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古神话之秦墟(校对)第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3

  “听闻你身受重伤,可是把我惊出一身冷汗!”蒙恬人还未到,话音先至。
  他走到杨瑾身前,扶着杨瑾肩膀,担忧地上下打量:“可惜胡人又趁初春时节前来偷袭扰乱,直到今日,我才抽出空儿来看你。”
  “让将军担忧了!是属下的过错!”杨瑾连忙施礼。
  蒙恬一把扶住有伤在身的杨瑾,看一眼陪伴在他身边的楚狸,向她微笑地点一点头,楚狸会意地轻轻放开杨瑾,微微福礼,退下。
  闻讯赶来的顾勇和陶素见过了蒙恬大将军,蒙恬居中坐下,喜滋滋地对杨瑾道:“我此番前来,其实有两件事要办,一是探望一下你的伤势,另外,是有一桩大喜事告诉你。”
  “哦?”杨瑾苦笑道,“属下在这边陲苦地,都成了病秧子了,喜从何来?”
  “这事儿,得从仲春时节,始皇东巡开始说起……”蒙恬神秘一笑,娓娓道来,“始皇此次东巡,途中遇一神秘人阻车拦驾,将一块玉佩交予始皇,并且言道:‘今年祖龙死!’”
  杨瑾吃惊得倒吸一口凉气,道:“什么人如此胆大,竟然冒犯天颜,他不怕被杀头么?”
  蒙恬抚摸着胡须,说道:“此事说也奇怪,始皇帝的确没有杀他。但是听了这样的晦气话,当然也是闷闷不乐。不过后来,始皇帝巡查东海,竟然机缘巧合,见到了蓬莱仙岛的仙人……”
  杨瑾和顾勇、陶素面面相觑,按说始皇统一天下,应该迎来太平盛世,可云中出了妖魔,东海又出了仙人,难不成这妖魔鬼怪都要出世作乱吗?
  蒙恬自然明白他们在怀疑什么,语气肯定地说道:“你们不必怀疑,这是舍弟蒙毅给我的亲手书信中所言,他始终陪在始皇身边,也亲眼所见,此事当无虚假!况且你也与那鬼怪似的魔物交战许久,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蒙恬又继续道:“那仙人指点始皇帝,如今当收天下之兵,铸成十二金人,便可破‘祖龙今年死’之诅咒!”
  杨瑾皱眉,困惑道:“收天下之兵,铸十二金人?这怎么就能破除诅咒了?”
  蒙恬双手一摊,无奈地说道:“神仙中事,我等凡夫俗子怎晓得?反正,中车府令赵高已传天子诏书,要收天下之兵,铸十二金人。丞相李斯也颁布政令,说十二之数对应地支,乃统治大地,彰显始皇武德之意。一年分十二月,循环往复,是为大秦国祚千秋万代。又言道,金人样貌要铸为夷狄相貌,以示大秦包容天下,纵然夷狄,亦为国人。”
  “如今始皇帝正征召天下能工巧匠!”蒙恬认真地看着杨瑾,“你在这里,诸般精巧设计,堪为奇才!我已亲自向始皇帝举荐你为大匠作,赴京主持制造十二金人。”
  “那这里怎么办?”杨瑾非但没有表现出惊喜,反而有些迟疑。
  蒙恬故意将脸色沉下来,喝道:“你小子,真当这儿离了你就不行,看不起我蒙恬吗?那些怪物这次伤亡严重,一时半晌不会再来了,我会尽快调拨戍卒,加强此间防御。”
  “那么,上京的事,陛下准了吗?”杨瑾仍旧似有不舍。
  蒙恬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云中与咸阳相去甚远,况且始皇此时也正在从东海返回,尚未返至咸阳。如果等我奏章到了归途中的始皇手里,再等批准回来,可不知要到什么时候,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你只管启程赴京,既然是我举荐,始皇帝断无不准的道理!”
  蒙氏一族,素来最受天子看重,也只有蒙恬才有资格说这句话。
  “去咸阳吗?”杨瑾自语般地沉吟道。
  杨瑾没想到刚刚落户云中,却又要回到咸阳去。咸阳乃大秦帝都王城,能够定居那里,远比在这塞外苦寒之地舒适,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事。可这里,有和他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有令他魂牵梦绕的心爱的女人,此番一去千山万水,何时还能相见?一时间,杨瑾满心的不舍。
  蒙恬是何等人物,立刻看出杨瑾心事,大笑说道:“哈哈,舍不得徐方士那个美貌的徒儿吗?”
