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第7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1/1100

  “可不是么?”闵太后笑道:“平日里看着稳重,到了这等时候,也顾不得什么了,一个个想尽了法子。已经有人将话递到哀家耳边来了。”
  顾莞宁略一挑眉,哦了一声:“母后说的,莫非是衡阳?”
  闵太后点点头:“正是她。”
  衡阳公主在年初生了一女,自己颇有些失落,不过,李家上下倒是都颇为欢喜。反正李家已经有了子嗣,衡阳公主生男生女都无妨。
  有了孩子之后,衡阳公主这一颗心便渐渐偏向夫家。萧诩为了拉拢李尚书,提任李驸马做了四品的鸿胪寺卿。
  李尚书争不过崔尚书,没能入阁,心中颇为遗憾,立刻又对吏部尚书一职动了心思。
  李尚书做官多年,颇为爱惜名声,官声还算不错。在朝中也结交了不少同僚好友。既有意吏部尚书之位,李尚书自要动用所有能动用的力量,私底下动作频频不说,还请托了儿媳衡阳公主进宫说情。
  “衡阳昨日进宫来请安,送了一株五百年的人参给哀家。”
  闵太后随口道:“也不知她从哪儿得来的方子,也一并献给哀家。说是以这株五百人参为主料,再配以其他十几味药材,可以配置出延年益寿的人参丸。”
  百年人参已是罕见,五百年的人参,更是珍贵至极,千金难求!
  顾莞宁目光微闪,淡淡笑道:“衡阳出手倒是大方的很。看来,必是有求于母后了。”
  闵太后坦然笑道:“她那点心思,哀家自然清楚的很。昨日哀家便和她说了,哀家从不管朝堂之事。阿诩要选谁做吏部尚书,我都赞成。”
  衡阳公主当时听了这番话,笑容便有些勉强,说了一堆奉承讨好的话。最后又恳请闵太后为李尚书说项几句。
  闵太后没放在心上,今日也只随口一提而已。
  ……
  闵太后对这些事没兴趣,很快便扯开话题:“对了,萧启也老大不小了。再不成亲,委实说不过去了。”
  萧启今年已二十有二,再拖延下去,确实会惹来闲话。
  顾莞宁抿唇一笑:“母后提醒的是。我已和皇上商议过了,过几日就下旨赐婚。他的生母出自于家,王妃便也从于家选一个。于御史的嫡幼女,年方十六,尚未婚配。做安平王妃正合适。”
  闵太后颇为赞成:“选于家女为安平王妃,确实合宜。”
  于家早已败落,于御史空顶着官衔,在朝中无权无势。
  萧启娶于家女儿为王妃,根本借不到岳家之势。说出去又不会惹人诟病。果然是门“好”亲事。
  闵太后心情舒畅,笑着打趣道:“儿媳能干,我这个做婆婆的不必操心,整日享清福,以后定要多活几年。”
  婆媳相得,说笑几句是常有的事。
  顾莞宁笑着应了回去:“我只盼着母后长命百岁,我头发花白之际,还能承欢母后膝下。”
  闵太后哑然失笑:“到了那时候,你自己都走不动路了,还得搀扶着我,岂不可笑!”
  婆媳两人对视一笑。
  闲聊片刻,闵太后又说起了玥姐儿:“……玥姐儿养了几个月,脚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今日早晨还去慈宁宫给哀家请安。”
  闵太后对齐王府深恶痛绝,对温驯可怜的玥姐儿却生不出半点厌恶之心。这几个月来,时常去碧瑶宫探望玥姐儿。
  “玥姐儿也来椒房殿请安了。”顾莞宁目光柔和了一些:“她这些日子好吃好睡,人养胖了些,气色更远胜往日。”
  “她身子既是好了,明日起便和阿娇一起读书。”闵太后笑道:“阿娇整日嚷着她的伴读比阿奕少,不够热闹。”
  提起女儿,顾莞宁神色愈发温柔,含笑道:“我今日已叮嘱过玥姐儿了。”
  阿娇看似娇惯任性,实则善良心软。不然,当日也不会主动提及让玥姐儿做伴读。
  正说着话,阿娇和阿奕便来了。
第970章
伴读
  姐弟两个一直亲密要好,虽各自有伴读,散学之后,依旧习惯同进同出。
  两人年龄渐长,说话行事愈发有分寸。没再像以前那般扑上前来喊娘,而是一起行礼:“见过皇祖母,见过母后。”
  孩子是真的长大了。
  顾莞宁欣慰之余,心中又有些淡淡的失落。
  儿女渐渐长大,对她这个亲娘也没了往日那般全心全意的依赖和留念。两只嗷嗷待哺的小鸟,都扑棱着翅膀,跃跃欲试着要飞向半空。
  没等顾莞宁感慨完,阿娇已经笑嘻嘻地黏了过来,拉住顾莞宁的胳膊晃了几晃:“娘,半天没见我了,是不是很想我?”
