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第2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1100

  韩王世子故作惋惜地叹了口气:“大堂兄样样俱佳,只可惜这身子骨稍微弱了些。原本感染风寒之症,月余都没好。眼看着快有起色,现在又被气得昏厥不醒,还不知道要多躺上多久。”
  顿了顿又道:“明日上书房休沐,我们两个一起去太子府探望大堂兄吧!”
  魏王世子目光一闪,很快点头应下了。
  到底是出于关心去探病,还是去看热闹顺便探听太孙的反应……彼此心照不宣,就不必多说了。
  ……
  两人刚走到会宁殿的门口,就见一个面容俊秀的少年迎面走了过来,满脸忧色,神色匆忙。
  正是安平郡王萧启!
  “启堂弟,这么晚了,你这是要去哪儿?”魏王世子不喜多言,照例是韩王世子张口发问。
  安平郡王皱眉叹道:“我刚听闻大哥被气得昏迷不醒的事,心中实在焦虑不已,现在就回府看看。”
  嫡亲的兄弟两个,自然要比堂兄弟更亲密些。
  韩王世子立刻道:“你既是放心不下,现在就回去看看。我和凛堂兄明天去探望堂兄。”
  安平郡王无心多说,应了一声,便又匆忙离开了。
  韩王世子低声说了句:“到底是亲兄弟两个,一听大堂兄昏厥,启堂弟可真是着急上火。”
  这可未必!
  如果安平郡王真的这么在意兄长,今日在椒房殿里怎么会故意出言挑唆,又和顾莞宁言语争执?
  韩王世子绝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当着他的面说这些,摆明了是在装模作样。以为他是傻瓜不成?
  魏王世子心中哂然,口中却未说破,只道:“我们两个都这般着急,启堂弟忧心重重也是难免的。”
  韩王世子又叹道:“只盼着大堂兄别被气出个好歹来。皇祖父一向最疼他,他若是有个三长两短的,皇祖父也会寝食难安。”
  魏王世子接过话茬:“吉人自有天相。大堂兄福泽恩厚,一定能撑过去,不会有事的。”
  “说起来,今天的起因还在顾二小姐。”提起那个光芒四射令人不敢直视的顾莞宁,韩王世子的话语里多了一丝异样:“可惜这般出众的少女,和大堂兄大概是有缘无分了。”
  魏王世子立刻皱眉:“这等事情轮不到你我议论,还是慎言才好。”
  兄弟两个各自唏嘘几句,才回了寝室歇下。
  两人各自的真实心情如何,其实可想而知。
  平日有太孙压在众人头顶,齐王世子也格外优秀出色,他们两个不免被映衬得黯然无光。心里暗暗憋着一股闷气。
  现在见到齐王世子和太孙正式撕破脸皮闹翻,心里不知有多快意。
  最妙的是,太孙被气得病重,齐王世子又被禁足。安平郡王到底还小一些。这上书房里,岂不就轮到他们两个出头露脸了?
  ……
  太子府离皇宫极近,出了宫门,骑上骏马,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
  安平郡王急匆匆地回了府,连自己的院子也没回,直接就去了梧桐居。
  梧桐居里此时一片灯火通明,太子太子妃俱在,李侧妃于侧妃和三个郡主也都守在一旁。
  安平郡王拱手给太子太子妃行了礼。
  太子妃满心焦虑,无心说话,随意地挥了挥手。
  太子也紧皱眉头,沉声问道:“阿启,你怎么忽然回来了?”
  安平郡王如实说道:“儿臣在宫中惊闻大哥陡然昏迷不醒的消息,心中忧虑不已,特意连夜赶了回来。不知大哥现在如何了?”
  于侧妃一双妙目落在安平郡王满是忧虑的脸上,轻声答道:“太孙依旧昏迷未醒。尹院使奉旨领了太医院的几位太医来了府里为太孙看诊治病。说起来,也只比郡王早到了片刻罢了。”
  于侧妃不动声色间,就点出了安平郡王心忧兄长的事实。
  安平郡王立刻接过话茬:“大哥陡然病重,我这个做弟弟的,心中焦虑难安,恨不能以身代之。”
  太子看向安平郡王的目光顿时温和了许多:“阿启这么急着赶回府来,可见手足情深。”
  于侧妃抿了抿唇,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太子妃看着父慈子孝的这一幕,却觉得格外刺目。
  太孙躺在屋里的床榻上,人事不省。太子倒是有心情在这儿夸赞起安平郡王来了。
  “殿下若想夸赞阿启,多的是时候。”太子妃一个按捺不住,冲口而出:“现在阿诩还躺在床榻上,殿下难道就不忧心吗?”
