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翳(校对)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138

  “什么‘五番聚会’?”莫残不解。
  “终南山深处有一位神秘隐士,人称‘黄番老怪’,从不出谷外人难得一见,据说每隔数年便会邀请青红白黑四怪前来聚餐,十分的诡异。”
  “都是些什么人?”
  “有来自琉球的青番老怪、南海的红番老怪、回疆的白番老怪和关外的黑番老怪,数十年前这几个人在江湖上可都是赫赫有名的。”甄无名解释说。
  “天南地北大老远跑来就为了聚餐吃顿饭么?”
  甄无名嘿嘿一笑道:“那可不是普通的聚餐,据说吃的东西乃是天下罕见之物。”
  “什么罕见之物?”莫残饶有兴趣的问。
  “灵界异兽。”甄无名神秘的说道。
  莫残闻言心中一凛,隐约感觉到了枋长老此次来终南山的意图。
  “五番老怪的聚餐是什么时候?”
  “二月十五,就在降圣节的那天午时。”
  “我也想去瞧瞧,说不定还能打探到那些朋友的下落。”
  甄无名沉吟道:“黄番老怪居住的那条山谷十分隐秘,据说里面暗设机关重重,外人恐怕是难以进得去,弄不好就出不来了。”
  “甄先生,只要告诉我那条山谷在哪儿就行。”
  “其实老夫也没去过,终南山主脉东西走向,支脉都是南北向有一百七十余条,这些峡谷进深大都在二三十里上下,据说黄番老怪在一名叫‘地肺谷’的地方,从老夫这里过去大约要走两三天的山路。”
  莫残盘算着距二月十五还有四五天的时间,倒不急于马上赶去,今晚就在甄无名的茅舍中借住一宿明日再出发也不迟,这样可以多了解一下有关终南山的情况。
  “‘地肺谷’这名字听着好奇怪啊。”莫残说道。
  “莫老弟有所不知,终南山在《史记·夏本纪》中就叫做‘地肺山’,据说远古时期此山灵气冠绝中原,堪比人之肺。地肺谷,顾名思义那里的灵气应该是相当充沛的。”甄无名解释说。
  难道又是一处灵界通道,不然黄番老怪哪儿来的灵界异兽呢?若是这样,枋长老很可能还没有凑齐五行妖丹,想来到地肺谷碰碰运气,莫残心下寻思着。
  “莫老弟,不是老夫好奇,你这么年轻就与异国僧人都有交往,实属少有啊,你的这位叫洞洞的伴儿明显是兽类,竟然识得人语更是令人吃惊,想必你的来历定然不凡。”甄无名说道。
  莫残笑了笑,解释道:“洞洞虽是兽类,但自幼便与我在一起生活,就自然而然学会了人的语言。在我们云南,有不少来自暹罗、缅甸和南掌的人在经商做买卖,寺庙里各国僧人也不鲜见,与中原大不一样。”
  “哦,原来如此,老夫在山中隐居数十年,对外界所知甚少,孤陋寡闻切莫见笑。”
  “甄先生,像您这样隐居除了种种菜读读书,就不做别的什么事儿么?”
  “除吃饭睡觉以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用于思考,俗世物欲横流,人们尔虞我诈,根本无法静下心来。而在这山里就不同了,粗茶淡饭清心寡欲,你会感到头脑异常的空明。老夫就时常在思考,老夫究竟是谁?从哪里来的,又要到哪里去?”
  “您是甄先生啊,从娘胎里来,要到……”莫残笑道,话说了一半就感觉没有那么简单了。
  甄无名微笑的看着他:“莫老弟,这话题貌似容易可世上从未有人真正弄懂过。自从佛教引入中原以后,有了众生转世轮回一说,但活着的人却永远无法去考证,你看看老子祠前面那些辩经的僧道们终日纠缠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实在令老夫不屑。”
  “是啊,佛说众生平等,可他自己一降世便手指天地说‘世上为我独尊’,这不是自相矛盾么?”莫残疑问道。
  甄无名叹息着:“所以释儒道终究只是一种学说而已,其中谬误着实不少,因此老夫抛开他们索性自己来思考。”
  “现在您想明白了么?”
