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华似瑾第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340

  母子三人商议了片刻,决定过几日就送年礼去曹家
  三日后,许徵特意告假,去了曹家送年礼。
  许徵为了曹萦,拒做驸马,如今在翰林院里地位尴尬。不过,曹大人曹夫人对许徵的好感却更胜从前。
  这一年来,许徵时常登门拜访。碍于礼节,他和曹萦不能直接见面,只能隔着屏风说上几句话。也算稍稍慰藉了一对有情人。
  这一次登门是为了商议定亲的事,许徵脸皮薄,送了年礼就去见曹萦了。只留下官媒张氏。
  张氏也没绕弯子,闲话几句过后,很快便向曹夫人提起了定亲的事:“贵府老夫人病逝,曹小姐守孝一年,现在正好出了孝期。许家想正式过定,早些商定婚期,不知曹夫人是何心意?”
  曹夫人早已将许徵视为未来女婿,心里千肯万肯,面上自然要装装样子犹豫不舍不肯点头:“这等大事,我总得和老爷商议后再做决定。”
  张氏也知道此事得多跑几趟,也不着急,笑着说道:“这是应该的,我过两日再来听回音。”
  此时的许徵,正隔着屏风和曹萦说话。
  “阿萦,”许徵眼中含着笑意,声音轻柔:“我今日是和官媒一起来的。”
  屏风的另一边,聪慧的曹萦悄然红了脸,显然听懂了许徵的话中之意。
  只听许徵又说道:“我想着年前定下亲事商议好婚期,然后过了年我们就成亲。希望你爹娘肯点头同意。”
  早些把人娶回家心里才踏实。免得夜长梦多,再生波澜。
  曹萦俏脸通红,半晌才低声道:“爹娘会同意的。”
  柔声细语钻进耳中,许徵遥想着佳人娇羞垂头的模样,心中一阵荡漾。过了片刻,又歉然张口道:“阿萦,我如今不为皇上所喜,在翰林院也备受冷遇,以后仕途只怕难有寸进。嫁给我,实在是委屈你了。”
  话刚说完,一个身影便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曹萦穿着浅蓝丝袄月白长裙,薄施脂粉清丽动人,一双盈盈似水的眼眸蕴含着浓浓的情意:“许大哥,只要能和你长相厮守,这些我根本不在意。”
  许徵一阵激动,下意识地上前一步,握住了曹萦的手。
  四目对视间,流淌过脉脉情意。
  几个丫鬟对视一眼,一起悄然退到了屋外。
  官媒张氏又去曹家跑了两回,终于定下了正式过定的日子。两家赶着在年前过了定礼,婚期就定在来年三月。
  许徵沉浸在喜悦中,也没忘了关注朝堂里的动静。
  神卫军的捷报连连传来,总算令皇上重新舒展了眉头。得知秦王伤势痊愈,随着神卫军一起启程归京,皇上心情更是好了不少。
  几个儿子里,他最器重偏爱的就是秦王。太子已死,国不能一日无储君,等秦王回来,就可以着手另立储君的事了。
  
