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华似瑾第2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6/340

  魏王看着陈元昭,语气淡然:“我什么也不打算做。这是大哥和三弟之间的事,和我无关。”
  最多就是暗中搜集秦王动手的证据。然后送到父皇面前。
  陈元昭说道:“殿下有需要我做的,只管吩咐。我一定竭尽全力,绝不会让殿下失望。”
  魏王笑了起来:“这等区区小事,无需你出手。我手中还有些人,让他们盯着秦王就行了。你要做的。就是奏请皇上,为神卫军多招募士兵,将三万神卫军变成五万。兵力越多。将来用处越大。”
  陈元昭并没有一口应下,皱着眉头说道:“兵多将广。不如精兵良将。更何况,各军营的士兵总数都是有限定的。神卫军一直都是三万人,若是我贸然提出要多招募两万士兵,皇上大概不会应允。”
  魏王淡淡一笑:“放心,此事不用你主动提出来。兵部里有我的人,到时候上奏折申请让神卫军增加兵力。你只要在父皇问起的时候,顺水推舟即可。”
  别的军营想增加兵力,皇上未必肯。不过,陈元昭统领的神卫军就不同了。
  皇上不能正大光明的认回自己的血脉,心中对陈元昭一直存着愧疚。出于这一层微妙的原因,皇上同意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陈元昭这才有些勉强的点了点头。
  ......
  秘密商议了一个时辰左右,陈元昭才出了书房。
  魏王走路不便,没有出来相送。
  陈元昭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了暗夜中。
  魏王站在书房门口,看着陈元昭的身影走远,唇角的笑意渐渐消失,眼里的亮光却越来越盛。
  身上流着的是皇室的血脉,对皇位和权势的渴望,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天家无父子手足,亲情薄弱的可怜。为了登上皇位,父子反目手足相残的事历朝历代都有。
  陈元昭用身世秘密向他投诚的时候,他既震惊又戒备。一方面高兴多了一大助力,一面对陈元昭处处提防。
  这半年多来,魏王对陈元昭的戒心稍稍降低了一些,不过,他手中真正的底牌并未让陈元昭全部知晓。
  
  ......当然了,魏王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陈元昭对他的一切了如指掌。
  前世陈元昭辅佐楚王对付魏王,说魏王是死在陈元昭的手里也不为过。
  魏王既想利用陈元昭,又百般提防。殊不知陈元昭从头到尾也没信任过他。
  ......
  第二天的大朝会上,皇上命人将百姓联名上书的奏折读了出来。文武百官俱都震惊不已,一片哗然。
  户部官员以秦王为首,一起跪下请罪。
  尤其是秦王,一脸悔恨自责,高声疾呼戴罪立功,要前往山东赈灾收拾残局。
  太子不甘示弱,立刻主动请缨前往山东。拥护太子的众官员纷纷出言为太子助阵,相较之下,秦王一派的声音俱都被压了下去。
  很少上朝的魏王今日也露了面,难得地主动张了口:“儿臣以为,此去山东,应该以大哥为首。三弟对户部事务熟悉,可以陪同大哥一起前往山东。”
  这些话很合皇上心意。
  皇上赞许地看了魏王一样,然后颁布旨意。
  事情紧急,不宜拖延。三天后,太子和魏王一起出发去山东巡查赈灾。皇上又命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慕容晖领一千侍卫随行保护太子和魏王。
  至于户部涉及此事的相关官员,一律先摘了乌纱帽,等调查清楚之后再行处置。
  
