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裳第1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0/579


齐氏在一旁看了,很是心疼,嗔怪道:“老爷,文哥儿之前从没参加过童生考试。这还是第一次,难免有些紧张。你不安慰几句也就罢了,怎的倒打击起他来了。”
沈霖对待儿子们的态度,却是严苛的,丝毫不为所动,依旧冷着脸说道:“文哥儿也十二了,不算小了。”
沈奕文是沈家的嫡子,将来是要继承家业撑门立户的,沈霖对他的期望最高,因此要求也严格的很。
齐氏张张口,想说什么,终于又忍住没说。
沈霖板着脸孔,继续训斥了沈奕文几句。
待轮到沈奕鸣的时候,沈霖的表情倒是柔和了不少,笑着说道:“鸣哥儿,你父亲赶不及回来,不过,倒是派人送了信回来。你今年已经十六了,之前也曾参加过两次童生试,该注意的地方,我就不多说了。我知道你一直想考武举,不过,也得过了童生考试,才有资格参加武举。希望你这次能一举考中,来年便能去考武举考试了。”
沈奕鸣认真的点点头:“多谢二叔鼓励。我一定会努力的。”
前两次童生考试,沈奕鸣压根没好好准备,自然考不中。可这一年来,他在书本上着实下了不少功夫。也增添了不少信心。
沈霖赞许的点了点头,接着又转向沈奕文:“文哥儿,你也向鸣哥儿多学习学习才是。你看看鸣哥儿,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哪里像你这般畏首畏尾……”
沈奕文唯唯诺诺的应了,心里却嘀咕不已。
沈奕文比他整整大了四岁,又曾参加过两次童生考试,自然不慌不忙心里有底。他却是第一次参加童生试,要能淡定的起来才是怪事。
沈霖滔滔不绝的训斥着,压根没留意沈奕文眼底的那一丝不服气。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沈奕鸣沈奕文便打点好行装,准备出发了。
考场离的不算太远,坐马车约莫大半个时辰就能到。一共要考上两天,晚上要住在统一安排的下榻之处。
方氏和齐氏恨不得跟着去伺候才安心,奈何童生考试不准许考生带家人入场,更不得带丫鬟小厮。也就是说,这两天的衣食住行都要靠他们自己才行。
沈府上上下下几乎全都出动来送行,若云她们姐妹几个自然都来了,就连整日里吃斋念佛的沈老太太也被惊动了。
若云和沈宜芳站在一起,殷勤的说道:“大哥,你这次去一定要好好的考,争取一次就中童生。”
沈奕文一直聪慧,常受夫子们的夸赞。不过,从未参加过童生考试,因此心里还是很忐忑的,一点底都没有。闻言笑了笑,很显然的没有什么信心。
童生考试一次就通过的人,少之又少。沈奕鸣就曾考过两次都没考中,齐笙也差不多。沈奕文一想到这些,就愈发没了底气。
沈宜芳见沈奕文这般没底气,又是心疼又是生气,低声的说道:“好了好了,别这副没出息的样子。总之你今年是第一次参加童生考试,考中固然很好,考不中也不丢人,大不了来年再考就是了。”
这句话虽然不太中听,沈奕文反倒镇静了不少,点头应了。
齐氏在一旁听着,嗔怪的白了沈宜芳一眼:“你尽是会说些泄气的话。”然后拉着沈奕文殷殷的叮嘱了起来。
细细一听,齐氏说出口的,果然都是些鼓励的话。什么“你一向聪明好学,又勤奋认真,这次童生考试必然能考中,不需担心”之类的。
齐氏的期待和希冀明明白白的摆在了脸上,所谓的望子成龙,也不过如此了吧殊不知这样的期许,对沈奕文来说,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若云在一旁看着,都替沈奕文觉得紧张了起来。
沈奕鸣那一边也是热闹的很,方氏紧紧攥着沈奕鸣的手,絮絮叨叨的叮嘱这个叮嘱那个。
沈奕鸣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也不管方氏说什么,胡乱的点头应了。却是很明显的漫不经心,眼睛不时的东张西望。
接着,沈老太太也隆重登场了。
只见沈老太太紧紧拉着沈奕文和沈奕鸣两人的手,将众人已经重复了多次的话又翻腾出来说了一遍。
沈奕文和沈奕鸣哪敢怠慢,不停的点头应着。
沈霖见时候不早了,咳嗽了一声:“母亲,鸣哥儿文哥儿该出发了。再不走,只怕会迟了。”
沈老太太只得依依不舍松了手,目送着两个孙子上了马车。
待马车缓缓的开动了,沈宜芳才叹道:“真希望文弟弟一次就能考中。”
若云心有戚戚焉的点点头。她如今是沈家的女儿,自然也希望兄长有出息的。
第一百八十五章童生考试(二)
接下来的两天,对各人来说,都是难熬的。
不知道沈奕鸣和沈奕文是怎么熬过来的,总之,沈府诸人的心都悬的高高的。只要有闲工夫说话,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童生考试打转。
沈家小姐们聚在一起,谈论的自然也都是这些。尤其是沈宜芳,最是记挂着沈奕文。
若云见沈宜芳有些焦躁不安,便柔声安抚道:“二姐,你不需太过担心。大哥平日里最是聪慧,学什么都是举一反三。夫子也常常赞他有慧根呢这次童生考试一定没问题的。”
沈宜芳长长的叹口气:“他是第一次参加童生考试,肯定会紧张。也不知道能不能发挥的好。”第一次就能考中童生的人,实在寥寥无几。也不知道沈奕文能否一举考中。
若云笑着开解道:“大哥今年才十二岁,若是今年考不中,明年再考也就是了。鸣哥哥今年已经是第三次去考童生了呢不也照样坦然的很么?”
