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传奇(校对)第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25

  郭旭走到克里夫斯身边,正色道:“马汀,千万别手下留情,我希望你全力以赴,这样训练效果才好。”
  克里夫斯愣了一下,笑道:“如你所愿,但你别对我说垃圾话。”
  “我指望你在场上罩着我,多给我传球呢,是他先惹了我好几次,我才回击的。”郭旭笑笑。
  这次分组对抗,克里夫斯对位郭旭的时候,开始会不自觉的留上几分力,那样他应对的轻松,很有面子,对实力提升却没有太大帮助。最近他在开打前都会先提醒一句,哪怕防不住也心甘情愿。
  郭旭把克里夫斯看作重要的“试金石”,他想进NBA起码得和其打的有来有回才行。因为前世,在NCAA名气颇大的克里夫斯加入NBA后并不成功,总共打了167场比赛,10场首发,没参加过季后赛。
  2000年NBA选秀大会被称为史上最烂的一届选秀,如果他和克里夫斯差距很大,不管参加01、02、03哪一届选秀,都很难被选中。
  克里夫斯身体素质劲爆,擅长变向突破,中远距离投篮一般,打1号位组织能力普通,打二号位个头太矮。他的球风还容易受伤,只在NBA打了六个赛季,三次重伤,之后被迫去国外淘金了。
  郭旭目前唯一的特长是投篮,手腕柔和,各个位置都能出手。
  如今还有一个尴尬的蝴蝶效应,郭旭告诉好友杰森·理查德森下赛季斯巴达人队没法夺冠后,理查德森表示想参加今年的选秀,还拜托郭旭一定要在正常时间劝说他离队。
  如果下赛季斯巴达人队没有理查德森,只靠郭旭和一年级新人内线扎克·兰多夫想打出好成绩太难了,除非他实力大幅提升。郭旭没有退路,必须今年就参加NBA选秀。
  对抗赛开始,红队球权,郭旭在克里夫斯的紧逼下,靠着球场宽度运球过半场,传给了跑位的理查德森,后者接球干拔三分,迎着皮特森跳投球进。7比0。
  伊佐教练在场边为郭旭鼓了几下掌,今天他表现抢眼,和队友配合的非常默契。
  克里夫斯带球到前场,和中锋兰迪打挡拆,郭旭见过这招很多次,判断对方掩护时机很准确,及时后撤绕过掩护,跟上了持球突破的克里夫斯,完成贴身。
  如果是对位莱曼,他贴身就成功了一半,克里夫斯不急不躁,背身护住篮球用力靠了郭旭一下,往右侧强行转身起三步,杀入篮下。
  郭旭侧面跟着没被摆脱,但身高、力量差距明显,被挤的跳不起来,克里夫斯右手挑篮打板得分。7比2。
  郭旭的防守能力比刚重生时有了大幅进步,但和NBA级别的球员对位,依旧不够。
  他的防守技巧和经验起不到作用,克里夫斯是很会利用身体优势的控卫,比他重了足足20公斤,身高188CM高出8CM,臂展193CM比较普通,对付比自己矮的人也够用了。
  郭旭今天能做的,还是只有拼进攻。
  红队进攻,他带过半场和中锋休斯打挡拆,全速往右侧带球摆脱克里夫斯,兰迪换防稍微慢了一点,郭旭拉球起三步,右侧靠速度过掉兰迪上篮得分。9比2。
  一个多月的训练,他越来越敢于持球突破,错位面对大个子防守时很有信心,会利用速度摆脱防守。
  白队进攻,郭旭保持两步距离放克里夫斯投篮,可惜克里夫斯和莱曼不一样,他知道自己的弱点,根本不尝试远投,喜欢带球到有把握的位置再出手。
  郭旭只好等对手启动后跟防干扰,如果克里夫斯突篮下,内线队友可以协防,但克里夫斯在右侧牛角位急停跳投,郭旭个头矮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他弹跳力不如对方,哪怕判断准确,也连封眼都做不到。
  克里夫斯三分不行,禁区附近的中投有一定把握,稳稳命中。9比4。
  不行,距离远了盖不到,必须贴身对抗才有可能打乱他的投篮节奏,但体重差距太大,我力量不足怎么顶得住?
