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云的幸福生活(校对)第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289

  中午吃了顿好吃的,下午最令人盼望的就是新娘子来了。那时没有轿车,就是舅舅赵刚开着崭新的手扶拖拉机将新娘子接了回来。
  手扶拖拉机是女方要求买的,不仅结婚时带新娘好看些,最重要的是婚后可以开拖拉机替人拖砖头挣钱。赵刚家里好不容易凑足了钱把车买了回来。
  拖拉机上贴了大大的“喜”字,车上一堆家具都是女方的陪嫁。在旁边围观的乡亲纷纷评论说女方的陪嫁真是不少,听人们这样夸外婆喜洋洋的面上很有光彩。
  一堆孩子都围着车去看新娘子,新娘子穿着红色的衣服红色的鞋子脸上化了妆头上还带了红头花,浑身都是喜气,见孩子们围着自己新娘子的脸变得比衣服还红。
  赵刚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做新郎官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不算高的个头这时抬头挺胸居然也有几分器宇轩昂,他撒了一大把糖给孩子们,趁着孩子们孩子哄抢时领着新娘子进了新房。
  新房里到处贴了大红的“喜”字,车上的衣柜和橱子梳妆台之类的家具早被家里来的亲戚们抬到了房里。新房看起来很簇新气派,一堆二十来岁的小伙子都挤在新房里要看新娘子。
  周小云也挤在新房里,她前生对这个舅妈印象不深,只觉得身材比较小巧玲珑。现在看来面容尚称得上娟秀,在大红嫁衣的映衬下姿色更加了三分。
  看热闹的小伙子们大多还是光棍见了漂亮的新娘子眼都挪不开了,让新郎赵刚既高兴又得意。
  吃完晚饭后,真正的闹新娘的好戏正式上演。那时候结婚还没有人去闹喜老爹和伴娘,都是闹新娘子。
  这时候就能看出新娘子的个性来了。若是腼腆些的半推半就的按要求照做虽羞赫些但是到十二点送房前就熬过去了。
  若是泼辣些的对闹房人的要求不理不睬那反倒让闹房人的兴致上来了,非得闹过十二点误了送房的时辰,让主家也无可奈何。
  所以新娘子再难熬也得熬过这一关不可,一会是给这个那个点烟,一会得和新郎表演点亲热的节目,一堆人大的小的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围在新房里看热闹。
  一直到十一点半左右准备送房了才消停下来,一把红筷子从窗户缝里扔进来,长长的鞭被点燃,两个家里的长辈一个点了搓成条的红纸说起了吉利话:一撒栗子二撒枣三撒……另一个负责道“好”,就是说什么都应一声“好”。
  等一切都忙完了,新人入了洞房一干亲戚才都各自散场回家。
  赵玉珍和周国强各带着两个孩子连夜赶回了家,一大家子这么多人实在没地方睡只能回家。
  在路上,最小的二丫一天东奔西跑的早就又累又困已经趴在车笼头上睡着了。
  周国强顾着她不敢把车骑的太快,这么慢悠悠的到家时真正是半夜了。
第64章
吵架风波
  赵玉珍把孩子都安顿好后,和周国强一起睡下了。
  周国强睡前忽然想起来问一声:“今天他舅舅结婚,你出了多少礼钱?”
  赵玉珍说:“我出了二十。”
  平时正常有人情来往的人家一般就五块钱礼钱,若是家里的亲戚关系较好的就出十块。不过这是自家兄弟结婚肯定又不同,虽说家里正攒钱买砖头,可是赵玉珍还是咬咬牙出了二十。
  周国强没吱声,他心里觉得有些多了但是又不好说些什么。
  赵玉珍从丈夫欲言又止的态度觉察出了异样:“那可是我亲弟弟,一辈子就结那么一回婚,我本来还想买件像样的东西送他。可是家里的钱又不多我就没买。”
  言下之意就是出二十都少了。
  周国强不满的反驳:“前年老大家盖房子咱也就出了十块钱。”
  赵玉珍恼羞成怒:“你家老大盖房子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前些年人家有钱咱们没钱只好少出点礼钱。可咱现在做生意也有了点钱,我弟弟结婚我掏了二十哪儿多了。”
  再扯下去就真的吵起来了,周国强闷不吭声的转头就睡。
  赵玉珍越想越生气,人穷连娘家都顾不上。
  结婚这么些年,她最多逢年过节买点东西回家,自己的两个姐姐到换季时给孩子外婆做过衣裳,可自己呢?家里大的小的五六张嘴都快养不活了,她回娘家总有点抬不起头来。
  现在好不容易日子过的好些了,她当然不想比自己姐姐们矮一头,她们俩可都出了二十块呢!怎么说也得和他们一样啊!