  “呃,将军不要误会……”杨瑾还想找些借口搪塞,可是红透的脸颊早已把他的心思出卖了。
  蒙恬笑吟吟地说道:“既然当初是我推荐你来辅佐徐福,那我如今也好人做到底,代你去向徐福说和,让那姑娘同你一起上京,免得你也无法安心做事。这个面子,徐方士不会不给!”
  顾勇和陶素一听这话,马上老大不愿意地抢着道:“我们不用说和,只要大将军你点点头,让我们也去咸阳吧!”
  蒙恬瞪眼呵斥道:“你们两个,懂得冶炼铸造吗?去咸阳能做什么?”
  顾勇和陶素讪讪对望,耷拉着脑袋不说话。半晌过后,陶素低声挤出一句话:“此去咸阳,山高路远,三哥伤势还未痊愈,我……我们不放心……”
  蒙恬闻听此言,心知他们兄弟情谊难舍,军中又不缺他们两个,于是目光一转,忽又露出笑意:“陶素说得倒也在理,此去京城,路途怕也不太平。这样吧,你二人就护送杨瑾回京,到了京里,杨瑾有差使给你们,就留下。若没事做,速速滚回来!”
  顾勇和陶素大喜,连忙给蒙恬磕头谢恩。
  ……
  “让楚狸伴杨瑾回咸阳?”徐福听蒙恬一说,不由一怔,面沉似水地仔细想了想,忽又微微一笑,“也好!楚狸一个女孩儿家,长久在这里风餐露宿,确也辛苦了些,何况是蒙大将军开口!就依将军之言,让她跟随杨将军返京。”
  顺利得到徐福的允诺,蒙恬也自觉撮合一件好事,高高兴兴地去给杨瑾报喜。徐福目送蒙恬离去的背影,面无表情的脸上露出一副高深莫测的笑容。
第九章
天子脚下
  八百里秦川,泾水秀丽,渭水磅礴,自从秦孝公选址定都于此,咸阳城占据地势之优,睥睨天下,打下今日一统天下之基。
  尽管蒙恬将军打了保票,可毕竟天子还没允准,杨瑾兄弟二人已经落籍于云中,虽说如今杨瑾有军功在身,叔父杨奢定会对自己另眼相待,可杨瑾实在不想带杨旭重返杨奢家中,目前情形未定前更不宜带杨旭和杨蕊奔波。如今杨瑾的宅院已搬入云中大城,安全不成问题,所以杨瑾特意回了趟家,把事情原委告诉杨旭,暂且由杨蕊照顾着。待他到了京里,一切安顿下来,再接他们去咸阳。杨蕊没想到杨瑾刚从长城归来,就要再度启程远赴咸阳,心中苦闷也无处诉说,难免再度伤心落泪。
  楚狸离开边关,没有了徐福的看管,更加活泼起来。她本就是随徐福自咸阳来到边关,此刻再次返回咸阳,自然轻车熟路,一路上的风土民情虽算不上了如指掌,也可谓博闻广识。反倒是顾勇和陶素二人,进入中原后,乡巴佬本色显露无余,无论见到什么,这也新鲜,那也稀罕。
  起初顾勇二人遇到不明之处,还向杨瑾打听,可杨瑾解说起来有板有眼,一丝不苟,远不如楚狸妙语生花,说得活灵活现,二人后来索性不问杨瑾,有事没事就三嫂长三嫂短地围在楚狸身边拍马屁。楚狸也不客气,将顾勇使唤得鞍前马后端茶倒水,陶素则乐得在一边看热闹。
  有时他们若是问到楚狸也不甚了解的事情,她便信口胡诌,得益于她自幼随徐福云游天下,东拼西凑起来的说辞倒也似是而非,搞得杨瑾都难以分辨真假。
  “不信问你们三哥去。”这是楚狸每每遇到如此情况的最后台词,然后媚眼瞟向杨瑾。
  “楚姑娘说得有理有据,想必应是如此吧。”杨瑾哪里会不明白楚狸眼神传递来的小秘密,但他又不善说谎,没法给楚狸帮腔,也只好如此回答,倒也并不露怯,反倒是顾勇因此一来对楚狸敬若神明。
  虽然山高路远,路途坎坷,但一路走来也不觉得辛苦,反而没有军务在身的轻松日子,让人感觉过得异常悠然自得,一行四人如同踏春远游。
  秦川纳尽山峦河流,风光瑰丽,景色妖娆多姿,抵达咸阳之时,已近五月,中原腹地正是气候宜人,山野烂漫,百鸟齐鸣。
  咸阳城内则是另一番雄浑壮丽景色,大小宫阙林立,依山傍水,各具独自风格。远远望去,天宇之下,山林之间,尽是楼台殿阁、飞檐琉璃,气势恢宏,宛若梦幻世界。
