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虫洞(校对)第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80

  大宅内栽了不少槐树、柏树,透出浓浓的绿意,在这炎热的夏日里也能感受到阵阵清凉。内里的很多建筑是宋代典型的四合院,房子两两相对,整个宅子古色古香,美仑美奂,宋代古建筑艺术在这里体现无遗。
  后院里还有大花园,栽满了各种花卉。花园正中挖了个大池塘,塘边栽满了杨柳。池塘中一处精美的水榭,水榭与岸边小桥相连,另有亭台楼阁,假山奇石。整个后院有主世界公园的意味。
  李浩一路走过,原力感应蔓延四周,绞杀着四五十米范围内的蚊子。身边随从看不见的地方,蚊子飞蝇一时间纷坠如雨。
  后院的花园很幽静,是修炼原力的好地方。其实来之前,李浩早已经决定买下梁家的产业了,不说别的,单是这么地皮就不能放过。现在看了这个后院,他更是喜欢。在主世界华夏国里,除非你身家过百亿,否则真无法拥有这样连绵一大片的居所。
  山间雨后那么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田园风光,悠闲写意的生活节奏,就连李浩这种俗人都想学陶渊明来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第十六章
购买婢女
  泉州城内,李浩租来的住宅里。
  老管家丁福脚步匆匆,走向中院的正厅。
  李浩坐在正厅里,手上捧着一碗冰冻的莲子糖慢慢喝着。天气太炎热了,他已经开了冰箱,时不时喝点冰冻饮料解解暑。
  虽然他带来了两套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电力还算充裕,但也没充裕到可以在北宋享受空调的地步。这里的房间太大,而且门窗缝隙太大,再加上屋顶橼子和墙壁之间空隙太多,多少冷气也不够泄出去。有冰箱就算不错了,空调暂时甭想。
  丁福走进厅堂里,向李浩汇报道:“少爷,照相馆装修正在紧张进行中,估计七八天之后就能完成。另外按少爷您的吩咐,已经为您挑选了四个婢女。”
  “四个?我不是说买两个婢女就行了吗?”
  “老奴是多预备两给少爷您挑选,您选其中两个,另两个送回去。这四人都金玉堂高价培养出来的,从小受过严格的训练。全都识文断字,粗通琴棋书画,精于歌舞弹唱,并且识礼仪董规矩。她们是金玉堂从小买来养大,专门卖给豪门做婢女或做妾的,全都是完璧之身。”
  “叫她们进来看看。”李浩已正式和梁家谈妥了,过些天就能正式签订契约,正式买下梁家在泉州的田地住宅。条件双方已商议定了,首付了2万贯,余款在两年内附清,由于付款时间短,又争取了梁家再降价一千贯。
  青瀮湾梁宅,不,现在应该叫青瀮湾李宅,李宅的花园太大,而李浩又不让下人进入花园,毕竟人多了影响原力修炼,所以下人们如果有急事,在外面叫破喉咙李浩也未必听得见。
  李浩才打算买两个贴身婢女,让她们住在花园里,平时也好传个话。而且住的地方大了,得有人收拾一下。当然了,李浩虽然出身贫苦家庭,但也是正常人一个,不是什么圣人,有条件了也谁不想享受一下美婢暖床的滋味?
  哥也开始堕落了,都是这社会环境毒害的,在北宋买婢女是合法、合情、合理的事,这不是诱人堕落吗?哥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有为青年,也抵挡不了这种诱惑。万恶的封建社会啊!
  在仆人的带领下,四名少女已经鱼贯进入厅堂。
  美女,四个都是顶级的美女。虽然比莫诗筠那种祸国殃民的级别稍逊色那么一些,但也是罕见的美女了。或许单从外表来说,她们和莫诗筠是春兰秋菊各有千秋,只是比莫诗筠少了一种独特的气质。
  可惜的是她们年龄偏小了一些,身子还未完全长开。
  这又是李浩和北宋人观念的不同所致。在北宋,女子十六岁就被认为是最佳的婚配年龄,过了十八岁还没嫁,父母就非常着急了,过二十岁就被认为是嫁不出的老姑娘了。用主世界的话来说,宋人觉得超过二十岁就是剩女了。
  以北宋的眼光来看,这些少女正是最适合的年纪,但李浩却觉得她们太小。
  这些少女都一脸期待地望着李浩,个个都希望被挑中。她们从小被当婢女培养,早已认命了,唯一的不同就是被哪个主人买去,她们一起培训的姐妹有不少是被老年男人买去。相对之下,李浩看起来是个好主人。
  李浩大感头痛,只是这四个少女都很美,想从中挑两个实在不容易,他叹道:“老丁啊老丁,你这是帮我败家啊。”
  “啊?”丁福道,“老奴惶恐,不明白少爷的意思。”
  “你带这四个都这么漂亮的回来,让我怎么挑?四个都买下来吧。”
  “这……都是老奴考虑不周详。”丁福一时无言。
  李浩一挥手道:“算了算了,败家怕什么,我的家产你败得了吗?”