  夫妻俩为此赌了几天气都没说话了,家中的低气压敏感的周小云最先感受到了,小宝见父母脸都板的紧紧的没个笑脸在家里连话都不敢多说了。
  最小的二丫天生是个机灵鬼,虽然年纪小可心眼挺灵活,跟着赵玉珍后面像个小跟班听话的很。
  只有大宝粗心大意根本没留意,在家里打碎了一个碗被周国强揍了两巴掌。
  赵玉珍又是心疼碗又是心疼大宝又是生周国强的气,几样一结合彻底点燃了战火。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吵了起来。
  二丫见父母声音越来越大几乎掀翻了厨房房顶吓得哭了起来,小宝胆子也不大见妹妹哭了也想哭。周小云连忙带着两人到正屋里避开战场免得波及到。
  临走时使个眼色给呆愣愣的大宝,大宝终于反应过来跑出去找伙伴玩去了。
  等把小宝和二丫哄好了,周小云带着两人到隔壁的大伯家让他俩在大伯家多玩会。周小霞正在看电视,见周小云来了招呼她来看动画片。
  周小云让弟弟妹妹坐下来和周小霞周志海一起看电视,自己转身回家去看看父母怎么样了。
  到家一看,赵玉珍和周国强吵过了正各自在生气。两人一个在厨房收拾碗筷一个在院子里扫地。
  周国强用力的拿起大扫帚使劲的扫院子,土都被扫起了一层,借此发泄心中的怒气。周小云想想走到了周国强的身边,柔声说:“爸爸,地让我来扫吧。”
  周国强扫了一会地心里平静不少,听到说话声回头一看是周小云。他向来比较喜欢听话懂事的大女儿,面上紧绷的表情不自觉的柔和不少:“我扫就成了,你玩去吧。”
  周小云跟在周国强后面,陪着他说些闲话,看周国强似乎平静下来了趁机劝说两句:
  “爸爸,你别和妈妈生气了。妈妈天天带弟弟妹妹做家务还有地里的活,忙的像个陀螺整天在转。您也体谅她一下,咱舅舅结婚的礼钱既然都已经出了,还为这个生气太划不来了。”
  两人吵架的声音那么大内容周小云想不听见都不行,她这才知道事情的导火索是什么。
  周小云说的周国强何尝想不到,他也一吐苦水:“大丫,我不是心疼那二十块钱。而是你大伯家和三叔家有事情我们一直都出十块的,现在你舅舅结婚咱们就出二十。这事情若让你大伯他们知道了我这脸往哪儿放啊?”
  周国强说完叹了口气,他最气的就是这个。赵刚是自己的小舅子赵玉珍的亲弟弟,可自己也是有亲兄弟的,这出礼的事当然得一视同仁。
  周小云思索了一会对周国强说:“爸爸,我觉得以后咱们家经济好些了,等大伯和三叔姑姑家办事情也出二十不就行了。”
  这主意不错!
  周国强听了茅塞顿开,脸上终于有了笑容,连连点头。
  周小云又进屋去劝赵玉珍,赵玉珍正坐在凳子上抹眼泪,见女儿进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通埋怨:
  “大丫,你来说,这事情到底是你爸的错还是我的错。你就一个亲舅舅我就这么一个亲弟弟,他结婚你大姨二姨都出了二十块,你说我能就出十块钱吗?这让我在你大姨二姨面前还怎么做人,你外婆和你舅舅会怎么看我?你爸爸就会抱怨我,他怎么不替我想想呢?”
