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古神话之秦墟(校对)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3

  沿途之上,行商脚客络绎不绝,正是商贾繁忙时节。上京时,四人同行,一路说笑打闹,也不觉得路途辛苦疲劳。此次返程多了韩羽,韩羽一心只想尽快赶到云中,杨瑾与杨旭分别日久,又是归心似箭,一路之上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比上京来时速度加快了许多。
  这一日,眼见夕阳西下,玉兔东升。五人找了一家客栈投宿,随便用过饭菜,各自回房洗漱休息。官道之上的客栈不如咸阳城内,杨瑾和韩羽,顾勇和陶素分别各宿一间房屋,楚狸独住,屋内寝具也不舒服,但谁都知道日后的条件会更加艰苦,有些路段还要面临露宿野外的处境。
  难得旁边无人打扰,杨瑾终于忍耐不住,询问韩羽:“韩兄刚刚完成金人,便迫不及待地要前往云中,究竟所为何事?”
  韩羽衣不解带,卧在榻上:“当然是为了杨兄那枚青铜古物的来历,我想去那地下遗迹亲眼看看。”
  “那枚古物,我也调查过很久,”杨瑾皱眉说道,将他掌握的情况全盘托出,“可惜一直没有官方准确消息,史料上均无记载,只有民间传说中偶然提及,传闻说这曾国乃数百年前一个小国,偶然得到了一件上古神器,曾侯凭此神器,企图取周天子而代之,结果遭周天子召集的诸侯联军围剿,混战之际,引来天谴,曾国升入空中。”
  “升入空中?”韩羽若有所思地点着头,“果然……”
  “果然什么?”杨瑾好奇地问道,韩羽的反应似乎正在印证他对韩羽的猜测。
  “没什么,”韩羽若无其事地笑了笑,“杨兄继续说。”
  杨瑾知道韩羽性格,也不追问他,继续说了下去:“所以我分析青铜古物应该就是那上古神器,曾国残余族人为了躲避诸侯围剿残杀,不得不一路北上逃亡,最终逃到荒无人烟的塞外,躲在云中郡地下,继续秘密制造魔物,也许是对青铜古物没有彻底参悟透彻,不曾想最后脱离控制,作茧自缚,反倒全部被魔物杀害。后来蒙恬将军率军民大力拓荒开疆,侵扰魔物栖息之地,于是魔物之患频繁出现,这青铜古物便随着魔物的出现,才得以重见天日。”
  “青铜古物绝对不是上古神器,”韩羽听罢杨瑾的分析,肯定地说,“我曾经说过,那古物是一枚仿制品,应该只是对上古神器略小一二的人,凭粗略的了解,想要复制出上古神器,结果学问不到家,反而害了自己。按理说上古神器制造出来的绝不应该是那种形同野兽的低等魔物,起码应该是袭击我们的怪人那种级别。”
  “说起这怪人,我倒一直感觉蹊跷,自从甘泉山之乱后,就再没有出现过,像那夜入将军府的窃贼,设局陷害顾勇的老者,都凭空消失了一般,”经韩羽提醒,杨瑾也觉得事件怪异之处繁多,“如果真如韩兄所说,这些怪人出自上古神器,为何他们还要盗取仿造的青铜古物呢?”
  “也许是不想让制造魔物的技术外流,也许……”韩羽沉吟片刻,让房间中的气氛不由得紧张起来,“上古神器并没有跟怪人同回人间,仍在曾国,而怪人最初的目的就是伺机让曾国重返人间,但是后来偷听到青铜古物在你的身上,使得其中发生变故,以至于袭击我们的怪人出现反叛之心,想夺取古物,大批制造魔物,从而自立为王。他们没有再出现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反叛败露,哼,在甘泉山搞出那么大的动静,也不可能不败露,如今已经被幕后之手清除,而这个幕后之人仍隐藏在暗处,密谋着大事。”
  “会是什么大事呢?”杨瑾如同在听韩羽讲一部凡人听不懂的天书。
  “让升入天外的曾国,重返人间!”韩羽朝杨瑾神秘一笑,“难道还不算大事么?”
  韩羽说的内容耸人听闻,杨瑾闻所未闻,苦笑着摇头说:“韩兄说得太过离奇,让杨某难以理解。”
  “世间之大,奇闻轶事多如牛毛,杨兄理解不了的东西多着呢,”韩羽也不顾及杨瑾感受,直白地说道,“既然叫上古神器,说明这件东西原本也不是属于曾国自己的东西,难怪那些怪人除了只能将身体改造得异常外,其他知识水平却意外地落后愚昧,想必那上古神器来自另一个文明。”
  “文明?”这个词汇杨瑾平生第一次听到,睡意越发消散,忍不住问道:“什么叫文明?”
