。”
  苗逵听了机灵灵打个冷战,身子俯得更低了。皇上突然调防,显然是因为御马监四营久驻宫禁,这是有所防备了,可是皇上当着自己的面下旨,显然又对自己个人仍然很是信任,一时间苗逵心中翻来覆去,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儿。
  弘治感到头脑一阵晕眩,有些想要呕吐,他硬撑着道:“第三道旨意,晓谕各地卫所驻军,严守关隘,全军戒备,所有藩王不得擅离封地、不得无旨进京,否则以谋逆论处!”
  他说一道旨意,那秉笔太监磕一个头,然后提起笔来匆匆写就。弘治听秉笔太监写罢,匆匆念了一遍,嗯了一声道:“就这样,下去用印吧。”
  弘治说着又摆了摆手道:“你们都先下去吧,把太子唤进来,朕要和他说说话儿。”
  ……
  杨凌走进了朝房,这朝堂是一个长长的通间,里边光线昏暗,因为皇帝病危朝会已停,这朝房里现在冷冷清清的,只有一个正没精打采的文官背对着他趴在桌子上打瞌睡。
  杨凌也没惊动他,径走到墙角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往椅背上一靠,只觉得腰酸背痛。
  那日从锦衣卫出来,杨凌本想先回家去瞧瞧,马至护国寺街见院中已熄了灯火,不想扰了幼娘,便连夜赶回了山中,也亏得他没有耽搁,朝廷的旨意也是风雨不误,他前脚进了帅帐,后脚圣旨便到了。
  根本不曾稍歇的杨凌立即又率大军返京,这一路疾行更加辛苦,比起他单骑狂奔却慢得多了,五千官兵足足走了三天一夜,至今日才返回京师。
  杨凌在朝房外已覆了圣旨,可是等了会儿传旨太监还未召他进见,杨凌想起如今皇上的病情,看样子说不准儿什么时候才能见他,便躲进了朝房想先歇上一会儿。杨凌并直了两条腿,长长地出了口气,合上双眼迷迷糊糊地歇息起来。
  不知什么时候听到一阵脚步声响,半睡半醒的杨凌睁眼一看,见到几个不相识的人走了进来,能有五六个人,都是三四品的文官,杨凌见与己无关,便又合上眼睛养神。
  这几日三位大学士仍于宫中办公,各司有需要决断的事情便呈进宫来,那几个文官刚刚向大学士呈了公文,因为其中有几件是急待批复的,便暂来朝房等候。
  这几位大人的眼神儿都差点儿,也没人看清昏暗的墙角还坐着个武官,便在长凳上坐下唠起了公事。吏部左侍郎王鏊忧心忡忡地道:“皇上龙体欠安,朝野为之震惶,这几日也不见好,许多事情三位大学士又不能独断,这可如何是好?”
  詹事杨芳安慰道:“王大人勿需着急,听说皇上已下旨着东宫与三公议政,太子是储君,当此时刻,有些事是可以替陛下做主的。”
  王鏊叹道:“太子年幼,尚不知民间疾苦,若是迟上些时候才予批示,不知又有多少灾民遭殃呢。”
  那趴着的轮值官听见声音醒了过来,扭身瞧见是王鏊不由笑道:“原来是济之,我说听着声音耳熟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5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