  “有点,”甄无名淡淡一笑,“我是谁,不是指身上的这副肉体皮囊,躯壳是娘胎里带来的,不过是灵魂的宿主而已。人死灵魂不灭,从何而来又将往何处去?老夫以为,天地之间同时存在着无数个虚空,笨重的肉体是无法穿越这些虚空的,但是灵魂却是可以。虽然肉眼凡胎瞧不见灵魂,但黑猫黑狗和婴儿往往就能看得见,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关于见鬼的传说了。”
  莫残心中暗道,这个甄无名自己在茅屋中思考出多重虚空以及灵魂穿越,已经是很了不起了,自已与金丹子在阴间的魂魄通过话,证实这些都是存在的,不过这些事儿倒没有必要向他说起,自己还是遵行一贯的处事原则,无论是对谁,能不说的就尽量不说。
  两人交谈甚欢,一直聊到了后半夜。
  次日清晨,莫残和小山鬼向甄无名辞别,两个人按照他指给的方向朝着地肺谷进发。
  极目远眺,千峰叠翠白云出岫,峡谷幽深树木葱茏,途中时而得见山中土房茅屋与洞窟,鸡鸣狗吠,有三三两两的布衣隐士农耕其间,自得其乐与世无争。
  莫残禁不住的感叹,这些隐士安然居住在这终南山白云深处,就像黑髯翁甄无名那样数十年如一日,不知山外是何年。葛衣粗米不觉其苦,风吹日晒不言其累,心中那一份执著真的是令人钦佩。
  再想想朝廷里那些做官的,大都唯利是图趋炎附势,同时又诚恐诚惶生怕东窗事发,活得不晓得有多累,反倒不如这些山中隐士逍遥自在。
  三日后,莫残看到远处有座山峰,林木生长极为繁盛,有别于周边的山峦,峰下是一条幽深而隐秘的山谷,待到近前发现谷口立有石碑,上面刻着“地肺谷”三个篆字。
  莫残睁开摄魂眼,发现这条山谷已经设下了五行迷魂局。
第一百五十三章
地肺谷
  赖卜的那本《阴杀》一书中记载,“五行迷魂局”是汉代易学宗师京房依据《奇门遁甲》所创,端的是神鬼莫测,若是误入其中很难走的出来。
  赖布衣在书中说,“奇门”即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指的八卦不同的方位,“遁甲”就是“甲”这个天干在奇门局里隐藏不见。
  眼前的“地肺谷”谷口布局明显的是一“惊”门,意为进入之后将有惊恐怪异之事发生。莫残正踌躇着要不要直接入谷的时候,“嗬嗬”小山鬼口中发出了警示声。
  他紧忙回身望去,见远处有两个人急速的朝着这边赶来。
  莫残赶紧以意念易容,变成了一老态龙钟的白发耆翁,满脸的皱纹,弯腰驼背看似八九十岁的老人。
  “喂,老头,前面可是地肺谷?”那两个人来到近前高声问道。
  “你说什么?”莫残假装耳背听不清楚,说话声也扮作苍老之音。
  此二人一老一少俱是江湖劲装打扮,老者年约五六十岁,年轻的只有二十出头,两人的太阳穴均高高隆起,一看便知是内家高手。
  老者上前拱手说道:“在下蓬莱萧人愚,这是老夫的侄儿萧冲,敢问老先生尊姓大名,可是前来地肺谷赴宴的?”
  莫残咳嗽了几声,缓缓说道:“南掌老叟莫大可曾听说过么?”
  萧人愚愣了一下,脑中急速的搜寻着却仍无任何印象,尽管如此口中仍然说道,“原来是南掌老叟莫大先生,久仰久仰,方才侄儿话语失敬之处还望多多包涵。”
  “嗯,不知者不为过,”莫残故作矜持的说道,“此处便是地肺谷,你们可是受邀而来?”
