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古神话之秦墟(校对)第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3

  劲矢贴着顾勇脸颊疾驰而过,一头魔物在顾勇身后轰然倒地,箭矢准确无误地穿进魔物咽喉。顾勇目瞪口呆地看看身后,又回头看看杨瑾。
  “刚才你也险些砍到我。”镇静下来的杨瑾从魔物喉咙上拔出箭矢,和顾勇一同放声大笑。
  秦军作战,弓弩列在前阵,步兵压后,两军开战便是一阵覆盖式无差别的箭雨远程攻击。杨瑾只有一人,难以形成箭雨攻势,再加上妖物行动太快,所以他缀在顾勇四人身后,以弩箭保护他们照顾不到的身体死角,同时发出号令,指点四人依照地形挪移方位,占据有利位置,并且始终保持在他的射程范围以内。如此一来,立见奇效,顾勇四人除却后顾之忧,在前奋勇拼杀,杨瑾在后跟进间,还可安心拔回射出的箭矢。
  兄弟五人组成的小队所向披靡,所到之处,尽诛魔物,而各自为战的秦军陆续前来会集。陶素为杨瑾寻来一匹战马,杨瑾翻身跨在马上,依照同样战术,指挥调度步兵、弩兵。深夜之间,不认识杨瑾的人也辨别不清他的军衔,只见他气度恢宏,调度有序,况且大秦军队向来训练有素,全按他指挥行事,很快稳住局势。
  怎奈火势大盛,魔物层出不穷,前仆后继,后方又迟迟不见援军,杨瑾担忧杨旭安危,带领军队且战且退。
  杨瑾所在的军营此时也陷入火海之中,火光之中魔物与秦军身影交错,激战正酣。杨瑾浑身汗毛倒竖,双腿猛踢马腹,战马四蹄腾空,冲进军营。顾勇清楚杨瑾为何担忧,招呼吴卓等人紧随其后。
  营房之中哪里还有杨旭的影子?杨瑾策马四处寻找,高呼杨旭的名字。顾勇分出一队人马朝其他方向寻去,命令众人齐声高呼杨旭。士兵见顾勇满身血污,犹如地狱恶鬼,还与领军以兄弟相称,自然从命,刹那间“杨旭”二字回荡夜空。
  “哥哥!”一个充满惊恐的稚嫩声音终于回应了遍布四处的呼喊。
  杨旭的叫声顺风清晰无比地飘入杨瑾耳中,杨瑾循声望去,长街另一端,侥幸未被火灾波及的杂草堆中爬出一个矮小的身影。这是杨瑾曾经和弟弟玩耍时所用的伎俩,寄宿杨奢家中,没有可以玩耍的东西,杨奢便躲在草堆中,让杨旭来寻找。危急时刻,杨旭效仿哥哥,也是情理之中。
  可是杨旭的出现不但吸引了杨瑾,还将一头魔物引来。魔物吼叫着从屋顶一跃而下,向杨旭追去,沉重而急速的脚步震撼长街。杨旭见身后恐怖怪物追赶,哭号着向杨瑾方向奔跑,终归年幼,难以逃出魔物追杀的阴影。
  眼前的这一幕令杨瑾如同被晴天霹雳击中,他不顾一切策动马缰,战马长嘶一声,向魔物疾驰而去。杨瑾探手从箭囊中抽出一支弩箭,大秦步弩可射百步,而杨瑾手中的马弩仅能射五十步。
  魔物距杨旭五十步,杨瑾距魔物八十步,杨瑾搭箭开弩。
  魔物距杨旭尚有三十步,杨瑾战马速度更快,已不足五十步。弩箭离弦,马蹄踏中硬物,杨瑾箭矢偏出,射入魔物肩头。杨瑾再探弩箭,剩余距离不足以开弩放箭。杨旭跌倒在地,魔物已赶至近前。
  杨瑾弃弩拔刀,杨旭哭号不止,魔物高举利爪。
  十步、五步,魔物利爪转向杨瑾,杨瑾斜身直面利爪。电光石火之间,空鞍战马余势不歇,与魔物擦肩而过,杨瑾与魔物猛烈撞击在一起,鲜血从两具身体间迸射而出。
  魔物哀嚎一声,和杨瑾双双倒地,长街之上,空余寂静,唯有火焰燃烧偶尔发出爆裂声响。不多时,杨瑾颤巍巍站起身,吐出一口鲜血,由于力道过猛,战刀折断在魔物胸膛之中。幸好有战甲护体,否则刀柄也会撞断杨瑾肋骨,现在只是腹部剧痛难忍。杨瑾擦去嘴边鲜血,将断刀弃至于地,俯身抱起惊魂未定的杨旭。
  “三哥威武!”顾勇兴奋大笑,举刀振臂高呼。
  “威武!威武!”众军士深受感染,一呼百应,群情高昂,俨然一副大获全胜的架势,一时间忘记了他们还在魔物的包围中。呼声尚未止息,远处蹄声雷动,援军已然赶至。杨瑾的战马似已与杨瑾建立感情,信步走回到杨瑾身边,口鼻蹭着杨瑾脸颊,似乎在催促他攀鞍上马,继续驰骋沙场。
  “援兵已至!”杨瑾抱着杨旭骑上战马,指挥众人,“杀出去!和援军里应外合!”
