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第2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6/1100

  谁也没想到,顾家竟会主动出击,先发制人。
  朝会上难得地静默了片刻。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站在金銮殿中间的顾海身上。
  顾海素有美男子的美誉,今日穿着玄色官服,更显得面如冠玉俊美倜傥。
  此时顾海昂然屹立,满脸愤慨,言辞也略显得激烈:“……皇上,顾家是齐王世子外家,齐王世子常来顾家走动,关系确实密切。微臣的侄女,和齐王世子既是表兄妹,平日也少不得有见面的机会。”
  “只是,顾家从未有高攀齐王府的念头。齐王世子说的私下有过口头婚约一事,纯属无稽之谈。”
  “齐王世子这么做的目的,也令微臣不解。如果齐王府有意和顾家结亲,可以登门提亲。这般当众宣之于口,怕是居心叵测。”
  “此事不仅事关微臣侄女的闺誉,更关乎着定北侯府的清名。微臣心中不忿,连夜写了奏折,今日呈奉给皇上,还请皇上严惩齐王世子,还定北侯府一个公道,也还微臣侄女一个清白名声。”
  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金銮殿里顿时又沉默了片刻。
  一旁的太监接了奏折,呈到了元祐帝的面前。
  元祐帝神色有些阴沉不善。
  人都有护短的心思,元祐帝也不例外。
  他自己怒斥齐王世子心思不正可以,顾家这么明晃晃地打齐王世子的脸,元祐帝心里的感觉就不甚美妙了。
  今日是小朝会,有资格上朝的只有三品以上的朝中重臣。有六部尚书左右侍郎御史大夫,还有五位阁老,加起来也未超过三十人。
  元祐帝脸色阴沉,心情不佳,众人都看在眼底。
  赵阁老率先张口道:“顾侍郎,朝会是议论朝政商榷国家大事的地方,顾家的家事就该在府中解决,怎么能拿到朝堂之上喧哗?”
  顾海眉头一挑:“赵阁老此言差矣。此事牵扯到了齐王府和定北侯府,甚至还牵扯到了太孙殿下,怎么能算是顾家的家事?如果是赵家的女儿被人轻蔑无端受辱,难道赵阁老就会忍气吞声一言不发?”
  赵阁老被噎得差点上不来气。
  吏部崔侍郎轻轻咳嗽一声,走上前说道:“微臣认为,顾侍郎说的话不无道理。齐王世子此举,显然不是无的放矢,背后颇有深意。皇上圣明,自会彻查清楚,不会无端令顾二小姐受辱。”
  崔家和顾家已经定下亲事,既是姻亲,自然要守望相助同进同退。
  刑部孟侍郎和顾海私交颇佳,立刻也站了出来:“微臣也觉得此事有些蹊跷。齐王世子若真有意娶顾二小姐,大可登门提亲。或是私下对皇上禀明心意,皇上自会为他做主。偏偏在众人面前宣称和顾二小姐早有私情。此举确实大大不妥。”
  礼部罗尚书也发话了:“齐王世子身为皇孙,行事鲁莽,说话无所顾忌。此举不但伤了顾家颜面,也伤了太孙殿下的颜面。若是轻轻放过,此例一开,太孙殿下的体面何存?太子府的颜面何存?还请皇上严惩齐王世子,也还顾家一个公道。”
  傅阁老目光一闪,却未张口说话。
  如果顾家和太子府亲事有变故,说不得自家孙女就有机会嫁给太孙。
  林祭酒显然也打着同样的主意,在一旁冷眼旁观,一声不吭。
  声援顾海的官员不在少数,反观之,平日和齐王府关系密切的几位官员俱都沉默不语。赵阁老被怼得无话可说之后,更没人愿意触这个霉头了。
  在朝堂上混迹多年的朝廷重臣们,俱是人精,谁能看不出这其中的端倪?
  事情牵扯到了齐王世子和太孙,背后还有齐王府和太子府。谁也不愿轻易蹚这个浑水。更何况,也确实是齐王世子有错在先。
  站在一旁的太子,神色同样微妙。
  太子忽然觉得,之前自己似乎有些小觑了定北侯府。
  顾海一张口,就有这么多朝廷重臣发声支持,可见顾家在朝堂中的影响力。或许,太孙和顾莞宁的亲事,还应该再周旋一二……
第316章
失望(一)
  元祐帝终于缓缓张了口:“顾侍郎,你说的这些,朕都听到了。”
  “朕不是护短之人,齐王世子虽是朕的皇孙,做错了事,朕照样不会轻易饶过他。昨天晚上,朕已经狠狠地训斥过了他,并且罚他在齐王府里好生反省。一日没想通,一日就不能出齐王府。”
  元祐帝顿了顿,又淡淡说道:“不知朕这般责罚齐王世子,顾侍郎可还满意?算不算是给了顾家一个公道?”
