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翳(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138

  “什么桑落客栈杀手?”文老爷子神情诧异。
  “梵净四熊和峨嵋书生童天霜不是你们派来的么?”李元通质问说。
  “哈,原来不光是老夫,还有其他人想要你们的命啊。”
  “巴山老叟,原来是你下的毒。”李元通明白过来。
  “不错,正是老朽,你们能够栽在‘巴山夜雨’之下,也不枉此生了。”巴山老叟得意的笑道。
  文老爷子把脸一板:“你们还没回答老夫的问题,莫残哪儿去了?”
  “是啊,本官还要问你们呢,莫残现在何处?”刘墉反问道。
  李元通也感觉奇怪:“昨晚明明我们一起进屋睡觉的,难道他没有像我们一样中毒么?”
  “看来你们是真的不知道莫残的下落,那么,金丹子呢,他人在哪里?”文若需问道。
  “什么金丹子?”李元通更是疑惑不解。
  “伯父,莫残这小子古灵精怪,等抓到他以后交给我严加审问,然后四人一并处理掉。”
  “好吧,若需,一定要好好折磨那小子替公子报仇,不然难解老夫心头之恨。”
  “放心吧,我会让他生不如死。”文若需一阵冷笑。
  “到底想如何处置本官?”刘墉无奈的问道。
  “这还不明白么,看在刘罗锅是个清官的份上,会留个你个全尸。”
  “你们就不怕皇上怪罪下来被满门抄斩么?”
  文老爷子哈哈大笑:“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刘罗锅就别操这份儿心了。”
  这时,有人“咚咚咚”的跑下石阶禀告说,已经在达州城内的怡红楼内抓到了莫残。
  文老爷子闻言大喜:“人在哪儿,速速带到这儿来。”
  “确定是他么?”文若需谨慎的问道。
  “抓他时,这小子还光着身子昏迷不醒呢,是直接从被窝里拖出来的。”那人哧哧笑道。
  不多时,两名黑衣人抬着一个沉甸甸的麻袋下到密室里,“嘭”的扔在了地上。
  “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莫残,想不到你还有这一手啊。”李元通垂头丧气的感叹道。
  文若需上前解开麻袋口,露出一披头散发全身赤裸的年轻人来,果真是不省人事。
  “来人啊,先把他拷在石壁上。”文老爷子命令道。
  年轻人的双臂拉直被拴在了铁环上,文若需上前拨开散发一端详,口中说道:“伯父,这人不是莫残。”
  此刻刘墉李元通也看出这是个陌生人,于是放下心来。
  “不是?”文老爷子疑惑着说道,“毒叟老兄,先把他弄醒再说。”
  巴山毒叟上前瞧了瞧,也摇头说不是莫残。
  “那他怎么在青楼中昏迷不醒呢?”文老爷子似有不信。
  “哦,原来是中了‘回马疯’。”巴山毒叟弯腰审视了一下那人的阳具,然后微笑着说。
  “回马疯?”
  “嗯,此人一定是初试云雨,在交媾最兴奋的时候受到了什么惊吓,精突然逆行而致经络闭塞,轻者日后不举,重者失语瘫痪。”巴山老叟解释说。
  “真他娘的晦气。”文老爷子忿忿道。
  “此人如何处理?”文若需问。
  文老爷子没好气儿的答道:“和他们一起结果掉。”
  一行人离开了密室。
  “哦,原来还有‘回马疯’一说啊,以后倒要多加小心了,最舒服的时候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李元通感叹道。
  “李元通,我们还有以后么?”刘墉苦笑着问道。
  “大人,只要莫残还在外面,我们就有一线希望,或许能带着官兵一同前来也说不定。”
  “此地官府未必会相信于他。”刘墉摇了摇头。
第一百七十七章
巴山夜雨
  天色阴暗,不多时就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莫残坐在翠屏山的山腰凉亭里一面避雨,同时悄悄的观察着文家庄园内的动静。
  透过层层茂密的大树枝叶,他看到文家庄园大门口有不少的黑衣人进进出出,显得十分的忙碌,但不知道刘墉他们三个是否就关在这座庄园之内。
  按理说,自己完全可以去找官府,穿上御赐黄马褂见官大三级,告诉他们内阁大学士刘墉奉旨办差途径此地,结果被川东文家给掳走了,任何地方官员量其也不敢怠慢。但他不想这么做,一来文家在川东盘踞这么多年,难免官府不被其收买,贸然前去反而会打草惊蛇。再者昨晚竟然被人下了毒而浑然不觉,自己想弄明白是如何着了道的,这对以后行事也是个教训,现在功力已经恢复就无所惧了。
  文若需竟然也参与这事儿,不过也难怪,他本就是文家人。
  一辆马车疾速的驶进了文家大院,有黑衣人从车上抬下来一个沉甸甸的麻袋,那会是什么呢?由于树枝叶的遮挡,看不到抬去了哪里,但那些黑衣人冒着雨跑前跑后的就很不正常。
  他望着朦胧的细雨,心中蓦地想起了青儿,记得在读私塾的时候,穆先生曾教过一首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七言绝句《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说的是诗人身居遥远的巴蜀写信给长安的妻子,言辞委婉深情,流露出诗人滞留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惆怅心情。此刻自己也正地处巴蜀,细雨连绵,莫残苦笑了一下,不知为何自己竟会对青儿产生了一丝淡淡的牵挂与思念。
  又有马车停在了庄园门口,车上下来两位背着药箱的老郎中,黑衣庄丁盘问了几句然后匆匆带进去了,大概是有什么人病了。不多时,陆续又有两三名扛着招牌的走方郎中来到门前打听什么,随后也被领入了庄园内。
  莫残见雨势小了,于是走出亭子下山绕到进出文家庄园的一条必经之路上,等了一会儿,果然又见到一名扛着招牌手摇串铃的走访郎中过来,于是便迎上前去。
  “老人家,请问这里是文家庄园吗?”那铃医向他问路。
  莫残咳嗽两下,故作苍老之声:“你找文家庄园何事啊?”