  “吼!”军士齐声高呼,战意一发不可收。
  杨瑾居中调度,由田瑞和、陶素传令,吴卓、顾勇各领人马在成群的魔物中左右冲突。
  大秦铁骑赶至,强弓劲弩齐发,长戈过处,魔物如秋收的谷物接连倒下。杨瑾军队则如同一柄尖锐的利刃,从魔物群中破开一条血路,与援军兵和一处,开始围剿魔物。魔物虽然蒙昧愚钝,未脱兽性,更不懂行军战术,但本能感知到大势已去,纷纷仓皇逃离。
  秦军追杀至城外,天边已泛起微弱白光,魔物消失在黎明前最后的黑暗里。杨瑾勒马站在城外,瞬间松懈下来的神经让他一时间难以接受原野上的空旷和清冷,整夜的激战更像是一场噩梦,随着醒来变得模糊不清。杨瑾回首望向城镇,火焰熊熊燃烧处,空气中充满着焚烧后的焦臭,眼前的现实冷漠地提醒他,一切都真实地发生过。
  天明之后,那里将是一片焦土废墟。原本这里除了驻军,便是仰慕蒙恬将军而来的流民,一夜之间,再失家园,又不知多少人殒命当场。
  想到这里,悲怆之情取代了胜利的喜悦。杨瑾低头看向杨旭,杨旭已经忘记了刚才的恐慌,坐在高头大马上,挥舞着手中的一件器械,叫嚷着:“打妖怪,打妖怪。”
  杨瑾从没见过杨旭手中的东西,好奇地拿过来端详,这是一件青铜器,形似一面巴掌大的盾牌,正面铸有古文字“曾”,背面扭曲怪异的文字,杨瑾难以辨别。但杨瑾师承墨家,对铸造颇为精通,仅从青铜器的表面来判断,显然这是一件古物。
  “旭儿,这东西哪里来的?”杨瑾摸着杨旭的头发,轻声询问。
  “刚才捡的。”杨旭仰头望着哥哥。
  想必是在魔物夜袭的时候。杨瑾好奇地继续追问:“在哪捡的?”
  杨旭把手指咬在嘴里,望着杨瑾,每当他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就是这副模样。杨瑾见状,也不再多问,瞧那古物样式十分奇特,尤其是背面无法解读的文字,似乎另有玄机,便信手揣进怀里。
  “旭儿的,那是旭儿的。”杨旭冲杨瑾挥着双手,想要将古物讨要回来。
  “哥哥帮你保管,回头给你做个更好玩的风车。”杨瑾摸着杨旭的头发安抚道。
  旭日东升,草原深处蒸腾起袅娜的雾气,凯旋的队伍仿佛从旭日中归来的神兵,甲胄鲜明,旌旗翻飞。当先两骑来到杨瑾面前站定,身后队伍徐徐从两侧走过。杨瑾见为首将领器宇轩昂,知道对方军阶不低,连忙翻身下马,又把杨旭抱下马背。
  “我听说,夜晚抗击胡人,出现了一位胆识过人的少年英雄!”将领双瞳如电,漆黑的眸子直视杨瑾,片刻过后,又饶有兴趣地看着杨瑾身边的杨旭,微微一笑。
  杨瑾如实回答:“属下春季入伍,至今寸功未立。”
  “你以弩压后,不怕误伤自己人么?”将领颇有深意地笑着,问杨瑾。
  “形势所逼,出此下策。再者,属下对自己的箭法,还有些信心!”杨瑾慌忙垂首。
  “哈哈!好一个有些信心!一人用弩,与弩阵当然不同,你因势而变,也不能算是下策。”将军爽朗地开怀大笑。
  “多谢将军夸奖!”杨瑾恭敬地施礼说道。
  也许是从没见过哥哥对人如此谦卑谨慎,杨旭在一旁手舞足蹈地笑了起来。
  “放肆!”副将厉声呵斥,“大将军面前,安敢无礼!”
