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校对)第2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9/505

  “回来了?验明身份了?”
  大理寺卿也是欢喜的声音都发抖了,事情到了这一步,他都有些不敢置信了。
  那捕虞侯呆了一呆,道:“还不曾验明身分,不过先前廷尉有吩咐……”
  “快去验明正身,快去,快去!”
  大理寺卿打断他的话,扭头对何善光道:“何邑宰,你亲自去验明正身。”
  何善光答应一声,一提袍裾,拔腿便走。
  大理寺卿喜得搓了搓手,又扭头吩咐少卿:“速备一匹骏马,只等何邑宰那厢确认了身份,你马上飞报朝廷。”
  大理寺少卿也是眉飞色舞,连声答应,急忙便叫人准备骏马,就停在一侧等候。
  ……
  装渔网的车子飞快地驶向刑部所在。
  车上,第五凌若凝视着李鱼,手还下意识地抓紧着他的衣衫,似乎生怕一松手,他就鸿飞冥冥。
  “你真是……冰哥哥?可你先前,为什么不认我?这么多年,为什么你毫无变化?”
  李鱼黯然道:“我也是直到刚才,才突然知道了这些往事,之前的我,是真的不知道。哎!你呀,先前只问我来自何方,可认得你,还叫我模仿你想要的语气说一句话,唯独没有说起‘杨冰’这个名字,不然的话,我也不会如此肯定,说我一定不是你认识的那个人。”
  第五凌若讶然道:“为什么要听我说出这个名字你才……”
  第五凌若忽然瞪大了眼睛:“你失忆了?刚刚遇刺的情形让你受了刺激,又突然恢复了记忆?”
  李鱼一呆,这姑娘……除了可以当一个好理财师,还可以当一个好编剧,脑洞开的蛮不错的。
  对这姑娘,李鱼不想瞒了,至少不想再隐瞒“宙轮”的存在。不仅是因为一句“失忆”,其实很多细节他都无法对上,而且,对这样一个情深义重,相许一生的女子,他得何等自私,才能无动于衷。
  只是,这事儿要说起来,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李鱼苦笑道:“这事儿说来复杂,一时半刻无法说清,等来日……”
  说到这里,李鱼的声音戛然而止,无尽的懊悔顷刻间充满了他的心灵。
  重返的那一刻,为什么要与她相认?就让她以为自己十年前就已死去,让她这样平静地生活下去多好?虽然他活着回来了,却是要去赴死啊。
  匆匆相认,从此阴阳两隔,这对刚刚相认的她来说,何等残忍?
  要是她也能启动宙轮多好,那就可以对她说明用法,自己前去赴死,替下铁无环,她这么聪明,一定能悟透这宙轮更多的用法,她也许可以穿越回现代,与那时的自己发生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重拾旧缘。
  第五凌若见他呆呆地望着自己,忍不住道:“我说对了?你这些年失忆了?是当初伤了脑子,前事都记不起来了?也不对呀,那我对你的调查,为什么说你从小生活在利州,直至杀人入狱,从未离开?”
  李鱼依旧呆呆地望着她。
  “还有,这才几年功夫,我为你,孤苦伶仃一个人,寒衾苦守。你居然……你自己说,你都有多少女人了?”
  “我其实……可以解释的,我是在想,从哪儿开始解释……”
  李鱼干巴巴的解释还未说完,第五凌若已经怒气冲冲地道:“你解释个屁!你怎么解释?”
  第五凌若越说越气,越说越委屈,突然一口咬住了他的肩头。
  “啊!放口!放口!我真的可以解释!但我现在没空解释!你赶紧放口,听我说,时间紧急,再不说就晚了,啊~~~~你牙口太好,真的很痛啊!”