  顾海仿佛没听出元祐帝语气中的淡淡不悦,一脸感恩戴德地拱手道:“皇上圣明,微臣代顾家上下谢过皇上。不瞒皇上,微臣昨夜决定写奏折之前,也曾犹豫过。唯恐触怒了皇上,为顾家惹祸。”
  “不过,微臣转念一想,皇上乃是千古难得的圣明天子,胸襟宽广。断然不会因为微臣说了几句实话就动怒,更不会庇护齐王世子。”
  “微臣没有料错,皇上果然没有因为微臣的直言而动怒。有如此贤君,实在是大秦万千百姓的福气,也是微臣等官员们的福气。”
  好一个脸厚心黑能言善道的顾海!
  元祐帝满心的火气,被顾海这么连吹带捧地说上一通,倒也散了大半,半开玩笑地说道:“朕若是护着齐王世子,只怕就不是千古难得的圣明天子,而是头脑昏聩的昏君了。”
  顾海深谙见好就收之道,忙笑着应道:“皇上这么说,微臣实在诚惶诚恐羞愧难当。微臣句句都出自肺腑,绝不是逢迎拍马。”
  顾家已经表明了态度,该说的话都说了,齐王世子也受了严惩。再追究下去,未免有得理不饶人之嫌了。
  顾海很快便住了嘴,退回原位。
  很快,朝堂上就商议起了朝政大事。
  这件事,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表面看来,如石子沉入湖心,连水花也未溅起。可众人心里都很清楚,此事还远远没结束。
  ……
  朝会散了之后,元祐帝召了太子到福宁殿里。
  太子不偏不巧地和昨天晚上齐王世子站的位置相同,张口道:“父皇特意召儿臣前来,不知有何事相询?”
  元祐帝看着毕恭毕敬的太子,眉头微微一皱。
  父子之间本该是最亲密的。不过,到了天家,掺杂了皇权的威严,父子间的亲情也掺杂了许多不该有的东西。
  譬如猜忌,譬如怀疑,譬如提防,譬如疏远。
  在天家,先是君臣,然后才是父子。
  “今日顾侍郎在朝堂上说的话,你也都听见了。”元祐帝淡淡说道:“朕想听一听你的意思。”
  他的意见?
  他应该有什么意见?
  或者说,元祐帝到底希望他有什么意见?
  太子心念电闪,应答得也格外谨慎:“儿臣觉得,顾侍郎此人有些狷狂。在朝堂上就敢指责皇孙,委实胆大。”
  这不痛不痒的回答,听得元祐帝皱起了眉头,声音里也多了几分不快:“除此之外,你就没别的想法吗?”
  不妙!
  这是元祐帝即将动怒的前兆。
  太子脑中警铃大作,说话愈发谨慎了:“儿臣不敢妄言!”
  元祐帝看着太子那副畏缩不敢言语的样子,心里的火苗蹭地冒了起来,冷着脸道:“这里只有朕和你两个人,父子之间,还有什么话不敢说的。”
  元祐帝一肚子恨铁不成钢的恼火,殊不知太子也是满肚子的委屈。
  别人家父慈子孝,感情亲密的比比皆是。可到了他这儿,亲生父亲是大秦天子,执掌江山,心思深沉莫测,喜怒无常。
  他这个太子,做得是战战兢兢,唯恐一个不慎,就惹得元祐帝不快翻脸动怒。
  偏偏越怕出错,越容易出错。
  元祐帝对他的挑剔几乎已经成了习惯。不管他说什么做什么,都很难令元祐帝满意。久而久之,太子也就愈发畏惧元祐帝了。
  太子迅速看了面色阴沉的元祐帝一眼,揣测着元祐帝此时的想法,斟酌着言辞:“儿臣觉得,顾海今日在朝堂上说的话,也未尝没有道理。”
  “阿诩中意顾莞宁的事,不算什么秘密,阿睿必然是知道的。他特意当众说了那些话,无非是想毁了这桩亲事……”
  元祐帝略有些不耐地打断太子:“行了,这些啰嗦废话不必说了。朕只问你,顾家这门亲事,你可还愿意?”
  太子不肯正面回答这个问题,立刻推诿了回来:“阿诩从昨天晚上昏迷之后,一直到现在还没醒。儿臣忧心忡忡,哪里还有心思考虑这些。”
  元祐帝挑了挑眉,嘴角溢出一丝冷笑。
  太子倒是打得一手好太极。这是在等他表明态度之后,再顺着他的话音说话。
  有什么想法,不明白着说出来,总是这般含含糊糊不痛不快的,看着实在让人窝火。除了窝火之外,还有更多的是失望。
  一朝储君,既没魄力也没决断,连点自己的想法都不敢说出口。
  这样的太子,实在没法令人满意。
  元祐帝一沉下脸,太子心里顿时一个咯噔,忙又补了一句:“还是请父皇定夺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6/11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