  “大将军?眼前这人就是始皇帝面前名将,统率云中三十万虎狼之师的蒙恬大将军?”
  杨瑾等人慌忙跪倒,杨旭一看,虽然不知何故,忙也有样学样,跪倒在杨瑾身旁,可爱而又滑稽。
  “哎,和一个顽童计较什么?”蒙恬责备地瞪了副将一眼,又问杨瑾,“你叫什么名字?”
  “属下杨瑾。”杨瑾垂首回答。
  “杨瑾,现任命你为屯长,回去休息半日,午时到云中大营报到。”蒙恬说罢,率副将策马离去。
  顾勇兴奋地跳起来,也不顾浑身污浊不堪,一把将杨瑾抱住,吴卓连同数人将他们围在当中,羡慕地看着杨瑾。
  “三哥,蒙恬将军有意提拔你,用不了多久,你可就要飞黄腾达了。”顾勇有些嫉妒地说,“我爹熬了一辈子,也才是个屯长,以后你可不要忘了我们兄弟啊。”
  蒙恬策马离开,脸上笑容渐敛,思绪回到夜晚偷袭城镇的敌人身上。那些残留的尸体,虽然在深夜之中,看起来形体依稀似人,可那些诡异的特征,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绝对不是人,而是传说中的妖怪。蒙恬纵横沙场,见多识广,可面对这种妖怪,却是闻所未闻,惊骇之余,更多还是不解。好在那妖物虽然看来恐怖,终归也是血肉之躯,能杀得死。
  但是蒙恬深知,人对未知之物总是容易恐惧,所以蒙恬命他所率的嫡系军队亲自负责打扫战场,将妖物集中,焚之一炬,对外只说是犬戎来袭,否则恐怕许多迁徙而来的边民会惶恐逃走。
  驻扎的城镇已经烧毁,形同废墟,杨瑾在临时搭建的营帐中辗转反侧,他知道外面的人也在窃窃私议夜袭的魔物究竟是什么,可许多未曾与妖物交锋过的人全是在毫无根据地胡乱猜测,有人说从天而降的妖魔,也有人说草原深处的野兽。而他是亲眼见过那些妖物的。
  彻夜未眠的杨旭早已抵挡不住困倦,卧在杨瑾身边沉沉睡去。在杨旭悠长的呼吸声中,杨瑾想起的是那个离奇的梦。戍边已经半年多了,他再没梦到过类似的梦,如今还是第一次认真地去思考那个梦。难不成,那个梦并不只是一个梦?
  虽然暂时他理不出头绪,但他可以确定魔物的出现一定和他的梦有关。不过那个梦里的神奇之物,远远要比这些魔物更加难对付,此次虽然秦军准备不足损失惨重,最终也是依靠人力将魔物击退了,终归它们不是刑天那种不死之躯,甚至比不过力牧。
  杨瑾思索间不觉取出怀中那件青铜古物,杨旭在夜晚捡到这件古物,按说在营中住了半年有余,要捡也早该捡到了,为何偏偏在魔物出现的同时捡到?恐怕用单纯的巧合是难以解释的,难道说这青铜古物就是那些妖物带来的?
