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虫洞(校对)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80

  “谁说搞物理的不能搞数学,牛顿同时也是数学家嘛。有空就赶紧过来,这篇证明稿对微观物理学很重要,凯文先生也想知道结论。”
  电话里的声音认真起来:“我现在陪着钱老,暂时走不开,我叫人过去拿稿过来,晚上我再研究。能惊动你和凯文先生的证明稿,估计不是看一两遍就能判断是不是正确的,多半要查资料,我现过去也没法立即下判断。”
  “啊?钱老来了?好,你陪钱老,晚上再看。”
  张校长刚挂了电话,和凯文说了几句,电话又响了起来,他看了看手机屏幕,“老刘,怎么?哦,钱老对这篇证明稿有兴趣?好,马上派人送过去。”
  挂断电话后,张校长叫来一个工作人员,将那几页纸递给他。“立即复印十份,原稿交回给凯文先生。复印件留两份给我,其余八份马上送到数学系刘主任办公室。”
  这几页纸是递到凯文讲桌上的,张校长自然要将原件留给凯文。他现在万万想不到,这几页手稿在仅仅在十年之后,就在拍卖行拍出了高价。如果知道这一点,他只怕不会这么淡地将手稿留给凯文。
  凯文向张校长提出,他想去见一见这位叫李浩的学生。张校长自己也想和这位同学谈一谈,欣然地陪同凯文一起去找李浩。
  李浩当时从学术报告厅出来后,来到电子工程系办公楼。
  进入办楼遇见到几个同班同学,李浩问道:“辅导员在办公室吗?”
  “在,李浩,你要作好心理准备啊。”
  “你们不要吓我,我现在就去见辅导员。”李浩继续往往辅导员办公室而去。
  一个同学叹了口气:“唉,风萧萧兮易水寒……”
  另一个同学也道:“浩哥现在去找辅导员,这是独闯龙潭虎穴啊。我们也去看看吧。”
  李浩敲了敲门,进入了办公室。办公室非常大,里还有其他教职工,也有几名学生。
  辅导员坐在离门口不远的办公桌后,他看见李浩进来,登时冒起一股无名之火。别的学生如果这么明目张胆地旷课,总会孝敬一下自己,要求自己关照一下。收到足够的好处后,自己只眼开只眼闭也未尝不可。
  但像李浩这种学生就太不识相了,完全藐视了自己,对这种学生若不“杀一儆百”,以后还怎么混?
  辅导员一瞬间已经想好接下来该演的剧本:自己云淡风轻地公布李浩被开除,然后李浩苦苦哀求自己,哀求过程中要痛哭流涕,要满地打滚。接着自己踌躇满志地宣布开除的决定不可变更,最后看着李浩呼天抢地,痛不欲生。
  想到这一幕幕,辅导员心里暗爽,他推了一下眼镜,“你是谁?我好像没见过你,你是华夏理工的学生吗?”
  李浩一愣,居然装着不认识自己了?“我是李浩,电子工程一班的。”
  “哦?你就是那个从来没上过课的同学啊。怪不得这么面生,见你一次可真不容易。不过你很快就不是电子工程的学生了,系里已经决定对你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通知很快就会下来。”辅导员按着自己的剧本,云淡风轻的说道。
  李浩一听正式通知还没下来,应该还没有通知家里,他微微松了一口气。他最怕的是学校突然通知家里,说自己已被开除了,如果有时间慢慢劝说,同时将自己开办公司的情况告诉亲戚,亲戚们再从游说一下。只要公司赚大钱,亲戚们一片赞扬,父母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出乎辅导员意外,李浩没有痛哭流涕,没有满地打滚,甚至和自己一样云淡风轻。只听李浩说道:“最近虽然有时不上课,但我一直在自学,学业没有拉下……”
  辅导员打断李浩的话,冷笑道:“你是说你这些天旷课,其实是在刻苦自学?哈哈,这真是本年度最创意的笑话。你他妈的自学个屁!连找的理由都这么弱智。”他突然爆粗口,周围的学生都惊愕地望了过来,辅导员自己却没意识到,越说越响,“你既然自学这么厉害,来学校浪费时间干嘛,自己自学去得了……”
  李浩怒气往上冲,“我确实是浪费时间了,浪费时间和一个收取学生好处费的辅导员磨叽。给了孝敬的学生就可以随便旷课,不知道你有没有明码标价,多少钱可以旷一节?我给你五毛钱,能不能再让我旷一节?”
