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第1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1100

  来年,闵氏生下一子。圣上龙心大悦,对长孙格外看重,很快就封了太孙。
  太子一路顺风顺水,堪称人生赢家。
  不过,人一旦往高处走了,不免就变得挑剔起来。
  譬如太子,成亲的时候觉得闵氏嫁妆丰厚性情贤良,又早早生了儿子,哪儿看着都顺眼。
  等闵老太爷一去世,闵大老爷闵二老爷都是平庸无能之辈,不但不能帮扶太子,还时不时的惹祸,处处拖后腿。太子就开始嫌弃闵家,连带着看太子妃也不是滋味了。
  太子一个接着一个的纳美人,除了好色之外,也不无对太子妃不满的缘故。
  好在太孙颇为争气,不然,太子妃在太子面前怕是更没底气。
  太子见太子妃神色略有些尴尬,不由得暗暗后悔自己的失言,咳嗽一声说道:“既是阿诩自己中意,定北侯府又是手握重兵的将门,如了他的心意也未尝不可。”
  说来说去,原来是相中了定北侯府。
  太子自觉岳家没落,不给自己长脸,到了太孙这儿,便想着为他结一门好亲事。
  定北侯府掌握着边关十万士兵,大秦武将俱以定北侯府为首。如果太孙能娶了顾家的女儿,将顾家拉拢住,不失为一桩好姻缘。
  太子妃放软了声音说道:“殿下说的也有道理。定北侯府的门第确实没什么好挑剔的。只是,妾身想着,三弟妹就是出自侯府,天生就和侯府亲近。阿睿也只比阿诩小了三个月,说不定就有亲上加亲的念头……”
  太子不以为意:“真是妇人之见。亲事一天没定下来,就做不得准。再说了,阿诩是孤王的儿子,是大秦太孙,比阿睿又年长。怎么着也得阿诩先定下亲事,才能轮到阿睿。”
  说句不好听的,这满京城的闺秀,要先紧着太孙挑。然后才能轮到齐王世子。
  这就是权势和身份!
  太子妃被太子接二连三的反驳,有些讪讪,不敢再多言。
  太子又道:“总之,此事不必操之过急。先等一等,慢慢看着各人的品性再说。”
  太子妃柔声应下了。
  ……
  依柳院。
  顾莞宁默默算着日子。
  太孙的生辰是十一月初七,也就是在赏花宴后的第五天。前世闵媛就是在这一天闯进太孙住处,闹的风言风语不可开交。
  今天已经是初十,太孙生辰已经过去几天了,却是一片风平浪静。
  到底是哪儿出了偏差?
  为什么会和前世不一样?
  是因为她去了赏花宴,灭了闵媛的气焰,引起了太子妃对闵媛的不满?还是闵媛这辈子没那么大的胆子,没敢闯到梧桐居去?
  顾莞宁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总觉得似有什么重要的事被她遗漏了一般……
  “小姐,季同来了。”珊瑚走进内室,轻声禀报。
  顾莞宁立刻回过神来:“让他进来。”
  珊瑚应了一声。
  季同正在依柳院的院门处等着,远远地看见一个少女身影,不由得一愣。
  这个身影,和二小姐极为肖似……
  待人影走近,看清了是一张陌生的丫鬟脸孔,季同忍不住自嘲地笑了一笑。
  他刚才在胡思乱想什么?难不成还以为二小姐会亲自出来迎一个下人不成?
  “季同,小姐让你现在就进去。”珊瑚不喜多言,说话颇为简洁。
  季同应了一声,跟在珊瑚的身后。
  从背后看,这个丫鬟的背影和二小姐一般无二。
  季同本不是多嘴的人,此时却忍不住张口问道:“这依柳院我也来过几回了,似乎从来没见过你。”
  琳琅和玲珑他都认识,珍珠和璎珞也是熟面孔。这个丫鬟,他却从未留意过。
  珊瑚微微一笑:“我平日大多在屋子里待着,琢磨药方捣鼓药材做些药膏之类的,很少出来当差。你对我没印象,也是难免的。”
  其实,季同是见过她的。
  只是,每一次都是几个丫鬟在一起。她相貌平平,在几个丫鬟中是最不起眼的那一个,也怪不得季同对她没什么印象。
第123章
安排
  季同颇有礼貌地询问:“不知该如何称呼?”