  
  第三百一十一章
暗涌(一)
  延福宫里。
  入了冬之后,叶皇后又病了一场,每日卧病在床补品不断,精心养着身子。可身体到底不如从前。额上眼角的皱纹愈发明显。躺在床榻上,精神怏怏。
  坐在床榻边椅子上的安国公夫人叶氏,风姿绰约容颜绝色,浅笑盈盈。在叶氏的容色映衬下,叶皇后愈发显得垂垂老矣。
  “这半年来,娘娘有大半时间都躺在病榻上,身子骨愈发弱了。”叶氏一脸关切地劝慰:“太子遇刺身亡,娘娘心中哀伤也是难免的。可也不能因此拖垮了自己的身子。”
  假惺惺!
  叶皇后心中不屑地冷笑,面上却挤出伤心感怀的神情来:“这些道理我都知道。可丧子之痛,实在难以承受。别人不痛不痒的劝上几句,真正伤心的,还不是我这个亲娘......”
  叶皇后不用假装,也迅速红了眼圈,落了几滴眼泪。
  “不痛不痒的别人”也在暗暗冷笑,心想你死了儿子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心里不知有多痛快。
  姐妹两个积怨久远,久的无人想去回忆当年,也没人想解开这段恩怨。
  两人面和心不和,外人虽然不知道,彼此却是心知肚明。
  叶皇后咳嗽一声,吩咐宫女将自己扶着坐了起来,缓缓说道:“元昭在一个多月前就已经启程归京,或许这几日就能回来了。”
  提起陈元昭,叶氏心中想起了半年前分别前的一幕,心中一阵难言的酸涩。母子离心,是叶氏最深的隐痛。
  叶皇后偏偏要来戳叶氏的痛处:“对了,元昭一走就是半年。可曾寄过家书回来?”
  叶氏笑容一顿,旋即若无其事的应道:“元昭的性子,娘娘也是知道的。他在军营里待惯了,哪里还记得这些琐事。”
  叶皇后看着叶氏隐忍不发的神情,心情舒畅了一些,顺着叶氏的话说道:“是啊,男人和女子不同。女子养儿育女主持中馈。男人心里装着朝廷大事。一时顾不到这些也是难免的。对了,元昭过了年就二十二了吧!也该成亲生子了。元昭成亲,我这个做姨母的总得表示一番心意。等商定了婚期。让人送个信到宫里来。”
  打一棒子再给个甜枣,叶皇后用这一招用的十分娴熟。
  不管叶氏心里怎么想,面上不得不领了这份人情:“谢过皇后娘娘。”
  叶皇后温和地笑了一笑:“我们是嫡亲的姐妹,说这些话也太见外了。再说了。我一直将元昭当成自己的儿子一般看待,他成亲我岂有不过问的道理。”
  身为原配皇后。宫中所有妃嫔所出,都是她的儿女。纵然不是出自她的肚皮,见了面都要称一声母后。
  叶氏只当没听懂叶皇后的言外之意,含笑道:“娘娘说的是。我代元昭谢过娘娘的一番心意了。”
  闲话说完,叶皇后终于将话绕到了正题上来:“元昭回京,秦王也一起回来了。皇上一直对秦王颇为器重。此次秦王归京,只怕皇上很快就会提起立储君的事来。”
  立储是一国大事。影响深远。
  叶氏并未装傻充愣。她和叶皇后恩怨再多,也是私下的事,遇到这等大事,她还是站在叶皇后这边的。不然,若让秦王坐了皇位,将来只怕会不遗余力的对付安国公府,更不会放过陈元昭。
  “娘娘心里可有打算?”叶氏敛容问道。
  叶皇后淡淡说道:“秦王圣眷虽浓,到底不是嫡出,论身份不及阿昀。这储君的位置,还轮不到他。”
  叶氏听到这样的话并不奇怪。
  这半年来,朝堂上波涛暗涌,魏王和楚王明争暗斗不断。皇上不但没阻拦,反而冷眼旁观,颇有些考较两个儿子的意思。当然了,更有等秦王回来的意思......
  现在秦王终于要回来了,叶皇后不着急才是怪事。今天特意让她进宫来,自然也是为了拉拢示好。
  果然,叶皇后又低声道:“阿昀年纪小,手中又无实权,比起秦王和楚王来难免会吃亏些。元昭手握兵权,又得皇上欢心,只要他肯全力相助,阿昀成功的机会至少也有八成。”
  “他日阿昀登基为天子,绝不会亏待了元昭。殿前都点检的位置,非元昭莫属。”
  叶氏听的怦然心动。
  殿前司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分别统领禁军,合称三衙。殿前都点检,则统领三衙。驻守京城,位高权重。相较之下,神卫军的统领,自然不及殿前都点检。
  而且,神卫军是大燕最精锐的军队,陈元昭领着神卫军,时常离开京城剿匪平乱,总令人心惊胆战。
  叶皇后提出的这个条件,实在令人无法拒绝。
  叶氏心中下定了决心,却没一口应下:“这等大事,我也做不了元昭的主。等元昭回来,娘娘亲自和他说岂不是更好。”
  叶皇后知道叶氏意动了,无声的扯了扯唇角。
  穿着粉色宫装的宫女进来禀报:“启禀皇后娘娘,赵公公来宣皇上口谕,皇上听闻娘娘身体有恙,特意来探望娘娘,今天中午会留在延福宫用午膳。”
  来探望她?
  哼!她病了这么久,现在都快好了,还来探望她什么?分明是知道叶氏进了宫,打着探病的借口来见叶氏。
  叶皇后一口气堵在胸口,脸上还不得不挤出惊喜的笑容来:“本宫知道了。你去御膳房吩咐一声,让御膳房多准备一些皇上爱吃的菜肴。”
  宫女笑着应声退下了。
  叶皇后瞄了叶氏一眼,似笑非笑地说道:“妹妹难得进宫一回,今日也留下用了午膳吧!”
  叶氏看着叶皇后忍气吞声故作贤惠的样子,心里别提多解气了,故作为难地应道:“皇上特地来探望娘娘,我留下不太好吧!”
  得了便宜还卖乖!
  叶皇后恨的牙痒,口中却笑道:“我们是姐妹,皇上是你姐夫,坐在一起用午膳也不算失礼,妹妹不用太过顾虑。”
  叶氏“勉为其难”地应下了。
  
  
  第三百一十二章
暗涌(二)
  叶皇后一边命人准备御膳,一边打发太监去金銮殿外等候楚王。
  楚王散了朝之后,大多会来延福宫陪叶皇后用膳。今日难得皇上也来延福宫,正是培养父子感情的最佳机会,当然不能错过。
  半个时辰后,楚王先来了延福宫。
  叶氏起身,正要给楚王见礼。楚王已经抢上前来,托住叶氏的胳膊:“多日不见姨母了,姨母近来可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3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