这倒也是,沈宜芳点了点头。然后忽的起了说笑的兴致:“对了,四妹,有个笑话你听过没有?”
若云很配合的摇摇头。
沈宜芳笑着说道:“参加童生试的,大多是十二三岁到二十多岁不等,弟兄两个一起进考场很正常。不过,听说以前还曾出过父子同进考场的呢”
若云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这一笑,立刻把别的姐妹都吸引了过来,一起凑过来说笑起来。
沈宜莲笑道:“父子同进考场倒也不算大笑话,听说还有祖孙两个一起进考场的……”话犹未完,各人都乐不可支的笑了起来。
沈宜蓉笑的上气不接下气:“大姐,你不是故意在逗我们开心吧哪有祖孙俩一起进考场的。”这也太夸张了一点点吧沈宜莲耸耸肩:“我也是偶然中听父亲说起过。”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又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考科举入仕途,这一念头实在是深入人心。
世家望族的少爷们,固然大多聘请了学问好的儒生做夫子。而家境一般的,也极愿意交些束脩将家中的男孩子递到私塾里读书的。能考取功名自然是大喜事,就算考不中,至少也能识得几个字。
有的读书人,光是一个童生试就考了很多年没考中,更遑论乡试会试了。于是,便出现了父子同进考场的笑话来。
不过,祖孙两个一起进考场,确确实实也太夸张了……
若云一想到那个可笑场面,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沈宜芳也不甘示弱的说道:“大姐说的祖孙同进考场,确实很稀奇。我倒是听说过这样的事情,有的人家特别的穷,为了筹措童生考试的费用,便将家里的地都卖了。结果,偏偏儿子又没考中。闹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待到后来,连饭都吃不上。又逢上荒年,一家子都活活的饿死了。”
别人还都在笑,若云却没了笑容,低低的叹道:“这样的人家,未免也太迂腐了。还不如不要送孩子去读书呢”
连饭都吃不饱了,居然还要卖地筹措费用送儿子去考童生。落得那样的下场,也未免太过凄惨了些。
一干锦衣玉食的小姐们,哪里懂得出身贫寒被卖做丫鬟的若云的感慨,俱都取笑若云:“四妹,你平日里读书不是最最用功的么?怎的今天倒是说起这样的话来?”
若云淡淡的笑道:“什么都比不上活命重要。”
能活着,才是最最重要的。只有吃饱穿暖了之后,才有资格去想别的。诸如读书习字弹琴下棋之类的。
若云冷不丁冒出了这么一句,各人都不知该接着说些什么是好,一时之间,面面相觑冷了场。
若云忙笑着扯开话题:“好了,不说这些没趣的了。对了,鸣哥哥和大哥昨天早晨就去了考场,听说今天下午就能考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赶得回来呢”
沈宜莲笑着说道:“不管今天什么时候回来,总之,我们都要等着听好消息才是。”
沈宜芳笑着看了沈宜莲一眼:“就算是考过了,也不可能即时知道成绩如何。好消息从何而来?”
沈宜莲微微一笑:“成绩虽然不能即时知道,不过,考过之后,心中大多是有数的。我们等今天下午看一看他们两个的脸色如何就知道了。”
这话说的很有道理,各人都忍不住点头赞同。
待下午散学之后,各人也没心思回院子了,索性一起去了齐氏的院子里等着。
方氏也领着女儿们过来了,和齐氏坐在一起闲聊。
齐氏心里惦记着沈奕文,说话便有些心不在焉的。方氏又何尝不是满心牵挂着沈奕鸣?两人口不对心的闲扯一会儿,不约而同的一起说道:“他们怎的到现在还没回来?”
异口同声之后,两人一起笑了起来。
齐氏笑道:“大嫂无需紧张,鸣哥儿已经考过了两次,怎么着也该有些经验才是。这一年来,鸣哥儿读书很是用功,今次一定能考中的。”
方氏苦笑道:“鸣哥儿什么脾气,我可是清楚的很。他向来喜欢骑马射箭练武,说是以后一定要去考武举。一直没在学业上下过什么功夫。虽然比文哥儿大了几岁,论起学识,却是不及文哥儿的。”
要不然,也不会连续两年都没考中童生了。
齐氏自然要谦虚几句,心里却是很赞成方氏说的话。沈奕文确实比沈奕鸣小几岁,不过,读书一直很用功。论学识,只怕比沈奕鸣强的多。
大人们在闲聊,小姐们自然也在低声说话。
沈宜华有些心不在焉,一直没说什么话。沈宜莲好奇的扯了扯沈宜华的袖子:“华姐姐,你在想什么呢,怎的一句话也不说?”
沈宜华一愣,回过神来:“我在想,大哥他们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很明显的是敷衍之词。
若云一眼看了出来,却也没揭穿。
沈宜芳可那份体贴,笑着说道:“华姐姐,你就别骗我们了。刚才是不是又想到笙表哥了?”齐笙也参加了这次童生考试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0/5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