  王城脚下的车马行人也比动荡的北方塞外充满活力,大街小巷人头攒动,生机盎然,商贾酒肆林立,或买或卖,高谈阔论,人声鼎沸,繁华热闹至极,令人目不暇接。顾勇和陶素只恨爹妈少给生了几双眼,如不是杨瑾催促,东瞧西望的顾勇和陶素还不知要耽误多少时间,而他们的第一站自然是先拜见蒙毅。
  蒙氏三代名将,豪门府邸,高墙厚瓦,来的不是王公贵族,便是高官厚爵。门官见三个边关小卒模样的年轻人和一位红衣美女前来,张口就要求见蒙毅将军,趾高气扬地暗示他们送上门包,即是请他引领进见的贿赂。杨瑾不明高官门第的路数,以为门官向他们要进见的凭证,立即从包裹中拿出蒙恬亲手书信,递了过去。
  蒙恬久在边关,与家中时有书信往来,门官认得蒙恬的笔迹,一见之下大吃一惊,立刻换上谄媚嘴脸,将四人迎进府门。
  将军府内深邃不知几何,穿过层层院落长廊,才来到蒙毅的会客厅。顾勇、陶素哪里见过这种高门大院,府中花园长廊,鱼池假山,亭台楼阁,各种景观一应俱全,仆人侍女不停歇的身影来来往往,只看得他们瞠目结舌,以为来到人间仙境。
  蒙毅样貌颇似蒙恬,也许是长伴天子身边的缘故,与蒙恬豪迈的尚武精神不同,看起来更加内敛深沉。蒙恬自打结识杨瑾,每次见到蒙毅,甚至往来书信当中,必会多少提及,所以蒙毅对杨瑾的事迹也深有了解。
  这次见到杨瑾本人,蒙毅与杨瑾相谈甚欢,对他也是颇为喜欢,于是设宴款待,决定将杨瑾一行留在府中居住。顾勇闻听能够住在这人间仙境当中,难以置信地用力暗掐大腿,发觉不是梦境,险些欢呼雀跃起来。而门官得知这个消息,只感觉后脖颈阵阵冒凉气,若是刚才不识好歹地强要门包,恐怕如今屁股上吃顿棍杖都是轻的。
  中原地区物产丰富,又正值时节,宴席上的珍馐美味琳琅满目,更有美酒佳酿,别说没见过世面的顾勇、陶素,连楚狸也忍不住多贪了几杯,浓浓的酒意在白嫩的脸颊上染出晚霞般的绯红。杨瑾担心她喝醉失态,当着蒙毅的面却又不便劝阻。
  宴席散去时,楚狸脚步虚浮凌乱,显然已经喝醉了。蒙毅大度地笑着,派了侍女搀扶她下去休息。初到蒙毅府中,楚狸就上演这样一幕,弄得杨瑾尴尬万分,哭笑不得。
  塞外边陲,辛苦拓荒收货的粮食异常宝贵,很少拿来酿酒。杨瑾上次喝酒,还是在为迎接徐福的宴席上,也许是因为有徐福在场,楚狸酒未沾唇,所以他还真不知道,楚狸居然好酒。许是她看到满桌男人推杯换盏,顾勇更是敞开豪饮,也萌生了好奇。看她一开始只用舌头舔舔,咂着舌头的样子,应该并不常喝酒,甚至可能是第一次,谁知一杯酒下肚后,就变得杯不离手,像只嗅到鱼腥的小馋猫儿似的,可爱中透着可掬的憨态。
  杨瑾回到蒙毅为他安排的住处,先沐浴一番,洗去一路而来的风尘,刚想躺到榻上松松一路几乎被车马颠散的骨头,屋外忽然传来叠指叩窗的声音,还没等杨瑾答话,房门已经开启,楚狸走了进来。
  “楚狸?”杨瑾诧异地叫道。
  散发着水汽的长发披散在楚狸肩头,显然她是刚刚沐浴已毕,看得杨瑾心中有些发慌。楚狸粉肩半裸,如雨后春笋娇艳欲滴,身披薄绢长袍,贴身小衣若隐若现,秀腿笔直修长,双足盈盈如霜,居然是赤裸的,不系袜儿,只踏了一双蒲草鞋子。
  秦汉时候,没有后世那许多繁文缛节的礼教大防,男女之间更是爽直奔放,爱情事迹屡见不鲜。直至唐时,民风犹自非常开放,红拂夜奔,便是其中一例。然而,反倒越是官宦人家出身的,对于礼教越是在意。
  直到宋朝时候,理学盛行,礼教大兴,那些束缚人们的礼教规矩却也不是朱熹等人凭空想出来的,不过是把历代已有的一些行为准则总结归纳,然后发扬光大。所以秦时风气虽然开放,却也不是人人均像如今这般模样。
  如今夜深人静,斜月高悬,园中草虫鸣啼。两人都穿着沐浴后的单薄小衣,孤男寡女共处一室,着实有些不妥,杨瑾有心劝她回去,偏偏话到嘴边儿,又硬生生咽了回去,瞧见她娇憨可人的模样儿,瞧见她嫣红美玉般的脸颊,便是感觉再不妥,也说不出口。此情此景,若是不解风情,当真只有杨瑾制作出来的木偶人了。
  杨瑾讷讷地说道:“你……你怎来了?这么晚,还不睡?”