第392章
天机所系
  李鱼这只小蝴蝶返回的时间稍稍有些错位,对他和第五凌若这对当事人来说,影响不大,但是对其他人和事来说,影响却不一而同。
  就如一枚火箭射出,射处差之毫厘,着处谬之千里。
  铁无环那里,就因为这样那样间接的影响,报到的时间有了些许变化。
  而这些许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又有不同。
  何善光亲自勘验正身,发现李鱼形貌所载与簿册上不符,可不敢打马虎眼了。
  行刑时刻即将到达,三法司的人全在现场,如果蒙混过去,功劳也不是他的。如果蒙混不过去,他反而要负首责,只这一犹豫,何善光便判断出了利害得失,把脸色一沉,喝道:“来啊!把他给我拿下!”
  几个捕虞侯上前,锁链一抖,哗愣一声,就把铁无环锁了起来。
  铁无环本就是替人送死来的,毫不反抗,摊开双手,任他们锁拿。
  等铁无环被铁链锁上,何县令才冷笑一声,道:“穷得过不下去了?为了给家人谋一条出路,竟尔替人赴死,也是难为了你。只是本官心里,可容不得一粒沙子。你冒人顶罪,该当如何处治,本官会另行处断,先把他押在一边。”
  铁无环一听大惊,连忙道:“县尊此话怎讲,我就是利州李鱼,绝无虚假。”
  何善光嘿嘿冷笑两声,转身去向大理寺、刑部和台谏官们报告去了。
  大理寺卿听他一说,大为懊恼,本来是本朝一桩美谈,偏生发生了这样的事,不但畏死不来,还要花钱买人命抵充,简直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旁边一位台谏官都打算把这件传奇写成文章,大肆歌颂当今圣上了,此时也不免有些沮丧。
  大理寺卿抬头看看天色,尚有一点时间,便让何善光陪同,去向那替死人问话。
  铁无环初时一口咬定自己就是李鱼,直到大理寺卿阴沉着脸色表示,李鱼买人替罪,罪犯欺君,不但自己要死,还要满门流放,情知瞒不过去,又恐加深了李鱼的罪过,这才承认自己并非李鱼。
  铁无环把自己所作所为的源由说了一遍,那大理寺卿和跟过来的三法司官员登时眉飞色舞。
  其实今日法场多死一个人,少死一个人,他们并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这件事的传奇性,能够给皇帝、给大唐朝廷增加多少色彩。
  这铁无环的义举真是感天动地啊!因那李鱼有恩于他,他便慷然赴死,而那李鱼也并非不肯前来赴死,而是被这大汉打昏了,藏在一家仓库里。
  如此一来,对这传奇而言,不但不是污点,反而是传奇中的传奇。
  当下,大理寺卿就吩咐长安县马上派捕虞侯前往铁无环所说的仓库中去寻人,又命大理寺少卿亲上金殿,向皇帝禀报此事。
  今日李世民早朝,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事件要处理,不过李世民有意地放慢了诸事处理的速度。一年前的今天,他一时怜悯心发作,将所有死囚缓刑一年,释放回家。其实事后一想,他也不免有些暗悔自己过于冲动。
  人皆畏死,谁不贪生?况且那些人可不是百战沙场的悍勇兵卒,而是一群为非作歹的死囚。他们会信守诺言,按时返回么?
  如果到时候大半死囚不肯回返,还要朝廷满天下的通缉,那可就成了史书中一个笑柄,贻笑后世了。
  因此,李世民刻意地拖延着朝会的时间,其实是担心听到不好的消息。
  而那大理寺少卿回金殿之前,业已有所决定。能够做到大理寺少卿,智商、情商岂会低了?今日这桩公案,如果是给皇上脸上增光的,那就上金殿大张旗鼓地禀明,如果回来的人太少,丢人现眼,那就等皇上下了朝,偃旗息鼓地到后朝里去禀报一声。
  如今这事儿显然是给皇帝长脸的,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大理寺少卿快马加鞭赶到皇宫,一打听皇上还未下朝,顿时了悟皇帝的心意。大理寺少卿微微一笑,马上整理衣冠,直奔金殿。
  站殿武士进内禀报,大理寺少卿飞马而来,有要事禀报。正跟魏征两人儿在那闲磨牙,说着毫无营养的官话套话的李世民顿时松了口气,这大理寺少卿金殿求见,甭问,自己去年做的那桩唐突之事,应该是有了一个不错的善后。
  李世民马上正了正衣冠,庄容吩咐道:“宣!”
