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春归第5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0/630


这样的场合,慕元春和刘氏是没有说话资格的,就连蒋氏也没吭声。
太子妃打破了沉默:“这么晚了,殿下急着召臣妾过来,不知有何要事?”如果没有要紧的事,太子绝不会这么晚了还郑重其事的将众人都召来。
太子淡淡说道:“我叫你们前来,确实有件极为要紧的事。琰儿今日在朝会上主动请缨领兵去边关支援,父皇已经点头同意,我也应允了。几日之后就会出发......”
众人霍然色变。
“殿下,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太子妃勉强挤出一个笑容:“琰儿年轻尚轻,连京城都没出过,哪里能去边关上战场。”
太子瞄了太子妃一眼,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你觉得这么重要的事情,我会拿来开玩笑吗?”
太子妃嘴唇微颤,声音也颤抖不已:“边关正在打仗,殿下怎么忍心让琰儿以身犯险?臣妾恳请殿下收回成命。”
“你当我想他去边关吗?”一提起此事,太子也是满肚子窝火,狠狠瞪了周琰一眼:“他在朝会上提起此事被我拦了下来,没想到他还不死心,又去福宁殿找父皇求情。父皇一个心软就点头了。”
皇上都同意了,他这个太子难道还能驳回皇上的意思不成?
太子妃听的一口气差点上不来:“琰儿,真的是你主动要去边关的?”
周琰一挺胸膛,坦然答道:“是,儿臣早就想为边关战事尽一份心了。母妃不用担心,十四叔会陪着我一起去。等战事一了,我们就回京城。”
如果不是太子妃还有几分理智,只怕此刻早就对着周琰破口大骂了。这种事逞什么能!就算不用亲自上战场,边关也是危险的地方。万一出什么差错怎么办?
太子妃憋着一肚子火气和闷气,瞪了周琰一眼,恨恨说道:“真是无知者无畏!边关正在打仗,你去能顶什么用。”
周琰不以为意的应道:“母妃这话说的可不对。边关百姓饱受战火之苦,边军死伤惨重,西北军和吴王晋王的军队也死伤连连。我和十四叔去了边关,就算不领兵上阵,也能极大的鼓舞士气。说不定就能扭转战局。我知道母妃是心疼我怕我出什么意外,天底下所有做母亲疼惜儿子的心都是一样的。那些将士也都有母亲,他们能去边关,我这个太孙为什么不能去?”
太子妃被噎了一下,一时竟找不出话来反驳。心里还是憋闷不已,却又涌起丝丝欣慰。
周琰果然长大成熟了。温软忠厚善良的少年仿佛在一夕之间,就变成了顶天立地的男人......
周琰说服了太子妃,心里暗暗松口气,很自然的看向蒋氏等人。
蒋氏眼中泛起水光,情不自禁的哽咽出声:“殿下,这么重大的事情,你怎么事前也不商量一声就做了决定。妾身还有三个多月就要临盆了,殿下去边关,岂不是不能亲眼看着孩子出生了......”
这一场仗还不知要打到什么时候。从目前看来,几个月之内肯定是打不完的。周琰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周琰的目光落到蒋氏隆起的肚子上,眼中闪过一丝愧疚:“我大概是赶不回来了。不过,我向你保证,在孩子周岁之前,我一定回来。”
蒋氏用帕子擦了擦眼角,眼睛依旧红红的,却已经镇定了不少:“妾身一定会带好孩子,静候殿下归来。”
周琰的目光更柔和了几分。
这一幕落在慕元春的眼中,却格外刺目。
蒋氏占着正妃的名分,很快就会有子嗣,又有太子妃撑腰。就算周琰离开再久,蒋氏也不会受什么闲气。可她就不同了。周琰一走,她在府中就没了靠山。太子妃和蒋氏岂能放过他?万一周琰在边关出了什么意外,她这辈子也就跟着完了......
慕元春越想越觉得心凉。有心劝周琰不要走,可太子太子妃都不吭声了,她一个侧妃哪里还有出声的资格?
好在周琰还是顾惜她的。这一天晚上到了她的屋子里留宿。
慕元春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在周琰面前柔情万千依依不舍的哭了许久:“......你好狠的心。就这么一声不吭说走就走,把我一个人孤零零的扔在府里。母妃素来不喜欢我,你不在府中,必然会对我百般刁难。我真怕你平安归来的那一天,我没福气再见你一面......”
周琰原本一脸怜惜,听到后来却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元春,你别胡思乱想。母妃确实对你有些成见,不过,她也不会无故的为难你,更不会狠心要你的性命。这种话以后不要再说了。若是传到母妃耳中,她一定会生你的气。我此次离开京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你日后说话行事都要谨慎仔细些,尽量不要和母妃和蒋氏起冲突。否则,我远在千里之外顾之不及,吃亏的总还是你。”
慕元春勉强的笑了一笑,心里却一阵阵凉意。
不知从何时起,周琰对她越来越冷淡了,也不再对她言听计从了......
第三百一十九章
离京(一)
隔日,皇上正式下了圣旨。命周琰和齐王领四万罗家军前往边关,代替天子巡视边关安抚军心。
圣旨上,周琰的名字在前,齐王的名字在后。这也就意味着此行周琰为首,齐王次之。意见分歧的时候,应该听周琰的。若是立下功劳,当然也是周琰占首功。
齐王跪下接了圣旨。
皇上再疼他,在关键的时候,头脑总是很清醒。
皇上这么做的用意其实不难理解。大秦江山很快就要传给太子,周琰这个太孙很快也会荣升为储君。此次边关之行,让周琰多立些功劳,将来才能得到群臣和百姓的拥护爱戴。这么做,也是为了让太子安心,不必总忌惮他......
齐王起身的时候,不动声色的瞄了太子一眼。
太子的神色果然和缓多了。父皇虽然偏袒齐王,不过,并未偏袒到长幼不分的地步。显然也没有易储的打算。所以才会以周琰为首。去边关已经成了定局,此时要想的是如何利用此事为周琰博些名望。
太子的演技是一等一的,在朝会上煽情鼓励了一番。听的周琰热血沸腾,听的群臣们感恩戴德纷纷赞颂太子和太孙的心怀仁厚,各种肉麻赞美之词不提也罢。
一退朝,周琰便面色不安的扯了齐王到一边,低声说道:“十四叔,我没想到皇祖父竟会在圣旨上以我为首。我现在就去找皇祖父,让皇祖父重新下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0/6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