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精校)第2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5/730

  夏浔摇摇头:“不是,在下身受大都督和小郡主数番恩德,对大都督的为人品性也是感佩万分,不想大都督出什么意外,这是我个人的建议。不过,郡主切勿因为这话仅是出自在下之口,就马虎大意,事关大都督生死,还请千万慎重。”
  徐茗儿严肃起来:“我明白了!我会对三哥晓以利害。”
  夏浔起身道:“那就好,对了,谢员外一家,今日困顿于此,进退两难,希望郡主能帮帮他们,他们能因在下一言,倾心照料郡主,实为不易,在下如今不宜出面,只好拜托郡主替在下还上这个人情了。”
  徐茗儿嫣然道:“怎么能说是你欠下的人情呢,谢家于我有恩,我自当知恩图报!”
  夏浔也是一笑:“那么……天色已晚,郡主请歇息吧,在下这就告辞了。”
  夏浔返身走向门口,徐茗儿凝视着他的背影,忽然唤道:“杨旭!”
  “嗯?”夏浔回头,眉尖一挑。
  小郡主轻轻咬了咬嘴唇,轻轻问道:“我们……还会相见么?”
  夏浔默然片刻,绽开笑脸道:“如果我不死,一定会相见的。”
  小郡主道:“那么,你就不要死!反正,死人都能被你说活……”说到后来,她忍不住露出盈盈的笑意,俏脸在灯光下璀璨如春花。
  夏浔长长一揖,正色道:“在下遵命!”
  ※※※※※※※
  帐内,夏浔和苏颖盘膝而坐,中间只有一盏小灯,夏浔把今晚去寻小郡主,误打误撞说降了顾成和张保的事说了一遍,苏颖喜道:“你能说降朝廷两员大将,这是大功一件呀,现在要藉顾成和张保之助,去投燕王么?”
  夏浔摇头道:“不!本来,我是想等到了两军战场,再脱身去投燕王的,不过,大好机会就在眼前,如果我就这么离开,燕王虽会感念我的恩德,也是不会予我以重用的。蠢人怎么可以任事?”
  苏颖奇道:“现在离开有什么不对?你能说服两员大将投靠燕王,这还不够么?”
  “不够!”
  夏浔坚起一指道:“第一,他们今天不杀我,是一时被我所说动,同时也存了为自己留条后路的心思,他们眼下虽有投效之心,其实心志并不坚定,没准儿回去睡上一觉,就会改变了心意。我坦然待在这里,就会对他们形成一种强烈的暗示:我们大局在握,成竹在胸,这样他们才能踏实下来,否则,我今天刚刚信誓旦旦,指斥挥遒,明儿一早就逃之夭夭了,你怎么能确定他们不会心生悔意?”
  苏颖眨眨眼道:“那第二呢?”
  “第二!”
  夏浔又竖起一指:“我跑去向燕王请功,说我说服了朝廷两员大将,顾成和张保也不曾反悔,的确依约来投的话,的确可以大振燕王军心,问题是,顾成只是后军都督,所御只是长兴侯耿炳文麾下一路兵马,而且他手下的将官,也未必都愿意跟着他反,他能带走多少人?就算全都带走了,能改变耿强燕弱的局势吗?为什么不利用他们,在关键时刻发挥更大的作用?”
  “还有第三?”
  “第三!”
  夏浔再竖一根手指,侃侃而谈。帐外,胖子麟远远地蹲在一具帐篷前面,看着这对小夫妻的帐篷上面由灯光映出的三根棒槌般粗细的手指,暗想:“莫非马桥那话儿不行,只能用手指让崔小娘子快活么?”想到猥琐处,不由心猿意马起来。
  “所以,我留下,以安顾成和张保之心。劳烦你跑一趟燕王大营,告知顾成和张保反水的消息,请燕王拟定一个周详的计划,让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发挥大作用。”
  苏颖担心地对夏浔道:“这样,你会不会太危险了?”
  夏浔微笑道:“我选择燕王,本来就是极大的凶险,他越成功,我的凶险才越小,不是么?”
  ※※※※※※※
  “什么!杨旭他还活着?他……竟然说服了顾成和张保来投本王?”