  “那是,那是,就老奴这点眼界,想败一万贯钱就得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怎么才花得掉这巨额的财富,而少爷赚一万贯却不费吹灰之力,我想帮少爷败家,道行还差得远呢。”
  “呃,老丁啊,马屁功夫长进了不少呐。”
  “那都是跟随少爷的时间长了,脑瓜也比以前灵活了一些。”
  李浩让那四个婢女自我介绍了一番,这四婢女年纪最轻的才十四岁,年纪最大的也只是刚满十六岁。
  听了之后,李浩道:“你们的名字是金玉堂起的,带有艺名的性质,太艳了,进我李府之后,不适宜用旧名。嗯……这样吧,你们刚好四人,就以梅兰竹菊这花中四君子为名。简单点,以年龄长幼为序,分别叫小梅、小兰、小竹、小菊。”
  顿了一下,李浩又道:“回金玉堂收拾一下,下午就搬过来。老丁,安排马车接送她们,派些长工去帮她们搬东西。”
  丁福已安排了人手接送她们,办这种小事李府里多的是长工。
  李浩望着她们离开,叹道:“金玉堂培养的都是这种美女?真是有眼光,也舍得下本钱。”
  丁福笑道:“不可能个个都是这种婢女的,这四个是金玉堂最好的了。奇珍异宝阁的名声早已传遍泉州,金玉堂听到少爷要买婢女,自然会将最好,价钱最贵的送给来。”
  “哦?看来我在他们眼里是人傻钱多的了。”
  丁福莞尔道:“钱多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谁会认为少爷人傻?有这种想法的才是真正的傻子。”
  犹豫了一下,丁福脸色略为凝重道:“少爷,我有个远房亲戚从汴梁回来,他之前在汴梁是一个刑名师爷。他听说了少爷的情况,他对我说,少爷刚从海外归来,根基不稳,却骤然聚拢了巨额的财富,很容易……这个……要小心官员垂涏。”
  李浩正在喝饮料,听到这话他突然停下来,捧着杯子不动,原本带着笑意的脸也凝重起来。自己来北宋之后确实太高调了,泉州里谁不知道自己有钱?这金玉堂的老板一听到自己要买婢女,立即将最极品的送来。
  这里并非主世界那种法治社会,这里的官员有着种种特权,破家县令,灭门令尹,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那个刑名师爷话里的意思很清楚,其他富豪与官员有千丝缕的联系,有共同的利益,而自己刚来泉州,没有笼络官员,没有结交实力阶层,还没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的财产,这就是“根基不稳”。
  道理很简单:一个三岁小孩捧着十贯钱在街头招摇,很容就被抢了;一个孔武有力的壮汉有十贯钱,谁也不敢打歪主意。当然了,如果那小孩手中只有十文钱,大家倒不会动心思。财富要有相应的力量去守护。没有相应的势力却拥有巨额财产,你就是别人眼里的一盘菜,别人会时刻琢磨着怎么吃掉你。
  李浩的思维形式是主世界的,在主世界那种法治社会这不成问题,起码不会有人摆明车马来抢夺。但在官府至上的北宋世界,在破家县令的大环境下,自己会有极大的风险。
  李浩放下杯子,起身拍了拍丁福的肩膀:“老丁,多亏你提醒,年终奖我会加上这一笔。对了,那个师爷现在哪里做事?我想请他吃顿饭,感谢他的提点。”
  在北宋一段时间了,李浩觉得这里最缺的就是人才,那个刑名师爷如果可以招揽到,对自己在北宋的发展会有帮助。这种人提几倍的薪水挖过来也值,反正自己不缺钱。
  丁福想不到李浩竟然会亲自请那师爷吃饭,他答道:“他刚从汴梁回来,回乡下老家了,过几天才回泉州。他现在正想在泉州某份差事,年纪大了,不想离乡。”
  “太好了,他一回泉州,你就拿我的拜贴去请他。记住:要正式,要隆重。”李浩郑重道。
  丁福连忙答应了,他知道李浩一直招揽人才,长时间和崔记牙行合作寻找精英,无论是账房先生、掌柜、商铺伙计,只要真正有才能,李浩都会高薪招聘。甚至暂时没有岗位,也先招聘进来,丁福有点不理解这种“人才储备”,觉得这是浪费。
  但只要是李浩吩咐的,不管自己理不理解,丁福都会忠实地执行。
第十七章
大宋泉州市舶司
  金玉堂的婢女刚离开不久,莫诗筠和她的贴身婢女就来到了李府门口不远,她们两人依然作男装打扮。
  莫诗筠脚步越来越慢,最终停了下来,她一时心乱如麻。如果见面他又要自己抄《击鼓》怎么办?如果自己单独出来见一个陌生男子,被父母知道了怎么办?