  珊瑚含笑道:“我叫珊瑚,是小姐身边的二等丫鬟。你直呼我的名字就行了。”
  短短几句话,便已到了厅堂外。
  闲话不宜再说,两人很快各自住了嘴。
  季同是习武之人,迈步稳健有力,进了正厅后,抱拳作揖:“奴才季同,见过二小姐。”
  顾莞宁微微笑道:“免礼,起身说话吧!”
  季同恭敬地谢了恩,站直了身子。目光迅速地掠过顾莞宁明艳动人的俏脸,然后略略垂了下来。
  这两个月来,每隔几日,季同就会来依柳院一回。每次都是独自回禀。珊瑚等人也习惯了,很快便各自退下。
  顾莞宁并未急着询问,笑着说起了闲话:“你是不是有些日子没回家了?夫子前几日又念叨你了。”
  提起陈夫子,季同坚毅沉稳的脸上露出些许笑容:“奴才一忙起来,便顾不上回去了。”
  季同暗中管理两百私兵,安排衣食住宿,指派各人不同的任务,还要将众人搜罗来的消息汇总,挑出要紧有用的前来回禀,着实忙碌。
  怪不得陈夫子总见不到他的人影。
  顾莞宁说道:“你用心办差,我心里自是欣慰。不过,再忙碌也要抽空回去看看夫子。夫子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心里时时惦记着你。”
  温和的话语中,透着一丝关切。
  季同心中一阵感动,忙笑着应道:“小姐说的是,奴才记下了,今晚就回去。”
  闲话两句后,顾莞宁才问起了正事:“你今天过来,有什么要紧的消息回禀?”
  季同低声道:“小姐之前吩咐奴才办的事,已经有了眉目。”
  “奴才按着小姐的意思,安排了一位赵举人和沈五舅爷相交。这位赵举人今年三十,颇有诗才。十八岁上就中了举人,可惜后来一直没考中进士。考了这么些年,原本还算丰厚的家资也不剩多少,赵举人也歇了这份心思。沈五舅爷平日极少外出,偶尔去书铺子里,遇到了这位赵举人,两人颇为投契。”
  投契那是当然的。
  沈谦少年英才,十五岁便中了举人,正是少年得志意气风发。却因为和沈氏私逃,被打废了一条腿,前途尽毁。
  这么多年来,沈谦一直带着女儿幽居在小院子里。纵然再念着沈氏,心中也会有遗憾。
  如今沈谦到了京城投靠沈氏,住在沈氏置办的院子里,和吃软饭无异。又不能时时和沈氏相见,必然孤寂苦闷。
  这个时候,忽然结识了同样落魄不得志的赵举人,自然惺惺相惜志同道合。
  顾莞宁扯了扯唇角,淡淡问道:“沈五舅爷和赵举人时常来往,不知是否到赵举人家中去过?”
  季同笑了一笑:“赵举人常邀沈五舅爷到家中小酌几杯,两人都喜好下棋。巧的是,赵举人家中有一个妹妹,这位赵姑娘闺名秀娘,生的花容月貌我见犹怜。自幼饱读诗书,才学过人。”
  “只可惜,赵姑娘命运不济,还没过门,未婚夫便重病身亡。赵姑娘立志要为未婚夫守节三年再谈婚论嫁。如今已经十九岁了,还没许配人家。”
  顾莞宁满意地点点头:“你安排得很是妥当。”
  赵姑娘这样的女子,既美貌又有才学,偏又“身世坎坷”,但凡是男子,少不得会生出惜香怜玉的心思。
  沈谦前世到京城之后,一直住在定北侯府,和沈氏暗中苟且,满心满眼根本容不下别的女子。
  这一世,他独自居住,没了情深义重的堂妹,身边偏又多了这么一朵娇嫩可人的解语花,焉有不动心的道理?
  “此事不宜操之过急。”顾莞宁淡淡吩咐:“让赵举人时常邀沈五舅爷到家中下棋,赵姑娘也不必每次都露面,免得惹来沈五舅爷疑心。只偶尔流露出倾慕之意就行了。”
  投怀送抱的女子,男人不会珍惜,欲迎还据才是上策。
  季同的好处是从不多嘴多问,闻言立刻领命:“是,奴才知道了。”顿了片刻,又低声禀报:“奴才还有桩要紧的事禀报。”
  “这些日子,常有人在沈五舅爷的院子外走动窥伺。奴才命守在暗中的人不要惊动了对方,仔细查一查这些人的来路。”
  “这一查探,竟发现了一些熟悉脸孔,原来他们都是侯府里的侍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11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