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第1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7/1100

  顾莞宁笑着安抚道:“这是沈家的银子,给你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至于我,日后祖母的私房体己大半都会留给我,总不会缺银子用的。”
  顾谨言还想说什么,顾莞宁又道:“阿言,你还小,不懂得银子的重要。等你将来大了,你就知道了。一个人拥有的多,才不会被富贵迷了眼,不会走上歪路。”
  “你虽不是顾家的人,却在顾家出生长大。你的性子脾气,也和沈家人全然不同。姐姐希望你能一直保持这份赤子之心,不要为金银俗物迷失了自己。”
第227章
承诺
  这一番温暖贴心的话,听得顾谨言泪水涟涟。
  他忍了又忍,到底还是忍不住,扑到顾莞宁的怀中,大声哭了起来。
  他的出生,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
  他的存在,对顾家人来说是一个难以磨灭的耻辱。
  老天待他实在宽厚。顾家没有夺走他的性命,让他堂堂正正地活了下来,甚至没有剥夺他的姓氏。
  哪怕此生都要在普济寺里渡过,他也该感恩戴德。
  更何况,顾莞宁还一心为他考虑,不声不响地为他置下了这么多的田地。他这一辈子,就算什么也不做,也足以过上优渥的生活了。
  短短三个月里,顾谨言长高了一些,以前只及她的胸口,现在已经到她的肩膀处。
  顾莞宁默默地搂着他,轻轻地为他拍着后背。
  待顾谨言的哭泣声渐渐停了,顾莞宁才轻声道:“你安心在这里住着,我这就去见慧平大师,和他说一说你要学医的事。”
  顾谨言擦了眼泪,乖乖应了一声。
  ……
  在另外一间禅房里,顾莞宁见到了慧平大师。
  慧平大师已年过花甲,慈眉善目,面容和祥,周身散发出宁静温和的气度。让人一见之下,油然而生出敬意。
  “莞宁见过慧平大师!”顾莞宁双手合什,颇为尊敬地行了佛家礼节。
  慧平大师唱了个诺:“顾施主实在多礼了。”
  然后,两人对面入座。
  太夫人时常来听慧平大师讲经解签,顾莞宁对这位普济寺最负盛名的高僧也颇为熟悉。
  前世太夫人病逝后,顾莞宁心中愧疚难过,时常到普济寺来烧香供佛,以告慰太夫人在天之灵。
  宫中的风云突变,对普济寺并无太大影响。几年后再次改朝换代,普济寺依然屹立未倒。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因为她这个太后时常来烧香的缘故,普济寺香火大盛,俨然成了大秦佛寺之首。慧平大师,也成了普济寺的主持方丈,名闻天下。
  因着这点香火情,顾莞宁对慧平大师也格外敬重。
  “多谢大师收阿言为徒。”顾莞宁低声道:“更要感谢大师为他遮掩。”
  将顾谨言送到普济寺来,不可能不惹人疑心。有了慧平大师为顾谨言遮掩,至少也能压下一些流言风语。
  慧平大师微微一笑:“老衲虽是出家人,却也在红尘之内,少不了一颗世俗心。顾施主肯为贫僧盖一座善堂,日后专门收容无钱医治的贫苦百姓。老衲打几句诳语,想来佛祖也不会见怪了。”
  当日为了说服慧平大师,顾莞宁曾修书一封,命人送到慧平大师手中。
  慧平大师不在意金银名利,却也不是全无弱点。普济寺慧字辈的高僧共有五个,想做下一任主持方丈,总得有力压众人的“功绩”才行。
  顾莞宁允诺以慧平大师的名义盖善堂,果然成功地说服了慧平大师,收下了顾谨言这个俗家弟子。
  顾莞宁抿唇轻笑:“大师心地慈悲,一片善心,佛祖一定都已了然于心,绝不会为了这点区区小事怪罪,大师只管放心好了。”
  顿了顿又道:“大师觉得阿言资质如何?”
  慧平大师想也不想地答道:“四公子天资聪颖,记性极佳,年纪虽小,却勤奋上进,刻苦好学。”
  沈谦年少时便以机敏聪慧博学多才闻名,沈氏也是有名的才女。顾谨言总不会差到哪儿去。更何况,顾家精心教养顾谨言七年。顾谨言也确实当得起这份夸赞。
  顾莞宁舒展眉头,笑了一笑:“既然大师也觉得阿言资质出众,不如就正式收阿言为弟子,教导他医术如何?”