  婢女见她停了下来,知道她内心的矛盾,拉着她手劝道:“算了吧,我们还是回去吧。那本什么《几何原本》看得你像丢了魂似的,这几天你整个人魔怔了,整天不停地写写算算,人都呆了不少。”
  一听到《几何原本》四个字,莫诗筠用力捏了捏手中这本书,目光也坚定了下来,再次往李府走去。
  对于这本书的价值,莫诗筠暂时无法作出客观的评价,但无可否认,这本书开劈了数学上的新天地,书上的内容和她以前所学完全不同体系。
  书上由五条最简单的公理,就一步一步推理出无数条几何定理。其推导过程逻辑严密到了极点,整个逻辑体系令人无可质疑,无可辩驳,推理过程只能用“完美”两个字来概括。
  世上居然有这种学问!
  莫诗筠感叹不已,但她在学习过程中,对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无法弄懂。对于这本海外数学巨著上的疑难,大宋恐怕无人能解答,除非是李浩。
  经过剧烈的思想斗争之后,莫诗筠决定上门求教。一个大家闺秀,单独出来见一个陌生男子,这可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在几天之前,莫诗筠无法想象自己竟然有这个胆量。
  李府门口,门房拦住了莫诗筠。
  莫诗筠的婢女道:“这位是莫府的二公子,莫凡的弟弟,特来拜访李公子。”
  李浩并不随便见外人,但莫凡却是李府的常客,看门的仆人迟疑了一下,觉得莫府的人来了,还是应该通报一声的。“公子请稍候,我这就去禀告我家少爷。”
  仆人匆匆跑过禀告李浩,李浩听了眉头一皱,莫凡的弟弟?莫凡只有一个妹妹,莫非是堂弟?不过既是莫家的人,自然要见上一见的,“你接他进来,我在客厅等他。”
  一见面,李浩大感意外:“是你?!”
  莫诗筠俏脸微微一红,“见过李公子!感谢公子以《几何原本》相赠,拜读了这书之后,小女子有很多不解之处,公子是数学上的一代宗师,学问冠绝当世,还恳请公子为我解惑。”
  “什么?一代宗师?”李浩连连摇手,“不不不,我数学水平很粗浅,万万不敢当一代宗师这种称谓,姑娘你千万别再这么说,被行家听到要笑掉大牙的。”
  别说是自己,就算是数学博士,甚至是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的专家,敢称自己是数学上的一代宗师吗?敢吗?敢吗?敢吗?尼玛,如果这是数学上的一代宗师,那么卡笛儿、高斯、欧拉这些光芒万丈的名字是什么?
  一代宗师绝对算不上,不过如果仅仅说在数学上冠绝当代,这个貌似自己可以自豪地承认。现在是十三世纪,现代数学体系还远远未建立,自己的数学水平确实领先于这个时代。
  李浩见莫诗筠脸色有点古怪,问道:“怎么了?我这话有什么不妥吗?”
  “啊,不是,只是……”
  李浩笑道:“有什么可以直接说,我这人的脸皮比城墙还厚。”
  这是主世界最普通不过的一句话,莫诗筠却第一次听人将脸皮和城墙相比,觉得非常新鲜,她轻笑道,“上次见面觉得你很狂妄,这次觉得很谦虚,这变化太大了。”
  “其实说不上狂妄和谦虚,说事实而已。对了,我当过家教的,教过学生,有什么问题你只管问。”
  莫诗筠听了暗暗吃惊,要知道宋朝对于老师是极尊敬的,能够为人师表绝不简单,所谓天地君亲师,这个排列中“师”虽然敬陪末位,但能够与君王、父母并列,已经说明其受重视的程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