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精校)第3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8/730

  只要在大老板的可控范围之内,按照官场的游戏规则来,你怎么玩都没关系。
  夏浔现在要做的,就是抓梅殷的把柄,如果此人滴水不漏、无懈可击,那就帮他制造把柄,至于反击……那是以后的事了,如果可能,他还是要尽量避免自己出手。他这么阳光、健康、与人无害的形象,怎么可以变成陈瑛、纪纲那种人人侧目的酷吏?
  借刀杀人,才是上上之选!
  ※※※※※※※
  梅殷自从那日周文泽登门拜访之后,就深居简出,闭不见客了。
  他并不是一个庸人,朱元璋十六个女婿,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官宦子弟,他能在这么多人中雀跃而出,受到朱元璋的欣赏和宠爱,又岂能是个毫无心机的笨蛋。
  也许,他临危受命,却缺少力挽狂澜的勇气和决心,所以干出那种驼鸟姿态,惹人发笑,可是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机会遇到需要以生死为赌注的抉择时刻?以驸马的身份担任山东学政,他要干出点政绩来当然不难;以受到皇帝最宠信的驸马的身份,他要做什么事当然可圈可点,所以,一直以来,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很完美的。
  除了守淮安那一次。
  那一次,他不敢赌命,所以不敢拼;他惜名,所以不想降;于是,他空拥四十万大军,掩耳盗铃地守在淮安,成为人们耻笑的对象。
  这一次,不是生死抉择,可他也不是最受皇帝器重宠爱的宁国驸马了,所以面对杨旭发起的试探性进攻,他束手无策。周文泽已经求到他头上,可他完全想不出该用什么手段去解决。如果是以前,他只需要说句话,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可现在,他的话能左右得了杨旭么?在杨旭的宴席上,他宁国驸马,也不过就是个陪客而已。
  梅殷愁眉不展,正在发呆,驸马府管事梅二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
  梅殷精神一振,急忙问道:“有回信了?”
  “是,老爷,这是老奴刚刚收到的条子!”
  梅殷从梅二手里一把抢过纸条,急急展开看了两遍,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
  梅二躬身候着,他从小就是梅氏家奴,当初梅殷尚宁国公主,做了驸马,他就被汝南侯梅思祖拨来侍候梅殷,后来梅思祖因受胡惟庸案株连,满门抄斩,他的家人也都被梅殷接过来安置了,从此对梅殷就更加忠心耿耿。他不知道驸马在做甚么事,也不想问,他只要尽到一个忠仆本分就成了。
  梅殷沉思片刻,忽地说道:“估摸着,三天后,皇后娘娘就到京城了。”
  梅二没有答话,只是欠身听着。
  梅殷又道:“去聚贤楼订桌酒席,再给皇二子高煦小王爷送份请柬,明日末时,我要请小王爷赴宴,饮酒。”
  “是!”梅二应了一声,退出了房门。
  陈瑛回京了,带了考城县令诗晓寒、拘了归德知府孙广和,还有各种人证、物证,连人带东西拉了满满三大车。以陈瑛都察御使的权力,六品以下官员可以立即拿问,这就是戏台上常说的八府巡按了。但五品以上官员却需皇帝定夺。
  陈瑛查阅了手下一百多个御使的全部履历资料,找到了一个巡漕御使,老家正是考城,于是他明修栈道,派了一个寻访使吸引孙知府的注意,捎带着把他不甚放心的河南道御使也给拖住,自己则迅速与这名正在漕河执行公务的年轻御使取得联系,封官许愿一番,带着他回了考城,去见他爹当地士绅王老夫子。
  陈瑛从王老夫子那儿,已经了解了足够多的资料,不过这些毕竟只是民情,要想铁案如山,就得考城知县倒弋,获得官方提供的第一手资料,于是就有了王老夫子当街拦驾,把诗县令诳进家门的情形。等陈瑛掌握了确实的证据,他就不担心孙知府会反咬一口了,当下毫不客气地把他拘拿进京听参了。
  一到京师,陈瑛即刻召见吴有道、黄真,集合他们掌握的罪证,连夜写好弹劾奏章,第二天一早,熬得两眼通红的陈瑛就意气飞扬地上殿去了,俨然一个反腐斗士。
  都察院办案子与锦衣卫可不同,锦衣卫只要有驾贴,就算莫须有也可以拿人,拿了人没有证据他们也能拷问出证据,一只小白兔他们能逼得你自己承认是大笨熊。而陈瑛毕竟还得讲究真凭实据,朝堂上,陈瑛把人证、物证一一呈上。
  永乐皇帝闻言大怒,他登基三大诏,特意提到廉政爱民,还有人敢顶风作案,这且不说,通政司竟敢为虎作伥,闭塞圣听,这还得了?