  燕王朱棣又惊又喜地对苏颖道。
  燕王身后几名侍卫正在搭建中军大帐,身旁处处都是走动的兵马,人喊马嘶,喧嚣非常,然而看着虽乱,其实各军调动自有章法,所谓的乱也只是大军刚刚赶到驻地,有的搭营建帐、有的开挖战壕、有的设游哨布站岗,所以显得有些混乱,其实具体到每一支人马都是秩序井然,行列整齐,苏颖看在眼里,不禁暗暗点头。
  眼下的双屿岛虽然将传统丢得七七八八,几近于完全的海盗了,但是当年她父亲做首领时,仍然是以军伍规矩带领部下,在苏颖的印象中,她父亲的军队军纪最严明的时候,也远不及燕王手下这些兵将,一举一动,都有一种森严气象。
  燕王此刻刚刚赶到桑娄,他已决意与耿炳文硬碰硬地打上一仗,因此调动军队直扑涿州,涿州知府魏春兵早在朱棣竖起靖难大旗的时候,就调动民壮又是加固城墙又是拓深护城河,折腾的好不热闹,还在阖城士绅面前信誓旦旦地表示一旦燕王南侵,定要与城偕亡。
  结果朱棣真的来了,他的大军还没到,只是几个探马在城下溜达了几圈,这位知府老爷便命人胡乱放了几箭,然后揣起大印逃之夭夭了。
  朱棣并未在涿州停留,他在涿州尽取了府库储放的钱粮之后,便马不停蹄赶到桑娄,兵锋直指雄县,谁料这营寨还未扎下来,苏颖便找了来,向他报告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朱棣向苏颖问明经过后,叫人带她下去歇息,然后马上召集张玉、朱能等心腹将领,在刚刚搭好的中军大帐中议事。
  朱能是个老成持重的将领,不比张玉这样的少壮派一般听了消息便喜形于色,他思索片刻,提醒道:“殿下,消息可靠么?会不会是朝廷的一计?”
  朱棣摇头道:“不会,煦儿是见过这位苏姑娘的,认得她的模样。”
  朱能微微一蹙眉,说道:“卑职听说过世子他们脱身的经过,这位苏姑娘当时独自留下,去找杨旭了,那么……有没有可能他们俱都落在朝廷之手……”
  他还没有说完,朱高煦便哑然失笑:“朱叔叔也太小心了些,杨旭救我兄弟三人离开,这是何等大罪,如果他真的被朝廷擒获,皇上早就砍了他的头,还会等到今日容他戴罪立功么?朝廷自以为稳占上风,摆出这么一副阵仗,岂会多此一举?”
  朱棣赞许地看了眼儿子,说道:“不错!煦儿所言有理,如果皇上这般算无遗策,俺朱棣今日就不会站在这儿了,苏姑娘所言当非虚假,毋庸置疑。”
  朱能点点头道:“如此说来,当无疑问了。两军未战,先有敌军来降,这是殿下之福,我们吃掉雄县杨松部的把握更大了一些,这一战势必得做些改动了。”
  “何止如此!”
  朱棣脸上微笑,眸中却是杀气隐现:“若是俺朱棣不能善加利用这个机会,那可枉费了杨旭的一番苦心了!”
  他握紧拳头,在地图上真定城的位置狠狠一捶,沉声道:“这一遭,我不但要吃掉杨松的九千兵马,还要让耿老将军收回他的拳头,再不敢妄进一步!”
  第288章
各施机谋
  “我真是不明白,为什么一束绚丽的鲜花、满屋浪漫的烛光、几句甜言蜜语,你就肯跟我上床,但是一到谈婚论嫁的时候,你就非要有房有车呢?”
  这是夏浔和他的班花女友秦若酒一番恩爱缠绵,趁她意乱情迷的时候提出毕业后就结婚却遭到拒绝后提出的问题。当时秦若酒正在穿衣服,姣好迷人、光滑如缎的身子很利落地套进了那套单拐肩章的警服,然后是一条宽宽的皮带,在那水蛇般曲线、水蛇般妖娆、水蛇般勾魂蚀骨的腰肢上系紧。
  她妩媚地整理着头发,向很郁闷地趴在床上的夏浔回眸一笑,反问道:“什么叫我们女人啊,你们男人还不是一样,只要长得还过得去的女人向你们男人勾勾小指,嘁,你们有几个男人会犹豫要不要跟她上床啊?