  
  第二百五十九章
离京
  户部被下狱的官员近三分之一,自秦王接管户部以来,还是第一次遭受这样的重挫。
  一时间,秦王党羽人心惶惶。不过,他们根本没有见秦王的机会,这三天内,秦王一直待在府里收拾打点行李,所有登门的官员一概不见。
  三天后,太子秦王一起离京启程。
  魏王楚王代皇上相送。兄弟四人在一众送行的官员面前上演了一出“兄弟情深”的好戏。
  楚王和太子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感情素来深厚。楚王对太子的依依不舍殷切叮嘱大半都是真心的,魏王和秦王握手道别的一幕,就不那么自然了。
  不过,秦王魏王演技高超,愣是表现的比楚王和太子还要依依难舍。
  陈元昭身为大燕最年轻出色的武将,自然也在送行之列。他和几个武将站在一旁,冷眼看着秦王等人惺惺作态,心里暗暗冷笑一声。
  装模作样!
  明明心里恨不得对方早些死,面上却一个比一个情深意重。简直令人作呕!
  兄弟道别的好戏终于告一段落。眼眶泛红的楚王魏王退开了。陈元昭走上前,对太子和秦王拱手,话语异常简洁:“殿下珍重!”
  太子朗声笑道:“等孤回京城之日,再和子熙痛饮一番。”
  陈元昭扯了扯唇角,算是应下了。心里却哂然一笑,这次山东之行,太子有去无回。承诺的同席共饮,只能等下辈子了。
  秦王眼角余光瞄到太子容光焕发的脸孔,眼中迅疾的闪过一丝冷意。
  不远处的魏王,一脸温和的笑意。
  文弱善感的楚王,用袖子悄悄擦了眼泪。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能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
  太子和秦王离京前往山东一事,动静着实不小,很快就传遍了京城。
  邹氏免不了要在许瑾瑜面前絮叨几句:“那些户部官员个个都该被砍头。朝廷拨的赈灾钱粮。他们怎么敢暗中伸手贪墨?听说山东饿死了好多人,真是作孽......”
  许瑾瑜默默的听着。
  如果没有秦王这个幕后黑手,事情怎么可能演变至这一步。
  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秦王才对。为了一己私欲,不顾百姓死活。不顾江山社稷安稳,心思狠辣手段阴险。
  这样的人,绝不能容他坐上皇位。
  前世秦王暗中刺杀了太子,自己同样身受重伤,也一跃成了众人眼中最佳储君人选。一时风光无限。却不料,素来低调示人的魏王竟暗中搜集了秦王刺杀太子的证据,在皇上面前揭穿了秦王的真面目。
  皇上勃然大怒,将秦王赐死。
  秦王在前世尚且未能如愿,这一世多了知悉一切的陈元昭,等待他的必然没什么好下场......
  母女两个正说着话,赵管家来了,精神奕奕地禀报:“大小姐,老奴这几个月一直命人打听附近是否有宅院出售,今天终于有了消息。有一处三进的宅子要卖。离这里只隔了两条街。”
  汴梁是京城,也是大燕最繁华的城市。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肯变卖住处。想在汴梁置办宅院不是易事。邹氏从年前就吩咐赵管家找人打听,直到今日才有了消息。
  邹氏立刻来了精神,忙细细地问了起来。
  这处宅子颇为宽敞整洁雅致,据说前一任主人是户部里的一个主事,因为贪墨下了狱。家眷为了凑银子救人,急着要将宅子卖掉。原本至少也能卖一万多两的宅子,现在只卖八千两。
  赵管家笑着说道:“三进的大宅子,只卖八千两实在不算贵了。如果不是这家遇到了这种事。绝不会以这样的价格卖宅子。大小姐若是有意,不妨亲自去一趟看看,满意了就买下。”
  邹氏笑道:“这等大事,总得问过徵儿的意思。等他回来再商议。”
  ......
  按着惯例。一甲的新科进士会被留在翰林院里。一开始没什么正式的官职,先观摩学习半年左右。半年后,才会有正式的官职任命。
  许徵每天早出晚归。若是遇到有同僚应酬,回来的就更迟一些。
  邹氏和许瑾瑜吃过晚饭后,又等了一个时辰左右,许徵才回了府。
  “大哥。你今天又喝酒了!”许瑾瑜闻到许徵身上浓浓的酒气,有些无奈,更多的却是心疼。
  许徵进了翰林院之后,酒席应酬多了不少。短短几天,几乎每天晚上都是一身酒气的回来。
  许徵不无自嘲地笑了一笑:“我该庆幸,同僚们酒席应酬没把我落下。”
  他这个新科状元,原本该是少年得志春风得意。却因为拒婚一事,惹得皇上心中不喜。众人口中夸赞他有情有义,私下里不知多少人取笑他不识抬举,放过了一步登天的好机会。
  他一进翰林院,就成了众人眼中的异类。
  酒宴应酬没把他落下,也不是因为众人想和他结交,更多的是想看看“传闻”中不肯做驸马的许状元是何许人而已。
  众人对他的际遇又嫉又羡,出于某种复杂微妙的心思,都很乐意在酒席上将他灌醉,最好能一睹他喝醉后的丑态......
  许徵不肯说这些,很快扯开了话题:“山东灾情严重,太子和秦王一起前往山东巡视赈灾。就在今天早上出发离京,估摸着至少也得半年左右才能回京。”
  许瑾瑜最是细心敏锐,早已察觉到许徵有心事。不过,当着邹氏的面不便追问,很配合的转移话题:“这事我和娘也知道了。还有个意外的好消息,我们想买宅院的事也有着落了。今天晚上特意等你回来,就是想和你商议此事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6/3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