  皇帝高高在上,耳目就是百官,官员们若是欺上瞒下,皇帝岂不成了傀儡?他当即下旨锁拿周文泽、张安泰、孙广和,关进刑部大牢,命令都察院会同刑部、大理寺共同审理此案。又罢考城县令诗晓寒官职,留任听用,戴罪立功,立即赶回考城,开归德府仓赈济灾民,减免税赋,招回流民,妥善安置。
  一时间京畿震动,官员们都惶惶不安起来。这件事可大可小,问题是陈瑛是那种生怕事不大的人,而且朱元璋最恨贪污,朱棣颇有乃父之风,天知道这事会不会演变成一场浩浩荡荡的整风运动。当初那空印案,最初也不过是洪武皇帝考校钱谷书册时,意外发现有外省计吏持空白帐册到户部来呈报收支随时填用,随后便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整顿,百余名官员被杀,数百名官员贬官流放啊。
  (注:吴晗的《朱元璋传》,引《明史》,说空印案杀了七八万人。如果属实,那大明官场当时有关的、无关的所有部门官员和胥吏就都杀光了。综合方孝孺所作的《先府君行状》及《叶郑传》等资料分析,株连官员应为数百人,其中杀百余人。)
  陈瑛风风火火地行动起来,但凡有点屁股不干净的官员,都恨不得张安泰和周泽文那两个祸害早死早托生,问题是,他们已经被关进了刑部大牢,除非老天爷开眼,一个雷劈进刑部大狱,否则,他们又怎么死得了呢?
  第455章
拈花为剑
  刑部大牢,官监。
  官监里空空荡荡的,朱棣登基后,这里曾满满当当的,全是犯官及其家眷,如今该杀的杀、该放的放、该流配的流配,家眷们的命运也大体相同,要么重新成为官太太、官小姐、公子少爷,要么沦为官奴习匠,杂差佣仆,或者教坊司里唱小曲儿的。
  当然,还有些分配到功臣家为奴的,因为功臣府邸还没建好,仍然滞留在监狱里,比如分给夏浔家里的两百多人,不过他们已经由官监挪到普通监去了。
  唯一不同的,只是牢墙上的涂鸦又多了些,无聊的犯人可以看看解闷。那些诗词和绘画虽然杂乱不堪,却是从洪武初年到现在,不同时间段不同犯人的杰作,其中有些人早已作古,有些人现在还高官得做,有些人已告老还乡含贻弄孙……
  可是当他们关在这里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自己明天的命运,所以那些诗作哪怕是一首打油诗,也包含着他们回首一生的感悟和生死关头的体会,每一首诗,都是一个人一生的写照,而这些人的人生,莫不精彩纷呈,足以让你花上许多时间去逐一品味、感觉。
  吏部考功司郎中周泽文、通政司右通政张安泰、归德知府孙广和,就在那儿端详着墙壁上凌乱的诗词歌赋在消磨时光,因为他们没有别的事可做,他们不是政治犯,而是贪污犯,为了防止他们串供,影响案情的侦破,三个人的牢房隔得足够远,远到他们看不见彼此,根本无法交谈。
  可是不久之后,张安泰牢房前多了一个人,狱卒的打扮,可那神情气质,却不像个狱卒,他和张安泰隔着栅栏,你一言我一语,悄悄地说着甚么。
  张安泰脸色煞白,双手紧紧抓着栅栏,掌背上的青筋都绷了起来,也不知他用了多大的力气。
  站在对面的人,面孔掩在昏暗的光线下,声音幽幽,好像催眠的歌曲一般:“张大人,你想清楚,何去何从,全在你一念之间!”
  张安泰嘶哑着嗓子道:“难道……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么?”
  “没有!驸马现在也只能自保。你知道,我们对付的不只是一个陈瑛,他背后还站着杨旭,站着辅国公。”
  “可是……”
  “张大人你也做了一辈子官,怎么还不明白?要么,你甘于平庸,不要选择。既然你选择了依附,得到了荣华富贵,就必然得承担可能的后果。成王败寇,事已至此,何必再说一些无益的话?”
  张安泰慢慢垂下头,不语。
  牢房外面的人似乎洞悉了他的心思,冷冷一笑,道:“张大人,不要心存侥幸,太祖遗制,贪墨六十贯,剥皮揎草;你得了多少好处?你岂止是贪墨,那份奏章一压就是两个月,这是任何一个皇帝也不能容忍的,放任你这等作为,皇上岂不都成了聋子瞎子,任由臣子摆弄的傀儡?”
  张安泰嘶声道:“我为驸马出生入死,叫我向东不敢向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驸马就不能伸手搭救于我么?”
  牢房外面的人沉声道:“你们这次出的事,可与驸马没有丝毫关系!张大人,这是你自己贪得无厌,自招灾祸!”
  张安泰哑然,他很想辩解,如果不是因为听从驸马的吩咐,对付辅国公杨旭,他这件事也不会被人揭发,可他已万念俱灰,连辩解的力气都没有了。
  牢房外面的人道:“张大人,人生匆匆,不过百年,早死晚死,终须一死。如果你肯痛痛快快地去死,你的家人可以保全,而且会受到驸马的照料,驸马会保证他们衣食无忧,过上十年八年,这件事已经被人遗忘了,还会想办法安排你的子嗣作官。
  你不肯死,最后还是一死,而且将死得苦不堪言,可是你拖驸马爷下水,哼哼!驸马可未必死得了,不管怎么说,他毕竟是当今皇帝的姐夫,可是到那时候,谁还管你的家人?张大人,你这条性命,已经不保了,就不考虑考虑身后之事么?”