  郭旭摇了摇头,要想在防守端限制克里夫斯,只能继续提升身体素质,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必须做好在时间循环中长期苦练的心理准备。哪怕克里斯·保罗,也不是全靠技术防守,他很强壮,配合着小动作经常能错位顶住一些摇摆人。
  红队进攻,郭旭带球到前场,打手势招呼队友掩护,兰迪换防积极了一些。郭旭往右路带球,吸引了兰迪和克里夫斯前后夹击,他没怎么考虑就半转身传球给了中路的休斯。
  三年级的休斯是个很软的白人内线,身高207CM,体重100公斤,在场上经常驼着背,看起来就像个大虾米。他体重轻,偏偏移动速度不快,还是个地板流,他能让教练看上眼的就只有一手稳定的中投。
  休斯接球没怎么调整,高位快速出手,空心入网。11比4。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连续打同一场练习赛,郭旭许多回合都能预测到队友和对手的下一步,他今天的组织能力是斯托克顿级的,但他没法控制队友的行动,阻止队友犯错。
  白队进攻,同样是中路挡拆,克里夫斯持球突破,休斯放开了自己的防守人出禁区换防,被对手一个加速轻松过掉。
  中锋出了禁区,郭旭绕开掩护追防挡住后卫突破路线也没用了,克里夫斯把球往天上一抛,兰迪中路空切跳起,双手空接扣篮球进。11比6。
  红队进攻,郭旭运球到前场打挡拆,兰迪稍微挡了他一下,克里夫斯从后面追了上来。
  他这次没有分球给中路的休斯,因为休斯选择了空切,速度太慢了,传过去黑人内线兰迪能回防到位,八成投不进。
  郭旭急停左手持球转身快速运出了三分线,躲开了夹击,兰迪撤回禁区防休斯,外围变成了控卫一对一。
  郭旭转身面框,胯下运球给右手,右肩轻轻一探,克里夫斯上前迈了一步想贴身,郭旭右手持球猛的往左侧变向过人成功,中路三分线外急停跳投,球空心入网!14比6。
  郭旭从没像今天这样出色过,教练汤姆·伊佐激动的站了起来,杰克·莱曼更是惊呆了。
第18章
后卫飙分,大出风头
  克里夫斯同样很惊讶,郭旭使出的正是他最擅长的技术——交叉步变向!
  关于过人,美国人用了“Crossover”这个词,可以理解为“跨越”。篮球场上每一次对抗都像一场战斗,而甩开对手代表着胜利。
  郭旭前世就喜欢持球过人,当他一个假动作骗过对手,成功突破的时候,那种感觉太爽了!过人不仅仅是技术实力的体现,还能获得满足感、虚荣心。
  其实,郭旭的交叉步是克里夫斯手把手教的,只是他不记得了。
  郭旭连续十天中午请克里夫斯吃豪华大餐,饭后两人找个球场对练一小时,然后郭旭去健身,克里夫斯出去玩。吃人嘴短,克里夫斯在教绝招的时候没有任何保留。
  篮球爱好者们都会变向过人,简单有效。做的好坏关键看细节,有些细节很少被重视,大部分人都是凭感觉随意做动作,这是不对的。
  和很多人一样,克里夫斯的变向技术是模仿“小虫”蒂姆·哈达威。
  90年代初,crossover动作逐渐风靡全美,哈达威的连续胯下运球配合着体前变向,被球迷们称作“Two-Step”(两步过人)。湖人队名宿“魔术师”约翰逊评价说:“当你面对哈达威的时候,听到篮球拍在地面上发出‘砰砰’两声,他已经从你的身边过去了。”
  这动作还有另一个名字叫“killercrossover”!其实并不难,胯下运球后衔接一个前提变向,加速突破即可,但真正能把这个动作用出效果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只是肤浅的模仿,并不了解球员重心变化和目的。
  克里夫斯刚好是个领悟了这招要点的人,他指导郭旭,运球需要在双手间进行快速的传递,也就是双手快速运球,球要低于膝盖,并且幅度要超过膝盖的外侧。在做交叉步变向的时候,双脚不要保持平行,否则速度会变慢,从而让防守者有足够的时间去反应,以至于错失了突破的良机。
  白队进攻,克里夫斯也用交叉步变向过人,靠着郭旭强行上篮还了一个,14比8。
  红队进攻,郭旭带过半场,挥手让队友们拉开,中路再次单挑。
  “这次我不会再让你过去了。”克里夫斯自信地笑道。他盯着郭旭,注意力高度集中。
  上回合他有点轻敌,郭旭从没这么打过他才吃晃,这次他降低重心,保持了距离。
  郭旭胯下运球交到右手,没往左侧变向,而是接右脚后撤步和克里夫斯拉开了两步距离,急停三分出手,还加了点后仰。
  克里夫斯没有吃晃,但他起跳稍微慢一点就没能盖到,球划出一道美妙的弧线,空心入网!17比8。
  后撤步在未来很流行,简单实用。要领是胯下换手之后球不再落地,直接拉球而起同时向后跳步,和防守人拉开距离,创造出手空间,这是矮个子球员的必修技能。
  郭旭忽然使出这招,克里夫斯没反应过来。场边伊佐教练用力的给郭旭鼓掌,叫道:“干的漂亮!继续这么打!”
