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天子(校对)第1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9/711

  达娃重重地一顿拐杖,道:“你不在乎,我在乎!”
  夏莹莹顿足道:“老祖宗,想当初你为了曾祖父,从雪山高原上……”
  达娃把手搭在夏莹莹的削肩上,柔声道:“莹莹啊,你是我的后代,是我的骨肉啊,我不疼你谁疼你?你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和我都是一样的想法,老奶奶宁可你现在恨我,也不想你将来后悔!”
  夏莹莹道:“我自己做事自己负责!我不后悔!再说,小天哥说过,他一定会想办法破除这个规矩!”
  达娃加重语气道:“那就等他解除了这个规矩再说!”
  夏莹莹道:“老祖宗!”
  达娃转身向洞口走去,缓缓说道:“别使小性儿,回去收拾一下,准备给老奶奶过大寿,要挑份老奶奶喜欢的寿礼明白么?”
  夏莹莹气道:“老祖宗!”
  达娃道:“可不许跟老奶奶耍花样,你说不答应你们在一起,你就永远待在这里谁也不见,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偷偷溜去南湖北湖玩?还有啊,你那绝食的小把戏……你可别吃得太胖了,到时想嫁都嫁不出去了……”
  达娃老奶奶一边说,一边摇头叹气。夏莹莹站在那儿,脸蛋儿胀成了一块大红布……
  ※※※
  “绝食?”
  徐伯夷跟着花晴风往回走,一边走一边同仇敌忾地骂着叶小天,还没走到县衙门口,他就被迎面赶来的罗大亨给拦住了。罗大胖子搓着一双胖手,兴高采烈地向他表功:“是啊!祭台已经搭好了,徐大人你快去绝食吧,乡亲们都已迫不及待了!”
  徐伯夷一听,脸当时就黑了。
  李伯皓一看这小子说话太不着调儿,赶紧把他拉开,上前说道:“徐县丞,祈雨台已经搭好,葫县大旱,百姓们久盼甘霖,如今听说徐县丞您要高台祭天,绝食祈雨,都深为感动啊,他们如今都到县衙门前为你助威去了。”
  高涯叫人抬着也凑过来道:“徐县丞,众望所归,您快请吧。”
  高李两寨的人并不知道高台祈雨是叶小天的主意,但是尽管他们误以为这是徐伯夷的承诺,却也知道徐伯夷不会关心小民的死活,他提出这个主意只是为了能尽快释放。
  高李两寨的人对徐伯夷都深为不满,认为他在偏袒对方,释放他本就是不想过度刺激官府,并非心甘情愿,如今有了这个借口,还能不好好整治他一番吗?
  徐伯夷脸色极其难看地转向花晴风:“县尊大人……”
  花晴风一把握住了他的手,殷殷然道:“衙内公务,自有本县与一众同僚代劳,伯夷勿虑,你放心去吧。”
  徐伯夷是希望他为自己说句话,只要花晴风说一句:“徐县丞公务繁忙,不宜绝食祈雨,不如本县延请几位大德高僧、有道方士前来作法。”他就好顺势下台了。
  谁知花晴风却是每逢大事必缩头,根本就没想过如何替他解围,本着死道友莫死贫道的江湖规则,花晴风摞下一句场面话,便溜之大吉。
  “县尊大人……”
  徐伯夷望着花晴风匆匆离去的背影欲哭无泪。万般无奈之下,徐伯夷被罗大亨、李伯皓、高涯等人簇拥着来到了县衙门前。花晴风正在衙前瞻仰那座祭台,一见徐伯夷到了,赶紧佯装没看见他,举步进了县衙。
  徐伯夷恨恨地瞪了花晴风的背影一眼,往那高台处一看,就见县衙对面倚墙搭起一座高台,全是以粗大木料搭成,台子四周还有挡板,挡板上写着许多大字:
  “南来北往贩东西,最好还是罗李高!”
  “诚信、快捷、安全,真诚期待与您的合作!”
  “承揽一切整车零担业务,罗李高车马行,您最信赖的朋友!”
  “全程呵护、放心托付!”
  “罗李高车马行,您无悔的选择!”
  台上还插着各色彩旗,台前还有一支锣鼓唢呐队在吹吹打打,许多百姓围在四周兴高采烈,一见这般情形,徐伯夷鼻子都快气歪了。
  徐伯夷迷迷糊糊地就被拉上了台,等他在台上坐下,这才发现头顶还给他搭了一个遮阳棚,面前还有一瓮清水,想得挺周到。徐伯夷一扭头,又发现身后居然还单独僻出了一个小空间,帘子没拉上,里边赫然摆了个马桶。
  徐伯夷一看,心中暗道:“连方便都不让我下台,这是想把我活活饿死在台上吗!”