  “文家在达州城内贴了求医榜,说是遍请天下名医,若能医治好腰疾瘫痪之症,千金酬谢。”
  “何人患病?”
  “榜文上没说,既然贴出求医榜,必是文家直系嫡亲有恙吧。”
  “嗯,”莫残点点头环顾左右说道,“文家的病可不太好治呢。”话未落音伸出手指戳中那人侧腹章门穴,然后扶着他走进了树林,将其藏在灌木丛后。
  “对不住了,买你行头一用,穴道数个时辰后自解。”说罢拿起招牌、药箱和那只铁串铃,然后扔下一锭二十两的银子,随即走出树林高举串铃,一路摇着奔文家庄园而去。
  “喂,您老人家也是来应征瞧病的吗?”黑衣庄丁上下打量着他,敢于高举串铃过顶的医术必是极高。
  “在下李遂之,江湖人称‘赛华佗’,是在城里看了求医榜过来的。”莫残想起了大理知府的名字,于是随口答道。
  “好吧,请随我来。”那人领着莫残走进了庄园,送到了会客厅内。
  此时,厅里已经坐有七八个郎中了,大家都在交头接耳的议论着。不多一会儿,文老爷子以及文若需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个白须老者,莫残认出此人正是昨晚一同在客栈吃火锅的那位巴山老叟。
  “诸位,你们都是看了求医榜来的吧,老夫这里先行谢过,可否请你们自报尊姓大名,到时也好论功行赏。”文老爷子开口说道。
  众郎中纷纷报上姓氏名号,文老爷子一一点头。
  “滇黔铃医李遂之,江湖人称‘赛华佗’。”莫残自吹自擂道。
  众人回过头望着他窃笑,世上竟然还有如此大言不惭之人。
  “赛华佗?”文老爷子微笑着盯着莫残,“老先生看来必定是医术不凡了。”
  “那是自然。”莫残傲慢的答道,既然吹出去了就要装到底。
  “诸位,小儿文少白日前腰部以下突然瘫痪,双腿亦无知觉,现在就请你们随老夫进内室诊病吧。”文老爷子领着众人来到内室,巴山老叟和文若需也跟随在后。
  内室布置豪华,粉红色的丝帐内躺着那位“粉面书生”文公子,雕花木床的两边站着书僮花前和月下,目光敏锐的监视着这帮郎中。
  郎中们一个个的轮流摸脉,莫残是最后一个,随后大家鱼贯走出内室回到了大厅中。
  “诸位,请对小儿的病说说你们的看法。”文老爷子目光望向了大家。
  “令郎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是为气血两亏之像。”一个中年郎中抢先说道。
  “嗯,不错,以老夫之见,令郎心气亏虚日久,无力鼓动血行,气血不仅难以达于四末,亦无法充盈脉道,致使寸口脉动短小且弱,气滞血瘀,痰凝食积,需要大补元气慢慢调理才行。”有位老郎中慢条斯理的分析道。
  其他郎中各抒己见,大都认为是气血两亏之症,需以人参黄芪等大补元气之方调理。
  “赛华佗,”文老爷子目光望向了莫残,“你的看法呢?”
  莫残淡淡一笑:“令郎乃是为暗器所伤。”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视线全都集中在了莫残的身上。
  “何处此言?”文老爷子默默的盯着他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1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