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春归第6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0/630


京城勋贵多如狗,皇亲国戚遍地走。大小官员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这些人家中谁没养几百亲兵?一旦征用过来,就能补充御林军折损的人手。
好主意!
太子眼睛一亮,连声道:“好,这个主意甚好。孤明日就下令征用各府亲兵,说不定能凑出一两万人来。”
借兵这种事说起来实在不好听。可眼下情势危急,也顾不得颜面了。太子倒也不愁“借”不到人。
国若不存,何以家为?若是京城被攻破,等待众人的绝没什么好结果。此时只要一声令下,众人肯定会老老实实的借出手中的亲兵护卫。
罗敬又说道:“不止是向官员勋贵们借兵,还可以张贴告示,从百姓中征调壮年男子,组成民军。京城有十几万人口,壮年男子少说也有三分之一,就算征到一两万新兵也是好的。总能稍稍缓解兵力紧张的困境。”
太子略略皱眉:“征用各府亲兵倒是可行,毕竟他们都是受过训练会用兵器。可普通百姓从未经过任何军事训练,只怕短期之内派不上用场。反而会加剧粮草消耗,也会使得百姓陷入恐慌。”
这样的做法,弊端实在是太多了!
第三百五十一章
十日(二)
“殿下所虑甚是。”罗敬叹道:“臣也知道这么做有诸多不妥之处。可眼下京城实在兵力不足。赵军有八万人,今天折损了四五千,也还有七万多人,远胜过我们。赵军士兵十分悍勇,御林军却是一群没见过杀戮的士兵,很难抵挡赵军迅猛的攻势。要想安然撑上一个月熬到援军到来,就必须补充兵力。”
新征的兵打仗肯定是不顶用的,上了城门,充当的也不过是人肉盾牌的作用。可多些人手,总比没有的强。
个中利弊,端看如何权衡选择了。
太子目露痛苦之色,半晌才狠狠心应道:“罢了,为了守住京城,孤也只能狠下心肠了。孤明天一并下令征兵!不过,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让新兵上城墙。”
罗敬郑重的应下了。
罗敬走后,太子才卸下了勉强维持的冷静和坚强,一脸的颓然。
他曾亲口答应过皇上,要爱民如子。可还不到一个月,他就自食其言了。身为一国君主,不能守护百姓,反而要强行征兵让百姓去送死......
做出这样的决定,令太子心如刀割难受之极。
可眼下根本没有别的选择,他只能狠心做这样的决定。
......
隔日,太子亲自下了两道命令。一是借兵令,二是征兵令。
不出所料,各官员勋贵听闻太子要借兵,没有任何人反对。各自回府之后,除了留下一些看家护院的必要人手,其余的亲兵全数派往西城门。
慕念春在宫中守灵。听闻此事之后,立刻命冬晴回齐王府送信,吩咐董二领着府中所有亲兵去西城门。齐王府里只留了一些家丁和小厮。
只一天时间,西城门就多了近万人。
而这一天,赵军的攻势也是极其疯狂近乎惨烈的。到了傍晚时。城门外的空地几乎被鲜血染红了,来不及打扫的战场上到处都是各种死状的尸体,犹如修罗地狱。空气中漂浮着浓浓的血腥气,令人闻之作呕。
那股血腥气飘进京城内,飘散在空气中。令百姓心惊胆寒夜不能寐。胆子小的几乎连门也不敢出半步,胆子大的男子却被激起了血性。决定响应太子的战时紧急征兵令。这一个晚上,不知有多少女子得知父亲兄长丈夫决意入伍痛哭失声。
之后的几天里,赵军的攻势愈发凌厉。每日都有赵军的士兵在箭雨中攀爬上城墙,和守城的御林军近身搏斗厮杀。战况激烈死伤惨重,城门处也几次遇险差点失守。
太子既心惊又焦虑。这几天里夜里没有一夜能睡的好。只要一闭上眼睛,眼前就是一片血光,然后便是城破国亡的噩梦。白天在众臣面前还得强自撑着冷静镇定。
御林军死伤惨重,必须加派人手。
新征的士兵约有八九千人,还在紧急的训练中,暂时不能派上战场。如今可用的兵力,只剩下守卫皇城的一万士兵了。
太子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将这一万士兵全部派到城门处。
众臣闻之大惊。立刻劝阻:“殿下,这可万万使不得。皇宫岂能没有重兵把守,万一有宵小趁机兴风作浪或是逼宫可就危险了。”
“是啊。皇宫是重中之重,绝不能有半点闪失。还请殿下收回成命!”
“殿下,还是先把新征的民军派上城墙吧!这一万御林军绝不能擅动啊!”
奈何太子十分坚决,根本不肯听众人的劝说,执意道:“城门若是被破,京城里的无辜百姓就要白白受苦。再者。到了那个时候,赵军就会直逼皇宫。这一万御林军又岂能抵挡得住赵军的攻击?孤意已决,你们谁都不用再劝了。”
众臣到底拗不过太子。只得退而求其次:“殿下若是实在要派兵增援,就派五千人,留下五千御林军守着皇宫。”总不能真的一点兵都不留。
太子略一沉吟,断然道:“那就留下两千御林军,其余的八千御林军去城门处增援。”
众人还待再劝,太子却不由分说的站起身来:“好了,诸位爱卿不必再说了。只要守住城门,皇宫有两千守卫足矣!”
......
八千御林军援军到了城门处之后,果然抵挡住了赵军如火如荼的攻势。
这是近十天来,赵军伤亡最大的一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0/6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