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校对)第3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5/505

  褚龙骧自以为是地点点头:“想不到先生于赋也有研究。不过,老褚不太明白啊,坐在这里,为何就方便看大腿了?”
  李鱼向雁翅状排开的两排几案中间已然铺好的红毯上呶了呶嘴儿。这时的玄武门城楼地面是倾斜的,城楼方向最高,城墙内侧墙根处最矮,这样方便大雨时节雨水排泄。
  李鱼道:“一会儿宫娥起舞,尤其是跳起胡旋来,裙摆飞扬如伞,我坐在这儿,正好瞟见裙下风光。”
  褚龙骧又把大拇指一翘:“果然名士风流!”
  褚龙骧虽不好色,可是守孝这么久,一直是不沾女色的,难免也有些“静极思洞”,当即就挑了挑眉毛,摸着钢针似的大胡子琢磨起来:“要不要跟对面儿那个三品闲官换个位置呢……”
  天子设宴,而且是为了庆贺灵台落成,且新增了一样前朝所未有的浑天黄道仪,这是莫大功德,也就等于是一次有主题的宴会。如此盛大的宴会,宫娥翩跹就只是杯筹交错间的小道了,首先是要有大型宫廷乐舞的。
  由于那城墙之上城楼处高,墙根处矮,皇帝和近臣权贵们端座几案之后,就能对城下广城的大型乐舞一览无余,李鱼坐在墙根底下,不免就有点郁闷了,他发现自己什么都看不见。
  不过,一瞧对面几位三品大员包括自己旁边几位大员都不计较身价地站起来,靠在碟墙上观赏,李鱼也就从善如流,跟着站了起来。
  此时城下表演的是《七德舞》,也就是赫赫有名的《秦王破阵乐》,此时已经换了名字,不过表现的依然是李世民任秦王时征战天下,建立赫赫武功的事迹。接下来还要表演《九功舞》。
  负责表演的就是李鱼之前曾任职的太常寺。
  李鱼等人正扶在墙头上看得津津有味儿,城楼之中,九卿之一的太常寺卿眼见天子龙颜大悦,赶紧上前凑趣,拱手笑道:“陛下,这是太常寺重新编舞后的《七德舞》,臣觉得,尚不能完美展现陛下的丰功伟绩。臣以为,可以把陛下擒获刘武周、薛仁果、窦建德、王世充等人的事迹也编入《七德舞》,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堂上顿时为之一静,许多人都把目光投向李世民,神色复杂。
  李世民拂然不悦,沉声道:“他们都是英雄豪杰,亦曾在这世上留下赫赫威名,朕的臣工们之中,有很多都曾是他们的臣下。朕若把他们编排进舞乐,令他们受尽屈辱,于生者和死者,岂不都是难堪吗?”
  太常寺卿裴天睿一记马屁拍到了马腿上,面红耳赤,连声称是。
  秘书监魏征见状,立即越众而出,高声道:“陛下圣明!陛下,臣以为,似此等彰扬战功的舞乐,能禁则禁,能止则止。不仅如此,我大唐如今国力昌盛,该是削减武备、大兴文教的时候了,如此才能长治久安,使天下百姓共享陛下圣德。”
  太子李承乾本来一向崇尚武力,可是眼见魏征献谏,清楚此人谏言,十九必得父皇采纳,先前因为灵台一事,他虽有惊无险,但心中一直惴惴,这时便想,自己若随声附和,且得父皇采纳,众文武面前,也能重新树立自己太子的威望。
  于是,马上站起,拱手附和道:“父皇,魏中丞所言甚是。我大唐正逢盛世,四海宾服,当歇兵戈,兴文教,立万世太平!”
  魏王李泰正开着文学馆,大肆招兵马买,打得旗号就是兴文教。可太子居然倡导兴文教,那李泰只能唱反调了,李泰马上离席道:“父皇,儿臣素喜文学,集书万卷,但若说到息武备,兴文教,儿臣却不以为然。当今之世,固然因父皇之英明,而四海宾服,但武备断然不可松懈。居安思危,才能长治久安。”
  太子和魏王这一先后表态,倾向于太子或魏王的大臣们顿时意识到,这已上升到两位皇子之争,马上各自表态。而文臣和武臣,当然都希望自己这一系列能够得到更多重视,当即也纷纷加入“战团”。
  一时间,玄武门上,口水与唾沫齐飞,文官共武将一色,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趴在碟墙上看大腿……看战舞的李鱼,浑然不觉玄武门城楼之内的热闹,但是等下边《七德舞》表演已毕,舞者退下,筹备《九功舞》的当口儿,音乐声一静下来,不免便听到了城楼之中慷慨激昂的争吵声。
  李鱼心道:“怎么回事,好端端地喝酒看舞不好么,这怎么又吵起来了。”
  李鱼所在之处,一向多事,连他自己都觉得有点邪乎,想抽空去庙里拜拜了。这时玄武门城楼中文武争吵,倾向于太子和魏王的权贵们争吵,他这个六品小官儿生怕扫了风尾,当即就想避之大吉。
  李鱼忙向旁边座位的大臣点一点头,谦笑道:“失礼,下官去方便一下。”
  李鱼也不管人家理不理会他,起身便走,这一起身,便马上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
  现场官员,俱都是三品以上大员,或者皇帝国戚、外地州牧、还有归附的番夷首领,所有人中,穿绿袍的只有李鱼一个,真可谓是“万花丛中一点绿”,实在是太乍眼了。
  他这一站起来,李世民高踞案后,一眼瞧见,正被百官吵得头痛的李世民咳嗽一声,便向李鱼一指:“呵呵,满朝文武各持己见,似乎都有道理啊。那个……谁,你怎么看?”
