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华似瑾第2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1/340

  户部尚书心中虽然暗暗叫苦,口中却半个字都不敢提:“臣遵旨!”
  太子遇刺身亡。皇上正在雷霆之怒。天子一怒,流血千里。此次山东不知要死多少人。才能平息皇上的怒气。
  短短三天就要筹集三万士兵的粮饷,绝不是易事。不过,就算忙脱了一层皮,也不能不应下。免得被皇上迁怒就不妙了。
  短短一夜间,皇上苍老了许多,躺在龙塌上,面色晦暗。
  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各自上前劝慰了一番。大多是“为了江山社稷皇上一定要保重龙体”云云。
  这样空泛的安慰,听着不痛不痒。
  皇上有气无力地挥挥手:“两位爱卿不必担忧,朕老年丧子,心中着实悲痛。不过,朕知道轻重,不会过于哀痛伤了身体。你们暂且退下吧!朕休息几日自会上朝。”
  两位尚书一起跪下,高呼万岁。
  待两人退下后,魏王走了进来,手中端着一碗褐色的药汁:“太医们商榷斟酌了一晚上开出药方,药是儿臣亲自熬的,这就伺候父皇喝药。”
  皇上看着一脸殷切关怀的魏王,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好,你伺候朕喝药吧!”
  太子是嫡长子,自然得他器重。秦王性情温和,说话行事最得他欢心。幼子楚王自小体弱,他不免会多几分怜惜。唯有排行第二的魏王,因为腿疾走路不便,很少在他面前露面。他对二儿子的关注也是最少的。
  没想到,魏王竟这般孝顺体贴。只可惜
  皇上的目光落在魏王的腿上,暗暗探口气,迅速的收回目光。
  一个有腿疾的皇子,岂能为天子?
  楚王又小,思来想去,也只有秦王最合适了。
  魏王似是没察觉到皇上一闪而过的唏嘘,细心周到的喂皇上喝了药,然后为皇上擦拭嘴角。
  做完这一切,魏王才恭敬地说道:“儿臣昨日就和五弟说好了,今天有他来陪伴父皇,儿臣先回府,明天再进宫探望父皇。”
  话音刚落,楚王便进来了。
  “五弟你来的正好。”魏王熬了一夜,精神尚佳,轻声对楚王说道:“我正向父皇告退,今日就劳烦你伺候父皇了。”
  楚王忙应道:“伺候父皇是我份内的事,何谈劳烦。二哥熬了一夜,还是快些回去休息的好,明日再进宫来。”
  一派兄友弟恭十分和睦。
  皇上看在眼里,心里颇为欣慰
  陈元昭一大早便召集军中的将领开会,宣布了即将赴往山东平乱的事。将领们听闻此事,一个个摩拳擦掌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飞到山东。
  武将和文官不同,想晋升只有靠军功。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杀敌立功保家卫国是武将的天职。更何况,此去山东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要彻查太子被刺一事,这可是大功一件。
  至于能不能完成任务的事,将领们几乎都没多想。
  有将军领着他们去山东,有谁堪做他们的对手?
  会刚开完,兵部的公文便送到了军营。
  兵部尚书特意派了陈元白送来公文。陈元昭见了自家兄长,也不甚热络,甚至没有寒暄,便接了公文。
  陈元白深知他的脾气,也不放在心上,只低声提醒道:“二弟,此行凶险,你要多加小心。”
  
  
  第二百九十三章
家人
  陈元白拍了拍陈元昭的肩膀:“对了,你临走前别忘了回府一趟,我们给你送行!”
  陈元昭点点头应下了。
  此去山东,要数月才能回来。于情于理都该回府一趟,哪怕是做做样子给外人看想及此,陈元昭嘴角扯出讥讽的弧度。
  陈元白分明看出了他眼底的讥讽,却只当没看见,寒暄数句才离开。
  一直忙到傍晚,陈元昭才回了安国公府。
  叶氏早已等候多时,一脸欢喜地迎了上来:“元昭,你可总算回来了。”
  这两个月,陈元昭几乎没回过府,叶氏已经许久没见过儿子了。此时见面,分外的热络,一时忘情拉住了陈元昭的衣袖。
  陈元昭反应极快,微微一闪,叶氏的手便落了空。
  叶氏动作一顿,笑容僵在了脸上。
  一旁的丫鬟<无-错>立刻纷纷垂下头,不敢看叶氏难堪的模样,免得被迁怒。
  僵持了片刻,叶氏终于退让一步,故作若无其事地张口道:“你过两天就要走,我替你收拾打点行李。”
  “我只要带些换洗的衣物,让亲兵打点就行了。”陈元昭声音不高不低,甚至有些冷淡:“不用劳烦母亲了。”
  接连遭受拒绝,叶氏脸上的笑容终于撑不住了,咬牙道:“元昭,我是你的亲娘,这世上全心全意对你好的人唯有我。可你为什么一直待我这般冷淡,不肯接受我的好意?”