  “这个……很难用一两句话解释清楚,”这是韩羽对杨瑾说过次数最多的一句话,为难地笑了起来,又问道,“你刚才所说的前朝曾国,在什么地方?”
  “好像应该在南方楚地,云梦泽一带。”杨瑾回忆着陶素打听来的传闻,回答道。
  “那就对了,几年前监测到的异常波动就是在那里。”此番换做韩羽恍然大悟,自言自语地说。
  “韩兄说的话,杨某越来越听不懂了,”杨瑾困惑不已,自嘲地说道,“看来在下当真是名才疏智浅的愚人。”
  “杨兄也不要如此,其实你的才能在当世算得上是数一数二,”韩羽和杨瑾等人接触日久,也并非完全不懂世故,微笑着劝慰他说道,“很多事情不是一时能讲清楚的,但是总有一天,你会明白。”
  “韩兄不用安慰我,”杨瑾无奈摇头,“韩兄不是方士倒胜似方士,说话也喜欢故弄玄虚,总是欲说还休,真是闷死人了!”
  窗外夜入深更,韩羽不再说话,杨瑾跟他讲了一番话后,睡意全无,揣着满肚子的疑问,在榻上如烙饼般翻来覆去,虽然知道仅凭自己目前掌握的情况绝无可能惨破谜团真正答案,可是又无法自控地去想,不知过了多久时间,才在不知不觉中睡去。
  接连数日,众人日夜兼程快马加鞭,很快便进入上郡地界。一进入上郡,人烟陡然稀少,放眼望去千里平原,正显枯燥。
  路上无事,韩羽突然向杨瑾问了一个问题:“杨兄相信这世上有神明么?”
  “神明之说,我个人觉得不可全信,又不可不信,”杨瑾不知韩羽又要弄些什么玄虚,深思熟虑后说道,“如果没有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天地从何而来?世人由何而生?可见凡人之上应有神明存在,但像圣上那般痴迷深信的长生不老之术,我认为……不甚可靠,世上即便真有长生不老术,也不该是由凡人拥有的。”
  “杨兄果然有不同于常人的见地,”韩羽点头赞许,“我倒是知道一个和杨兄所知完全不同的神话故事,杨兄可有兴趣听听?”
  “杨某洗耳恭听。”
  “万物之初,本无天地,皆乃虚无混沌!”韩羽娓娓道来,“后来历经千万载光阴,混沌之中逐渐孕育出无数物质,各种物质之间相吸相斥,混沌难以继续维持,最终坍塌破裂,这才诞生出浩瀚天地,人类也开始在这方天地繁衍生息,而不知何时起,天地间逐渐涌出灵识,灵识不断凝聚,于是就变成了最初的神。
  其实这个神既是你们所说的盘古,也不完全是,但是神只有灵识,并无实体,于是分散出一部分,依附在大地上的凡人身上,这样说或许不太准确,因为那时的人还不应该称之为人,说是猴子应该更加贴切。”
  “猴子?你越说越夸张了,若人是猴子,我的尾巴在哪里呢?”杨瑾忍耐不住,出言反驳。
  “我只是说像猴子,如果没有思维,那时的人也跟猴子分别也不大,”韩羽笑了笑,“但是自从人有灵识附体后,便拥有了神能,他们开始改造天地,发明万物,自此大地之上生机勃勃,历经数十万年,直到有一天,一颗足以毁灭大地的天外飞石落向人世。”
  “数十万年?”这是一个杨瑾难以想象的数字,“然后呢?”
  “然后,是神第一次拯救了大地,化作身高千万里巨人,以巨斧斩裂飞石。”韩羽目视远方说道。
  “这不就是盘古吗!”杨瑾双眼圆睁,脱口而出。
  “我说过了,这个神既是盘古,也不是你所认知的那个盘古,但祂所作的事情要远比你们传说中的盘古更加伟大,”韩羽说到此处,话锋突变,遗憾地继续说道,“可惜神虽然斩裂飞石,避免了大地被直接毁灭,因为那碎裂的飞石化作遮天蔽日尘埃,笼罩大地,大地之上生灵涂炭,吸入天外尘埃变成怪异妖魔。”
  “那神岂不是白费力气了?”顾勇焦急地说。
  “没有,如果就此放弃,那么他就不是神”韩羽望着顾勇说道,“神将三万年光阴抽离历史,化作域外世界,持续与残酷的天象抗争,然而人们虽然从危机中得以生存,可是大地在数千年内接连不断地发生着剧烈变化,山峦隆起,陆地沉陷,河流泛滥,洪水滔天,此乃天灾,尚有凶恶猛兽出没,变异妖魔横行,此为人祸。神受困于某种规则当中,难以抽身,无奈之下,唯有从大地上选出灵识最强者,让他们来拯救世间,你们猜是谁?”
