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虫洞(校对)第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80

  明天租个商铺,再招来伙计和长工装修一下,争取三两天之后就将商铺开起来,办完这些杂事之后就正式开始原力修炼之路。据虫洞智能系统介绍,原力修炼第一关是感应到原力,必须放下所有杂念才有望成功,所以要处理完这些杂事才能安心地修炼。
  时间还早,李浩出了大宅锁了大门,悠闲地漫步在宋朝的街头,带着旅游的心态品味着这八百年前的城市。
  清新的空气,喧闹的街巷,热情吆喝的小贩,笑语盈盈的少女,好一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图》。
  大宋挺适宜居住的,首先空气质量好,PM2.5超低,不会吃到有毒的大米,青菜不会有残留的农药,家畜也不是用饲料催大的,营养十分丰富。这里一切都纯天然的。
  再加上宋朝的妹纸温柔贤淑,而且这里可以光明正大地妻妾成群。多好的一个地方啊!万恶的封建社会,我太喜欢了!
  当天傍晚,李浩回到大宅里反锁大门,在书房里开启虫洞返回到主世界。
  在主世界的租来套间里,李浩推开窗外望着外面的高楼大厦,今天经历的一切恍如梦幻一般。若不是手头上还有租用大宅的文据,还真以为是做了一场梦。
  第二天一早,李浩吃过早餐就开启虫洞,穿越到北宋大宅的书房里。
  从书房里出来,望着澄蓝的天空,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李浩已经喜欢上了这北宋的泉州。
  中午时分李浩租住的大宅前院闹哄哄的,挤满了近三百人。
  这些人都得到了崔记牙行的通知,知道了这里有海外商人招收伙计、长工,他们都争先恐后来到这里,希望自己能被挑选上。
  门外还陆续有人赶来,院子里的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崔记牙行说招长工的就是这户人家呀,知道每月工钱是多少吗?有没有一贯钱?”
  “还没说呢,不过崔记牙行说了,工钱肯定会令大家满意的。崔记牙行信誉一向不错,他们说工钱不低,那一定就不低的,所以我才赶来这里。我以前打短工的,做工按日计的工钱虽然稍高一些,不过很不稳定,还是打长工好啊。”
  “那当然,谁不想当长工啊。如果这里每月有一贯钱的工钱就好了。不过也只能想想罢了,长工哪会有这么高的工钱?”
  “东家是谁呀,这宅子不是空置了一段时间的吗。”
  “东家没看到,不过我刚才看到少爷了,那个应该是少爷吧。非常年轻,穿一身做工精细的锦衣,那精神面貌,啧啧,太有精神了。”
  议论声忽然低了下去,众人望向正厅,只见崔记牙行的崔掌柜陪着一位年轻的公子走了出来。
  “安静!”崔掌柜高声喊道,“这位是大宋海外游学经商归来的李公子,李公子将开设一间商铺,专门售卖海外奇珍,所以要招收一批伙计。下面请李公子说说他挑选伙计的要求。”
  李浩上前高声道:“本次招收二十个商铺伙计,加招两个厨娘,五个杂工。月钱都是1贯500文钱,另有提成奖赏。”
  人群“哄”的响起一片议论声,显然1贯500文的工钱都高得有些出乎他们意料了。
  “哇,1贯500文钱,每月都可以吃一顿肉了,不但能吃肉,还可以吃一顿鱼呢。”
  “太好了!我可以剪两尺布,让我婆娘做件新衣裳了,她的旧衣裳每件最少打了四个补丁。”
  “少爷真是慷慨大方啊,这样体恤下人的东家,挑着灯笼也找不到呐。”
  “你刚才没听到吗,少爷可是海外游学经商归来的,海外商人的气度岂是寻常小贩可比的?少爷有钱有学问,还有这副怜惜下人的慈悲胸怀,真是……真是……”这人找不到词来形容了,“真是”半晌之后才道,“真是个大好人!将来一定飞黄腾达的。”
  “哇,另外还有赏钱,太好了!”
  “少爷,我以前做过布行的伙计……”
  “少爷,招我,我最能吃苦,什么活都能干,最适合做李府的杂工。”
第五章
奇珍异宝阁
  “静一静!吵闹的人一律不要!”李浩高声叫道。这话一出,现场一下子静得落叶可闻。
  李浩道:“会写《千字文》的人站出来!”
  众人站着没动,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李浩愣住了,虽然对宋朝的识字率有了心理准备,但这么多人,没有一个会写《千字文》,这文盲多得也太夸张了吧。
  李浩望着众人,又问道:“会打算盘的站出来!”
