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第7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9/1100

  顾莞宁略一点头。
  就在此时,有内侍匆匆来传信:“皇上命奴才禀报娘娘一声,朝会散了,皇上会来椒房殿陪娘娘用午膳。请娘娘稍候片刻。”
  顾莞宁心里一暖。
  今日顾莞琪出宫,萧诩一定知道她心情不佳,特意回来陪她。
  内侍刚走,又有宫女来禀报:“太后娘娘命人传话,今日中午要到椒房殿来用午膳。”
  顾莞宁心中满是暖意,转头吩咐下去:“让御膳房多准备几道菜肴。”
  很快,萧诩便来了。
  他一散朝便来了椒房殿,龙袍还未来得及换成常服。大步走来时,颇有天子威仪。到了顾莞宁面前,那份天子威仪立刻烟消云散,满脸关切:“阿宁,你还好吧!”
  顾莞宁的情绪已经完全平静下来:“三叔已经将莞琪带回顾家了。”
  萧诩略一点头:“此事我已知道。顾侍郎还向兵部告了一个月的长假,兵部尚书也已准了。”
  要为顾莞琪安排“后事”,顾海告假也在情理之中。天子亲自首肯,兵部尚书自然没有阻拦的道理。
  顾莞宁沉默片刻,才低声道:“总之,是我们夫妻对不住四妹。”
  虽然她已经安排顾莞琪出宫,顾海也已为女儿谋划好了一切,可想到顾莞琪自此以后要远离京城,离开亲人,她心中便阵阵酸涩难当。
  萧诩心里十分不是滋味,搂住顾莞宁,语气中满是愧疚:“是我对不起四妹。”
  顾莞宁轻哼一声:“本来就都怪你。”
  “是是是,都怪我。”萧诩有意哄顾莞宁高兴些,毫无帝王尊严,又是抱拳又是作揖:“请皇后娘娘息怒。”
  顾莞宁沉重的心情稍稍轻松了一些,白了他一眼:“行了,堂堂天子做出这副模样,也不嫌难看。”
  萧诩厚颜一笑:“只要能让皇后娘娘展颜,就是让我跳上一曲也无妨。”
  顾莞宁被逗得扬起唇角,轻轻啐了他一口。
  ……
  过了片刻,闵太后也来了。
  闵太后一张口便叹气:“莞琪也是个福薄的。进宫还没满一年,便染了这等恶疾。”说不准回去之后,三两天就会咽气。
  顾莞琪进宫并未承宠,还是完璧之身。死在宫中确实太过凄凉。顾莞宁放她回顾家之举,闵太后也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
  顾莞宁眼中依稀闪过水光,默默将头扭到一边去。
  闵太后立刻后悔不已。
  明知顾莞宁心中为顾莞琪一事伤心难过,还提起这一茬做什么。
  闵太后忙扯开话题:“已经中午了,阿娇阿奕也该回来了吧!御膳房今日可准备了他们姐弟两个喜欢的菜肴?”
  顾莞宁平复了情绪,才转过头来:“他们姐弟都不挑食。”
  正说着话,阿娇阿奕散学回来了。
  姐弟两个也知道顾莞琪出宫之事,有些怏怏不乐。
  顾莞琪生性活泼,平日时常陪他们姐弟玩耍。他们姐弟都喜欢这个四姨。不过,娘亲之前就和他们说过,四姨最大的愿望就是回顾家。他们虽然不舍,也得让四姨出宫。
  一家五口坐在饭桌前,气氛远比平日沉闷。
  阿淳已有八九个月,扭动着胖胖的小身子,小胖脸上满是急切,口中还嗷嗷地喊着。
  顾莞宁蹙着的眉头,终于散开,对乳娘说道:“将阿淳给本宫。”
  萧诩立刻道:“阿淳又重又淘气,你身子虚弱无力,我来抱着就行了。”
  顾莞宁养伤已有半年,内伤外伤都好得七七八八。不过,她身子亏损得太厉害,远不如往日有力气。
  顾莞宁也未和萧诩争抢,任由萧诩抱过阿淳。
  萧诩常抱孩子,姿势娴熟,手中轻柔有力。阿淳待在亲爹的怀抱里,格外舒适自在,不时咯咯笑出声。
  闵太后一会儿为阿娇夹菜,一会儿夹好吃的放进阿奕碗里,不时还要张望阿淳一眼,满眼满脸都是笑意。
  顾莞宁沉郁的心情,也慢慢恢复宁静。
  ……
  顾莞琪出宫一事,自然十分引人瞩目。
  宫妃归宁的先例是有的,不过,像顾莞琪这般病重之际被带回家中的,却从未有过。
  不过,这到底是后宫之事。有顾皇后亲自下旨,天子首肯,太后也默许了。哪里还有其他人多嘴的余地?