  克里夫斯见郭旭连续得分,来了脾气,下回合持球强攻造犯规,两罚全中。比赛变成了两名后卫飙分。
  双方你来我往又打了5分钟,郭旭突分投结合,敢于承担责任,但面对克里夫斯还是稍逊一筹,比分被渐渐追上。
  球员轮换下场休息时,伊佐对郭旭、理查德森赞不绝口。之后再出场,郭旭也没让教练失望,发挥依旧稳定。
  训练赛结束后,大家都在谈论郭旭,不明白他为什么忽然变强了,和昨天判若两人。
  虽然没人专门统计数据,但大家都知道郭旭肯定拿下了大号两双,是红队表现最好的人。红队最终只输6分,两个一年级球员带队和已经预定NBA的两个四年级生打的很焦灼,怎么吹都不过分。
  助教马克·克劳笑着对伊佐说:“这小子昨天就像个菜鸟,今天居然这么厉害,如果他每场都能打出这种水平,将来肯定也能进NBA。是你骂他骂的开窍了吗?”
  伊佐摇了摇头,他很纳闷,对待年轻球员严格有好处,但郭旭这是时隔一日,刮目相看,进步的未免太快了!整个赛季,郭旭都没表现出像今天这样出众的进攻才华。
  伊佐招手把郭旭叫到身边,笑道:“你今天很出色,这就是我想看到的,明天我会给你更多出场时间,好好把握机会。”
  郭旭这话不是第一次听了,表现的很平淡,他清楚自己的斤两。
  克里夫斯全场得了30分以上,他一对一防不住;面对克里夫斯防守,他却无法一直保持高效进攻,有段时间连续五投不中。
  郭旭的助攻比克里夫斯多高兴不起来,他的组织能力是镜花水月,总能把球分到合适的位置不是靠视野开阔,而是这场练习赛打了太多次,好的传球时机都记在了脑子里。在四强赛上,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和队友配合这么默契。
  郭旭思想有点开小差,在伊佐看来却是不骄不躁的表现,看他越发顺眼了。
  “我有个战术适合你,可惜现在没时间练熟了。”伊佐和蔼地笑道。这个想法已经存在于他脑海中很久了,只是郭旭以前能力不达标。
  郭旭大喜。“什么战术?就算现在来不及,我以后(下个愚人节)可以主练啊。”
  “很简单……”
  伊佐讲了一下战术,他希望郭旭能跑起来,两名内线无球掩护,他在三分线外接球出手,或者形成了错位持球突对方的大个子,自己突或者再分球。
  这个战术斯巴达人队一直在打,负责无球跑动的是皮特森。皮特森在一对一进攻中的启动速度和控球技巧一般,只能接球投篮,201CM身高掩护后对上对方内线,错位效果不大。
  克里夫斯的射程不够远,也不适合打这个战术,他不靠掩护直接持球攻更具威胁。
  斯巴达人队首发两名内线都是蓝领,得分主要就靠外线,所以,伊佐一直对郭旭抱有期待,他可以丰富球队的战术。
  郭旭开心极了,这是时间循环开始后,他听到的最好的消息。球员个人能力再强,没有合适的战术和大量出手权,也很难打出漂亮数据,现在他拥有了爆发的基础条件。
  斯巴达人队的“三叉戟”一定会吸引对方的防守专家,郭旭面对的防守压力原本就比较小,如果再加上战术受益,他有信心在四强赛上大出风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