  这回终于有人走出来了,也不多,只有五个。
  “很好,你们五个先到那边去,一会我再看你们打算盘。”李浩通过筛选,招了二十个口齿伶俐的伙计,其中计算较快会打算盘做收银员。
  这些长工有些是乡下进城找工作的,李浩让他们住李府下人房里,若大的住宅总算人气足了很多。
  接下来李浩又通过崔记牙行租到一处宽敞的商铺,并找了个一个管家。
  管家对李浩来说比较重要,因为他不时要返回主世界居住,北宋世界的事务就要由管家打理。李浩一连“面试”了几个管家都不满意,最后崔记牙行推荐了一个丁管家。
  这丁管家名叫丁福,年近半百,头发和胡子都白了大半,但双眼还炯炯有神。他以前在当官的家族里做过管家,能断文识字,熟知人情世故和北宋大家族的礼仪,并且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李浩聘了这丁福,开出了每月6贯钱的高薪,并许诺过年之前一定还有“年终奖”。至于年终奖的多少,要看丁管家的表现。
  李浩对商铺的伙计们进行了集中培训,由于是销售现代化的小商品,伙计们对此没有什么认识,必须进行“岗前培训”。
  商铺伙计被分为两组,以后实行三班轮换。
  伙计们明确工作时间后,觉得这位海外归来的东家实在太好了,分班轮班,每人干活时间并不长,又不影响吃饭作息,领工钱反而比别人多。对比之下,伙计们对这份工作倍加珍惜。
  李浩却觉得宋朝的工人真是太好用了,他们很有上下尊卑的观念,对东家言听计从。二十一世纪哪找这种任劳任怨的工人,主世界的工人一个比一个牛,一不小心老板就被炒了。而在这个世界里,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是不容易的,雇工们都很珍惜。
  ※※※
  四天之后,泉州最繁华的街道上一间新店开张了。
  新店铺门口很大,正上方一个大匾上面写着“奇珍异宝阁”五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一条扎了花的红绸带挂在匾上,红绸两端从大牌匾两侧垂下来,随风飘动。
  “咚咚咚”,富有节奏的鼓声中,两头醒狮正在摇头摆尾。行人纷纷驻足观看,对两头醒狮指指点点,一群儿童更在人群中穿出穿入,兴奋地看着狮子头。
  舞狮子历史悠久,在南北朝就开始流行了,宋朝更是很普及。不过舞狮子主要在春节和元宵或者庙会举行,还没有开业舞狮子的习惯,这一招立即吸引了无数行人。古代生活娱乐缺乏,舞狮对他们吸引力很大。
  李浩和管家丁福也站在一旁观看。丁福叹道:“少爷,你怎么想出开业舞狮子的办法?这一招真是厉害,一下子吸引了大批的路人,店铺第一天就很旺,有个好兆头。”古人做生意很讲究好兆头,而舞狮也有喜庆吉祥意头。
  丁福十分佩服这个年纪轻轻的少爷,自己怎么就想不到这点呢?
  李浩心底暗笑,开业舞狮只是惯例而已,想不到在丁福眼里,居然是个不大不小的创新。土鳖就是土鳖,八百年文明的沉积,双方差异太大了。
  阵阵爆竹声响起,这间店铺正式开始营业了。围观的群众一窝蜂地涌进店里,他们对这店铺充满了好奇。
  这时一个年轻书生带着书童走过,看着牌匾上“奇珍异宝阁”那五个大字,他皱眉道:“这店主人好大的口气,奇珍异宝阁,谁敢说自己卖的每一件都是奇珍异宝?”
  但店里不时传出阵阵的惊叹声,不时有人啧啧赞叹,似乎里面的货物还真不简单。
  书童好奇道:“我们进去看看是什么奇珍异宝,好吗?”
  那书生也被勾起了好奇心,他点头道:“好,若是寻常之物,咱们砸了他的招牌。”说着,和那书童进了店铺里。
  李浩刚好听到书生这话,他笑着对丁福道:“居然想砸我的招牌,走,我们跟着他进去,看看这书生见到海外奇珍是什么反应。”
  丁福笑道:“少爷您从海外带回的宝贝,每一样都是奇珍异宝。这个店名起得最贴切不过了,奇珍异宝阁这名字当之无愧。”
  那书生和书童两人走进奇珍异宝阁,里面已经人头涌动。不过奇珍异宝阁的主人似乎已经预料到这情形,预留了大量的空间,柜台与柜台之间相距很远。
  这书生名叫莫凡,他在泉州城中是赫赫有名的才子,而他父亲是泉州城数一数二的大商家。
  莫凡来到第一张柜台,只见一个伙计双手捧着一片圆圆的物件:“各位,这是秘制的水晶镜,售价50贯。”
  莫凡惊道:“一面镜子就卖50贯,这简直是抢钱嘛。难道你家的镜子不是铜做的,而是黄金做的?”
  那伙计笑眯眯道:“本店的镜子还真不是铜的,与常用的铜镜绝不相同,不然也不敢卖这么高的价格。”
  书童挤过去嚷道:“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那伙计双手捧着镜子让书童照了一下,那书童大叫一声:“啊!”
  莫凡喝道:“读书养气,遇事要心平气和,动不动就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书童伸手指着那镜子结结巴巴道:“那镜子,那镜子……”
  店铺伙计捧镜子让莫凡也照了一下,莫凡一声惊呼:“啊!”叫声比书童还要响,早忘记了自己教训书童的话。“这镜子太神奇了,不知道是用什么做成的,怎么照人如此清晰明澈?”
  “这是本店秘制的珍宝,只有东家才知道,小人也不知是用什么制成的。”那伙计当然答不出来。
  莫凡看了半晌:“我买下来。”
  书童吃惊道:“这可是50贯啊。”
  莫凡道:“过不久就是妹妹生日了,我正愁没有礼物,这水晶镜就不错。远比珠宝首饰更受妹妹欢迎。”
  书童取出一叠银票付了款,那伙计对莫凡道:“这镜子和最贵的瓷器差不多,都是很脆、很易碎的宝物,您平时一定要小心,摔坏了本店概不赔偿。”
  书童交钱回来后,伙计用丝绸将镜子包好,小心地交给书童,叮嘱他一定要小心轻放。书童战战兢兢地捧着,生怕一不小心50贯钱就化为流水。
  莫凡又走到另一个柜台,只听到个伙计滔滔不绝说道:“这个是本店的奇珍,叫做放大镜。为什么叫放大镜?因为通这个看东西,看起来都比实际大很多倍,再微小的东西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围观的群众纷纷发言:“我不信,哪有这么神奇的东西。”
  “开什么玩笑,可以将东西放大?真是闻所未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