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第4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9/1100

  王皇后立刻欣然起身相迎。
  顾莞宁等人也纷纷起身,随着王皇后走到椒房殿门口迎驾。
  元佑帝散了朝就来了椒房殿,身上穿着明黄色的龙袍,格外威严肃穆。
  王皇后笑着行礼:“臣妾见过皇上。”
  一场大病,让王皇后消瘦憔悴不堪,看起来也宛如老了十岁。元佑帝的怒气散了之后,对原配发妻又生出了怜悯之心,声音又恢复了往日的温和:“皇后快些平身。”
  龙目一扫,落在了顾莞宁的身上:“今日既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难得见你进宫。”
  话语里满是笑意和打趣。
  顾莞宁笑着应道:“孙媳听闻乐阳堂妹被接进宫中,特意随着母妃进宫探望。皇祖父来之前,孙媳正和堂妹闲话,颇为投机呢!”
  不管私底下如何,当着元佑帝的面,总得摆出宽厚的长嫂风范来。
  乐阳郡主到也乖觉,立刻张口笑道:“堂嫂聪慧能干,孙女不及万一,只盼着能和堂嫂多亲近一二,哪怕学到一两分,也足够孙女受用终生了。”
  就连王皇后也不禁微微侧目。
  往日倒是没留意。没想到这个乐阳郡主如此伶俐。
  元佑帝最乐意见到众人融洽和睦的情景,见状笑道:“乐阳明年初才出嫁,在宫中还要住上半年多。以后莞宁不妨多进宫,多教导提点乐阳。”
  顾莞宁含笑应道:“孙媳谨遵皇祖父之命。”
  乐阳郡主心里暗暗冷哼一声。
  皇祖父果然偏心至极!
  嫡亲的孙女不疼,倒是偏疼一个娶进门的孙媳。一张口,几乎要将顾莞宁捧上了天。
  希望大嫂肚皮争气,一举得男,也能压一压顾莞宁的风头。
  ……
  元佑帝对乐阳郡主也称得上和善亲切,先询问了回京途中的情形,然后又问及在宫中是否住得习惯。
  乐阳郡主显然早有准备,句句都说得格外顺耳。提起和亲一事,更是满脸娇羞欢喜,没有半点怨怼。
  元佑帝龙心大悦,当即赏了乐阳郡主千亩良田黄金千两。
  乐阳郡主出尽风头,心中暗暗自得,口中却道:“皇祖父一片心意,孙女感激不尽。只是,孙女日后远嫁吐蕃,良田再多,对孙女来说也无用处。孙女肯请皇祖父,将这千亩良田都赏给孙女将要出世的小侄儿吧!”
  元佑帝哑然失笑:“罢了,你既是有这份心,朕就允下了。”
  王皇后笑着插嘴道:“乐阳一直随着齐王夫妇在藩地长大,臣妾竟不知她是这般伶俐乖巧讨喜的性子。好在臣妾将她接到了椒房殿来,还有半年左右的光景,可以朝夕陪伴在臣妾身边。”
  元佑帝点点头,略一打量王皇后,缓缓说道:“皇后的病既是好了,这宫务还是由皇后打理。凤印也不必再放在景秀宫了,让孙贤妃送回椒房殿来吧!”
  王皇后全身微微一颤,眼中闪过惊喜,口中却连连推辞:“臣妾大病初愈,身子还不硬朗。宫务繁琐,只怕应付不来。再者,臣妾还想抽出时间来,细心教导乐阳。这宫务,还是由孙贤妃和窦淑妃继续打理才合适。”
  元佑帝既是下定了决心,自是不会轻易更改,淡淡说道:“朕意已决,你不必再推辞了。”
  王皇后这才起身谢了恩典。
  顾莞宁和太子妃迅速交换了个眼色。
  王皇后隐忍半年多,终于一朝翻身。
  孙贤妃知道此事,不知会是何等失望不甘。
  ……
  元佑帝的旨意,很快就到了景秀宫。
  孙贤妃笑容如常地接了圣旨,待传旨的李公公走了之后,才沉了脸。眼中满是愤怒和不甘。
  其实,自从王皇后病情渐渐好转,她就有了预感。这执掌凤印的好日子,怕是没多久了。
  然而事到临头的这一刻,她还是无法抑制心中的嫉恨。
  王皇后!