  “正是,接到地肺谷请柬即刻赶来的,今天正好是二月十五,所幸没有迟到。”萧人愚答道。
  “老叟看看你的请柬。”莫残伸出手来。
  萧人愚自怀中掏出一枚五色木质令牌,中间黄色四周则分为青红白黑四色,大概是象征着五番老怪。
  “我们是第一次收到邀请,老叟以前来过吧?”萧人愚问道。
  “老叟地处南掌路途遥远,还要穿过热带雨林,过来中原一趟很不容易。”莫残所闻非所答,故意绕过话题。
  “现在已是巳时,我们得赶紧入谷了。”萧人愚抬头望了下日头说道。
  “嗯,我们一起入谷去吧。”莫残点了点头。
  莫残曾把《阴杀》书中所有的风水迷局都已经背熟了,即使入惊门也不要紧,只要按照八卦方位走“开、休、生”三道吉门而去就不会有事。
  地肺谷林木茂盛,四人迈步进入谷中,大约行了十余丈远,便见大树后面闪出来两个人,身着土黄色布袍头系黄巾,手持刀剑迎面拦住了去路。
  “来者报上姓名,并出示请柬。”黄袍人说道。
  “蓬莱萧人愚、萧冲。”萧人愚递上五色令牌。
  其中一黄袍人查验无误,点头说道:“请随我来吧。”带着萧氏叔侄往谷内而去。
  另一黄袍人目光瞥向了莫残与小山鬼:“你们两位的请柬呢?”
  莫残干咳两声,两手似乎在身上摸来摸去的寻找令牌,同时面对着黄袍人牙齿在打颤:“哒哒哒……”就如同打摆子一般。
  黄袍人诧异的看着他,口中不禁问道:“喂,你病了吗?”但随即面红耳赤感觉浑身燥热,同时神志也恍惚了,脚跟站立不稳而靠在了树干上,两眼充血痴痴的凝视着前方。
  莫残一见真气波奏效了,随即拽着小山鬼迅速溜进谷内,快走几步跟在了萧氏叔侄的身后。黄袍人回头望了一眼,以为他俩也通过了检验,于是口中叮嘱说:“跟上了,千万别掉队否则就走不出来了。”
  谷口大树下面的黄袍人体内血液渐渐冷却下来,面色也渐渐恢复如初,他用手使劲儿的拍拍脑门,自言自语的疑惑说道:“我刚才这是怎么了,好像发烧了似的。”
  莫残跟着他们在树林与山石间穿来穿去的蜿蜒前行,身边雾气朦胧几乎看不清周边的景物,就这样走了大约一柱香的时间,最后进入生门出了五行迷魂局。
  前面豁然开朗,层层叠叠顺着山势有数排茅屋,看见有手持兵刃的黄袍人巡逻警戒着。继续深入谷内,迎面是一面悬崖绝壁,岩壁上有一巨大的山洞,上面镌刻有“地肺洞”三个大字,洞口也有黄袍人在守卫。
  打过招呼后,他们便径直的走入山洞。洞内是一条宽敞的甬道,石壁上每隔数丈的凹槽内都点着一盏油灯,因此并不黑,看得见甬道一直延伸至很远的地方。
  甬道的尽头是一座方圆数十丈的石厅,里面人声鼎沸起码不下百人,大家都围着一个两尺高的青石台,台上坐着五个奇怪的老头。
  居中的黄袍老头国字脸中等身材,面色微黄三捋胡须,不怒自威。在他的左侧坐着一青一红两人,青袍人又高又瘦,面色发青,穿红衣的是个侏儒身高不足三尺。右侧一白一黑,白袍人面无血色皮肤白森森如粉敷,黑袍者则肥硕敦实,脸如锅底一般,不用说这几个老头必是“五番老怪”无疑。
  莫残看到在石台的正中有一口古井,井口很大有一丈方圆,不知有什么用途。
  他与小山鬼靠边站在角落里灯光暗影处,自己是偷着溜进来的不想惹人注意。眼中目光四周扫视了一遍,人群里大都是江湖人士,也有个别的丝袍锦衣像是商贾或是乡村员外,未发现有枋长老以及九头陀和青儿,难道他们没来么?
  正寻思之间,闻得一声钟鸣,众人瞬间安静了下来。
  石台上,居中而坐的那位黄袍人站起身来,对着大家一抱拳朗声说道:“诸位,锺子期这厢有礼了,你们都是当年五番老怪驰骋江湖时的属下或是后人,距今已有数十年的光景了,岁月不饶人啊,老夫如今已是百岁老人,其他四怪也都年纪相若,今年可能也许就是最后一次的聚会了。”
  台下众人闻言交头接耳,也都唏嘘不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1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