  慧平大师一惊,霍地看向顾莞宁:“顾施主说的可是真的?”
  记名的俗家弟子是一回事,正式收为弟子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顾谨言身为顾家继承人,不在侯府里待着,反而跑到了普济寺来拜他为师学习医术……难道以后顾谨言不会再回侯府了?
  稍微一细想,这背后暗藏的波涛汹涌令人心惊。
  顾莞宁也不多解释,只淡淡说道:“只要大师应下,日后阿言就是大师的弟子。大师若有所求,我顾莞宁一定竭尽全力,绝不推辞。”
  是顾莞宁,而不是顾家!
  慧平大师十分敏锐,自然能听出这其中细微的差别,略一思忖,便应了下来:“好,老衲答应顾施主的请求。以后一定细心教导四公子学习医术。”
  顾谨言资质上佳,心性沉稳,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更何况,这其中还有顾莞宁的情分颜面,今日答应这个请求,也是结下一份善缘。
  数年后,做了普济寺主持方丈被誉为大秦第一高僧的慧平,总忍不住想起这一天的会面。深深觉得这是他一生中做出的最明智的决定。
  ……
  和慧平大师交谈过后,便到了正午。
  普济寺里的斋菜闻名京城,顾莞宁来不及赶回侯府,自是要留下吃午饭。
  清水豆腐,清炒口蘑,清炒白菜,还有一大碗山药羹和两碗糙米饭。看着清清淡淡,吃到口中却别有一番鲜味。
  顾谨言坐在顾莞宁对面,心情一好,胃口也格外的好,连着吃了两碗米饭。
  顾莞宁见他吃的香甜,也随着多吃了不少。
  吃完饭后,顾莞宁又去了顾谨言住的屋子里。
  寺院里自是比定北侯府清苦的多。
  屋子里只有简单的桌椅床榻,桌子上倒是放着上好的笔墨纸砚,旁边放的一口大木箱子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书籍。
  这些都是顾谨言平时读惯的书。当日走的匆忙,后来顾莞宁特意命人整理好送了过来。
  顾谨言随着顾莞宁的目光看了过去,然后笑道:“姐姐真是细心周到,还特意将我平日读的书都送来了。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温习呢!”
  顾谨言如此勤奋好学,顾莞宁心中也觉得快慰。
  姐弟两个正在闲话,琳琅悄然走了进来,咳嗽一声禀报道:“启禀小姐,太孙殿下陪着太子妃娘娘到普济寺来烧香,听闻小姐也在,特意请小姐出去相见。”
第228章
巧遇?
  顾莞宁一怔。
  太孙竟然也来了普济寺?
  她连着三个月未曾出府,一直在府中照顾祖母。难得出来一回,特意悄悄地来了普济寺探望顾谨言。就这也能碰到太孙……
  这也太巧了吧!
  这样的“巧遇”,不得不让人心生猜疑。
  简直像是知道了她的行踪,然后特意跟了来……
  顾莞宁蹙眉不语。
  顾谨言却生出了误会,小心翼翼地问道:“姐姐,我是以生病的名义到了普济寺来居住。太孙殿下若是见了我现在的模样,怕是会生出疑心来。”
  是啊!顾谨言除了稍微清瘦一些之外,没有半点病人的样子。以太孙的细心敏锐,岂能不生出疑心?
  她真是乱了方寸,竟连这么简单的事也没想到。
  顾莞宁当机立断,立刻说道:“琳琅,你让来人回禀太孙殿下一声,就说阿言正在病中,不宜见殿下,免得过了病气给殿下。”
  这个借口算不上高明。
  不过,以太孙的为人,绝不会强人所难。只要她避而不见,他一定很快就会打消来见她的念头。
  ……事实证明,她对这个“前夫”了解得还不够透彻。
  很快,琳琅便神色怪异地回来了:“小姐,穆侍卫说了,太孙殿下早料到小姐会这么说。还说,如果小姐不肯出去,殿下就亲自过来。”
  “还有,太孙殿下特意将徐大夫一并带了过来。太孙殿下说了,有徐大夫在,小姐不必担心病气会传给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7/11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