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第5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4/1100

  沈谨言哽咽道:“姐夫,你何苦救我?我是世人眼中的笑话,人人都瞧不起我。我活着一日,就会拖累姐姐一日。倒不如一死了之,也免得再连累姐姐。”
  太孙正色道:“为了保住你这条性命,你姐姐不知费了多少心思。你这样轻易舍生求死,令她的心血付诸流水。这样岂能对得住她?”
  “你昨日若真的死在府里,才是真的连累了你姐姐。外人不知内情,只会以为是你姐姐授意所为,你想让她担上弑弟的名声吗?”
  沈谨言到底年少,禁不住吓,很快便懊恼后悔自责起来:“姐夫说的是。是我思虑不周,头脑糊涂。差点就铸成大错。”
  太孙温和地说道:“你知错就好。以后万万不可轻生。蝼蚁尚且偷生,不管遇到什么困境,都得坚强地活下去。”
  “你放心,沈青岚蹦跶不了多久。有我在,她休想再靠近你半步。”
  沈谨言用袖子擦了眼泪,点点头应下了。
  太孙转头吩咐一声,过了片刻,乳母们将一双孩子带了进来。
  “阿娇,阿奕,快些过来,叫舅舅。”太孙含笑吩咐。
  两个孩子走到床榻边,一起大声喊:“舅舅!”
  沈谨言心头一热,泪水又在眼中蠢蠢欲动。
  他这般不堪的出身,贵为太孙的姐夫却未嫌弃,还让孩子们叫他舅舅……
  “舅舅,不哭。”阿娇伸出手,为沈谨言擦眼泪。
  一个不慎,手指戳中了沈谨言的眼角。沈谨言没好意思喊疼,眨巴眨巴眼,将泪水逼了回去:“谢谢阿娇,舅舅再也不哭了。”
  阿奕有学有样,也伸出小胖手给沈谨言擦泪眼,结果直接戳进眼里了……
  沈谨言忍了又忍,到底没忍住,泪水哗哗地流出来。
  太孙看着这一幕,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就在此时,小贵子神色有异地走了进来,低声禀报:“太子殿下在雪梅院里大发雷霆,和娘娘发生争执。娘娘身边的人来送信,请殿下快些过去。”
  太孙眉头动了一动,神色冷了下来。
  ……
  太子半夜回府,被哭得梨花带雨哀哀戚戚的沈青岚吹了半夜的枕边风。一大早便沉着一张脸,怒气冲冲地到了雪梅院。
  太子妃也是满心火气,夫妻两个没说两句,便争执起来。
  “让沈谨言进府,是孤亲自点头首肯。”太子阴沉着脸怒道:“你为何要找岚儿的麻烦?还有阿诩,昨晚竟闯到荷香院,将沈谨言带回了梧桐居。这么做,何尝将顾放在眼底。”
  这声岚儿,听得太子妃恶心得快吐了,冷笑着应了回去:“殿下眼里只有沈美人,连这等事情都点头首肯,真是令臣妾大开眼界。”
  太子从来就是这副德性。
  当年宠着于侧妃的时候,于侧妃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后来郑环儿进了府,也颇风光了一段时日。如今,沈青岚又成了太子新宠。
  沈青岚哭上几声,太子便来寻她的不是,还连儿子也一并怪上了。
  太子真是被美色迷昏了头,竟纵容沈青岚到这一步。
  夫妻两个本就因顾莞宁的事心气不顺,今日互不相让,立刻争吵了起来。太子妃到底不擅长口舌争锋,很快落了下风。
  太孙进来的时候,见到的便是太子阴沉着脸怒骂太子妃的一幕,顿时心头火起,冷然说道:“昨日是我带走了阿言,父王心中有气,便冲着我来,何必欺辱母妃!”
  太子的怒气立刻就冲着太孙来了:“你来的正好。孤问你,沈谨言在荷香院里待的好好的,你为何要将他带走?”
  太孙讥讽地扯了扯嘴角:“我是阿言的姐夫,照顾他理所应当。不知父王又为何这般在意阿言的去处?莫非也要认阿言做小舅子不成!”
  太子:“……”
  太子太阳穴突突直跳,气得差点当场吐血三升。
  偏偏又无话可反驳。
  顾莞宁是太孙妃,沈谨言是顾莞宁同母异父的胞弟,是太孙的小舅子没错。
  沈青岚和顾莞宁是嫡亲的姐妹,如今是他的宠妾。父子两个扯到这些,本来就很尴尬。太孙这一张口,就戳中了他的痛处。
  只有正妻的兄弟才是舅爷。
  侍妾的兄弟,哪里谈得上什么小舅子?