  满朝文武、皇亲国戚,顺着皇帝的手指刷地一下望了出来,近百道目光齐刷刷地落在李鱼身上。
  李鱼正要学着黄花鱼,溜着边儿下城楼,被皇帝一指,登时定在那里,一手撩袍,高抬右腿,张口结舌:“啊?啊!小臣以为……这舞,很好!很壮观,很好!很好!”
第463章
大红袍
  李世民似笑非笑地看着李鱼,道:“是武很好,还是舞很好?”
  此时此刻,就是太子和魏王,乃至那些文武大臣的意见,其实都已有些带了意气,并不是在客观理性地分析朝廷未来的侧重点。这种情况下,每个人物的发言,似乎都不是那么的重要。
  他们就仿佛站在天平的两边,不停地往上堆砝码,你这边加一块,我那边就加一块,越加越多,但是因为高高在上的天子始终不曾表态,哪一方也难以压倒另一方。
  这时候,天子饶有兴致地问起了一个绿袍小官儿,他就变成了那最后一块砝码,可以打破平衡的关键。
  他会怎么说?
  太子看着他,面露得色,不管怎么说,他算是自己一边的人,前不久才刚被魏王李泰搞进大牢,差点害死了他,他无论如何不会站在李泰一边吧?
  李泰也是暗生喜意,李鱼入狱,太子袖手旁观,还想拉他顶锅,这交情是绝对谈不上了,不过李鱼和尉迟恭、褚龙骧貌似关系都不错,应该会站在重武的一边吧?
  李鱼一手撩袍,右腿高抬,玄武门上金鸡独立。
  “嗯……陛下是说武功……”
  李鱼说着,眼睛飞快地一扫,尉迟恭和褚龙骧正并排站着,跟两块黑炭似的,齐齐向他点头。
  李鱼恍然大悟,搞了半天,又是重文还是重武这种无聊把戏,从古到今,这把戏就没消停过。
  李鱼刚想把腿放下,向天子拱礼答话,忽地心中一动,依旧金鸡独立着,对天子道:“古语有云:平不肆险,安不忘危。文能治国,武能佑国,这本就是一国存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国家太平繁盛时候,文治便有大用,但若忽略了武备,这繁荣便似一个泡泡,一戳就破了。国家危难战乱的时候,武功便有大用,但若忽略了文治,军需给养无从取得,仅凭武力,又何以持久?两者缺一不可,为什么一定要分个高下呢?”
  李鱼说到这里,仿佛站立不稳,急忙收腿站定,身子还晃了一下,向李世民长长一揖:“小臣愚昧,但小臣是真的想不明白,人,若是瘸了一条腿,难道比两条腿走路还要快吗?”
  李世民豁然大笑,环顾左右道:“你们看看,你们看看,这么简单的道理,衮衮诸公身在局中,看得却是不甚清楚啊。重文,还是重武,现在还用说吗?”
  众文武齐齐俯首行礼,李世民抚须一笑,扬手道:“《七德舞》已罢,都归座吧,与朕一起欣赏欣赏这《九功舞》。”
  众大臣纷纷回座,台下太常寺的乐师舞伎们得了指示,鼓乐齐鸣,大型宫廷舞乐《九功舞》正式展开。
  李承乾拖着一条不甚方便的腿,回到自己座位,每走一步,都像是有人正在盯着他的腿,心中好不难堪。
  李鱼只是随口做了一个比喻,恰还利用了自己金鸡独立的姿势,只是一个急智小发挥,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李承乾恰有一条腿不方便,他又不是心胸何等豁达的人,难免怀恨在心。
  一个再如何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人,也架不住与一个敏感脆弱、心胸狭隘的人打交道,甚至并不是与他打交道,你随口一句话,他就要自行“对号入座”,李鱼可不知竟因此招致了李承乾的厌憎。
  ……
  玄武门宴后,李鱼又有了陛见天子的荣耀,再加上优等一品的考课成绩,建成灵台的实际功绩,顺利晋升为工部郎中。
  这时候的李鱼,可谓春风得意,此时他与吉祥的婚礼,也已即将举行了。
  而这时候,他那老丈人龙傲天老爷子,才从陇右姗姗来迟。
  老爷子要离开一趟并不容易,自从罗霸道离开陇右,陇右四大寇原有的势力平衡被打破,为了重新确定地盘、势力范围、排行名次,各大寇打得不可开交,整个陇西一片糜烂。
  龙家寨是靠做生意生存的,又不能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原来的第一打手龙啸啸又早被赶了出去,龙老爷子需要对龙家寨做出妥善的安排,所以迟至此时,方才赶到长安。
  龙老爷子得到信儿,知道女儿有了身孕,且已寻到李鱼时,李鱼还是西市署市长,一个不入流的坊间小吏,等他赶到长安城时,李鱼已赫赫然变成了一个五品官,官阶比马邑州的地方牧首还要高。
  “工……工部郎中?五品官?”