  这个装模作样的贱妇!
  为什么不病死算了。为何还要病愈抢回凤印!
  很快有宫女前来禀报:“贤妃娘娘,淑妃娘娘来了!”
  孙贤妃将满心的恼恨压下去,深呼吸口气道:“请淑妃进来吧!”
  很快,窦淑妃便进了景秀宫。
  很显然,窦淑妃也接到了元佑帝的口谕,心中正在泛酸,张口就道:“皇后娘娘一病愈,皇上就命我们两个交回宫务。暂放在景秀宫里的凤印,也得还到椒房殿去。我们两个辛苦忙活了半年,没落到半点好处。”
  孙贤妃定定心神,故作淡然地说道:“我们本就是暂代皇后娘娘打理宫务,如今娘娘病愈,将宫务还回去也是应该的。你又何必口出怨言。若是传到皇后娘娘或是皇上耳中,可就不美了。”
  窦淑妃最见不得孙贤妃这副故作大度的模样,撇撇嘴道:“我可比不得你这般胸襟宽广。我心里就是觉得憋闷不痛快。”
  孙贤妃心想,我比你还要憋闷难受!到手的凤印还得乖乖还回去,简直比割肉还要心疼!
  奈何这是元佑帝的旨意,两人高兴也好,不高兴也罢,总得去椒房殿一趟,交回宫务,还回凤印。
  孙贤妃窦淑妃之间的关系也微妙的很。
  王皇后病倒,两人少不得要明争暗斗。王皇后病好了,两人也没什么可争抢的了,很自然地站到了同一阵线。
  窦淑妃发了几句牢骚,见孙贤妃一直不吭声,也没了闲话的兴致:“此事宜早不宜迟,我们两个这就去椒房殿。”
第533章
临盆
  元佑帝下旨没多久,孙贤妃窦淑妃便联袂来了椒房殿。
  元佑帝还没走,见了两人,随口说道:“你们两个倒是来的早。”
  窦淑妃心中犹有怨气,张口应道:“皇上有旨,臣妾自是不敢耽搁。”
  元佑帝淡淡地扫了窦淑妃一眼。
  窦淑妃心里一个咯噔,立刻挤出笑容说道:“臣妾的意思是,臣妾听闻皇后娘娘病愈,心中万分欢喜,这才急急地来了椒房殿。”
  元佑帝不轻不重地嗯了一声。
  窦淑妃心中暗暗懊恼自己失言,不敢再多嘴。
  孙贤妃早已调整好心情,表现得比窦淑妃得体多了,先微笑着恭贺王皇后身体痊愈,然后恭敬地将凤印交还。
  王皇后笑着夸赞孙贤妃打理宫务一丝不苟,还夸赞她“进退有度”“举止合宜”。
  孙贤妃心中咬牙切齿,面上却是半点不漏:“娘娘行事公正,臣妾看得多了,也跟着娘娘学了不少。”
  王皇后和颜悦色地笑道:“总之,这些日子,你和淑妃都辛苦了。本宫都看在眼里,以后若是本宫忙不过来,少不得还要借重你们两人。”
  这是既要用她们两个,又不给半点甜头。
  孙贤妃憋闷不已,还得和同样憋闷的窦淑妃一起谢王皇后恩典。
  顾莞宁看着这一幕,心里暗暗哂然。
  孙贤妃忙了半年多,只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王皇后在宫中屹立不倒数年,想扳倒她,着实不是易事。
  ……
  顾莞宁每隔几日进宫一回,给王皇后请安之余,顺便“教导指点”乐阳郡主。
  乐阳郡主虽有心和顾莞宁较劲,只可惜年龄还小,城府不够深,手腕也算不上高明。几次试探,都没讨得了好,只得按捺隐忍不提。
  傅妍和林茹雪也时常进宫请安。妯娌三个不时碰面,有说有笑,倒也融洽。
  这样的日子,过得飞快。
  不知不觉中,又是一个月过去。
  这一日,妯娌三个正好齐聚椒房殿。
  王皇后自从病愈之后,性子也比往日温和了不少——至少表面看来是如此。每次孙媳们进宫请安,王皇后的态度都格外亲切。
  乐阳郡主如今风头正劲,也是王皇后身畔的红人。所到之处,人人追捧。
  不过,在顾莞宁面前,乐阳郡主到底弱了一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9/11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