  周小云找了个凳子坐在赵玉珍旁边,静静听赵玉珍喋喋不休的埋怨。她知道这时候和妈妈说什么都没有,赵玉珍只需要一个听众而已。
  赵玉珍说了近半个小时直到口干舌燥才停下来,周小云倒了杯热茶给她,赵玉珍接过茶杯喝着热茶心情总算和缓了一些。
第65章
雨过天晴
  周小云觉得时机差不多了才开始劝说起了赵玉珍:“妈妈,你先别生气了。咱这个家你可是顶梁柱,你要是气出病来我们家的天就塌了,我们兄妹几人可怎么办?”
  几句好话说的赵玉珍心情好了不少:“你这孩子打哪学来这一套一套的。”
  周小云撒气娇来自己都觉得肉麻的受不了,不过这时候最重要的是把老妈哄开心了,肉麻不肉麻的不管它了。
  赵玉珍搂着腻在身边的周小云,心里颇觉安慰,一转眼那个还在襁褓中的孩子都长成大半人高能说会道的都会劝架了,这怎能不让她感慨。
  其实赵玉珍也知道这样做会让周国强心里不痛快,毕竟周国富和周国民还有周芳家办事时家里都出的十块钱。可她也有她的难处,姐妹们总不能就自己出的最少吧!
  周小云在赵玉珍面前列数起父亲的好处:“妈妈,我觉的爸爸挺好的。他从不出去赌钱,在家里不偷懒也肯做事,对我们也都好。你就别生他的气了,多想些爸爸的好处。”
  说到这个,赵玉珍的不满又来了:“你爸爸对你们都不错,就是对大宝太严厉了。今天就打碎一个碗至于把你哥哥打的那么重嘛!”
  “爸爸那也是在气头上才下手重了些,他平时骂哥哥最多说明最看重哥哥最爱的也是哥哥啊!”周小云替周国强说着好话,不过这本也是事实。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周国强又怎么会不爱自己的第一个孩子第一个儿子呢?只是大宝实在是调皮淘气,周国强恨铁不成钢说不了两句就要动手。这也是农村人的古老观念“棍棒底下出孝子”在作祟。
  赵玉珍自然心里也清楚,她气也消的差不多了:“诶,这事也怪我事先没和你爸爸商量好。不然也不会吵成这样了,看来以后你大伯三叔他们家再办事咱们也得出二十才行,不然你爸那个死脑筋转不过弯来。”
  周小云大喜,看样子雨过天晴。赵玉珍和她的想法居然不谋而合。
  两口子吵架没有隔夜仇,两人在做晚饭时一个烧火一个做饭,自然而然的说起了话。在一旁帮忙的周小云心里很欣慰。
  自己父母的感情还是不错的,若不是生活窘迫为钱发愁哪会闹矛盾,所以啊,人可以不要大富大贵腰缠万贯但是千万不能穷,小康的生活最令人向往。既能保证一家人的正常或优越一些的生活,又没有有钱人的一系列烦恼。
  做个中产阶级是周小云最大的理想,最好是有个高薪又悠闲的工作,再找个处境相仿的男朋友就更完美了。
  周家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周国强和赵玉珍两人辛辛苦苦的做生意也赚了些钱。这钱对有钱人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对周国强夫妻俩来说就是笔不小的数字了。
  赵玉珍是个很会过日子的女人,她每存够一车砖头的钱就让周国强去买砖头来放在院子里。等院子里的砖头越来越多,赵玉珍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夫妻俩开始商量什么时候盖房子。
  这时候,请几个瓦匠天天来做事,自己肯定也要跟着打小工。
  眼看着天快冷下来了,若趁着这时候加紧时间盖在年前就能住上新房子。不过,冬天的猪肉生意肯定好些就怕忙不过来。若是开春再盖的话时间就宽裕上很多,但是心急如焚的周国强夫妻都没那个耐心等待。
  想想盼着盖房子这么多年了,哪还能耐下性子等几个月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2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