  “斩杀妖魔,治理水患,”陶素思索着,忽然明白过来,“这分明是炎黄二帝,尧舜鲧禹。”
  “没错,”韩羽赞许地点头,“于是神又从世间抽取三千年光阴,封印数十万里山川,来配合这几人重新恢复向荣人世。”
  “难怪《山海经》中记载的地理山川,奇珍怪兽,闻所未闻,世间也难得一见。”陶素恍然大悟,韩羽这故事倒是新颖,而且也让那些神话传说得以自圆其说,他听的很有趣入神。而顾勇此时已经插不上任何话了,张着大嘴听韩羽出神入化的描述。
  “神只能抽取光阴,却无法将这些光阴从历史中彻底抹去,所以总会有些蛛丝马迹留在人世间,就成了人们代代相传的神话怪谈,或奇闻轶事。”
  韩羽又接着说道,“其实每个人都有灵识,只不过有强有弱,这些被神选中的灵识强大者也可以称之为神,他们在大地上驱逐妖魔怪兽,治理山川河流,虽然也因为观点不同而发生争斗,但最终还是成功重建大地荣光,这种形成规模的进步和繁荣,就叫做文明。”
  韩羽说到这里,意味深长的看向杨瑾。杨瑾则越听越心惊,那个早已快被他遗忘的梦中,涿鹿平原上的旷古大战,在他的脑海中重新浮现出来,韩羽说的哪里是神话传说,分明就是他梦中所见的“真实历史”。
  韩羽见杨瑾陷入深思,继续说了下去:“最初的文明当中,人的确拥有神一般的能力,漫长的寿命,随心所欲创造出最适合生活的环境,可是问题并没有解决,而这个问题似乎也永远无法解决,因为问题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根源在人心深处。”
  “是战争,对么?”杨瑾心情沉重地说,“战争带来无休无止的毁灭。”
  韩羽有些意外地看向杨瑾,点了点头:“于是神将世间从每一次毁灭的边缘抽离出去,渐渐地,人们不再拥有超凡的神能,寿命也变得有限,可每当高等的文明被神从历史中抽离,落后的文明占领大地,他们仍旧不断地追寻着超越极限的力量,于是一个新的高等文明再次诞生,毁灭的危机重新出现,神又来抽离历史,周而复始,变成了一个永无结束的死循环。”
  韩羽说到这里,已经超出了顾勇的理解能力范畴,甚至连陶素都听得一知半解。可陷入沉思的杨瑾完全没有注意到,楚狸从始至终都没有表现出诧异,也没有插过一句嘴,仿佛韩羽所讲述的内容,她早已熟知这些事情。
  “曾国是不是也被神从历史中抽离?”杨瑾问道。
  韩羽没有马上回答,思考片刻才说道:“曾国升天的传说只能用神的行为才能解释得通,可我猜测神把曾国抽离出世间的真正原因并不是毁灭,因为当时的曾国还没有造成足以让文明毁灭的能力,大概主要还是因为那件上古神器,上古神器才是神之前抽离出去的文明的残留物,文明虽然不在了,可是技术留在世间,这是神对抗规则所造成的疏忽。”
  “神不应该是全知全能吗?”杨瑾反问道。
  “这是来自我家乡的神话故事,不过什么是神,我们也不清楚,这就好比蚂蚁在思考人类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韩羽答道。
  “虽然你的话听着很荒诞,有些地方我还听不懂,可是为什么……我有一种很真实的感觉……”
  杨瑾沉吟着,转头想再问句什么,却发现韩羽双眼直勾勾地盯着自己,虽然他的双眼原本就不会流露感情,可现在杨瑾感觉韩羽的脸上只剩两个空洞。韩羽的身体变得僵硬,突然头部怪异地左右扭转,扭转的频率逐渐加快,带动全身都痉挛般颤抖起来。
  “你怎么了?韩羽!”杨瑾惊叫一声,眼前的景色正在变得昏暗。
  这时众人抬头仰望,就见天色正在变得阴暗,仿佛酝酿暴风雨的前兆。可是天空万里无云,一轮红日正在中天,哪里有下雨的前兆,分明是太阳的光芒正在变得晦暗,无须遮挡,肉眼即可直视。太阳仿佛正在失去厚度,变得越发稀薄,像一片剪纸贴在天空上,太阳边缘消失掉一小块月牙般的缺口,缺口缓缓扩大,光芒被吞噬,太阳正在从天空中慢慢消失,黑夜提前到来。
  “天狗食日!”顾勇扯着嗓子喊道,仿佛这样能够吓退天狗。
  随着顾勇声嘶力竭的喊声,韩羽浑身的痉挛忽然停止,身体被冻僵一般,直挺挺地从马背上摔倒尘埃。
  楚狸见状,飞身下马扑到韩羽身边,先探了探他的鼻息,又熟练地检查脉搏。
  “他这是什么症状?”杨瑾担忧地询问。
  “不知道,但是还有气息,”楚狸催促杨瑾三人,“你快去找郎中!”