  辅导员脸上一阵青一阵红,声色俱厉道:“你造谣,毁谤,这样编排是非,你眼里还有没有老师?没有一点尊师重道。”
  和这人争下去,确实是浪费时间,李浩道:“我走了,不打扰你继续赚钱,祝你财源广进。”说着,也不回地出了办公室。
  辅导员气得浑身发抖,“现在的学生怎么这样了?旷课还有理直气壮,还要恶意中伤和毁谤老师。”尼玛,剧本不是这么写的,这场演出完全演砸了啊。辅导员看周围的老师同学都神情古怪地看着自己,他想解释几句,但又担心越描越黑。
  他喘着粗气坐下来,不就是一个要被开除的学生吗,他的前途已经完了,人生已经彻底悲剧,我范得着和这种人生气?他想是这么想,但一想到李浩揭露了自己的秘密,他又是火冒三丈。
  他就这样生着闷气,也不知过了多久,办公室的门再次被推开,一大群人走了进来。
  最前面的是张校长,还有一个碧眼白发的外国人,这两人身后跟着好几个学校里的高层。
  辅导员一惊,连忙站了起来,满脸堆笑道:“张校长,您来了!快请坐,各位领导请坐。”他又手忙脚乱地去倒茶,办公室里其他人也过来招呼。
  张校长道:“电子工程系有个叫李浩的同学,你知道吧。”
  辅导员大感诧异,张校长怎么知道李浩的?他第一反应就是李浩在旷课期间惹了大祸,张校长要来追究,他连忙道:“是有这么一个同学,这个同学品德低下,目无校规校纪,素质十分低劣,专业成绩一塌糊涂。这种学生实在是华夏工大的败类,是华夏工大的耻辱。是我没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我要检讨。”
  “专业成绩一塌湖涂?”。这可能吗?电子工程系虽说是应用技术为主,但有李浩那种数学和物理的功底,无论如何成绩不会差得一塌。张校长疑惑不解。
  “是啊,他自从进入学校以来,长期旷课,这成绩能不差吗?他旷课已经超过规定,经系里领导研究,已经将他开除了。”
  “什么?开除了?怎么能开除他?简直是乱弹琴,这是谁作出的决定?”张校长的声音陡然提高,怒气急剧上升。
  将这样一个天才的学生开除出去,这肯定是本年度全国高校中最乌龙的事件。这也预示着学校在管理上存在重大的缺陷。万一这件事被媒体爆出来,整个华夏理工大学的管理层都抬不起头,肯定要被同行笑话很久。
  辅导员总算明白了,张校长是要保李浩的,他一哆嗦,脸色唰的一下苍白了。他结结巴巴道:“正式……正式处分还……还没下。”
  听到开除的处分还没正式下来,张校长脸色稍霁。他向自己的秘书使了个眼色,那秘书悄悄出了办公室打电话,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个处分出来了。
  凯文听不懂中文,但他看出刚才张校长很生气,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华夏理工一众高层脸色尴尬,张校长挤出一丝笑意道:“没事,只是李浩有事请假了。”他心底却暗自庆幸,幸亏凯文听不懂中文,翻译也是华夏理工大学的,否则这次丢脸就丢到家了。
  凯文问道:“他请假多长时间?我可以留在这里几天,等他回来。”
  这个城市还有几家高校邀请他去交流,他本不打算留下来的,但自己的行程可以修改一下。那四个假设模型在物理界提出很久了,能否定一个,也是微观物理学上一个小小的进步。在这种基础科学上再微小的进步,也有重大的意义。
  张校长说李浩请假了,是不想李浩立即和凯文见面,年轻人难免气盛,若见面时说出将要被开除这些事,会影响学校的声誉。他打算先和李浩见个面再说。
  就在这个时时,华夏理工大学校长室已经乱成一团。就在几分钟之前,学校收到一份传真。传真由国际上享誉盛名《数学研究》编辑部传来,《数学研究》的数学界的权威杂志。
第四十五章
购买货船
  华夏理工大学数学系里,刘主任看着手中的拓扑学证明稿。
  这份复印来的手稿他前前后后看来五遍,几乎每看一遍他就要赞叹一次,对其巧妙之处不禁拍案叫绝。
  但即使这样,他还是不敢断言这篇证明是正确的。这手写稿不是严谨的证明,其中明显省略了好几个步骤,致使阅读相当困难。
  刘主任已经召集了好几名数学博士生,让他们分别补充被省略了的部分,他自己也不时在笔记本电脑上翻查资料,推敲其中一个关键的地方。
  钱海立拄着拐丈站在办公楼的落地玻璃前面,怔怔地看着外面的风景。他是华夏国数学界泰斗,科学院院士,曾在京华大学任教,徒子徒孙遍布全国,后来调入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他这次顺路经过这里,便来看看他的得意门生刘主任。
  刘主任放下手中的钢笔,站了起来,快步来到钱海立身边。“钱老,那手稿的推演无误,如果省略的步骤也没问题,这篇证明就是正确的。”
  “人才难得啊!”钱海立回到沙发上坐下,叹道,“这些年我们国净是搞一些短平快的科技项目,光盯着钱看,数学这类基础科学和国外的差距根本没有拉近。华罗庚、陈景润这些老一辈去世之后,后继无人啊。这棵苗子一定要好好培养。”
  刘主任正想说话,却见张校长陪同着一个外国人走了进来,他知道这肯定是凯文了,连忙站起打招呼。
  相互之间寒暄完毕,张校长开门见山地问:“结论出来了吗?”
