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第6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9/1100

  顾莞宁此次身子亏得厉害,一直躺在床榻上静养。每日一颗参丸,连着服用一个月之后,才改喝参汤。也终于能下床榻走动。
  脚落在地面的那一刻,顾莞宁忍不住笑着叹了口气:“我像是捡了条性命回来一般。”
  可不是捡了一条性命回来么?
  陈月娘看着顾莞宁终于有了一丝血色的脸颊,终于实话实说:“徐沧说,当日太孙妃临盆,十分危险。若不是太孙妃意志坚定,未必能平安产子。而且,太孙妃大伤元气,至少也得将养数月。”
  “太孙妃只一个月便能下床榻走动,已经大大出乎徐沧的意料之外。”
  这些话,陈月娘之前只字未提。如今顾莞宁真正脱离危险,身体渐渐将养恢复,才敢说出实情。
  顾莞宁也未怪陈月娘,只扯了扯唇角道:“自己的身体如何,我自己心中有数。我知道自己一定会平安无事。”
  语气中的强大自信,令人折服。
  这也是正是顾莞宁身上最令人钦佩之处。
  陈月娘忍不住笑了起来:“当日我可不敢乱说,唯恐太孙妃沮丧泄气心情阴郁。也怕太孙殿下心中忧急。”
  其实,就是徐沧不说,顾莞宁和太孙夫妻两个也猜出了几分。
  所以,这一个月来,顾莞宁并未逞强,一直在床榻上躺着静养。除了服用参丸之外,徐沧亲手熬制的颜色诡异苦不堪言的汤药,她问都没问,便一一喝了。
  琳琅和玲珑各自搀扶着顾莞宁的胳膊,闻言俱是一阵心惊肉跳,后怕不已。
  顾莞宁反过来安慰她们两个:“你们不用担心,我已经撑过来了。接下来好好养着身子就是了。”
  琳琅微红着眼眶道:“太孙妃这样的身体,如何能去守灵?”
  玲珑也是满脸忧虑:“是啊!总得找个借口,不必去守灵才是。”
  孩子已经满月,顾莞宁也已出了月子。于情于理,都应该去跪灵,免得落人口舌。可顾莞宁眼下这样的身体,走路尚且要人搀扶,哪里禁得起这般折腾?
  顾莞宁淡淡说道:“我早产伤了身体,不能下榻走动,无法守灵。何须另找理由借口。想来,也无人会挑刺找茬。”
  元佑帝一去,大秦已是他们夫妇的天下。谁敢这般不识趣?
  ……
  事实证明,不识趣的人还是有的。
  一位礼部郎中,在跪灵时不忘启奏太孙:“殿下,太孙妃生子已过满月,也该出来为皇上跪灵才是。”
  这个礼部郎中,姓阙,人称“缺郎中”。即缺心眼是也。
  阙郎中为人颇为方正耿直,在朝中以直臣著称。就是心眼太实在了一些,不知听谁说了一嘴,便愣头愣脑地来启奏了。
  跪在首位的太孙目光微微一冷,扫过阙郎中那张耿直得过了头的脸孔:“阙郎中可知太孙妃顾氏早产难产需安心静养之事?”
  阙郎中直愣愣地应道:“微臣确实有所耳闻。只是,孝道大于天。皇上丧期,太孙妃身为长孙媳,不出来跪灵,实在于礼不合。少不得会落下不孝的名声。还请殿下宣召太孙妃出来跪灵……”
  礼部尚书罗恒之听得额上直冒冷汗,心里暗暗恼怒。
  也不知谁在背后唆使这个缺心眼的棒槌胡言乱语。没见好脾气的太孙已经沉下脸了?
  触怒即将登基的新帝,这是嫌自己的命长了吗?
  自己找死,也别拖上礼部跟着倒霉啊!
  “住嘴!”罗尚书身为一部尚书,对麾下官员有呵斥训责之权:“你枉为礼部郎中,竟要逼着体弱病重的太孙妃出来跪灵。若太孙妃有个三长两短,你可担负得起罪责?你一人口出妄言,是要连累九族亲人吗?”
  阙郎中被罗尚书骂得灰头土脸,此时才后知后觉地自己犯了大错,惶惑不安地跪下请罪:“微臣并无加害太孙妃之意,还请殿下息怒。”
  温和好脾气的太孙,此次显然是动了真怒,冷然道:“你口口声声孝道二字,不知怜悯妇孺,当众污蔑太孙妃。就是皇祖父地下有知,也绝不会怪罪顾氏。你一个礼部郎中,出言横加职责,令人心寒齿冷。”
  “到底是何人,唆使你当众说这些?”