  ※※※
  花晴风漫步走向后宅,渐渐生起一些悔意:“我和叶小天做对,究竟是对还是不对呢?这个人实在是太难缠了,徐伯夷只是对他稍露敌意,就被他坑得死去活来,如果我当初选择与他合作……”
  “不成!此人诡计多端,行事不循常法,如果我不及早对付他,总有一天他会变成第二个孟县丞,把我变成他手中的一个傀儡。他一个小小典史,我花晴风两榜进士、七品正印,还对付不了他这样一个未入流的小官?”
  花晴风心中天人交战,时而服软求和的想法占了上风,时而继续作对的意念占了上风,待他走到第三进院落花厅前的小花园时,正好看见苏雅在花丛前站着,似乎在赏花。
  花晴风不觉放慢了脚步,微笑着走上前道:“夫人,在赏花啊。”
  苏雅一见是花晴风,神色立即冷淡下来,淡淡地道:“老爷回来了。”
  两夫妻近来一直在冷战。花晴风屡次三番主动搭讪寻求和解,但苏雅却使起了小性儿,两人之间的关系虽比前两天缓和了些,却还没有恢复到以前的那种亲密。
  花晴风陪笑道:“是啊,今日前衙不忙,枯坐无聊,就回来了。哦,对了!我已把循天调回快班做捕头了,他跟你说过这件事么?”
  苏雅淡淡地道:“衙门里的事是老爷的公事,妾身一个妇道人家,只要打理好后宅就可以了,老爷何必与妾身说呢。循天该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妾身可不敢要老爷徇私枉法。”
  “夫人,这话怎么说的……”
  “老爷,妾身要去沐浴了,请让让!”
  “夫人,花开正艳,不如你我一同欣赏一下。”
  “老爷喜欢,就独自欣赏吧,妾身也觉得……这花开得异常别致呢!”
  苏雅冷着脸儿从花晴风面前走过,花晴风暗自懊恼:“我在衙中受那叶小天的腌臜气,回了后宅也是夫纲不振,真是岂有此理!咦?”花晴风无意间一抬头,终于明白了夫人方才究竟在看什么。
  他看见了一座山,那座矮山本没有什么风景,它就摆在城里,大家早已司空见惯,是以连游人也没有,平时看见除了那座孤零零的破土地庙再也没有什么,可今天,那山上却是满坑满谷的都是人!
  挖掘的挖掘、平整的平整、拖运大木的,撬压石头的,拆土地庙的……
  花晴风先是有些愕然,随即才明白这就是叶小天雇来的那八千民工。方才在城头听叶小天大谈规划时,花晴风不耐烦的很,并未仔细听,而且站在城头看着,因为角度不同,他也没想太多。
  此时站在这里,看着这么多人在山上平整土地,挖掘地基,花晴风突然回过味儿来:“这座宅院一旦建成,那么拉风那么显眼地杵在那儿,堂而皇之地压在我的住宅上面,这可是天天、时时打我的脸啊!徐伯夷被拉到衙前示众打脸去了,本县躲到后宅,你还不肯放过么?”
第44章
清泉石上流
  烈日炎炎,徐伯夷坐在高台上,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被剥了皮挂起来示众的野狗,心中倍感屈辱。
  这条大街连着十字大街,正是葫县最繁华的所在,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每个经过高台的人都会对台上的他指指点点,时不时还会点评一下“罗李高”车马行那另类的广告语。
  高台四周就像安了栅栏,他坐在笼子里,虽然这笼子是无形的,他却无法走出去。烈日当空,头上虽有遮阳棚却也不甚好受,面前那坛清水他已经喝了两碗,结果解了渴,饥火也升起来。
  徐伯夷走到旁边的马桶间,拉上帘子方便了一下,重新回到前边,往蒲团上狠狠地一坐,咬牙切齿地发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笔帐,我早晚跟你连本带息算清楚!”
  县衙后宅里,花晴风研好了墨,铺开一张宣纸,把窗子一推,想照着后窗外的池中风景画一幅“风荷图”。他一开窗子,恰看见山坡上两排光着脊梁的大汉,用粗木担着一块四四方方的巨石,正在嘿哟嘿哟地夯着地。
  花晴风顿时兴致全无,把笔往笔山上一搁,拂袖而去。花晴风怏怏地走到葡萄架下,往藤椅上一倒,在藤椅“咿咿呀呀”的抗议声中,扬声喝道:“侍琴,沏壶‘玉叶长春’来!”