  大理寺卿满脸喜色,脚步匆匆上了金殿,众文武都向他瞧去,一瞧他脸色,也都知道有了好消息,那事先跟人打过赌,赌最多有三分之一的死囚回来的大臣倒是就满脸的不悦。
  “陛下!午时将至,去年所释三百九十名死囚,已有三百八十九名按时归来!”
  “这么多?”
  金殿之上登时一片窃窃私语之声,李世民也不免小有得意,自打去年办了那件冒失事,眼看又到九月九,李世民也是心中惴惴,如今可是太露脸了。
  李世民故作从容,抚须道:“好!虽然俱都是罪大恶极之死囚,可足足归来三百八十九人,仅有一人畏死不至,足见教化。这都是众爱卿的功劳啊。”
  满朝文武谁会跟皇帝抢这个功,就连一向刚直,最喜欢跟皇上呛嘴的魏征,都是捧笏施礼:“此皆陛下仁德,连十恶不赦之死囚亦被感化,臣等岂敢贪功。恭喜吾皇陛下,贺喜吾皇陛下。”
  君臣和睦,正一团和气之际,那大理寺少卿提足了丹田之气,朗声道:“陛下,臣还不曾禀报完毕。虽有一名死囚未至,其实却是有人冒其名而来……”
  皇帝的脸色马上就沉了下来。
  畏死不至也就罢了,可买人性命,让其冒名顶替,这就太过不堪了。好好一桩彰显皇帝仁德教化的大喜事,偏生被这个混账给毁了。李世民牙齿暗咬,真恨不得把那混蛋千刀万剐。
  那大理寺少卿也是深谙讲话之道,他跟个善于调动听众情绪的说书人似的,先用一个高潮把大家都搞亢奋了,接着就挖了个坑,连皇帝也一起埋了进去。但是随着他的娓娓道来,本已脸色阴沉的皇帝突然再度眉飞色舞起来。
  只缺了一人未到,可那人却不是畏死,而是有人感于他的恩义,将他打晕,替其偿命。光这一件事,就是本朝一件可以用来宣扬教化的莫大功德之事,更何况,这样说来,竟是三百九十名死囚,一个不少,全部报到!
  “啊~~哈哈哈哈……此等义士,着实感人呐!”
  国舅长孙无忌马上捧笏施礼:“那李鱼对铁无环有恩,可见自陛下释其之后,已有向善之心,多行向善之事。今李鱼慨然赴死,铁无环大义替之,我朝便连一从待死的罪囚,亦有如此仁义之风,实是陛下之德,我朝之大幸啊!”
  满朝文武听到这里,连忙再度齐声道贺。
  这时候,站殿武士急匆匆上殿来,再度禀报,居然是大理寺卿也到了。
  李世民赶紧把他宣上殿来,大理寺卿一见皇帝,便兴冲冲地道:“陛下,臣等察知有一名死囚乃系替死,问明缘由后,马上派人前去寻那死囚。却不想,刚刚派出人去,那死囚已然赶到法场。”
  此言一出,金殿之上又是一片嗡嗡窃议之声。
  大理寺卿这回关子没卖太久,因为用不着,李鱼出现的场面,本身就能锦上添花,不需要先抑后扬,而是可以芝麻开花。
  大理寺卿高声道:“陛下,那李鱼乃被其义仆铁无环打晕,欲替其身死。李鱼醒来后,急急欲奔赴法场受刑,结果路上遭遇江湖亡命,一番打斗,被亡命用网子网了起来,一时挣脱不出,为了抢在午时之前赶到法场,替下义仆,居然裹着网子,就叫人用车把他载了来。陛下,屠刀之下,争先恐后,所求不过一个信字,一个义字。三百九十名死囚,一个不少。明明有人替死,也不昧其心,足见陛下仁德,教化万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9/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