  别说阙郎中,就是罗尚书等人,也从未见过太孙当众发怒。
  雍容温和的太孙,沉脸肃容时,散发出不怒而威之势,竟和归天的元佑帝有几分相似。
  众臣既凛然,又有几分欣慰。
  阙郎中懊悔不已,想也不想地说出了口:“微臣也是听赵大人随口提起,才想到了这些。微臣本就是礼部郎中,深以为提醒殿下行事是微臣分内之责,这才斗胆出言。”
  没想到竟令太孙如此震怒,想想真是后悔不已。
  赵大人……
  朝中姓赵的官员也有几个,不过,势力最庞大的,当属以赵阁老为首的赵家男丁。阙郎中口中的赵大人,正是跪在阙郎中身边的赵阁老长子,在户部任职的赵长青!
  赵家和齐王府定了亲事。赵长青的嫡女将要嫁到齐王府,成为东平郡王妃。赵长青是齐王正经的姻亲。
  这一深想,赵长青说出此言,显然大有深意。
  太孙的目光落在赵长青身上。
  赵长青倒是不见慌张,拱手叹道:“微臣刚才只是随口一说,未曾想阙郎中竟误会了微臣之意,直接启奏殿下。微臣本无任何挑唆之意,此时倒是不便多辩驳。免得落一个两面三刀的小人之名。”
  “还请殿下责罚!微臣绝无怨言!”
  说完,便一跪到底。
  齐王目中闪过一丝快意。
  赵长青这一招以退为进十分高明。太孙若执意严惩,反倒显得心胸狭窄,如妇人一般计较口舌了。
  结下这门姻亲,果然是个正确的决定。赵家人可比懦弱无用的王家人强多了。
  赵阁老也是老而成精,事前父子两个并未商议,此时却颇有默契,也拱手请罪:“老臣教子无方,还请殿下一并责罚。”
第839章
唆使(二)
  赵阁老身为一朝阁老,在朝中门生众多,颇有声望。分量之重,远胜过一个赵长青。
  赵阁老一张口,太孙的神色陡然缓和了许多:“赵阁老何须如此自责。孤也是一时不快,语气稍稍重了一些。”
  “赵大人和阙郎中的话,也不无道理。顾氏身为长孙媳,确实应该跪灵。”
  “只是,顾氏自生子后,一直未曾下榻。让她出来跪灵,和索她性命无异。皇祖父在生前,是最慈爱的长辈。想来也绝不愿看到长孙媳拼着性命跪灵。”
  太孙声音温和,词锋却如刀剑。
  让顾莞宁守灵,就是要她性命。
  这话说都说出口了,还有谁敢坚持让太孙妃出来守灵?谁敢担上谋害太孙妃的罪名?
  赵阁老父子很快偃旗息鼓,告罪后,便各自跪回原位。一副此事和我绝无关系的表情。
  倒霉的阙郎中,却没这等收放自如的本事,依旧直挺挺地跪在太孙面前,不知该如何收场。
  太孙不出声,就这么晾着阙郎中。
  阙郎中也没傻到家,还知道用眼神向罗尚书求救。
  罗尚书再气也不能不管。谁让这个缺心眼的是礼部官员?若真由他今日一直跪在太孙面前,他这个礼部尚书也跟着抬不起头来。
  “阙郎中思虑不周,言语冒失莽撞,请殿下责罚。”罗尚书恭敬地张口。
  求情也是讲究技巧的。先认错,再求责罚,就显得有诚意多了。
  阙郎中也跪地求罚。
  太孙淡淡说道:“阙郎中今日不必跪灵了,先回去好好反省几日,等想明白了再进宫。以后说话行事,要三思而后行。”
  既没降职也没丢官,惩罚不算重。却让在场所有的官员看到了太孙的威势。
  阙郎中面如土色地退了出去。
  从头至尾未发一言的齐王,目中冷芒连连闪动。
  ……
  此事很快传到了内灵堂众人耳中。
  原本还有心借此事兴风作浪的人,再无人提起让顾莞宁出来跪灵之类的话。
  这天下,已是太孙的天下。太孙正大光明地袒护顾莞宁,谁敢在此时跳出来说顾莞宁的不是,无疑是正面惹怒太孙。在场众人,没人愿意做这样的傻瓜。
  就连满心嫉恨的高阳郡主,也不敢口出妄言。
  齐王妃眼中闪过冷意,很快垂下眼。
  窦淑妃倒是低声对王皇后说了一句:“太孙说话行事,倒是和以前不尽相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9/11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