  当朝首辅傅阁老一言未发,御史们也都保持缄默。百官们便都沉默不语。
  五日后,顾莞琪病重不治,香消玉殒。
  无子的嫔妃没资格葬在皇陵,顾皇后下了恩旨,准许定北侯府将顾莞琪安葬在顾家。无子而亡,是年轻夭折,不宜停灵,当天晚上,顾家便将顾莞琪下葬。
  从此,世上再无顾莞琪。
第888章
远走(一)
  顾莞琪后事一了,顾海也随之大病一场,一直在府中养病,不肯见任何人。同僚好友登门探望,俱被婉拒门外。
  兵部尚书长叹一声,准了顾海长假。什么时候病好了再到兵部当差。
  太夫人也病了一场,方氏伤心过度,整日待在屋子里。
  三房遭此变故,陡然沉寂下来。
  府中所有事务,尽皆落到长房。
  换在往日,吴氏少不得要暗自窃喜。不过,这几年来,吴氏早已息了争强好胜的心思,对痛失爱女的顾海夫妻也颇为同情。隔两三日,便去三房探望方氏一回。
  方氏时常以泪洗面,见了面说不了两句话便哀伤痛哭。
  吴氏匆匆坐上片刻,只得起身离开。
  几回一过,吴氏察觉出不对劲来,在顾谨行的面前嘀咕了一回:“真是奇怪。我去探望你三婶,怎么从未见过你三叔?”
  就算是伤心,顶多不见外人,怎么连家里人也不肯见了?
  顾谨行目光一闪,低声道:“三叔看着爽朗,实则心思细腻,又最疼四妹。四妹年轻早亡,三叔心中一定非常伤心。不愿见人,也是难免。母亲以后也少去三房走动。”
  吴氏嘟哝几句,见顾谨行十分坚持,便点头应下了。
  崔珺瑶最是聪慧灵透,隐约看出了几分不对劲,也出言试探了一回。
  顾谨行温和说道:“祖母三叔三婶都病着,母亲早就不理事。如今府里的事都落在你我身上,比往日更辛苦。你多保重身子,别累着自己。”
  话语虽然一如往常温柔,却对三房的事只字未提。
  崔珺瑶便也不吭声了。
  ……
  顾海当然没在侯府。
  此时的顾海,早已领着“假死”的女儿顾莞琪离开了京城。
  顾莞琪早已乔装改扮,变成了一个满脸麻点的清秀少女。顾海也乔装易容过了,变成了脸上有着一道狰狞刀疤的中年壮汉。
  顾海领着数十个暗卫同行,顾莞琪的身边跟着两个丫鬟。
  这两个丫鬟,当日随顾莞琪进宫,后来以“染病”为名,先一步出了宫。如今随着顾莞琪一起远离京城。
  一开始顾莞琪为了离开京城离开亲人伤心难过,连着哭了几天后,情绪已经平静下来。之后坐船坐车,越行越远,天高云淡,天地广阔,自由自在。顾莞琪渐渐恢复了往日的俏皮活泼。
  “爹,我们还要走多远?”顾莞琪坐在船舱边,饶有兴致地看了河面半天,才收回目光,转头问道。
  离开京城后,他们已经走了二十余日。一直往西南方向,越走越偏远。
  顾莞琪自幼出生在京城,长于闺阁,从未走过这么远的路,也从未见过这般广阔的世界。眉眼间跳跃着畅快的神采。
  顾海温柔地凝视着女儿:“还有一两日路程就到了。”
  “莞琪,大秦西北是苦寒之地,突厥和吐蕃也都在西北方。我本想将你送到边关,有你大伯父照应着,又怕日后边关有战事。思来想去,终于决定将你送到西南来。”
  “我有一知交好友,姓郑,当年我们一同在兵部任职。后来他被人陷害,差点被问斩。是我救了他一命,又为他奔走,为他谋到了晋州驻军统领一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9/11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