  张安泰面孔扭曲,颊肉不时抽搐一下,过了许久,他才慢慢抬起眼睛,一双发红的眸子死死地盯着外面那个人,哑声道:“我……可以死!驸马他……”
  外边那人欣然道:“你放心!驸马不但会保证照料你的家小,而且……时机合适的时候,还会搞死杨旭,为你复仇!”
  张安泰惨然笑道:“好请驸马爷,记得他的承诺!”
  “你放心,人无信不立!你为驸马而死,驸马岂能不予你的家人妥善照料?就算不在乎九泉之下的你是否瞑目,驸马爷也不能让活着人的寒心不是?”
  张安泰点点头,缓缓回到囚床前坐下,呆呆望着墙壁发呆。
  站在栅栏外的人还没走,过了半晌,张安泰冷冷地道:“你一定要亲眼看着我自尽,才肯放心么?”
  外边那人干笑一声,向他抱了抱拳,转身离去。脚步很轻,靴底轻轻擦着地面,发出沙沙的声音,就像一条蛇游过,他的下一个游说的目标,是吏部考功司郎中周泽文。
  ※※※※※※※
  陈瑛又熬了一个通宵,这一点连他手下那些人也都佩服得很,都御使大人那瘦削的身子,仿佛就是铁打的,一旦手头有了案子,他就能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地工作,一早上依旧精神奕奕,这一点,很多人可办不到。
  只是陈瑛这么能干,他手下的人就跟着遭了罪,也得陪着忙忙碌碌,彻夜不眠。
  一大清早,陈瑛喝了杯酽茶,吃了两块点心,正打算去刑部提审犯人,一个穿着刑部公服的差人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见了他便打躬施礼道:“都御使老爷,小人奉刑部正堂雒大人之命有请老爷,马上去一趟刑堂。”
  陈瑛笑道:“哈哈,雒尚书比本官还要性急……”
  那差人苦笑道:“都御使老爷,雒老爷不急不成啊。昨儿晚上,张安泰、周泽文在狱中双双自尽了!”
  “你说甚么?”
  陈瑛的脸腾地一下红了,恶狠狠站起身来,盯着那差人,好像一匹饿狼,把那差人吓得倒退两步。
  陈瑛定一定神,立即挥手道:“备轿、备轿,立即去刑部!”
  刑部大堂,地上趴了一排狱卒,已被鞭笞的遍体鳞伤,刑部尚书雒佥怒不可遏地喝问着:“两个人怎么会同时自尽?本官叫你们好生照料,为何无人巡视,直到天亮才发觉有异!有没有人擅入牢房,有没有人接触他们,招!给我招!”
  大堂外,陈瑛和匆匆赶到的大理寺卿江林杰撞个对面,两人互相拱了拱手,显然,江林杰也知道周泽文、张安泰自尽的事了,神色十分凝重,两人没有多说,立即并肩走进大堂。
  “陈大人、江大人!”
  一见二人进来,雒尚书便急忙离开公案迎上前来:“昨夜,周泽文、张安泰自尽了。”
  “自尽?”
  陈瑛的目光从那些遍体鳞伤的狱卒身上冷冷瞟过,雒尚书道:“是,从目前勘察的情况来看,当是自尽无疑。牢房的钥匙,由两个狱吏共同持有,一个守在牢中,一个在牢外,没有他们共同开启,没人进得去,周泽文两人是用衣带在牢中自尽的……”
  雒尚书将两人让到堂中,着人看座,又道:“本官正在拷问,狱卒们到了后半夜,都偷懒歇息去了,故而不曾发现。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归德知府孙广和还活着……”
  陈瑛表情僵硬地叹了口气,失望地道:“一条小鱼,活着又有甚么用……”
  消息迅速传开了,很多官员听到周泽文、张安泰自尽的消息,第一个反应就是松了口气。他们未必参与了这两个人针对辅国公杨旭的什么阴谋,甚至可能对此一无所知,但是他们与周泽文、张安泰却曾有过其他方方面面的合作,或者互相帮忙的事情,那些未必就是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光彩事。
  这两个人自尽了,也就斩断了一切后患,忐忑不安的心情放松下来,他们的感激便油然而生。眼下风声正紧,他们是不便祭奠或者到这两个人家中慰问的,不过可以预料的是,等风声平息下来,这两位官员的家人只要找到他们头上,他们一定会尽最大可能予以帮助的,投桃报李,并不是正人君子的专利,基本的道义,他们还是要讲的。
  “周泽文、张安泰自尽了?”
  夏浔闻讯后淡淡一笑,不以为然地道:“他们的利用价值已经消失了,死不死与我无关,头痛的是陈瑛才对。现在我们要做的,只是盯着梅殷,梅殷在干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8/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