  顾莞宁心里一暖,唇角微弯:“是是是,当然想了,想的寝食难安。这半日心情都郁闷的很。”
  阿娇眨了眨明亮的大眼,咧嘴一笑。
  阿奕自诩是男子汉了,不能像阿娇这般撒娇腻歪,明明眼热羡慕,却一本正经地端着俊脸。
  闵太后看在眼里,心里爱得不行,冲阿奕招招手:“阿奕,到祖母这儿来。”
  阿奕有些不乐意,端着小脸说道:“男女授受不亲!祖母有什么话,但说无妨,孙儿就不过去了。”
  闵太后:“……”
  顾莞宁忍俊不禁,目中满是笑意。
  闵太后好气又好笑,想绷着脸装生气。一看到宝贝孙子那副故作男子汉的模样,一颗心顿时软了下来,笑着说道:“好好好,你不想来就不过来。祖母说话声音大些,保证你听得清楚。”
  顾莞宁听不下去了:“母后可别这样惯着他。”然后,脸孔略略绷紧,瞪了阿奕一眼:“何为孝顺?”
  “孝者,顺也。长辈之命,应该听从。更何况,你祖母又未说错什么做错什么,只让你站得近些,你为何不从?”
  顾莞宁一沉下脸,阿奕心里一慌,委屈地扁扁嘴,小声说道:“我不是有意拂逆祖母的心意……”
  “些许小事而已,怎么就责怪上了!”闵太后看不下去,立刻跳出来护犊子:“阿奕又没做错事,你别怪他。”
  转过头来又哄阿奕:“阿奕乖,都是祖母的不是。”
  阿娇唯恐天下不乱,挤眉弄眼地笑道:“阿奕,你已经长大了,可不能像小时候那样,随随便便就哭鼻子。”
  阿奕又被逗得笑了起来。
  ……
  小插曲过后,顾莞宁照例询问两人读书的情形。如今多了伴读,便要多问几句:“……阿娇,蕙姐儿她们几个,读书如何?”
  阿娇笑着答道:“瑜堂妹细心聪慧,蕙妹妹早慧沉稳,她们两个读书都不错。柔妹妹稍差一些,也不如她们两个有定性。不过,柔妹妹爱说爱笑,我和她颇为相得。”
  傅妍对瑜姐儿的教导颇为精心,蕙姐儿进宫前也早已开蒙读书。
  孙柔出身不及两人。佳阳县主和孙武又对唯一的女儿千娇百宠,养出了娇憨率直的性子。好在孙柔淘气可爱,颇讨人喜欢。三个伴读里,阿娇最喜欢的也是孙柔。
  顾莞宁含笑点头,又看向阿奕:“阿奕,你的几个伴读如何?”
  阿奕自以为男子汉心胸宽广,早已将刚才被亲娘训话的不快扔到脑后,笑着答道:“朗堂弟聪明又好胜,时有和我争锋之意。”
  子肖其父,半点不假。
  萧天朗的脾气,和他亲爹韩王世子如出一辙。小小年纪,却是火爆脾气,又格外争强好胜。有萧天朗在一旁,阿奕读书的劲头也比以前强多了。
  顾莞宁将阿奕眼底的那点不甘看得清清楚楚,不由得露出会心的笑意。随口又问:“俊哥儿谦哥儿虎头如何?”
  “俊表弟记性极好,几乎过目不忘。”阿奕不假思索地应道:“谦表弟人如其名,彬彬有礼,堪称君子。”
  “至于虎头表弟,机灵淘气,最讨人喜欢。”
  说来说去,就是没提闵达。
  闵太后清了清嗓子,试探着问道:“达哥儿怎么样?”
  阿奕迅速瞄了顾莞宁一眼。
  顾莞宁警告地看了过来。
  阿奕很快应道:“达表弟进宫之后,颇有进步。”
  进步两字,可圈可点。
  闵太后对闵达的性子如何,也不甚熟悉,闻言松了口气:“他若是顽劣淘气,你只管告诉祖母,祖母亲自发落他,免得你为难。”
  阿奕乖乖应了下来。
  ……
  待闵太后离开后,阿奕终于有机会吐槽了:“娘,达表弟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太傅每日教学的课业,他最多听懂一半。背书背得磕磕绊绊。太傅训斥他几句,他还不服气,时常和太傅顶嘴。”
  闵达其实也不算笨。只是,人最怕比较。夹在一群聪明伶俐的孩童之间,资质平平的他顿时显得鲁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1/11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