  杨瑾毫不犹豫地答道:“好!你不要胡乱走动,带韩兄就地歇息,等我回来!顾勇、陶素天象有异,我恐云中城有变,你们先行一步去见蒙恬大将军,治好韩兄我们随后就到。”
  杨瑾三人勒动缰绳,策马而去。
  ……
  《诗经小雅》曾有记载——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
  云中郡,长城之下,苦役劳工纷纷停下手中工作,甚至连监工军兵都忘记了挥动手中皮鞭,数以万计的人齐刷刷地仰望天空,像被一只只无形的手揪住脖子。
  最后一丝光线也消失殆尽,大地被笼罩在彻底的黑暗当中,地下仿佛有洪水决堤般传来微弱的震动。
  “天要塌啦!地也要陷了!”不知谁发出一声鬼哭似的哀嚎,打破了黑暗中沉寂,“快快跪拜,祈求天神拯救苍生!”
  这声凄惨的叫声像一句魔咒,传遍长城上下,霎时间身躯相继跪倒,比瘟疫传播得更加迅速。无论军民,所有人都虔诚以首叩地,磕头声和祈祷声交错混杂。
  黑暗并没有维持很久,光芒缓缓从头顶流溢出来,天空中太阳像害羞的少女露出一角衣裙。当所有人都以为祈祷奏效,祈祷声转变成颂扬神明的赞词,他们安静而贪婪地享受着洒面而来的和煦阳光,他们再次抬起了头,可看到的却是另一种黑暗,冰冷驱逐了温暖。
  真正的恐怖从这一刻才刚刚拉开帷幕。
  许久不见踪迹的魔物出现在城头,没人注意到过它们什么时候出现,没有人敢去相信眼前的景象。沿着长城望去,难以计数的魔物雨后春笋般盘踞在城墙垛口上,仿佛为长城镶上了一条肉色的边缘。
  百年难遇的食日现象令魔物原始的兽性发作,它们借助黑暗的掩护倾巢而出,接下来需要的便是鲜血带来的狂欢。一头魔物人立站起,硕大的爪掌拍击胸口,发出擂鼓般的震响,仰天长吼一声,犹如吹响屠戮的号角。
  铺天盖地而来的魔物如倾盆落雨,扑向毫无防备的人们,以獠牙利爪撕裂开众人的躯体血脉,眨眼间鲜血染透城墙砖石,长城之上横尸遍地,一张张死去的面孔上还挂着绝望惊恐的表情,这表情永远也无法从他们的脸上消失。
  杨瑾和陶素都不在,无人能够操纵击退魔物的诛魔军,在场的人甚至不知道诛魔军安置在何处。城上的牺牲者用数不清的死亡为代价,换来了城下军兵准备的时间,组成迎战阵型。
  ※※※
  魔物不惧生死,潮水般漫过长城,居高临下,与迎击的军队发生正面冲击,开始重演似曾相识的一幕。
  最悲惨的莫过于亡命逃跑的劳役,手无寸铁地被夹在军兵和魔物之间,虽然庞大的人数远远超过两者,却逃不出两种悲惨的结局,一是成为军兵的肉盾,另外则是成为魔物爪下的亡魂。顷刻之间,军兵和苦役混杂在一起,既无法对魔物形成有效反击,苦役们也难以顺利脱身。
  长城之下,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哭喊声惊叫声震撼天际。魔物踩着堆积如山的尸体,在沾满身体的鲜血刺激下,发起一波紧随一波的攻击,冲破形同虚设的防御线,向城镇逼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