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第3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8/1100

  顾莞宁露出了然的笑意。
  有的女子进门就能添丁,有的人子女缘分浅薄一些,等上几年才有身孕。而且,也未必第一胎就生儿子。生了女儿隔几年再生儿子的人多的是。
  万一崔珺瑶是后者,吴莲香可就有的等了!
  顾莞宁很快就将吴家人抛到脑后,笑着扯开话题:“大哥已经前去迎亲了,不知什么时候能将新娘带回府来。”
  太夫人欣然笑道:“崔家再舍不得女儿,也不能将人留到天黑吧!你耐心等上几个时辰,很快就能见到你大嫂了。”
  顾莞宁笑吟吟地应下了。
  ……
  满心欢喜的新郎官顾谨行,压根就不知道吴家人的事。在一众堂兄弟的簇拥陪伴下,去了崔家迎亲。
  太孙也在迎亲的队伍中。为了显得喜庆,他今日也特意穿得鲜亮一些,显得格外精神奕奕俊美不凡。
  他瞄了身侧有些紧张局促的顾谨行一眼,笑着打趣道:“你现在是不是很紧张?”
  顾谨行老实地点点头,压低了声音道:“不瞒你说,我已经连着两天都没睡好了。”
  太孙颇有同感地点点头:“我成亲之前也是这样,一想到要娶心上人为妻,就高兴地整夜都睡不着。”
  顾谨行顿时生出知己之感,冲太孙笑道:“可惜你当日还在病中,没能亲自来迎亲。”
  是啊!
  这也是他心中最大的遗憾。
  为了不惹人疑心,他只能一直待在梧桐居里装病。
  太孙忍不住轻叹一声:“是我对不住阿宁。”
  顾谨行不由得暗暗后悔。说什么不好,怎么提起这一茬来了?不过,他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太孙闲话了。
  崔家已经到了。
  崔家人丁兴旺,崔珺瑶一母同胞的兄长就有三个,俱都颇有才名。尤其是崔三郎,更是国子监里赫赫有名的才子。
  兄弟三个齐整整地站在崔珺瑶的闺房门前,各自用挑剔的目光扫了过来。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十几个崔氏同族的少年郎,也一并站在门外。十几双眼睛,齐刷刷地都落在顾谨行身上。
  顾谨行心里一阵紧张,差点就同手同脚。
  太孙不动声色地扯了扯顾谨行的喜袍,低声提醒:“要稳住,别出丑。”
  崔家这副阵仗,确实唬人。今日是崔家嫁女,有意给姑爷一个下马威,也在情理之中。少不得要多费些口舌和心思,才能娶走崔小姐了。
  顾谨行定定神,嗯了一声,然后大步走上前,冲崔家儿郎们作了一揖:“诸位舅兄,今日我来迎娶崔妹妹过门。烦请舅兄们口下留情。”
  崔家兄弟齐齐笑了起来。
  年龄最大的崔大郎,和崔二郎崔三郎交换了一个会心的眼神。
  这个妹婿,倒是个实诚的少年郎。一上来就恭恭敬敬放低了姿态。
  不过,他想轻易地娶走他们的宝贝妹妹,是不可能的事。哪怕有太孙陪同来迎亲,他们也不会心软留情。
  崔大郎挑眉笑道:“顾公子先别忙着作揖,也别忙着喊舅兄。想娶走妹妹,总得先过了我们这一关才行。”
  崔二郎慢条斯理地接了话茬:“我们也不会太过为难顾公子。今日我们兄弟三人,每人各出三道题,顾公子能全数答出来,我们就让你进去。”
  “请别人作答或帮忙,只允一次。”崔三郎提醒申明。
  顾谨行:“……”
第469章
有喜
  临近傍晚,迎亲的人还没见踪影。
  吴氏有些着急了,忍不住嘀咕道:“莫非是在崔家耽搁了时辰?”
  顾莞宁略一思忖笑道:“崔家人丁兴旺,崔姐姐有三个一母同胞的嫡亲兄长。大哥今日去迎亲,少不得要被刁难一番。迟些也是难免的。大伯母不必着急,崔家人舍不得让崔姐姐误了吉时拜堂的。”
  话音刚落,就有门房小厮飞跑着来禀报:“夫人,迎亲的人已经快到了。”
  吴氏的焦急顿时一扫而空,喜气洋洋地说道:“快些开正门。”
  方氏等人都随着吴氏去了正门处。
  顾莞宁留了下来,陪着太夫人闲话:“一会儿崔姐姐就要进门,和大哥拜堂了。祖母心中一定很高兴吧!”