  龙老爷子攥紧鞭子,高高举在空中,本打算不管是否接受了这现实,都先给李鱼来一鞭子,教训教训这个诱拐他的宝贝女儿,还他娘的未拜堂先有孕的混账东西,不料赶到信上所载地址,恰逢李鱼下值,他大步流星上前,赫然看见那人模狗样的东西,居然穿了一件大红袍,腰间还挂了一个银鱼袋。
  噫!
  这打扮,龙老爷子见过。
  龙老爷子是见过一次州刺吏大人的。那位大人就是这副打扮,当时龙老爷子混在一群地方名宿中间,毕恭毕敬,一大群绿袍、青袍的官儿簇拥着一个大红袍从他们面前走过。
  那个官威,人还未到,唱名声已起,众人纷纷长揖到地,结果龙老爷子连刺史大人的模样儿都没看清楚,弯腰施礼之际,就看见人家大红的官袍以及腰间晃晃荡荡的那枚银鱼袋了。
  因为龙老爷子是凭着他的慷慨大方,混进马邑州的耆老名宿队伍的。龙家寨在马邑州城之外,龙老爷子又是经商的,所以势力虽大,地位却低,远比不得地方上有文名的士林名宿,又或者是拥有土地的大地主。
  那些人,才是地方耆老、士林名宿,所以在龙家寨威风凛凛、土皇帝一般的人物,到了那里,却是连身都近不得的人。而如今,他老龙家的姑爷子,居然穿了一身大红袍?
  “臭小子,你们两情相悦,告诉老夫就是了,何以如此偷摸,难道老夫还会棒打鸳鸯不成?”
  龙老爷子手中的鞭子轻轻地落在李鱼肩上,软绵绵地向下一扫,替他掸了掸大红袍上的灰尘。
  “若不是看在我那好外孙的面上,定然不轻饶了你们。我那宝贝外孙呢,还不快带老夫去瞧瞧?”
第464章
有得有失
  李鱼带着岳父大人进了杨府,这大宅子刚刚改建完成,有些地方花圃正在整理,尚未移种花草,龙老爷子看了连连点头:“这块地翻得平整,土块要细细地敲碎,种些菘菜、荽菜,长势必然极好。”
  李鱼也不好说那里是要种花儿的,否则以从陇西而来的龙老爷子来说,必觉浪费。
  这时因为尚未聘雇家仆只好自己四处忙碌的一家人都闻讯回到了大厅,李鱼又带龙老爷子逐一认识家人,再叫深深和静静帮着安顿龙老爷子带来的一行数十护卫。也是亏得杨府改建完成了,这些人住下,并不觉局促。
  这厢准备晚宴的时候,李鱼等人便识趣地离开,容人家父女相见,聊些私己话儿。
  见房中只剩下抱着小外孙的女儿了,龙老爷子便收了笑容,往她额头一点,责怪道:“爹只你一个女儿,也是从小惯坏了你,不但与人私奔,未婚有子,惹得乡邻笑话。这千里迢迢的,你也舍得抛下老父、抛下你娘……”
  龙作作见他肯来,便晓得不生自己的气了,便撒娇道:“爹,人家嫁得可以的男人,不也正是你希望看到的吗?你也瞧见了,他身边呀,狐狸精多着呢,女儿若不是先下手为强,你现在又大孙子好抱么?”
  龙作作把儿子往前一递,龙傲天登时眉开眼笑,张开双手想抱,又抱自己粗糙的大手擦伤了婴儿娇嫩的皮肤,犹豫了一下,才小心翼翼地接过来,稀罕的不行。
  龙傲天一边看着可爱的大外孙子,一边对龙作作道:“他毕竟年轻嘛,那么年轻,又做了这么大的官儿,身边没有女人才怪。你也不要太往心里去,这人呢,不是发了情的驴子,皮相再美,熟了也就那么回事儿,最终讲的还是感情。不管多么的喜欢,久了久了也就变成了亲情,唯有亲人,才是永远割舍不下的人。何况你现在还有了老李家的长子,性子啊,收敛着些,可不能说炸就炸,风风火火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5/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