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传奇(校对)第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25

  理发后,郭旭去了球馆,等哈斯勒姆放下一箱饮料后,他凭着记忆拧开了会被最早拿走的三瓶佳得乐,把药片快速放了进去,然后拧上盖子,看不出半点破绽。
  做完这一切,郭旭先离开了球馆一会儿,等人都到齐了,他才又拿着拖把姗姗来迟。他没有和人说话,尽量避免产生蝴蝶效应。
  球员们像之前一样热身,听战术,准备分组对抗,三名球员也拿起了三瓶饮料,郭旭则和多诺万聊了几句,说了那番想做篮球志愿者的话。
  对抗赛只打了5分钟,今天的重头戏就上演了,拿到前三瓶饮料的球员,陆续表示肚子不舒服,急着找厕所去了。
  本来球队能打的人就少,多诺万见状发脾气了:“我再三嘱咐你们别吃乱七八糟的东西,你们聚餐都吃什么了?”
  “没什么,就是快餐啊。”迈克米勒回答。
  一个黑人球员在一旁插话道:“会不会是因为中午有一个菜不新鲜?我们一起去的,大部分人都没事啊。”
  其他人也纷纷发表意见,没人往饮料的方面想,因为已经有7个人喝过饮料了,还是他们自己带来的,谁会想到有人给饮料加料呢?只加三瓶逻辑上似乎说不通,要是为害他们的话,完全可以让所有人都拉肚子。
  分组对抗能上场的球员只剩9人,这就尴尬了,教练组的人年龄偏大,和小伙子们打球根本起不到好的训练效果,比较靠谱的是多诺万亲自下场打,他毕竟是打过NBA的控卫。
  可多诺万还要在场边看训练效果,他想了想,对一个一米八左右,二十多岁的白人青年说:“托尼,你能上去打一会儿吗?”
  “啊?我上?”托尼指了指自己苦笑,明显不自信。
  他是球队没薪水的志愿者,平时研究录像,做后勤工作的,他没什么肌肉,防守稀烂,进攻也很业余。
  多诺万当然也清楚托尼上去打训练效果差,可是现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这时,郭旭开口了……
第27章
义薄云天,不求回报
  这时,郭旭开口了……
  “教练,我能给你们当陪练,我在波利斯的街球场很有名,外号‘秃鹰’。我经常偷偷用这个球馆练球,所以平时都是穿球鞋上班。”
  秃鹰的学名是“白头海雕”,又称为“美洲雕”,1782年6月20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立法,选定它为美国国鸟。比利·多诺万打量着郭旭,能获得这种外号的人应该有一些实力,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比秃鹰还秃。
  “你能打控球后卫吗?”多诺万问。
  郭旭笑道:“当然,不是吹牛,我的技术一定能打NCAA,只是我当初个头不高,对抗也差,才没有学校愿意给我奖学金,而我家庭条件又不好,只能被迫休学了。”
  旁人都给他脑补出了一个自身有病,家境贫寒的倒霉背景。
  多诺万问:“这不会影响你工作吧?我付给你多少钱合适?”
  “我的工作就是为你们服务,地板太滑擦一擦,现在我能到球场上帮忙,老板知道了也只会夸奖,这是我的荣幸,哪能要钱啊?”郭旭说着脱了外衣,把帽子也摘了往地上随便一搁,只穿短袖T恤,精神抖擞的问:“教练,我加入哪队?”
  “你穿黑色背心吧,你叫什么名字?”多诺万感激道。
  “我叫基斯李,谢谢教练给我这个和高手过招的机会,我真的很喜欢篮球,所以才到球馆找工作的。”郭旭一边道谢,一边接过了一件黑背心。
  大家看郭旭的眼神都不同了,再没人歧视他的形象,只感到由衷的钦佩。
  在这个自私自利的国度,在这个情感淡漠的年代,像“基斯李”这样义薄云天、古道热肠、雪中送炭、不求回报的好人,实在是太少见了!