第697章
冲突(二)
  太孙对太子阴沉难看的神色视而不见,继续冷冷说道:“母妃是父王正妻,是大秦太子妃,身份尊贵,绝不是一个侍妾能比。父王今日为了一个沈青岚,对母妃横加指责,就不怕母妃寒心吗?”
  太子还没说话,太子妃便已委屈地落了泪。
  她确实寒心。
  甚至比当年被于侧妃压了一头还要愤怒伤心。
  于侧妃到底是正经的官家千金,为太子生育儿女有功,又有孙贤妃撑腰。这个沈青岚算什么东西?
  太子这是根本没将她这个正妻放在眼底。
  “于侧妃郑舞姬的前车之鉴,莫非父王已经忘了?今日这般纵容一个出身卑贱不堪一提的侍妾,莫非是想重蹈覆辙,让人耻笑?”
  往日恭敬谦和孝顺的长子,今日看着他的目光格外冰冷,话语也异常犀利。
  太子从未见过儿子这般厉声疾色,一时间,既心虚又格外愤怒:“萧诩!你竟敢这般对自己的父亲说话!孤有你这样一个忤逆不孝的儿子,才是真正令人耻笑。”
  太孙俊脸毫无笑意,漠然地扯了扯嘴角:“父王对我这般不满,大可立刻进宫,将此事原委禀明皇祖父,让皇祖父废了我这个皇太孙,改立父王更中意的儿子为太孙。”
  太子:“……”
  太子被噎得火冒三丈,那句“孤立刻就去”差点冲口而出。
  幸好及时咽下了。
  次子萧启早已成了废人,萧麒萧麟出身太过低微,年龄又太小,都不堪大用。
  长子萧诩,做了多年太孙,一直极得元祐帝偏爱。如今为了顾莞宁一事,元祐帝心中有些微词,却也舍不得迁怒到太孙身上。
  说句不客气的,在元祐帝心中,太孙比他这个太子的分量还要重得多。他有什么底气说要废立太孙?
  太子面色难看,没再说话。
  太孙没再看太子,转身劝慰起了哭泣抹泪的太子妃:“母妃受了委屈,心中难过,哭上一会儿也就罢了。以后遇到什么事,只管告诉我。我这个做儿子的,一定为母妃撑腰。谁也别想欺负母妃。”
  太子妃听得舒畅顺心,太子心里就更憋闷了。
  这个长子,每日都要进宫伴驾。打不得骂不得罚不得……还能怎么样?只能忍了呗!
  太子扔下一句:“孤先进宫。”
  便愤而离去。
  ……
  太子妃擦了眼泪,有些忧心地说道:“阿诩,你今日这般顶撞你父王,他虽然没发作你,心里少不得耿耿于怀。”
  太子这个人,在元祐帝面前胆小如鼠,不敢随意动弹。其实度量不大,颇为记仇。
  顾莞宁屡次开罪过他,他记恨在心。此次逮着机会,毫不犹豫地落井下石,一力主张将顾莞宁送去静云庵。
  若是太子这般记恨长子,以后……元祐帝总有归天之日,到那个时候,太孙要怎么办?
  太孙看着紧张慌乱的太子妃,缓缓说道:“母妃不用担心,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太子妃对儿子素来信服,见太孙胸有成竹,一颗惶惶难安的心,也平静了下来:“总之,你凡事多加小心。”
  生在天家,先是君臣,后是父子。血缘亲情,总是排在权利之后。
  太孙略一点头,又说道:“阿言昨天晚上撞墙自尽,被我及时救下,接到了梧桐居。以后,他就在梧桐居里住着养伤。”
  太子妃对昨晚的事也有所耳闻,叹口气道:“这个沈谨言,倒也有几分骨气。罢了,我也不至于连个孩子都容不下。等他养好了伤再做打算吧!”
  顿了片刻,又道:“你父王说要给你纳两个家世清白的闺秀为侧妃,被我拦下了。我先挑一两个听话懂事的宫女,在你身边伺候着吧!”
  太孙不假思索地一口回绝:“不用了。”
  太子妃皱起眉头:“我知道你们夫妻情深,你眼底容不得别的女子。可莞宁这一去,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你身边总不能少了人伺候……”
  “她一日不回来,我等她一日。一年不回来,我便等她一年。”太孙淡淡说道:“我意已决,母妃不必再劝。”
  “宫中皇祖母和贤妃娘娘若问起,母妃便将我的话照实说一遍。任何人想替我保媒,母妃都替我挡回去。”
  有些事,退了一步,便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4/11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