  可是一到谈婚论嫁,你们还肯这么凑和的吗?有钱的怕人家只图你的钱,没钱的怕人家比你还穷,要拖累你的生活,长得太丑呢怕她拿不出手叫你的朋友笑话,长得太美呢又怕养不起她,还要担心她脾气不好婚后会经常和你吵架,怕她不孝敬老人总和你父母对着干……”
  她对着夏浔的脸,很诱惑地扭动了一下警裤里面那圆润丰满的臀部,吃吃地笑道:“还要在意她以前有没有过别的男人啊,能不能生小孩呀,等等等等,我觉得……我们女人在意的,其实比你们男人要少多了,只要经济还过得去、人长得还算入眼、又对我们女人好,那就足够了。”
  夏浔只能无语,然后跳起来,咬牙切齿地把她再度扒光,按倒在床上,用行动发泄自己的不满,他无话可说,那时的他,连一枚像样的戒指都买不起,他能叫若酒姑娘满意的,只有他强壮的身体、还有那不花钱的甜言蜜语。
  上床可以,结婚是一辈子的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怎么可以不讲利益?一纸婚约定终身,当然要讲求能争取到的最大利益。男女之情如是,商人政客如是,军人同样如是。
  所以夏浔接到燕王回信之后,就看到了燕王那极其贪婪、胃口极大的计划,朱棣是个善于捕捉机会、利用机会,把利益最大化的人。
  夏浔冒险留在这儿,是为了他的利益最大化,他本来就喜欢冒险,而他这个喜欢冒险的打工者,恰好碰到了朱棣这位同样喜欢冒险的大老板,两个人简直是一拍即合。夏浔为朱棣制造了一个机会,颇有魅力的朱棣马上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并且投入了全部资本,力图于一役当中创造最大的利益,两个人可谓是珠联璧合。
  杨松是一员南将,祖籍闽南,他从未和朱棣打过交道,作为先锋,他驻扎于雄县,是唯一一支突出于耿炳文严密防线之外的队伍,他知道这有以他为诱饵之嫌,但他并不在乎,他巴不得朱棣早早挥军来战,富贵险中求,如果他能一战大败朱棣,必将立即扬名于天下,成为当世名将,前途将一片光明。
  朱棣取得的一系列胜利,他也并不以为然,他同许多南军将领一样,认为那是朱棣多年来一直统领边军的原因,并不是朱棣如何善战,如今朝廷大军一到,其势如泰山压卵,燕王的区区三万兵马恐怕早就如惊弓之鸟了,只须一战,就能让他土崩瓦解。
  杨松对雄县很是精心地做了一番布置,把这座小城很快变成了一座处处凶险的杀人堡垒,他能被耿炳文派为先锋,自然也有他的过人之处,他的过人之处正是耿炳文所擅长的:守!
  杨松的探马远出数十里,一直在打探燕王的消息,结果燕王驻军于桑娄三天,他陆陆续续得到一些回报:每天都有燕王的人偷偷溜出军营,逃之夭夭。
  杨松的探马抓了几个舌头一问,得知燕王麾下人心惶惶,早就开始有人做逃兵了,燕王甚至为此宰掉了一个逃跑的百户及其麾下百余名兵卒,还是无济于事,杨松不禁开怀大笑。他更期待与燕王朱棣的一战了,他甚至幻想自己亲自带着士气如虹的九千精兵,径直杀入燕军的中军大帐,手起刀落,一刀砍下燕王的头颅。
  皇上说过,莫要让皇上来担负杀叔的罪名。杨松很愿意代劳,为君父分忧。可惜耿炳文给他的命令是守在雄县,引朱棣来攻,而不可主动进攻,杨松只好继续守在那儿,并且把他得到的消息飞报长兴侯,希望耿大将军能改变心意,让他挥师进攻,一战诛燕逆。
  ※※※※※※※
  八月十五,中秋夜。
  朱棣于中秋之夜奇袭雄州。
  他的探马也在行动,朱棣得到消息,他一系列的小动作终于麻痹了杨松这员南将,今天是八月十五,杨松要往知县衙门赴宴,饮酒赏月,于是,燕王选择了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奇袭雄县。
  雄县知县衙门里,杨松正与几名文武谈笑风生,陪坐的有雄县县令许下以及主簿、县丞等几名官僚,此外还有一位知府大人魏春兵,据说魏知府在涿州率领军民与燕军苦战了一日一夜,到最后箭矢已尽,擂石告磬,这才不得不怀揣大印逃奔雄县。
  二十多名燕王府死卫以飞抓悄悄攀上矮城,在顺利解决了七名巡城官兵之后终于被守军发现,警梆敲响,立时警讯便传遍全城,喊杀声震天欲聋。魏知府如惊弓之鸟,吃惊地跳起来,颤声道:“不好了,燕军攻城!”