  “还没,”刘主任指着那帮正在忙碌的博士生,“他们还在补充被省略的部分。”
  “想不到我们校出了这样的物理天才,等李浩回来,我要劝他转读物理系才行。”
  钱海立不同意了,“李浩是数学天才好不,当然应该转读数学系。”
  张校长道:“钱老,李浩的微观物理学的基础很好,不能浪费这方面的天赋啊。”
  钱海立拂然道:“你看了那篇证明稿吗,通篇闪耀着数学的思维。什么是数学思维?1+2+3+……+100,就算能计算得再快,再准确,也只是数学上的工匠而已,没啥用处。能够将1+100,2+99,3+98,这样分为50对数字首尾相加,直接用101乘以50得出结果,这才是数学家的思维。”
  钱海立继续滔滔不绝道:“有多少人算过从1加到100呢?但有几人像高斯那样,想得出这么巧妙的方法?这才是数学的思维,有这种思维将会是天才数学家。你再看那篇拓扑学的证明稿,里面巧妙之处随处可见,这是数学的思维在闪光。这种天才,这种思维方式,不学习数学而学习其他任何东西,那都是最大的浪费。”
  张校长毫不退让道:“钱老,话不能这么说,搞数学需要天才,搞物理难道就不需要天才了?李浩那几页手稿,就否决了物理界流行了十多年的一种基础粒子假设模型。这意义多重大?如果要等实验来否决,说不定还要等十几二十年。
  “十几二十年啊,微观物理的实验代价都是非常昂贵的。为了证明那个假设模型的正确与否,全球有多少台大型粒子加速器正在运行?有多少实验物理学家为之日夜奋战?李浩仅仅几页手稿,足以为全世界节约了数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科研费用。这种人,能不学习物理吗?”
  刘主任见两人针锋相对,各不退让,连忙打圆场道:“这个……我们其实只能提出建议,至于李浩如何选择,还是应该尊重他本人意见的。他本人有兴趣,才可以出成绩。我们还是问问他的意愿再说吧。”
  这话在理,现在争论这个没用,在这里无端争抡,还不如去劝李浩本人。
  这时刘主任的手机突然响起了,他拿出一看,是华夏理工的校长打来的,他按下了接听,立即传出王校长的声音:“老刘,你们系是不是有个叫李浩的教授或者讲师?我查人事档案没查到,你们有没有临时外聘代课什么的?”
  “没有。校长,所有教职工包括临时聘用的在内,都要录入学校的人事管理系统,不然没法子发工资。不过……”
  王校长惋惜道:“也是,我一时糊涂了。看来是《数学研究》编辑部弄错了。可惜啊!”
  数学研究?这可是数学界最顶尖的学术杂志。刘主任猜到了几分,连忙道:“校长,我们校有个叫李浩的学生。”
  王校长心中一动,问道:“他数学很好吗?”
  “这……很好两个字大概不足以形容他的水平,后生可畏啊,我刚才和钱老看过他在拓扑学上的几页证明稿,我觉得用天才这两个字开容他更合适一些。”
  王校长喜道:“有这种水平的人,全国能有几个?那应该是他不会错了。”
  “什么不会错了?”
  王校长呵呵笑道:“《数学研究》杂志社发来传真,说我们校的李浩教授写的一篇数学证明通过了审查。杂志社请了十六位名誉顾问参与审核,所有顾问一致认为这证明是正确的、完整的”
  刘主任吃惊道:“什么?十六位名誉顾问?《数学研究》杂志的名誉顾问,那都是国际上有名的数学家。居然要请这么多顾问来审查?这个证明一定非同小可。”
  王校长道:“我也知道这非同小可,所以手忙脚乱地查找李浩这个人,结果人事管理系统里没这个人,我刚才都不知多失望。打电话给你是抱着万一希望的。”
  王校长知道那篇论文可以提升学校的荣誉,对他而言,只要作者是学校的人就好,教师和学生都没关系。当然,是学生更加好,这不更说明了学校的教育水平高吗?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