  “我……我来找你说话儿!”楚狸咯咯地笑,妩媚地看着杨瑾,“喝了酒,人也觉得开心,就睡不着咯!”
  楚狸说着纵身一跃,竟然直接跃上了杨瑾的床榻,踢掉的鞋子掉在地上,翘起白生生的一双脚儿,顽皮地在空中晃动。因为她这纵身一扑,裙摆顺势上卷起来,两条粉光致致的大腿一览无余,看得杨瑾口干舌燥。
  她浑然不觉地匍匐在那儿,一手托腮,一手玩弄着耳边的发丝,懒洋洋地向杨瑾睇去一眼。纤细的腰儿,丰隆的臀,修长的大腿,带着一抹花蕾绽放般嫣红的美丽脸庞,用画中仙人已无法形容她此时的娇媚动人,这分明就是一个可以颠倒众生的妖精。
  杨瑾只觉得口舌燥热,刚刚沐浴完的脊背上密布汗珠,心跳如喧天战鼓擂动。他不明白自己究竟怎么回事,这固然是他头一回看见楚狸如此妖媚可人的模样,却让他如此心绪失控,他现在有种扑上去,用尽浑身力气将楚狸抱入怀中,狠狠将她占有的欲望。
  “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休息?有什么着急的话是明儿不能说的!”杨瑾强行吞咽一口唾沫,一句话说到这里急忙停下,不然呼吸已经无法维持平稳了。
  可杨瑾目光刚一垂,便又看见那轻薄柔软的裙袂与那丰润修长的大腿,看到那双精巧可爱的嫩足俏皮地轻轻摆动,心中的欲望不但没有得以控制,反而愈加强烈。
  窗棂外柳枝随风摇曳,万籁俱寂,楚狸拧身侧卧在榻上,声音如天籁般动听:“嘻嘻,以前老师从不准我喝酒,原来……酒这么好喝呢!难怪你们男人都喜欢喝。”
  楚狸说着,轻轻伸出柔软的、嫩红的舌,舌尖满足地舔着樱唇,仿佛唇边酒香犹在,叫杨瑾又是一阵心跳如鼓,神志几乎迷幻。
  “杨瑾啊,不如咱们一起走吧!”楚狸忽然提出让杨瑾意外的建议。
  杨瑾浑身一怔,迷糊地说:“不要胡闹,都已经这个时间了,你要去哪儿走走?”
  “你呀,怎么这么笨呢!”楚狸噘起嘴唇,伸出手指指着杨瑾的鼻尖,娇声说道。
  楚狸说着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就那么赤着脚儿走向杨瑾,被杨瑾一把抓住她的双腕,要不然只怕她要醉倒在地了。
  楚狸醉眼星眸,语气飘忽不定:“就是……走啊!走得好远好远!去个……没有烦恼、没有是非的地方,只有你和我两个人,我们无忧无虑地生活。”
  杨瑾皱了皱眉,埋怨道:“你喝多了,说的这是什么胡话呢,好端端的,我们为什么要走?”
  “因为,不走……你会……”楚狸说到这里,酒意失控上涌,“嗝儿……会后悔的!”
  “你今晚究竟是怎么了?”杨瑾疑惑地看着楚狸,轻轻为她抚开遮到面颊的发丝,“我为什么会后悔?你跟我说清楚。”
  “你爱不爱我?”楚狸非但没有解释,反而瞪起了眼睛,借着酒意,似乎埋藏在心里很深的话,很容易地就说了出来。
  杨瑾无语地凝视着楚狸,虽然知道她是借助酒意,可她说的都是真心话,用力点了点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