  杨松大笑起身,本来些许的醉意一扫而空,他扶案瞟了魏知府一眼,不屑地道:“知府大人何必惊慌,杨某精心部署,就为引燕王入彀,他若不来,本将军才要大失所望呢。今天他来了,本将军就叫他有来无回!”
  杨松刷地一下扯去外袍,内罩竟然一身戎甲,杨松杀气腾腾地喝道:“来人,随我登城!今日一战,定叫燕逆毙命于此!”
  杨松在雄县的部署上是颇下了一番工夫的,燕王的大军面对这座并不算很高的小城,一时竟取之不下。箭矢流星、滚木如鱼,摸进城去的二十多个燕王府死士在牺牲大半之后,好不容易才杀到城门下,将城门强行打开。
  吊桥刚一放下,全身甲胄的燕王朱棣便手握长刀,一马当先扑向城门,紧随其后的是数十名燕王府护卫。燕王朱棣作战一向如此,以前统御边军十余万,迎战北元来犯之敌时,这位殿下就从来不肯安安分分地待在中军,而是喜欢亲冒矢石冲锋陷阵,一开始那些对他并不熟悉的边军部下对他这种作风还真是吓了一跳,到后来屡劝不止,大家也就习惯了。
  带兵的王爷多了,能如燕王这般得军心拥戴的却并不多,这与燕王的身先士卒有着很大的关系,那绝不是作戏,一位亲王能做到这种地步,马上就拉近了他和士卒们的距离,再加上他在北疆战无不胜,亲近与钦佩便化作了军心与忠心。
  匆匆赶到城头的杨松眼见燕王的人冒死打开了城门,不禁暗暗冷笑,容得燕王冲过吊桥,立即大喝道:“断桥!”
  “嚓嚓”两声,他的亲兵扑上去,砍断了两根绳索,牢牢固定在地上的轱辘咔啦啦一阵响,两条铁索失去固定点,在城墙上擦着一溜火星便往城下滑去,那吊桥也不知做了什么机关,两道铁索一断,吊桥突然自中间裂开,刚刚冲到桥中央的几名燕军连人带马跌下桥去,溅得水花直冒。
  “断其退路!”
  杨松又是一声令下,几枚火箭便向城门处射去,蓬地一声,烈火燃起,原来那地面凿了坑,里边早就注满了火油,火墙封住了城门,阻止燕王逃回,同时,城门洞内瓮城处一声梆子响,闪出无数士兵,对着燕王的百余人马攒射不已。
  朱棣圈马回转,手中一柄刀运转如轮,拼命拨打着疾射而来的箭矢,左右护卫取出马盾,不畏死地扑上前来,护在燕王左右。杨松眼见燕王入彀,不禁得意大笑,他早已打听到燕王喜欢身先士卒的作风,这一番精密部署,甚至主动放弃一座城门,就是为了燕王,只要燕王一死,后边就算还有十万大军又能如何?
  朱高煦在断桥那边见了不禁大惊失色,马上命人与城头官军对射,燕王遇险,燕兵都急了,边军可穿重甲的特制箭矢,再佐以他们极其高超的骑射功夫,骤雨般的箭矢纷纷而下,一时压得城头兵将抬不起头来,杨松被两具大盾护在下边,只听头顶“砰砰砰”箭矢入木声如同冰雹般砸下来,也不禁被燕军的射术吓了一跳。
  朱高煦趁此机会唤人抬来几具壕桥,搭在断桥之上,一马当先扑了过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5/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