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第5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3/1100

  此时的元佑帝,分明是动了真怒。
  以有心算无心,他们到底是迟了一步,已经陷入被动。
  “请皇祖父息怒,”太孙上前两步,将顾莞宁掩在身后,目光直视着元佑帝:“此事容孙儿慢慢回禀。”
  元佑帝龙目一扫,冷冷说道:“听你的语气,原来你也知道定北侯夫人婚前不贞婚后偷~人生子的事了?”
  太孙低声道:“是,孙儿确实早就知情。”
  话刚说完,元佑帝怒而起身,怒骂一声:“混账!糊涂!”
  元佑帝一直十分器重偏爱长孙,几乎从未责骂过。像今日这般怒目相向张口怒骂,更是前所未有。
  太孙立刻跪了下来。
  顾莞宁也跪在太孙的身侧。
  元佑帝心里的火气腾腾往外涌,龙目满是怒气:“如此要紧的事,你为何瞒着不告诉朕?如果朕早知道顾家竟藏污纳垢,朕绝不会赐婚!”
  太孙抬起头,目中露出苦涩之意:“孙儿当时只剩一口气。皇祖父为了皇家颜面,就要令孙儿含恨九泉吗?”
  元佑帝被噎得一口气差点上不来。
  事实上,就算当时他知道此事,为了太孙性命,他十有**也会下旨赐婚。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顾莞宁竟一直隐瞒此事!
  元佑帝又霍然看向顾莞宁:“你为何一直隐瞒不说?”
  顾莞宁也抬起头来,素来坚定的脸庞,露出无奈和痛苦之色:“此事不仅关乎父亲颜面,更关系到定北侯府的声名。孙媳岂能置娘家不顾,将这等丑事宣之于口?”
  “如果可以,孙媳只愿此事长埋地下,永不见天日。也免得父亲在天之灵,不得安息。更免得顾家百年清名,被毁之一旦。”
  说着,顾莞宁的眼中闪出了水光,语气中流露出无尽痛楚。
第671章
激流(一)
  元佑帝听到定北侯顾湛的名字,满脸的怒色终于稍稍退却。
  是啊!
  这等羞耻之事,不藏着掖着,难道还要昭告天下不成?
  想到英年早逝的定北侯顾湛,元佑帝的怒气又退了几分。
  妻子婚前婚后俱都不贞,可怜的定北侯,直到临死的那一天都不知道实情。
  王皇后目光一闪,忽地说道:“顾氏确实有苦衷,也怪不得她。如今她已嫁给阿诩,也生了一双儿女。此事就这么算了吧!”
  这哪里是劝慰,火上浇油还差不多。
  果然,元佑帝已经略略缓和的面色,重新阴云密布,冷冷道:“所有做错事的人都有苦衷。朕若是不管不问,就要成为任人摆布的糊涂虫了。”
  元佑帝阴冷的目光扫过顾莞宁,再无往日的欣赏喜爱,只有无尽的冷意。
  太孙心中又是一沉。
  齐王世子费尽心思设了这一局来对付顾莞宁,先是沈青岚,再是王皇后……
  一招接着一招,分明是要一举打垮他们夫妻。
  王皇后又“好意”地劝道:“当日是皇上亲自下旨赐婚,换了谁家也会高高兴兴地接圣旨,让自家的女儿嫁到天家做孙媳。定北侯府对此事只字不提,顾氏有意隐瞒,也有他们的苦衷。如今木已成舟,总不能为了一桩陈年旧事休了顾氏……”
  顾莞宁早已料到会有这一幕,心中一片冷意。
  王皇后对他们夫妻怀恨在心,平日虚与委蛇,隐藏得严严实实。
  如今,终于等来了这样的好机会,王皇后自是不肯轻易放过。在一旁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
  她生性刚硬,从不轻易折腰低头。
  哪怕彻底落入别人算计,屈居劣势,也没有垂尾乞怜的打算。
  顾莞宁正要张口,身畔的太孙忽地抬头看向王皇后,冷然道:“我此生只有阿宁一个妻子,绝不会休妻,更不会另娶。就不劳皇祖母操心了。”
  王皇后被顶撞过后,竟也没恼,只是轻叹口气:“本宫老了,应该安心颐养天年才是,确实不该多事。罢了,本宫不再吭声就是了。”
  元佑帝铁青着脸,怒瞪太孙:“萧诩!你怎么敢这般顶撞自己的祖母!朕平日偏爱你,你倒学会恃宠生娇了!立刻给你皇祖母请罪,不然,朕连你一并发落!”