  说到最后。声音已经微微有些哽咽。
  对好强的叶氏来说,这已经是难得的示弱了。
  陈元昭却没怎么动容,淡淡说道:“母亲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前世母子离心。陈元昭和叶氏的关系几乎降至冰点。重生之后,也没多少改善。
  陈元昭的冷淡,甚至比顶撞怒骂更令人受伤。
  叶氏在看到陈元昭冷漠的目光时,心里一颤,满心怨怼和失望又咽了回去:“没什么,我只是随口说说,你不必放在心上。家宴已经备好了。我们这就过去,免得大家等的久了。”
  陈元昭嗯了一声,率先去了饭厅。
  叶氏咬咬牙。也跟了上去
  安国公府里的主子不多,加起来也不足十人,也不用分席,围着一桌坐下了。
  只可惜。气氛并不热络。甚至有些冷清。
  食不言寝不语,安国公默不出声,叶氏心情不佳也没说话。袁氏本是谈笑风生长袖善舞的,不过,陈元昭冷冰冰的一张脸杀伤力实在不小,袁氏看着心里也有些发憷,索性也住了嘴。
  沉默的用完了饭之后,安国公才张口道:“元昭。你和元白一起随我到书房来。”
  儿子领兵出京数月之久,身为父亲。若是只字不问显得太过无情。可安国公实在没什么心情过问。
  以前安国公还勉强自己装模作样。自从陈元昭不顾他的意愿坚持和许瑾瑜定亲之后,安国公对陈元昭愈发冷漠。
  好在陈元昭已经不是前世那个盼着父爱的儿子了,安国公待他的冷淡,他丝毫不在意。
  进了书房后,安国公才张口道:“元昭,太子遇刺一事,大概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这句话虽然是猜测,安国公却说的颇为肯定。
  一开始听闻这个噩耗,众人都只顾着震惊去了。等过上一两天,便慢慢回过劲来,开始察觉出不对劲了。
  乱民都是些吃不饱的百姓,从未接受过任何军事训练。这么一群乌合之众里,怎么会忽然冒出一群武功高强悍不畏死的死士来?尤其是那个扔出长枪杀了太子的刺客,身手简直骇人听闻。
  这些人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为什么要刺杀太子?
  一连串的疑问,都指向一个明显的事实。有人暗中设局对付太子!
  陈元白身在兵部,见识也颇为不凡,接过话茬说道:“到底是谁在暗中设局捣鬼,到了山东总能找出蛛丝马迹。皇上心中也肯定起了疑心,所以才会特地派二弟领神卫军去山东。二弟此行确实风险极大,一定要多加小心。”
  一脸的关切里,到底有几分是真?
  其实,陈元白巴不得他去了山东也遇到刺客,永远回不了京城吧!或许,安国公也是这么想的
  陈元昭淡淡道:“多谢大哥提醒,我自会留心提防。”
  安国公也不痛不痒的叮嘱了几句。
  陈元昭一一应下了。
  说完了这件要紧事之后,也没什么可说的了。书房里短暂的安静,透着了几分尴尬。陈元昭主动起身告退:“父亲,我今晚还得回军营,若是没有别的事,我就先告退了。”
  安国公点点头。
  待陈元昭走后,安国公和陈元白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神情也轻松自然了不少。
  “父亲,”陈元白压低了声音说道:“你说,刺杀太子的主谋会是谁?”
  安国公眸光一闪,嘴角扯出一抹冷笑:“太子死后,谁是最大的赢家,这个主谋就是谁!”
  陈元白先是一惊,然后皱起了眉头:“太子一死,皇上必然要另立储君。秦王魏王楚王三个皇子里,秦王最得圣心,也是声望最佳的,这么看来,他被立为储君的可能性最大可是,秦王也受了重伤,现在生死未知。总不可能是秦王对太子动的手。”
  “怎么不可能!”安国公笑容更冷:“为了皇位,什么事做不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1/3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