  “好人”嘿嘿笑着加入了黑队,佛大的五个首发则全都分在了白队。
  多诺万的训练方式是主力球员在一队打球,着重演练攻防套路,而不是像斯巴达人队那样打散首发阵容,着重练球员个人能力。
  这样的安排正和郭旭的心意,他很低调,一过半场就按教练安排传球给队友,然后在三分线外等传球,看临时队友们发挥,防守端他则全力以赴,单防、追防都很积极。
  佛大首发控卫卡洛斯·特里身高185CM,体重83公斤,实力比马汀·克里夫斯差了许多,哪怕不熟悉,郭旭防他也毫无压力,一次都没被摆脱,但其他位置郭旭顾不上,没能力协防。
  打了几个回合,凯西肖得到6分,两次反跑上篮,一次接球中投。
  多诺万对替补分卫的防守很不满意,喊道:“追防积极点,你们让凯西得分太容易了,都打起精神来。”
  郭旭在场上大声问:“教练,可以让我主防凯西吗?我擅长追防。”
  多诺万愣了一下,心想明天比赛替补也得适当保存体力,陪练的防守积极性高再好不过了,不答应是傻子。“可以,你防吧。”
  郭旭换防后,防守端火力全开,使出“疯狗”式防守,不断的贴身对抗,纠缠凯西肖。
  连续三个回合凯西都没能跑出空当,不管他绕人跑还是反跑,空切,郭旭都判断很准确,总能追上干扰。比速度和灵活性,郭旭明显更强。
  凯西肖开始郁闷了,自己堂堂的名校首发分卫,怎么可能被个清洁工防住?他背身要球,准备靠技术和身体优势打一个。
  米勒将球吊到了右侧45度,凯西肖持球背身用力顶了郭旭两下,惊奇的发现自己完全顶不动对方。
  郭旭的力量和体重不成正比,他经过一年锻炼,尤其是拳击训练,力量增长了很多,加上脚步、小动作的运用敢和克里夫斯贴身对抗,凯西肖能顶动就怪了。
  郭旭脚趾有力,下肢力量不俗,打拳击练的重心稳健,和俱乐部的教练都能打的有来有回,同量级出类拔萃。他的上肢力量同样强悍,NBA标准的185磅(84公斤)卧推最多能推10次。
  他目前的力量比未来的“小刺客”伊赛亚·托马斯已经不遑多让,拥有了能打NBA的身体。郭旭前世,小托马斯新秀年体侧时84公斤卧推13次。胳膊很粗的“小土豆”内特·罗宾逊,当年的新秀体侧也是卧推13次。
  凯西肖顶了两下不成,往中路强行转身想跳投,球还没举起来,郭旭就准确的一巴掌切在了篮球上。他的防守经验起到了作用,只要对手挤不开,选择无非就是两个方向转身投篮或者传球给队友,他下手很坚决。
  郭旭向前启动捡到篮球顺势下快攻,靠速度一个变向过掉了邦纳,中路快速上篮球进。
  场边,多诺万和助教福莱斯特·阿贝尔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球盲都能看出郭旭在和凯西肖的对位中占据上风,虽然他个头矮,但防守非常强硬,不惧对抗。
  又打了几分钟,郭旭在进攻端低调,防守端全力以赴,缠的凯西肖头都大了,两次强行出手在干扰下偏出,节奏乱了套。
  郭旭则抓住少有的出手机会,反击时投中了一个追身三分,两投两中。
  阿贝尔惊讶的说:“这家伙该不会是波利斯的街球王吧?他运球技术很好,加上这防守……到我们学校肯定打首发。”
  多诺万叹道:“不知道他今年多大,好像很年轻的样子,要是没超过20岁,招他入校肯定能帮助球队,这种人才当志愿者太浪费了。”
  场上,郭旭却不满意发挥,他发现自己的传球意识还不够好,和临时队友不熟,他就送不出精妙的助攻了。在本队的训练赛中,他有种错觉,以为自己就像180CM的纳什,现在退化成普通后卫,有点不爽。
  其实他的进步幅度已称得上脱胎换骨,只要给他球权,有人掩护,佛大的后卫肯定防不住。没人配合的情况下,他也得了近20分,接球单挑就是机会。
  训练结束后,教练多诺万再次像郭旭致谢,并问了他年龄。
  郭旭谎称23岁,因为有亚裔血统,面嫩显得年轻,多诺万直叫可惜。被郭旭防住的凯西肖听说郭旭比自己年龄大,还是当地的“街霸”后,心里也稍微舒服了一点。
  多诺万提议说:“基斯,打街球也并非没有前途,我建议你去纽约试试,那里有很多和你一样的人,能赚到钱的。”
  “有时间我一定去,希望将来有机会再和你们打球。”郭旭和多诺万用力握了握手。
  机会肯定是有的,明天还是愚人节,打不打全看他怎么安排。
第28章
I
don't
feel
so
good
  郭旭开始连续翘掉斯巴达人队的训练课,一周只有两天打篮球,四天练其他项目,一天放假。他再怎么热爱篮球,天天打也会疯掉,何况他要参加佛大训练还得搞成于镇海的造型,很不爽。
  想到结束循环的方法后,他心里不慌了,想把身体素质练的更好,而不是单纯靠了解对手的弱点,靠技术打出豪华数据,拿下MOP。
  第566次愚人节。
  杰森·理查德森听到了歌声醒来,看到郭旭拿着牙刷一边刷牙,一边随着音乐扭动,他的舞姿很漂亮,或者可以用“妖娆”来形容,既像机械舞,又有拉丁舞的味道。
  理查德森看了看挂钟,才6点零5分,他伸了个懒腰,叹道:“兄弟,你疯了吗?”
  “不,我没疯,只是……我感觉不太舒服。如果你连续过500多次愚人节,你也会和我一样的,甚至比我还神经质。”郭旭漱了漱口,把牙刷扔进了洗手间。
  “你哪里不舒服?不就是昨天训练被教练骂了吗?不至于被刺激成这样吧?”理查德森笑问。
  “伙计,我被教练骂是去年的事了。你注意我的语法,我说的是I
don't
feel
so
good,意思是我感觉自己马上就要化成灰了。”
  理查德森黑人问号脸。“我完全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你是睡迷糊了吧?”
  郭旭关了音乐,吹了口气。“我很清醒,这也不是咱俩第一次这样对话,我经历过很多次了。不信你随便说点什么,我能猜到你会说什么。”
  理查德森快速说:“杰森郭总觉得自己长的像基奴李维斯。”
  郭旭异口同声,语速都一样:“杰森郭总觉得自己长的像基奴李维斯。”
  “你以为现在是在黑客帝国里吗?”
  “你以为现在是在黑客帝国里吗?”
  “我现在一定是在做梦就算今天是独立日外星人进攻地球……够了!”
  “我现在一定是在做梦就算今天是独立日外星人进攻地球也不如现在的情况奇怪。”郭旭没停下,说出了对方想说的话。
  理查德森嘴张的比茱莉亚·罗伯茨还大,觉得自己世界观出问题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郭旭挖了挖耳朵:“我知道你会问这句,懒得解释,因为我给你解释过八千多次了。”
  理查德森呆若木鸡,郭旭自顾自的发牢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