  盛怒中的元佑帝,声音比平日冷厉了几分。
  荣宠兴衰,俱在圣心。
  天子之怒,无人能承受得起。
  太孙只得低头请罪:“孙儿生性耿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未经修饰,语气不佳。还望皇祖母不要见怪。只是,孙儿和阿宁夫妻情深,同进共退,绝不会负了她。休妻之类的话,也请皇祖母不要再提。”
  ……这也算道歉?
  王皇后抽了抽嘴角,
  元佑帝也拧起眉头,训斥道:“往日朕常夸赞你性情沉稳持重周全,敬重长辈,从无不到之处。今日为了一个顾氏,你就进退失据,说话颠三倒四,真是荒唐。”
  又沉着脸呵斥顾莞宁:“你有错在先,今日进宫来见朕,不见半丝悔过。还令皇后和阿诩失和。你可知错?”
  ……
  人心就是如此。
  看一个人好的时候,只觉得处处都好,哪儿都顺眼。
  若是对这个人生出了挑剔之心,就成了到处都是缺点。
  顾莞宁依旧跪着,却挺直了腰杆,淡淡说道:“孙媳不知错在何处。”
  元佑帝:“……”
  元佑帝的神色又是一片阴沉。
  “自我记事起,父亲便去了边关领兵打仗。”
  顾莞宁换了自称,声音不高不低,听不出喜怒:“母亲待我十分冷淡,十分疼宠弟弟。我长于祖母身侧,自幼接受祖母教导,和母亲形同陌路。”
  “沈青岚父女一进京,我便生出疑心。因为沈青岚和母亲生的太过相似,母亲待她远胜于我。弟弟也和她格外亲近。种种异常之处,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我暗中派人去西京打探消息,又设计从母亲的口中问出了真相。”
  “我惊闻此事,既为父亲不平,又为顾家不甘。”
  “定北侯府传承百年,家风清正,朝野皆知。我父亲顾湛,是大秦的忠臣能将,为守护边关战死沙场,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死后也不应被毁了名声。”
  “所以,知道此事之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将此事隐瞒下来。先送走了弟弟,又将母亲软禁在荣德堂里‘养病’,不见外人。”
  “皇祖父当日赐婚,我出于私心,确实未提起这件事。可人活在世,谁又能没有半点私心?谁愿意将家丑整日挂在嘴边四处宣扬?”
  “殿下与我两情相悦,明知此事,依然执意娶我。我顾莞宁自然也会全心待自己的夫婿,为他生儿育女,孝敬长辈,为他操心劳碌,解除后顾之忧。”
  “我们夫妻一体,同心同德,同进共退。皇祖母张口就提休妻之类的话,言下之意,谁都明白。殿下心中愤怒,出言维护于我。这是殿下的一片情意,我心中感动不已。至于祖孙失和,一个巴掌拍不响,也不是殿下一人之过错。”
  “我自问行事没有不妥。”
  “皇祖父问我可知错,我确实不知错在何处。”
  “我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也不能改变昔日发生的错事。唯一能做的,是竭尽全力维护父亲和顾家的清名。”
  “敢问皇祖父一声,我做错了什么?”
  偌大的椒房殿里,寂静无声。
  元佑帝满脸的怒气,在听完顾莞宁这番话之后,已经消失无踪。目光紧紧地盯着神色平静的顾莞宁,喜怒不辨,深沉难测。
  太孙什么也没说,只伸出手,握住了顾莞宁的手,无声又坚决地表达出了“同进共退”之意。
  王皇后神色变了又变,缩在宽大袖袍里的手指用力掐进掌心,刺痛难当。
  这个顾莞宁,委实犀利善辩!
  明明已经落入这一局中,却未露出慌乱惊惧,反而据理力争侃侃而谈。再有太孙在一旁鼎力支持,元佑帝会作何反应,实在难以预料。
第672章
激流(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3/11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