  太夫人满面笑容:“那是当然。你是出嫁,当日我心里只有不舍,笑容都是硬挤出来的。今天是你大哥娶媳妇,我们顾家又添了人口,我心里哪有不高兴的。”
  顾莞宁故作拈酸吃醋:“祖母还说最疼我,原来最疼的是大哥。”
  太夫人笑着瞄了她一眼:“你说这话也不嫌亏心。要是让你大伯母听见了,保准要酸上几句。”
  祖孙两个正说笑,齐王妃笑吟吟地走了过来,叫了一声母亲,又亲切地喊了一声莞宁。
  这几个月来,顾莞宁和齐王妃时有见面打交道的机会。虽不亲热,倒也相安无事。至少在场面上没有再闹过争执不快。
  顾莞宁神色淡淡地喊了一声姑母。
  齐王妃对顾莞宁的冷淡视而不见,亲热地对太夫人笑道:“我今日来的迟了,母亲可别见怪。”
  齐王府的管事一大早便将贺礼送到了定北侯府,不过,正经的主子却一个都没露面。
  太夫人心里颇有微词,淡然说道:“王妃迟迟没来,想来是被什么要紧事耽搁住了。”
  什么样的要紧事能比得上嫡亲的侄儿成亲?
  齐王妃听出太夫人的话外之意,讪讪地笑着解释:“原本我是准备一早就回来的。没想到临行前,王氏忽然手脚发软,差点晕倒。我命人请了太医来,才知道王氏已经有了喜脉。只是脉相不太稳,要卧床静养。”
  “阿睿不在府中,我这个做婆婆的,总得在旁边看顾一二。这才姗姗来迟。还望母亲不要生气。”
  ……
  顾莞宁眉头微微一动。
  原来是王敏有了身孕。
  前世沈青岚先一步嫁进齐王府,做了世子侧妃,隔年就生下了一个儿子,颇为风光得意。而齐王世子妃王敏,却迟迟没有身孕。后来齐王篡位坐了龙椅,齐王世子也就成了太子。王敏依旧膝下空虚。
  没想到,这一世王敏倒是早早就有了喜。
  就在此时,齐王妃也含笑看了过来,亲切地说道:“莞宁嫁给太孙也有半年多了吧!只可惜你还未及笄,不宜圆房。这子嗣的事,少不得要迟上一年半载了。”
  话语里,隐隐透出些许自得。
  王敏肚子里的若是男婴,就是元祐帝第一个玄孙。
  当年她只比太子妃闵氏迟了三个月怀孕生子,眼睁睁地看着闵氏因为生了嫡长孙大出风头,心中又嫉又羡又恨。之后数年,齐王更是不止一次地唏嘘感叹过命运不济之类的话。
  没想到,轮到玄孙辈,却是自己的儿子占了先。
  这怎能不让齐王妃得意开怀。
  当着太夫人的面,顾莞宁并未出言讥讽喜气洋洋的齐王妃,而是笑着道喜:“恭喜姑母了。”
  齐王妃唇角扬得更高了一些:“王氏孕相还不甚明显,所以我暂且不会对外声张。只告诉你和母亲两个人。”
  太夫人年龄大了,最喜欢孩子,听闻王氏有孕的消息,倒也颇为高兴,笑着说道:“你考虑的对。等王氏这一胎坐稳了,再向皇上和娘娘报喜也不迟。”
  齐王妃笑着应下了。
  顾莞宁目光微闪,故作不经意地随口道:“可惜姑母不日就要随着姑父一起回藩地,怕是不能亲眼看着长孙出世了。”
  齐王妃笑容微微一僵。
  这句话,算是戳中了齐王妃的痛处。
  元佑帝寿辰后,诸藩王又在京城逗留了半年之久。几天前,礼部尚书罗恒之上了奏折,大意是藩王不宜久住京城,应该尽快归藩。傅阁老和崔侍郎也一并上了奏折。
  朝中重臣们的奏请,由不得元佑帝不重视。
  思虑一番后,元佑帝下了圣旨,命众藩王十天后启程离京。算一算日子,不过只有五六日的功夫罢了。
  齐王妃当然不想走,奈何圣令已下,不走也不行。
  顾莞宁似没看见齐王妃略显难看的笑容,又笑着说道:“姑母的行李都收拾好了吧!”
  齐王妃定定心神,挤出笑容应道:“收拾得差不多了。我正想着,临走之前设一回酒宴,请大家伙儿都登门聚一聚。此次一别,再相见不知又是多少年以后的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8/11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