第312章
叱责
  话一出口,太子妃就知道自己失言了。
  果然,太子的面色陡然沉了下来,冷冷地看了太子妃一眼:“你说这话是何意思?莫非是在指责孤为父不慈?”
  太子心情好脾气好的时候,在太子妃面前也不会端着架子。像这般自称孤的,显然是动了怒气。
  当着于侧妃母子的面被太子数落,太子妃既委屈又难堪,红着眼圈为自己辩解:“臣妾并无指责殿下的意思。只是一想到阿诩昏迷了这么久还没醒,心中焦虑难过……”
  “你是阿诩的母亲,孤也是他的亲生父亲,难道就不心疼他了吗?”
  太子面如寒霜,声音中透着冷意:“你刚才说的那些话,若是传到外人耳中,会让人如何看孤?”
  “再者,你身为嫡母,孤的儿女就是你的儿女。阿启同样是你的儿子。阿启为了阿诩,连夜出宫赶回府,孤心中欣慰他们兄弟情深,这才夸赞了几句。”
  “你竟连这一点都容忍不下,可见心胸狭隘至极!”
  太子毫不留情地呵斥,犹如当众扇了太子妃两记耳光。
  太子妃只觉得面上火辣辣的,强忍着落泪哭泣的冲动,低声请罪:“刚才是臣妾情急失言,还请殿下恕罪。”
  太子轻哼一声。
  安平郡王一脸愧色地张口道:“都是儿臣太过肆意,惹得母妃不快,也惹得父王动了怒。还请父王消消气。”
  太子余怒未消,对着最疼爱喜欢的次子却舍不得发脾气,脸色顿时和缓了不少:“此事和你无关,你不必愧疚自责。”
  安平郡王正色道:“父王母妃的事,怎么会和儿臣无关。家和方能万事兴,儿臣盼着父王母妃融洽和睦琴瑟和鸣。”
  融洽和睦琴瑟和鸣……
  这几个字听在太子妃的耳中,既刺耳又刺心。
  于侧妃也柔声张口道:“婢妾斗胆,说句不该说的话。屋子里一众太医正为太孙看诊,殿下和娘娘有什么话,也该等太医们走了再说。也免得人多口杂,传出去,总是不太好听。”
  和冲动急躁的太子妃一比,于侧妃既聪慧又善解人意。
  太子心里的怒气总算稍稍平息,冲于侧妃笑了一笑:“你说的也有道理,孤刚才确实太过冲动了。”
  于侧妃也不多言,微微一笑,便住了嘴。
  太子妃暗暗咬牙切齿。
  这个于侧妃,最擅长装模作样,令人看着作呕。偏偏太子就吃这一套,明明于侧妃也是年近三旬的妇人了,依然长宠不衰。
  还有这个安平郡王,年纪不大,心思却活络的很,又会装巧卖乖,哄得太子对他十分宠爱。甚至越过了太孙……
  太子妃心中气闷郁结,不想再对着太子,又惦记着太孙,张口说道:“臣妾先进去看看阿诩。”
  太子也不耐烦再对着太子妃,点点头应下了。
  ……
  太孙躺在床榻上,俊脸苍白,双目紧闭。
  尹院使和几位太医一一给太孙看了诊,然后凑在一起低声讨论商议。
  太子妃进来之后,尹院使等人立刻上前来见礼:“微臣见过太子妃娘娘。”
  太子妃打起精神:“诸位太医快些免礼平身。尹院使,你和几位太医都给太孙看了诊,太孙的身体到底如何?”
  尹院使年约五旬,满额皱纹,头发稀疏,颌下也有几缕稀疏的胡须。此时拱起手,恭敬地答道:“回娘娘的话,微臣正和几位太医会诊,还请娘娘稍候片刻。”
  太医们治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个比一个谨慎。
  这位尹院使,更是谨小慎微。绝不会轻易下断论。
  太子妃也清楚尹院使的脾气,将心里的急躁不耐按捺下去,张口道:“你们不必着急,慢慢会诊。我就在这儿候着。”
  说完,坐到了太孙的床榻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11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