  远远的,小丫环侍琴答应了一声。
  花晴风摇着躺椅,忽然从那葡萄架的缝隙间看见山坡上一群人正像纤夫似的拉扯着一根根绳子,在他们齐声合力的呐喊声中,“轰隆”一声,那座破败的土地庙垮塌了,山上立即传出了一阵欢呼的声浪……
  小丫环侍琴知道老爷今天心情莫名地不好,赶紧沏好一壶茶,端着茶盘赶到葡萄架下,却愕然发现葡萄架下只有一张犹自摇晃不已的藤椅,县太爷已不知去向……
  叶小天实际上并不像花晴风和徐伯夷所想象的那么逍遥自在,更没有得意洋洋。天气依然干旱,高李两寨的争端依旧没有平息,这些都需要他去解决。
  不错,他只是一个典史,一个不入流的小官,这些本不需要他来承担,但这就是他打脸的代价,徐县丞是他的顶头上司,花知县是他顶头上司的上司,凭什么被他扇得脸都肿了却无法反抗,这就是代价。
  花晴风和徐伯夷固然是中了他的算计,可最主要的原因却是他们扛不起这副担子,没勇气扛这副担子,便只能伸长脖子,任由叶小天打脸。
  叶小天如果不能解决这件事,那就是他们伸出尖牙利爪反扑的时候了,那时他们将不是把脸打回来,而是把叶小天啃得渣都不剩。叶小天当然不想出现这样的一幕,可是天不下雨,他能有什么办法?
  山坡上,生苗勇士们干得热火朝天,他们没有工钱可拿,可这是给尊者盖宅子,是在积功德,一想到这一点,他们就感到无比荣耀,唯恐自己出的力气不够大、流的汗水不够多。
  不管设计房屋和庭院的匠师们做出怎样的安排,他们都二话不说,马上全力以赴。仅仅半天功夫,八千生苗就已经把这座山来了个彻底大变样,到底是人多力量大。
  叶小天蹲在已经被夷为平地的土地庙前面,看着面前那条潺潺流过的小溪,这座山上有个泉眼,这条小溪就是泉眼涌出的水,是以尚未干涸。
  叶小天蹙着眉头仔细思索着应付这场旱灾的办法,想出一个个办法,又一次次否决。高李两家的那些梯田,主要还是靠天降雨,这“望天田”自古如此,实难想出别的办法。
  高李两寨旁边那条河的水源平时只是作为雨水灌溉的补充,现在也只能浇灌低矮处的梯田,高处的田地只能任由庄稼枯死,即便是这种情况下,两个山寨还因为争水发生械斗,实因如果没有这条河,他们将颗粒无收。
  水源,叶小天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难题,那么剩下的就只能是希望高李两寨深明大义,在这场严重的旱灾中同舟共济,合理分配水源,避免在天灾之下再增人祸了。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比天要下雨似乎还难一些。这条河的水此时供给一个寨子尚嫌不足,两个寨子平分,每个寨子都是杯水车薪,你凭什么让他们有那么高的觉悟?
  花知县口口声声说什么化外野蛮,即便不是化外野蛮又怎样?叶小天虽然从小在京城里长大,可是争水械斗的事他早就听说过。每逢大旱之年,那些憨厚老实的纯朴农民,就会为了一条河、一眼井,红了眼的跟人拼命,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这个时候让他们牺牲自己成全别人?他们不是圣人!
  左也不行,右也不行,叶小天不禁愁眉紧锁,就在这时,他身后突然一阵喧哗,叶小天扭头望去,就见许多生苗汉子急急向土地庙的方向跑过去,叶小天不由精神一振:“莫非挖到什么宝贝了?”
  一时间叶小天兴致勃勃,倒把旱灾的烦恼暂时抛到了脑后。那些生苗汉子可不知道蹲在溪水旁若有所思的这个年轻人就是他们万分崇敬的尊者,是以也没人给他让路。
  叶小天从这些一身臭汗的汉子中间硬挤过去,还没挤到中间,就听有人哈哈大笑起来:“好甜啊!真是太凉快了!”
  叶小天听了更是心痒难搔,不明白究竟发现了什么,待他拼命挤进人群,这才发现地上有一眼喷泉正向空中喷吐着泉水,那泉水如一根笔直的柱子,随着地底压力的不同,水柱时高时低,几个光着脊梁的大汉有的任那泉水冲洗着自己的身子,有的直接张开嘴巴接着泉水,正开心大笑。
  叶小天一见不由有些泄气,他看到不远处戴着竹笠的华云飞和毛问智也在观看,便向他们挤过去,刚挤到他们身边,那泉水忽然停了,众人不由大感奇怪。众人又等了片刻,还不见那泉水再涌出来,便无趣地纷纷散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9/7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