  杨瑾仔细端详着青铜古物,能在青铜器上铸字的,必是一方诸侯,杨瑾在脑海中寻找以曾命名的诸侯,结果是一无所获。
  彻夜鏖战的疲惫感袭来,杨瑾握着青铜古物沉沉睡去,梦里他又看到了魔物在城中肆虐,天空下着火雨,他手中的弩箭腐朽不堪,秦军们和魔物绝望地周旋,飞跃的魔物扑倒秦军,疯狂地啃食,一颗人头飞落杨瑾脚边,是顾勇,他对杨瑾不停地说着什么,可杨瑾一句也听不见,然后顾勇的人头开始笑,围着杨瑾盘旋飞舞。
  杨瑾大汗淋漓地从梦中惊醒,帐外已是日上三竿,充满倦容的秦军还在收拾残局。一名士兵将杨瑾所骑的战马牵来,他误以为那就是杨瑾的专属坐骑。杨瑾跨上战马找到吴卓,请他照顾仍在熟睡中的杨旭,自己单骑向云中城驰去。
第四章
绝地重生
  重新整编的戍边部队,失去家园的流民,都在向云中城汇集。城内车马辘辘,深夜一战闹得城内百姓人心惶惶,虽有蒙恬威名震慑,杨瑾沿途所见却是人人面带惧色。想起夜晚惨遭魔物屠戮的百姓,杨瑾心中不由涌起一阵酸楚。试问天下苍生,谁不想寝食无忧,谁不想安度一生,可天下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太平呢?
  杨瑾想起父亲曾经对自己说的话:“仁者,民心所向,可惜仁者得不了天下。”
  这句自相矛盾的话曾让杨瑾感到困惑,上古尧舜不都是民心所向么?他们必然都是仁者。现在杨瑾依稀有点品出父亲话中的深意,乱世之中,欲得天下,势必发动战争,但仁者永远不会主动挑起战争。
  治世,要仁,而乱世,要的是野心和铁血。
  归根结底又回到为什么要有战争这个问题上。疆场之上,将军一声号令,两军冲锋对垒,刀戈相向,连对方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便要取其性命,仔细想想甚至会觉得这种行为有些不可理喻。
  杨瑾记得小时候,杨旭被邻家的孩子欺负,他为弟弟报仇,痛打了那个孩子,支持杨瑾的力量是因杨旭被欺所带来的恨。可从一开始,那个孩子为什么要欺负杨旭呢?难道就因为杨旭弱小?
  弱小就要被毁灭,是人的本性?杨瑾也曾随意踩死过树下的蚂蚁,甚至和杨旭兄弟两人以比试谁踩死的蚂蚁更多为乐,难道毁灭真的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这个念头让杨瑾感到害怕,慌忙清除脑海中种种杂念,不敢再去多想。
  云中城的护军名叫孙毅,正在为整编军队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全无好脸色。杨瑾也不在意,报了到后,前往营地视察军队,赫然发现陶素竟然在列,其中还有不少夜晚并肩作战的熟面孔。
  陶素为人圆滑,最擅与人来往,向来消息灵通,总是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对军营内的事情了解得如数家珍。向杨瑾汇报了其他兄弟的去向后,陶素意犹未尽地又说起蒙恬将军亲率大军渡河围剿胡人余部。
  “为什么说是余部?”杨瑾不解地问,“昨晚夜袭的又不是胡人。”
  “说得也是,”陶素也困惑地挠着头,一时间也想不出所以然,“可前方有探马报,说的确在河套北岸发现胡人残余部队结集。”
  杨瑾沉思许久,忽然顿足,失声叫道:“糟了!”
  陶素还在等杨瑾解释如何糟了,见杨瑾已经急匆匆出门,直奔护军大营。刚刚忙完整理军务,尚未得以喘息的孙毅听说杨瑾求见,想了半天才回忆起是中午前来报到过的那个人,当时孙毅连头都没有抬,甚至不知杨瑾样貌。
  杨瑾迈入营中,对孙毅施以军礼,郑重地朗声说:“请大人下令军马戒备,胡人恐来袭城。”
  “什么时候,轮到你一个小小的兵丁来教我怎么行事了?”孙毅语气不阴不阳,手指敲打桌案,“就算你受蒙将军亲自提拔,也别忘了自己的身份。”
  “小人不敢,”杨瑾连忙回答,“只是蒙将军率军追击胡人,其中恐怕有诈。”
  “昨夜胡人大败,不过残兵败将,诈从何来?”孙毅满脸不悦地质问杨瑾。
  “昨晚来的并不是胡人,”杨瑾焦急地辩解说,“定是胡人得知我城夜晚遇袭,故布疑兵引蒙将军出城,乘虚攻我城池。”
  “昨夜不是胡人?”孙毅冷笑一声,“那是什么?”
  “是……”杨瑾想回答是魔物,可是若非亲眼所见,谁又能相信这个事实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